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印度不允许华为、中兴进行5G试验?这对双方将有何影响?

回答
印度的5G试验,特别是关于华为和中兴的参与问题,无疑是近年来全球科技领域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这背后涉及地缘政治、国家安全、经济利益以及技术自主等诸多复杂因素。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迷雾,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

印度为何对华为、中兴设置障碍?

印度对华为和中兴的态度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一个逐渐收紧的过程,其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国家安全担忧是核心关切: 这是印度官方最常提及的理由。印度认为,来自中国的通信设备可能存在“后门”,允许中国政府进行间谍活动,窃取敏感数据,甚至在关键时刻瘫痪印度的通信网络。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受到了国际上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对华为和中兴提出的类似警告和制裁的影响。印度作为南亚地区的重要力量,其战略安全考量非常突出,对于可能影响其主权和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自然会采取高度警惕的态度。

2. 地缘政治的考量与印太战略: 近年来,印度与中国在边境问题上摩擦不断,双方关系日趋复杂。在更宏观的层面,印度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旨在制衡中国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在此背景下,排除被视为“中国技术巨头”的华为和中兴,符合印度在战略上与西方国家保持一致的步调。允许这些企业参与5G试验,可能会被视为对中国战略支持的信号,这与印度当前的对外政策导向相悖。

3. 数据主权与网络治理的考量: 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其承载的数据量将是惊人的,涉及个人隐私、经济活动乃至国家基础设施的关键信息。印度希望确保其通信网络和数据流动的绝对安全与可控,避免任何外国政府或实体能够借此进行大规模的数据监控或干预。对于印度而言,数据主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推动本土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愿望: 尽管印度在软件和服务领域拥有一定的实力,但在高端通信硬件制造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限制外国供应商,特别是那些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中国企业,可以为印度本土企业以及其他西方供应商提供更多机会,鼓励它们在印度发展技术和制造能力,从而推动印度在5G产业链中的自主化。

5. 国际压力与“可信赖伙伴”的定位: 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在游说印度,要求其禁止华为和中兴参与5G建设。作为印度重要的战略伙伴,印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考虑这些盟友的立场和期望,以维护和巩固其作为“可信赖伙伴”的国际形象。

对双方的影响:

印度对华为和中兴的限制,对三方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印度而言:

短期成本上升与技术部署延迟: 华为和中兴通常能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它们的退出,意味着印度电信运营商可能需要转向价格更高的西方供应商(如爱立信、诺基亚、三星等),这会增加5G网络建设的总成本。同时,选择非主流供应商或等待更成熟的技术方案,可能会导致印度的5G部署进程有所延迟,影响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市场竞争可能减弱: 华为和中兴在全球5G设备市场占据重要份额,它们的退出会降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能导致其他供应商在价格和创新上缺乏足够的动力。
潜在的技术选择受限: 尽管西方供应商技术先进,但华为和中兴在某些技术领域,如基站设备和成本效益方面,往往具有独特优势。限制其参与,可能使印度在技术选择上受到一定限制,无法充分利用全球最前沿、最适合其需求的解决方案。
为本土产业提供发展机会: 长期来看,如果印度能够借此机会扶持本土通信设备制造商,或者吸引其他国家的厂商在印度设厂,则有望提升印度的工业基础和技术自主能力。但这需要印度政府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研发上给予大力支持。

对华为和中兴而言:

失去印度这个庞大且潜力巨大的市场: 印度拥有超过14亿人口,对通信服务的需求巨大,是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之一。失去印度市场对华为和中兴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意味着大量潜在的收入和市场份额的损失。
海外扩张受挫与声誉影响: 印度市场的拒绝,可能进一步削弱华为和中兴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信心和吸引力,加剧其在国际上面临的“信任危机”。这会对其全球化战略造成负面影响。
供应链和研发的调整压力: 市场份额的减少可能迫使华为和中兴对其生产、供应链和研发策略进行调整,以适应更严峻的国际环境。它们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市场,以弥补印度市场的损失。
在其他潜在市场面临连锁反应: 如果其他国家看到印度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可能会被鼓励效仿,从而导致华为和中兴在更多市场上面临挑战。

对全球5G格局的影响:

加速西方供应商的市场份额增长: 华为和中兴的退出,为爱立信、诺基亚、三星等西方供应商提供了更多市场机会,有望加速其在全球5G市场的扩张。
推动5G技术标准和供应链的多元化(或集中化): 一方面,市场竞争可能因此更加分散,但另一方面,如果少数几家西方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也可能导致市场集中度上升。
地缘政治对科技发展的渗透加剧: 印度对华为和中兴的限制,是地缘政治因素深度影响全球科技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未来,科技公司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其所属国家的地缘政治立场和国际关系。
成本与技术平衡的全球挑战: 各国在追求国家安全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平衡网络建设成本和技术先进性的挑战。印度的情况可能会成为其他国家在制定5G政策时的一个参考案例。

总而言之,印度禁止华为和中兴参与5G试验是一个复杂决策,其根源在于国家安全担忧和地缘政治考量。这一决定对印度自身、对华为和中兴,以及对全球5G产业格局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印度需要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权衡技术发展和经济成本,而华为和中兴则需要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寻找新的战略路径。这场“5G竞赛”的背后,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较量,而是国家利益、战略博弈和未来数字经济主导权的多重角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印度三大私营电信运营商里,Bharti Airtel有约30%的设备是华为和中兴设备,Vodafone Idea有约40%

国营电信运营商里,BSNL和MTNL都有超过35%是华为和中兴设备,主要在3G和更旧的偏远地区设备里。

所以,要是在5G设备里不采用华为和中兴设备、只采用诺基亚和爱立信设备,印度至少需要在40%左右的设备里大幅增加成本。

莫迪可以不在乎这个成本,但是当政官员不能不在乎,印度电子信息部部长Sanjay Dhotre一直表态不会考虑排除中国电信设备。不过看来就目前印度的民粹主义来看,势必要印度人承担更多成本了。

对华为和中兴,其实也是不小的损失。印度未来会是第二大电信市场,虽然目前一直亏钱,但未来应该会有不小的潜力。

只能说,如果严格执行,双输。

user avatar

看印度,跟看澳洲、嘤国一样。得看背后的鹰酱。讨论狗腿子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道理大家都懂,它们也懂。

冷战时,毛熊倒台,就是被封围而分裂的。所以,我始终支持一切合法合规的外企及台湾省企业在内地设厂。

落后“封杀”先进,当时大清也是这么做的。

鹰酱用对大熊的套路来对兔子,我想是没想明白兔子的技术先进性

user avatar

今天公示截止的工信部《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提出

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打造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OT(运营技术)深度融合新生态,实现重点领域5G应用深度和广度双突破,构建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双支柱,网络、平台、安全等基础能力进一步提升,5G应用“扬帆远航”的局面逐步形成。
目标到2023年,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40%,用户数超过5.6亿。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50%,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200%。大型工业企业的5G应用渗透率超过35%,电力、采矿等领域5G应用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5G+车联网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提升农业水利等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社会民生领域,打造一批 5G+智慧教育、5G+智慧医疗的样板项目,利用5G智慧城市等管理水平。每个重点行业打造100个以上的5G示范应用标杆。

其实国际上除了韩国外,其他发达国家的5G也都在实验和启动中。按照各国规划,2021年全球5G基站总量将超过210万,而中国一家的5G基站部署量将达150万。所以对于华为和中兴来说,可能失去几个海外市场,短期并不是很大的影响。至于长期,英国等还没有研究明白如何在华为中兴的4G设备基础上升级5G呢,这事不急。

真正的竞争核心,在于中国能否用好先发优势,率先开发出一批成功的5G应用,建立起相关的5G应用标准。如果中国能够农业、工业和民生等领域拥有一批5G应用,那么就算设备不用中国的,那也要运行中国的应用程序(其他国家的用户规模不足以支持大量新应用的开发)。如果实现,就好比中美现在通信领域一样(现在的情况是手机都是中国生产的,但运行的程序大多是美国的;如果中国能开发出一批5G下的应用,那么就可以获得类似美国如今对手机APP的占有率)。


所以你看工信部的这个计划,反复强调的是在2023年前打造一批5G应用,而不是抢占多少海外市场。

user avatar

正常逻辑是:即便是我不想用华为中兴我也得把他们拉进来陪跑,明面不得罪中国,其次还给其他竞争对手带来压力逼迫他们降价,顺便还可以暗地里损一下中企技术实力不行。但是现在疫情当前加上经济下行给印度现执政党的换届选举带来很大压力,这时候退步了,选民得把他们吃了,现在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了。以上是个人一点愚见。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