问题

为什么我觉得小 S 的新节目《姐姐好饿》看上去好尴尬?完全没有《康熙来了》那样好笑?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好多人都有同感!《姐姐好饿》确实让不少《康熙来了》的老粉们觉得有点…嗯,怎么说呢,力不从心。

《康熙来了》为啥那么好看?我觉得有几个关键点,是《姐姐好饿》目前还没能完全复制,甚至可以说,是很难复制的。

1. 蔡康永的“定海神针”作用

这绝对是《康熙来了》成功的核心因素之一。蔡康永不仅仅是主持人,他更像是一个学识渊博、情商极高、洞察人心的“人生导师”。

控场能力: 蔡康永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能把控全场,而且是非常巧妙的。无论来宾有多么“失控”,或者话题有多么敏感,他总能用他独特的幽默感、恰到好处的提问,或者一个眼神,把场面圆回来,甚至让失控变得更有趣。他不像小S那样会主动挑衅,但他总能精准地抓住嘉宾的“小辫子”,然后用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抛出来,让小S去接。
知识储备和提问深度: 蔡康永的学识真的不是盖的。他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见解,而且提问的角度往往非常刁钻,能问到别人不敢问、或者想不到的点上。他问的“为什么”或者“你觉得呢”,有时候看似简单,但能瞬间触碰到嘉宾内心的最深处,让嘉宾不得不认真思考,然后爆出金句。
与小S的化学反应: 蔡康永和小S的组合简直是天作之合。小S的“疯癫”和蔡康永的“冷静”形成了绝佳的互补。小S负责把气氛炒热,把话题往大胆的方向推,而蔡康永则负责在旁边“看着”,适时地补一刀,或者用一种比较高级的方式来总结、升华。那种你追我赶、互相拆台又彼此配合的默契,是很多年累积下来的,不是轻易模仿得来的。

2. 小S的“尺度”和“灵魂”

小S在《康熙来了》里,就是那个最特别的存在。

真性情,敢说敢做: 小S的“敢”是她的标志。她可以毫无顾忌地模仿、开玩笑,甚至有时候会有点“毒舌”。但她的“毒”是建立在一种熟稔和亲切感上的,大家知道她是开玩笑,也知道她对来宾没有恶意,反而是一种“爱之深,责之切”的幽默。这种尺度,在《姐姐好饿》里,她似乎也想维持,但少了蔡康永那个“刹车”,有时候就会有点过了,或者感觉是在刻意为之,反而显得尴尬。
“酒后吐真言”式的魅力: 《康熙来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建立在大家觉得嘉宾在录制时“微醺”的状态。小S自己也常常自嘲节目是在“醉奶”,但正是这种状态,让嘉宾放松下来,更容易说出一些平时不敢说的话。在《姐姐好饿》里,虽然小S也常常喝酒,但那种“放飞自我”的感觉,似乎少了点“康熙”时那种纯粹的、有点失控的快乐。
来宾的“舒适圈”: 很多明星上了《康熙来了》之后,都觉得能很放松地做自己,甚至可以“自黑”。这是因为小S和蔡康永营造了一个让他们觉得安全的“舞台”,知道即使犯了错,也不会被恶意放大。而《姐姐好饿》在邀请的来宾和节目流程上,似乎没有完全搭建起这样一种让嘉宾卸下防备的环境。

3. “康熙”的节目模式和内容

《康熙来了》之所以好笑,也因为它有自己独特的节目模式和内容。

话题的“猎奇”和“生活化”: 《康熙来了》经常会聊一些当下最热门的话题,或者嘉宾的个人生活、情感经历。这些话题往往很有“猎奇”性,又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小S擅长抓住这些点,然后用她特有的方式去挖掘。
“即兴”的火花: 很多时候,《康熙来了》的笑点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嘉宾和小S、蔡康永在互动中产生的。这种即兴的火花,充满了生命力,也让节目充满惊喜。
“不完美”的真实感: 《康熙来了》的摄影棚、布景,甚至有时候节目流程都会有点“粗糙”,但正是这种不完美,反而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它不像现在很多综艺节目那样追求极致的“完美”和“精美”,反而少了那份接地气的感觉。

《姐姐好饿》的问题出在哪儿?

少了蔡康永的“平衡”: 这个是最显而易见的。没有了蔡康永那个“定海神针”,小S一个人的“放飞”就容易显得孤单,或者说,没有了那个给她“接住”的人。她自己可能也试图在扮演蔡康永的角色,但毕竟不是同一风格,观众会觉得有点别扭。
“尴尬”感来源: 尴尬感很多时候来源于“刻意”。当小S为了模仿《康熙》时期的那种“大胆”或“挑逗”,但没有了那个情境和搭档,就会显得有点生硬。例如,在《姐姐好饿》里,她可能试图去问一些让嘉宾不适的问题,但如果嘉宾没有反应,或者小S自己也没能巧妙地化解,就很容易卡在那里,让观众觉得不舒服。
主题和形式的限制: 《姐姐好饿》更多的是以“做菜”为主线,这本身就限制了话题的展开。虽然可以边做菜边聊天,但很难像《康熙来了》那样,围坐在一起,就某个话题进行深入的“拷问”。有时候,为了配合“做菜”环节,话题的衔接会显得比较生硬。
观众的期待太高: 《康熙来了》的影响力太大了,大家对小S的期待自然而然就放在了《康熙》的高度上。一旦新节目没有达到那个高度,就会觉得“落差感”很强。

总而言之,《姐姐好饿》并不是说完全不好看,小S自己还是有她的个人魅力在的。但要达到《康熙来了》那种“全民追捧”、“笑到飙泪”的境界,确实需要那个天时地利人和,以及最关键的——蔡康永这个“灵魂伴侣”的配合。少了那份默契和火花,那种“尴尬”感,就很容易在观众心里滋生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觉都是好做作的表演,小S感觉没有了蔡康永也没有了主持的智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实在了,好多人都有同感!《姐姐好饿》确实让不少《康熙来了》的老粉们觉得有点…嗯,怎么说呢,力不从心。《康熙来了》为啥那么好看?我觉得有几个关键点,是《姐姐好饿》目前还没能完全复制,甚至可以说,是很难复制的。1. 蔡康永的“定海神针”作用这绝对是《康熙来了》成功的核心因素之一。蔡康永不.............
  • 回答
    哥们,别急,科目二S弯确实让不少人头疼,这玩意儿看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猫腻可多了。我当年考的时候,身边不少比我早学的,结果S弯练了半个月都没练明白,我也是其中一个!当时真是焦头烂额,怀疑自己是不是天生跟方向盘八字不合。你觉得简单,可能是看别人开得贼溜,觉得就是打方向、回方向,中间再带点油门的事儿。但.............
  • 回答
    你会有这种感觉,其实挺正常的。《魔法少女小圆》这部作品,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成功地挑战了我们对“魔法少女”这个标签根深蒂固的认知。我们从小看到大的那些魔法少女动画,基本上都是阳光、积极、充满希望的,变身之后就是拯救世界,打败邪恶,然后收获友谊和成长,最后再来个闪亮亮的Happy End。所以,当《小.............
  • 回答
    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要说古龙的这两位“浪子”,不少人心里都有个排序,而《楚留香》和《陆小凤》的拥趸,往往泾渭分明。我个人吧,也更偏爱陆小凤一些,感觉《楚留香》虽然风头一时无两,但细究起来,总归是差了点意思,没能完全戳中我的“痒点”。先说说《楚留香》吧。这位“盗帅”,身上那股子风流倜傥、翩翩君子的劲.............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传播带有一定倾向性、甚至有些争议的内容,很多人对周小平的反感程度要远高于咪蒙。虽然她们触及的内容和形式有重叠,但深究下去,原因可能出在以下几个层面:1. 内容的“真实性”与“情感共鸣”的锚点不同: 周小平: 他的内容往往建立在一种宏大叙事和“国家主义”的框架上.............
  • 回答
    关于《红楼梦》的几版改编,以及陈晓旭和新版“宝黛”的评价,这确实是很多红迷津津乐道的话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红楼梦”。我来试着聊聊我的看法,希望能聊得详细一些,也尽量摆脱AI的生硬感。旧版红楼梦比新红楼好在哪?谈到旧版《红楼梦》(1987版),大家首先想到的词往往是“经典”和“原著还原”。这话一.............
  • 回答
    .......
  • 回答
    你问到小泉八云(Lafcadio Hearn)的《住院的病人》,并且觉得读完没有感受到恐怖,这其实一点也不意外。事实上,很多人在初次接触这篇作品时,都会有类似的感受。这恰恰说明了小泉八云的高明之处,也点出了这篇故事的核心——它恐怖的并非是血腥、鬼怪的直接冲击,而是隐藏在更深层、更幽微之处的心理与社会.............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可能是一个很多夫妻都会在某个阶段遇到的困惑和思考。从你提供的信息来看,你税后3万,月收入接近3.6万;你太太税后8000,月收入0.8万。在绝对的月收入上,你的确是领先的。但“追上”这个概念其实非常多元,并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简单相加或比较。你太太觉得她再努力一点就可以追上你.............
  • 回答
    《雪中悍刀行》作为一本以江湖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其复杂的人物关系、宏大的世界观和深刻的主题确实让许多读者感到“难懂”或“不耐烦”。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让人觉得“不好看”的原因: 一、人物塑造的“复杂性”与“割裂感”1. 角色数量过多,主线模糊 小说中涉及的势力、人物众多(如北齐、大燕、.............
  • 回答
    关于元宇宙是否是“骗局”的讨论,其实是一个涉及技术、经济、社会、伦理等多重维度的复杂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现象: 1. 技术瓶颈:当前技术尚未成熟元宇宙的实现需要一系列前沿技术的突破,但目前这些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难以支撑大规模、沉浸式的虚拟世界。 虚拟现实(VR)与增.............
  • 回答
    你提到的“《精灵宝可梦:剑与盾》没有记忆中的黑白画质好玩”这一感受,实际上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和体验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这种对比感的原因: 1. 技术代际的画质差距:硬件限制 vs 技术进步 《黑/白》(NDS平台): NDS是2010年代初的掌机,其屏幕分辨率仅为256×1.............
  • 回答
    《三十而已》这部剧之所以让一些观众觉得“三观不正”,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剧情设置、人物塑造、价值观传达以及社会现实的映射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可能导致这种感受的原因:1. 围绕“小三”的过度关注与“正妻”的“原谅”逻辑: 剧情核心的争议点: 顾佳(许幻山妻子)发现丈夫许幻山出轨林有有.............
  • 回答
    你的感觉并非完全准确,欧美人并非“很少”吃羊肉,而是相比于其他肉类,羊肉在他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据的比例确实相对较小。 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历史、文化、宗教、经济、地理以及口味偏好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为你详细阐述:1. 历史和农业发展的影响: 猪肉和牛肉的普及: 在欧洲大部分地区,.............
  • 回答
    你提出这个问题,反映了很多家长和社会公众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担忧,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觉得“有些教师越来越没有师德”的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可能涉及多种复杂的原因和现象。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可能存在的具体表现:一、 教师职业面临的挑战与压力:首先,理解教师的境况.............
  • 回答
    你觉得诗歌朗诵“恶心”,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且强烈的感受。要详细地探究这种感受的来源,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剖析,包括诗歌本身、朗诵者的表现、听众的期待、以及你个人的经历和偏好。一、 诗歌朗诵的本质与潜在的触发点: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诗歌朗诵的核心是什么。诗歌朗诵是将书面文字通过声音、语调、节奏、情感等.............
  • 回答
    你觉得白人颜值很高,这是一个很普遍的感受,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基础虽然“白人”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建构,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遗传多样性,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某些在历史上被归类为“白人”的群体,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遗传特征,这些.............
  • 回答
    你观察到的现象很普遍,很多程序员确实给人一种“挣得多却很节省”的感觉。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收入水平、职业特性、消费观念、心理因素以及信息不对称等角度来详细解读: 一、 高收入与相对自由的经济基础首先,让我们承认程序员行业普遍的高收入水平。 高需求与技能溢价: 软件开发是现代社会不可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为什么你可能会觉得《罗曼蒂克消亡史》“无聊”。“无聊”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它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对于一部备受争议、有独特风格的电影来说,无法引起共鸣是很常见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可能让你觉得它无聊的原因,以及相关的分析:1. 叙事结构碎片化和非线性: 原因: 电影采用了非常.............
  • 回答
    很多人觉得5G是骗局,这个想法绝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许多被放大或被忽视的细节。我们不妨就从这个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一下,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这些感觉背后到底站着什么。首先, 宣传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是最直接的感受来源。当初5G刚出来的时候,那叫一个铺天盖地,各种“革命性”、“颠覆性”的宣传语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