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逛知乎逛多了。
我当年中考的时候只有30%左右的人能上高中,而在全县的三个高中里,又只有大约30%左右的人能上本科。在我们那个时候,能考上一本就已经算是考上“好大学”了。
如果纵向对比的话,我爸兄弟姐妹4个人,我妈兄弟姐妹6个人,在这10户人家中,只有我和我小姨家的孩子上了大学。我当年上的是本科,我小姨家的孩子是去年高考的,上了一个大专。
我女朋友家那边,她爸一家兄弟姐妹4个人,她妈兄弟姐妹五个人。在这就户人家中,只有她和她舅的孩子上了本科。
如今虽说局面有所改变,但是大多数省份仍然只有一半左右的人能上高中。在高考考生中,教育资源好一些的地方大概30%左右的人能上一本,差一点的地方大概是12%、14%左右的样子。即便是在上海、江苏这些地方,也是一半左右的人都上不了高中的。
拿现实中的事情来举例子的话,可以随便拿一个省出来——比如山西。这是山西包括民办院校在内的所有本科院校名单。这里面,一本院校才有几所?更不用说后面还有六七十所专科院校和独立学院。
想要不觉得丢人,就少上知乎。毕竟这里吹牛从来不上税的。
在现实环境里考上一本并不丢人,觉得丢人只是因为你处于贵乎环境(
我把话说明白了,贵乎不会再说我文不对题,折叠吧。
原答案:
逼乎逛久了,做啥不丢人呀?
只要用心寻找,逼乎总有一款失败人设戳中你。
逼乎,让每个人成为网络生活中的失败者。
金字塔变胖了
谢邀,人在知乎、本人亲见、月薪千万、美国名校。
讲真,题主怎么有脸在知乎提问的?知乎保底985、211起步不是常识吗?
我印象中,北大清华敢出来在知乎上答题的也没几个;
高中拿不到常青藤的九张录取通知书已经是知乎低能儿了;
哈佛和耶鲁只能算是一般的名校;
学校不是南非加里敦就得是北美敦佳利这样的高端大气名校;
飞机上只有头等舱也是知乎儿们的生活常识;
网赚一年拿不到100万就是人生loser;
大学四年写作赚了二十万只能说是勉勉强强;
都9102年了,还没出国的知乎儿你给我找一个?
老婆长得像王祖贤你也好意思拿出来在知乎晒照?
昨天舅妈家办生日宴,光牙签就花去了两百万;
哈佛毕业的同学没什么见识,毛手毛脚的把我们家清代洪武年间的花瓶打碎了;
保姆出门买菜,六百万的劳斯莱斯撞了个稀巴烂,
人没事就好,钱都是小事,怎么可能让她赔?
不过,既然题主诚心诚意的问了;
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
为了防止知乎儿失去优越感;
为了维护知乎儿装逼的特权;
贯彻吹与装逼的手段;
搞笑又认真的知乎儿
大声的告诉你:
年轻人,不要气馁,不要伤心,你虽然只是个普通一本,但还有点救。
只要你像我一样,把他人浪费的时间都花在知乎上,
朋友们在听课、工作、赚钱。你把人生大把的时间用在知乎上学习。
众所周知,知乎是一个高端平台,只有高端人士才用。也就是说你用了知乎就能变成高端人士。
刷知乎三个月等于读985一年;
刷知乎一年等于哈佛高材生;
刷知乎三年等于中科院院士起步;
刷知乎十年,诺贝尔数学奖预定!
PS:某乎的用户统计,你可以看看你处于什么层级!
疯狂扩招,以及重点高校招生向贫困地区倾斜,导致学历严重贬值。
现在的985硕士,水平相当于10年前的本科,20年前的大专,以及民国时候的高中。民国时,高中生就能进洋行当职员了。现在没经验的本科,几个能进外企?改革开前期20年,大专生,用人单位要抢的,招晚了就没了。现在985毕业生,公司签约率是公开的。包括九流创业公司在内,签约率是多少?
改革开放第一年,中级职称的工程师只赚60块工资。现在一个保安都能赚3000。那你能不能说,现在保安的社会贡献,是改开初期工程师的50倍?
改开初期的高中生,自学个大专就能在厂里搞科研。这个现象很普遍。你叫现在的985硕士,毕业以后为了工作再学点新东西,绝大多数人都放弃了。包括考证。
因为二八定律。
在任何领域,有想法的人都想要成为那20%。
一些优秀的人才,往往只是把进入20%当做一个最低点。
下面看一看历年高考录取率:
自从恢复高考以来,随着录取率逐渐上升,进入那20%的身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从1977年高考恢复到1982年,六年时间里,大学录取率都不到20%。这个年代的人,能上大学,是绝对的骄傲。当然,他们今天绝大多数都是当今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1983年到1998年,升学率在波动之中上升,最高达到40%。这16年间,普通大学生的价值在逐渐降低,但依然拥有颇高的地位。虽然没有找到这些年的一本率取率,但至少都在20%以下。这个时期的一本大学生,现在也在各行各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接下来的20年里,升学率继续提升,到了2016年的时候已经超过80%。可以想象就在今年马上毕业的2019应届毕业生将面临如何空前的就业压力。
那近几年的一本升学率如何呢?
到2018年已经有8个省级行政区的率取率达到了20%以上。在这几大行政区,尤其是北京、天津一本升学率达到30%以上,哪怕上海也接近29%。这里面10%的考生,绝大多数考上的会是普通的一本,相比起前20%,他们心中会有极大的落差感,会觉得考上普通的一本丢人。当然,考上985的群体,绝大多数也会自然而然地觉得仅仅考上普通一本会丢人。
尤其是对于一些原本优秀的学生,甚至会觉得不能进入前10%也是丢人的。而全国范围内,近三年所有地区的一本升学率都达到过10%。也就是说,全国范围内的优秀学生里,只要目标是成为十里挑一的人才,那么在高考升学之下,落出了10%,哪怕考上的是一所985,也会觉得丢人。
甚至对于那些极其优秀的,目标是精英之中的精英,也就是二八之中的二八,成为那4%。那么在他没有完成4%的目标时,他也会绝对丢人。
仅仅关于学习领域来说,假设你所在地区是北京,是学霸型精英学子,目标是成为1%,仅仅只以清华北大及以上世界排名的大学为目标,但你的分数线只上了浙大,那么你也会觉得丢人。
因为一本升学率的提升,觉得考上普通一本丢人的群体,自然也会提升。
就知乎这个平台来说,早前的时候,多有人均985之说,后来多有人均211之说,而现在嘛,其实已经涌入了大量中学生,甚至中学生的比率已经逐渐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看看相关中学学习、生活,以及高考话题就知道。
但总的来说,知乎汇聚的主要还是分享、获取知识的群体,人均学历(包括中学生的潜在学历)还是很高的。大学一本本科生的比率,会比近两年的全国平均一本取率高很多。根据北上一本升学率作为参考,知乎群体的一本升学率,至少能达到40%以上。
如此高的比率,就注定了知乎这个平台,会有三成以上的人认为上普通一本是丢人的。
放之社会,也会有一成以上的人觉得上普通一本丢人。不过,因为幸存者偏差,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说上普通一本丢人的人,渐渐就有了一种很多人认为上普通一本丢人的感觉。
但,如果你跑到升学率低的,诸如四川大山区里去问,那么就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
虽然偏僻地区前20%,在当地是绝对优秀的。但偏僻地区的1%,可能只够得上普通地级市的20%;而地级市的1%,可能只够得上一线城市精英层的20%。
故而,一些偏远地区上个普通一本大学,已经是万里挑一,敲锣打鼓,放鞭炮的事情。只是他们大学毕业之后,会遭遇和其他城里同学一样的求职困境。四年之间,心态也已经发生翻天地覆的变化。原本的骄傲,在经历打击之后,或许一些人心中,也变成了对普通一本大学的不屑。
无论什么,都比不过现实的痛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