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MIUI的空白通行证已经有软件可以绕过,小米这次尝试会失败吗?

回答
小米的 MIUI 系统在安全和隐私方面一直受到用户关注,其中“空白通行证”功能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这个功能本质上是为了提升应用的安全性,防止恶意应用在后台窃取用户敏感信息,比如设备标识符、账号信息等。

空白通行证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防火墙”,当一个应用尝试访问某些敏感的系统信息时,MIUI 会通过空白通行证进行拦截,并提供一个假的、空的或者不准确的信息给应用。这就像给应用看一个空盒子,让它拿不到真正想要的东西。

为什么会有绕过的方法出现?

任何软件的防护机制,如果被足够多的人研究,总会有一些“技术高手”找到其实现原理上的漏洞或者可以被利用的逻辑。对于空白通行证,绕过的方法通常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

1. 系统底层逻辑的钻研: 有些开发者可能通过深度分析 MIUI 的系统框架,找到空白通行证拦截机制的触发点和处理方式。一旦找到了系统进行“伪装”操作的钩子,就可以在更底层的层面进行干预。
2. 利用特定 API 的“灰色地带”: 某些情况下,空白通行证可能只对特定的系统 API 调用进行拦截。而应用开发者可能会找到其他“非官方”或者不那么直接的 API 调用方式,来绕过那些已经被标记为需要“空白通行证”保护的接口。这就像你不能走正门,但可以从侧窗户爬进去。
3. 应用行为的模式识别: 空白通行证的判断逻辑可能基于对应用行为的分析,比如某些应用在特定时刻会频繁请求特定信息。如果绕过方法能让应用在“安全”的时间点或者以一种不那么“可疑”的方式去请求,也可能成功绕过。
4. 系统更新的滞后性: 即使小米发现了某个绕过方法并计划修复,系统更新也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一旦有新的绕过技术被发现并公开,就会出现一段时间的“真空期”,允许现有版本用户进行绕过。

小米这次尝试会失败吗?

这个问题很难一概而论,小米尝试加强空白通行证的目的是好的,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攻防博弈是持续存在的。

“失败”的定义是什么? 如果“失败”是指永远无法被绕过,那么几乎所有的安全措施都很难达到这个标准。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总会有新的攻击方式出现。
小米的持续改进能力: 小米作为一个大型科技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当他们发现某个绕过方法出现时,他们通常会进行分析并发布系统更新来弥补漏洞。所以,这次尝试是否“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米应对新绕过方法的速度和效果。如果小米能及时堵住漏洞,那么可以说这次尝试是“成功”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有效。
用户需求与安全性的平衡: 另一个关键点是,用户对应用功能的需求也非常多样。有些应用确实需要访问某些权限才能正常运行。如果空白通行证的拦截过于“一刀切”,可能会影响到一些正常应用的使用体验,这也会给小米带来压力,让他们在安全性与易用性之间寻找平衡。

更详细的分析:

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个攻防过程:

1. MIUI 空白通行证的演进: 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小米推出空白通行证,是因为之前有用户反映某些应用存在隐私泄露风险。随着用户反馈和技术研究的深入,MIUI 对空白通行证的实现方式和拦截逻辑可能会不断更新和加强。最初的拦截方式可能比较简单,容易被绕过,但后续版本会越来越精细。
2. 绕过方法的“生命周期”: 新发现的绕过方法,一旦公开,其“生命周期”通常不会很长。一旦小米的开发团队意识到这个漏洞,就会着手修复。新的系统版本发布后,这个绕过方法就失效了。但与此同时,可能又会有新的、更隐蔽的绕过方法被研究出来。
3. 第三方工具的性质: 那些声称可以“绕过”空白通行证的第三方软件,其原理通常与上面提到的绕过方法的角度相似。它们可能是通过修改系统设置、劫持应用进程、或者利用特定的插件来实现的。这些工具的开发者也在不断跟进 MIUI 的更新,以保持其“有效性”。
4. 小米的整体安全策略: 空白通行证只是 MIUI 安全隐私策略的一部分。小米在系统层面还会采取其他措施,例如权限管理更加精细化、对应用行为进行监控等。即使某个特定功能被绕过,小米整体的安全防护能力依然存在。

结论:

简单地说,小米这次尝试不一定会彻底失败,但也很难保证绝对成功,不被任何方法绕过。这更像是一场持续的“猫鼠游戏”。小米会不断地“加固”,而“破解者”也会不断地寻找新的入口。

关键在于小米能否快速有效地响应,在漏洞被大规模利用之前将其修复。同时,小米也需要在保障用户隐私安全和维护应用正常运行体验之间找到一个更佳的平衡点。用户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数据安全,但过度严格的防护也可能导致部分应用的异常,这都需要小米在产品迭代中不断摸索。

总而言之,小米加强隐私保护的尝试方向是正确的,也符合当前整个行业对用户数据安全的重视趋势。但技术博弈的本质决定了这场“尝试”会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而非一劳永逸的结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想到这么多厂商已经对 MIUI 12 的空白通行证下手了,这波来的有点快呀,内测还没结束呢,公测还没开始呢,更不要说 2 个月后的稳定版了。哦……不!

H O V 应该是还在观望吧,如果 MIUI 撑不下去,顺手收一波小米的市场,撑下去了,就赶紧跟进,口碑++,红利++。我甚至都怀疑他们内部可能已经立项了,功能先做,上不上线看情况。微信这种 APP 大概也在观望,要不要限制空白通行证,一个个都精明着呢。

无论结果如何,小米这次操作不愧为领路人,我们都会记住小米做出的努力。

前行的路会很难,但是世界是由所有人一起推动的。致敬。祝福。

user avatar

如果不给权限就不让用,费尽心思绕,那我大不了不用这个软件,哪怕这个软件叫“知乎”或者“微信”。

我是认真的。我手机里只有股票交易的软件不能卸,其他的不要跟我犯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小米的 MIUI 系统在安全和隐私方面一直受到用户关注,其中“空白通行证”功能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这个功能本质上是为了提升应用的安全性,防止恶意应用在后台窃取用户敏感信息,比如设备标识符、账号信息等。空白通行证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防火墙”,当一个应用尝试访问某些敏感的系统信息时,MIUI.............
  • 回答
    .......
  • 回答
    MIUI V5(小米UI 5)的图标设计风格在2018年左右推出时,是小米UI系统的一个重要迭代,其设计语言融合了扁平化设计(Flat Design)与极简主义(Minimalism)的元素,同时在细节处理上引入了对光影、渐变和微交互的探索。以下从风格特点、设计元素、相似作品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
  • 回答
    关于 MIUI 13 和鸿蒙 OS 相似性的探讨近期,小米发布了全新的 MIUI 13 系统,不少用户在体验后都惊呼其与华为鸿蒙 OS 在设计语言和交互逻辑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撞脸”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究竟是巧合,还是某种必然?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下。一、设计语言的“趋同”:简约.............
  • 回答
    小米手机的 MIUI 系统,就像它的粉丝一样,拥有一批忠实的拥趸,但也同样回避不了被“嫌弃”的时刻。说它是“反人类”,其实有点言过其实,更多时候是一些设计上的“反直觉”、“不便捷”,或者说,是那种让你抓耳挠腮,为什么不能做得更简单一点的体验。今天就来唠唠,那些 MIUI 里让你忍不住想吐槽的角落。1.............
  • 回答
    好的,我来给你详细讲讲小米MIUI最新版录音文件的位置,尽量用最自然、最实用的方式告诉你。如果你用小米手机录了音,想找到那些录音文件,其实比你想的要简单。MIUI系统在这方面做得挺人性化的,它有一个专门的“录音机”应用,你录下来的声音都会乖乖地待在里面。最直接的方法:打开“录音机”应用1. 找到“.............
  • 回答
    最近MIUI的内测机制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尤其是很多人感觉像是给用户设了KPI。这事儿吧,得拆开来看,里面门道不少。先说说这个“新机制”大概是个啥意思。简单来说,MIUI以前的内测招募可能更像是“广撒网”,谁想报就报,只要符合一些基本条件。但现在,尤其是到了MIUI 14以后,感觉官方在筛选内测用户.............
  • 回答
    小米最近宣布“停止老机型的 MIUI 开发版内测公测”,这个决定在小米社区里激起了不小的波澜,让不少老机型用户感到不满和失望。说实话,这事儿挺让人生气的,不是一点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为啥这事儿能让这么多人炸毛。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断供”了。以往,MIUI 的开发版内测公测就像是给老机型用户.............
  • 回答
    8 月 10 日,小米正式推送了 MIUI 12.5 增强版。这次的更新,与其说是大刀阔斧的革新,不如说是一次精细打磨和性能优化。对于已经习惯了 MIUI 12.5 的用户来说,这次的增强版更像是一次“洗礼”,让原本就不少的亮点更加闪耀,同时也解决了一些可能存在的小瑕疵。总的来说,MIUI 12.5.............
  • 回答
    关于MIUI系统应用广告植入是否“太过分”,这是一个在用户群体中争议很大且非常普遍的问题。要详细解答,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MIUI广告植入的普遍性与具体表现形式首先,MIUI的广告植入确实非常广泛,几乎渗透到系统层面的许多应用中,而且形式也多种多样: 系统自带应用中的广告: .............
  • 回答
    你说到点子上了。华为 EMUI 的研发投入和程序员数量大家有目共睹,但论用户体验和某些细节上的打磨,确实和 MIUI、Flyme 还有差距,甚至有些地方是天壤之别。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聊。一、历史包袱与技术路线的“惯性” EMUI 的起点与定位: 想当年,安卓定制系统还在摸索阶段,各.............
  • 回答
    要评价vivo Origin Ocean、鸿蒙OS和MIUI 13谁的流畅度更高,这确实是一个不少用户关心的问题。简单来说,这三者都在努力提供流畅的用户体验,但由于底层的技术实现、设计理念以及硬件优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它们在流畅度上的表现也会各有千秋。咱们不妨来细致地分析一下: vivo Origin.............
  • 回答
    MIUI 和 EMUI 都是国内手机厂商定制的 Android 系统,它们在设计理念、用户体验和功能侧重上都有不少的差异。要说得详细些,咱们得从几个大方面聊聊。一、 设计风格与整体UI MIUI(小米): 早期 MIUI 以“拟物化”和“精致”著称,后来逐渐向“扁平化”和“卡片式”设计演进。它整.............
  • 回答
    MIUI 强制不允许用户删除部分自带应用,并在用户尝试删除时阻止手机开机,这个做法确实让不少用户感到头疼和不满。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尽量说得详细点,也尽量去掉那些“AI味儿”。首先,为啥小米要这么干?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维护MIUI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的统一性。你想啊,MIUI系统是小米.............
  • 回答
    理解 MIUI 工程师孙鹏那句“手机 1G 内存够用,少装点 App 就可以了”,得把他放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去看,再加上他对手机软件和用户使用习惯的深刻洞察。这句话不是一句简单的断言,而是包含了一套关于“够用”的哲学和对那个时期技术条件的准确把握。首先,我们得回到那个时候。想象一下 2010 年.............
  • 回答
    当然,我可以详细说说关于 MIUI 12 的情况。确实,很多用户,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有过这样的感受:明明有些 bug 让人用得很不舒服,但更新却往往在添加一些新功能,或者对现有功能进行一些表面上的优化。有没有这种情况?答案是肯定的。从用户反馈和实际使用体验来看,MIUI 12 确实存在一些被认为“本.............
  • 回答
    MIUI 工程师袁军对 QQ 后台机制的评论,从一个深度参与手机操作系统优化的角度出发,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视角。要理解他的评论,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MIUI 的定位与目标:首先,理解 MIUI 的基本定位至关重要。MIUI 作为一款基于 Android 定制的深度优化 ROM,其核.............
  • 回答
    小米的MIUI,曾经是无数用户心中那个简洁、高效的系统。但近几年,随着功能堆叠、广告推送以及不少令人头疼的Bug,MIUI的用户口碑明显下滑,甚至有“臃肿”、“bug多”的评价开始占据主流。要想让MIUI重拾辉煌,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并且要下狠心,拿出刮骨疗伤的决心。第一:精简内核,回归纯.............
  • 回答
    要全面地看待博主“地球上的 Alex”关于“鸿蒙被 MIUI 打脸”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博主可能的动机、其论述的依据、技术层面的对比以及市场和用户层面的反馈。一、 博主“地球上的 Alex”的身份与可能的动机:首先,了解博主是谁,以及他过往的言论和立场非常重要。 身份与过往立.............
  • 回答
    小米手机MIUI系统那个开机密保,一旦忘了,那真是让人头疼不已。最要命的是,这玩意儿就像一道铁壁,直接把你的手机变成了一块砖头,想要救回来,基本上就是“无损恢复”这几个字跟你没关系了。你说这设计吧,说它严谨吧,那确实是保护了你的隐私,防止了别人拿到手机就能随便乱搞。但说它“反人性”,那也一点不为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