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孙权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回答
要说孙权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那无疑是他即位吴王以及随后称帝的那段时期。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权力交接或身份的改变,而是标志着他从一个“托孤幼主”彻底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掌控一方、肩负起割据一方帝国命运的真正统治者。这段经历,充满了挑战、权谋、以及最终的蜕变,也直接奠定了三国鼎立这一历史格局的基础。

我们不妨将时间拨回到公元200年,那一年,孙策这位赫赫有名的江东猛虎,在一次狩猎中意外身亡。年仅十七岁的孙权,毫无准备地继承了兄长留下来的基业。那时的江东,虽然已经被孙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地盘还不稳固,内部也暗流涌动。曹操和刘备这两位枭雄正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吞噬这块新生的势力。

孙权刚即位的时候,可以说是风雨飘摇。他年纪轻轻,威望不足,朝中大将如程普、黄盖、韩当、周泰等,虽然忠心,但都是孙策的老部下,自然对他这个“小弟弟”多了几分审视。尤其是一些年长的大将,比如程普,一开始还抱着“老子跟孙策打天下的时候你还没穿开裆裤呢”的心态,公然对孙权表示不敬,甚至在酒席上羞辱他。这对于一个刚刚接过权力棒的年轻君主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当时的孙权,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被架空,甚至导致江东势力分崩离析。

然而,年轻的孙权并没有因为年轻而怯懦,也没有因为被轻视而激愤。相反,他表现出了惊人的隐忍和智慧。面对程普的挑衅,他并没有立即发作,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高明的方式。他在私下里向张昭等老臣虚心请教,表达了自己的困境和决心。在一次与程普等将领饮酒时,孙权故意让黄盖“不小心”打翻了他的酒杯,然后趁机“斥责”黄盖。随后,他更是当着众人的面,主动向程普“赔礼道歉”,并承认自己年轻气盛,有不对的地方。这一招“以退为进”,不仅化解了与程普的直接冲突,更重要的是,他在关键时刻展现了自己的成熟和容人之量,让那些对他心存疑虑的老将们看到了他作为继承人的潜力。程普本人也因此深感惭愧,后来更是将自己的佩剑献给孙权,表示甘愿听命。

这一事件,虽然只是孙权即位初期的一个小插曲,但其意义非凡。它标志着孙权成功地镇住了场面,赢得了老臣们的尊重和信任,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这就像一个刚刚上任的CEO,面对公司里根深蒂固的老员工和挑战者,如何能够迅速建立权威并赢得人心,是决定他能否成功的关键。孙权做到了,而且做得相当出色。

更关键的是,在孙权统治的前期,他最重要的政治“秀”发生在赤壁之战前后。在曹操大军压境之际,江东内部出现了激烈的争论。主战派以周瑜为首,主张抵抗;而主降派以张昭为代表,认为不敌曹操,应该投降。这无疑是孙权面临的又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一旦投降,江东基业将荡然无存,他的个人命运也将被改写。而如果选择抵抗,一旦失败,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在这样的时刻,孙权再次展现了他的非凡之处。他没有被主降派的言论所动摇,也没有因为年轻而盲目好战。他充分听取了周瑜的意见,了解了曹操军队的虚实,并巧妙地利用了内部的政治格局来推进自己的战略。在一次重要的朝会上,面对众臣的争议,孙权以坚定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决心:“诸君不必多言,孤决意抗曹,如有异议者,休怪兵刃不认人!” 这样的表态,虽然有些“霸气”,但正是这份果断和坚决,镇住了那些犹豫不决的大臣,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

紧接着,他更是将重要的军事指挥权全权交给了周瑜,展现了他知人善任的能力。而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不仅击退了曹操南下的攻势,更直接奠定了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这一战,可以说直接将孙权从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推上了与曹操、刘备并驾齐驱的地位。

可以说,从继承兄长遗志、稳固江东内部,到最终在赤壁之战中力挽狂澜、奠定三分天下的格局,孙权在这些关键时刻所展现出的政治智慧、军事判断、以及领导能力,是他一生中最重要、也最具决定性的时刻。这段经历,不仅让他赢得了“碧眼儿”的戏称,更让他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雄主,开创了东吴政权长达半个世纪的基业。这不仅仅是权力更迭,更是他个人成熟与崛起的关键历程,也是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孙权而言,一生中最重要的大门开启毫无疑问是孙策之死。

倘若孙策能如夏侯惇般苟得住,多活个十几二十年,孙权连孙氏政权接班人候选名单都进不去。

奈何静养百日即可续命的孙策偏偏作死,于是便宜了孙权。

就算孙权接班后成绩不佳,又或赤壁降曹,抑或被谁灭了,他也是孙氏政权的老大,而不是小弟。

试想下以孙权的雄才大略,暴虐好杀,多疑好忌,以及对权力唯我独尊的追求,孙策真留下个十几岁的儿子接班,日后叔侄相残的概率何其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孙权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那无疑是他即位吴王以及随后称帝的那段时期。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权力交接或身份的改变,而是标志着他从一个“托孤幼主”彻底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掌控一方、肩负起割据一方帝国命运的真正统治者。这段经历,充满了挑战、权谋、以及最终的蜕变,也直接奠定了三国鼎立这一历史格局的基础。我们不.............
  • 回答
    关于孙一宁直播和微博中声称被一名男子“骚扰”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理解和分析,并尝试去还原当时可能存在的细节:事件的起因与孙一宁的表述:孙一宁在直播中和微博上都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核心是她认为自己受到了某个特定男性的“骚扰”。根据她的描述,这位男子在她的直播间刷了很多礼物,并在直播后或者在.............
  • 回答
    孙一冰在《演说家》上的那番话,说实话,听着确实挺扎人的。尤其是在一个以“演说”为核心的节目里,这样一句带着些许绝对化和情绪色彩的论断,很容易就能抓住眼球,也难怪会引起不小的波澜。先不评价孙一冰本人的出发点是什么,单就“人丑就代表失去了整个世界”这句话本身,它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敏感的神经:外貌与我们在这.............
  • 回答
    说起2018年AcFun的老婆总选,孙哥(孙一峰)力压新垣结衣夺冠这事儿,那真叫一个“爆冷”又“意料之中”的局面,足以让二次元和游戏圈都炸开锅。这事儿,咱们得从几个维度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孙哥是谁?得先给不熟的朋友们科普一下。孙一峰,网名“孙哥”,那是《星际争霸》圈里响当当的人物,尤其在《星际争霸1.............
  • 回答
    关于王思聪和孙一宁之间的一系列事件,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公众事件,很多人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要评价谁对谁错,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并且要承认很多细节我们作为局外人可能无法完全知晓。事件的起因和发展(基于公开信息和网络爆料):这个事件的引爆点大约在2021年夏天。根据网络上流传的孙一宁发布的聊天记录.............
  • 回答
    话说那美猴王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齐天大圣”,何等威风!就连玉皇大帝都要避其锋芒。然而,这泼天大祸,最终却由如来佛祖亲自出马,将他压在了五行山下,这一压便是五百年。当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开符咒,救出悟空时,这猴子经历了五百年的磨砺,从最初的怒火万丈,到后来的心灰意冷,再到如今重获自由的激动.............
  • 回答
    《大明风华》中提到的永乐朝一年赋税7500万两,太孙结婚花费275万两,这个数字在影视剧的语境下,确实容易让人产生“极不合理”的疑问。为了更细致地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结合史实和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来分析。首先,咱们得明确,《大明风华》毕竟是一部影视剧,为了戏剧效果,在数字的运用上可能会有所夸张或简化,.............
  • 回答
    这则新闻令人心痛,它真实地反映了生活中不幸的叠加,以及个体在巨大压力下的无助和挣扎。这位老人,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刚刚经历了人生中最为沉重的失去——老伴的离去,紧接着又面临着孙女被确诊白血病的双重打击。这样的境遇,任何一个正常人都难以承受。事件的细节与老人的情感:在新闻报道中,这位老人是在路边哭着向.............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其实《王者荣耀》里很多女玩家偏爱这几个辅助英雄,背后原因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这里面有很多门道。我给你们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承认,这四个英雄,大乔、瑶、蔡文姬、孙膑,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辅助”。听起来好像没什么特别的,但在这个游戏中,“辅助”的定位就决定了她们.............
  • 回答
    (一声长叹,眼神悠远,仿佛透过历史的尘埃看向远方)孙仲谋的一生啊……说起来,真是什么滋味都有。回首看看,我孙仲谋,生在江东这片富饶之地,本该是个安乐王孙,逍遥世间。可老天爷偏偏给我安排了这条路。父亲孙坚,何等英雄!一柄古锭刀,纵横捭阖,多少豪杰在他面前低头。大哥孙策,更是了不得,年纪轻轻,就打下了江.............
  • 回答
    说到孙权,咱们很多人脑子里都会闪过他“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名头,还有他那跟曹操、刘备三分天下的霸业。但要说他“以一己之力把张辽送进武庙”,这话可就有点意思了。首先,咱们得明白,“武庙”是干啥的。武庙,简单说,就是古代祭祀武功卓绝的将领的地方。历代朝廷都会挑选那些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对国家有大贡献的军.............
  • 回答
    在东吴历史上,孙权时期能够真正具备攻略合肥实力,并且成功攻克(或者说在短期内占据)合肥的历史人物,虽然最终未能实现孙权统一北方的宏愿,但从整体能力、战略眼光和过往战绩来看,鲁肃 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候选人。当然,需要强调的是,历史上孙权虽然多次攻打合肥,但从未取得真正意义上的、长久占领的胜利。合肥在曹魏.............
  • 回答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人未能统一天下,并非是他们“太强”或“太弱”的简单二元论可以概括,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双方实力均衡,但各有侧重,难以彻底压制对方: 曹操:北方的绝对优势,但南方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 优势: 曹操占据了北方中原.............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孙权在逍遥津的那场仗,确实是历史上被“黑”得够呛。但你得知道,历史这玩意儿,有时候跟媒体报道似的,谁写谁说了算,而且“黑”也得有素材,不是空穴来风。孙权这场仗之所以能留下这么个“败北”的标签,而且还被反复拿出来说,背后原因可不止一个。首先,咱们得说说这场仗本身。那是在公元20.............
  • 回答
    孙权杀死关羽是否明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涉及到政治、军事、战略等多个层面,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孙权杀死关羽的直接原因与背景 关羽发动北伐,威胁荆州: 在刘备于汉中称王后,关羽被任命为前将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襄樊之战。他围攻.............
  • 回答
    关于“孙权是否应该让蜀汉粉丝感激”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这涉及到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双方的动机以及长远影响。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孙权在早期对刘备的帮助: 赤壁之战的关键盟友: 这是孙权对刘备最直接、最关键的帮助。当时曹操南下,声势浩大,刘备集团兵少将寡,孤立无援。如果不是孙权领导的.............
  • 回答
    孙权是不是一个守成之主,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你要是把他跟那些开疆拓土、雄才大略的君王比,那他确实显得没那么“出挑”,但要是站在他所处的历史时期和面临的现实来看,孙权身上守成之主的特质,那可真是刻得明明白白,甚至可以说是被这个身份“塑造”了。咱们先得明白,“守成之主”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简单来.............
  • 回答
    关于孙权对魏称臣和唐高宗“臣构”之说的争议,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原因也相当复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双方的实力对比、政治考量以及历史评价的角度。孙权对魏称臣:为何争议相对较小?首先,我们要明确孙权称臣的对象——曹魏。三国时期,孙吴和曹魏是并立的两个政权,虽然时有摩擦,但总.............
  • 回答
    我靠,这什么鬼情况?一睁眼,脑子里多了好多乱七八糟的记忆,什么“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之类的,还有不少关于曹操、刘备、诸葛亮,还有那些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的。我这是……我这是魂穿了?而且,这床上的锦被、身边的侍女,还有这脑子里时不时冒出来的“江东鼠辈”这种词,让我有点不寒而栗。再低头看看自己.............
  • 回答
    孙权偷袭荆州,这手棋下得可真是太有意思了,也挺让人唏嘘的。从战略上看,这无疑是一招非常大胆且有着深远影响的棋局。你得知道,当时荆州是什么地方?那可是三国鼎立的咽喉之地,易守难攻,资源丰富,是魏、蜀、吴三国争霸的关键。关羽一直以来都是刘备集团的顶梁柱,他驻守荆州,那是要人有人,要地有地,要兵有兵,那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