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学车的时候还是高三暑假,正是十七八书生意气的时候。
那时候每个驾校暑假的时候都会开设“大学生班”:从七月底每天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上课,连续上课20到30天,然后考试拿照。说白了,这就是给一些有暑假的人开设的短训班。
所以我们这个班上除了我这种准大学生和大学生也就是初高中老师之类的,当然也有大学讲师。
一言以概之就是一个班的小知识分子。
而给我们这个班分配的教练,则是一个四十多岁自称“小学学历,初中文化”的粗鲁汉子。
这位教练在弄清楚了我们这个班的学员构成后,马上声称:最不爱带的就是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婆婆妈妈的。
然后不知道是处于一种自卑还是自傲的情绪,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位教练一直在制造一种人为的对立情绪。
每当学员有动作做不好的时候,总是会冷嘲热讽:
还大学生呢!连这都不会!
你个知识分子连这都不明白?就你这样子还教书呢!
就是个文盲我教三遍也该会了,你个大学老师咋还不会?
诸如此类的。
更严重一点会拿个小棍子坐在副驾驶位置上,你如果做错动作马上用小棍打你手,男女都打,打上去就是一道红印,夏天汗一蛰,还挺疼的。
然后那时候年轻,每次被骂完就很不服气:我要是啥都会我还用你教?我高考又不考这个,学的快慢好坏跟我是不是大学生有啥关系?
然后心里不服气就会想要反击,于是撺掇着几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大学生开始每天抱团在言语上反击教练。
然后过了几天,在中午和晚上吃饭闲聊时(当时的规矩:每天中午饭是在驾校吃,晚饭是由学员挨个“请”教练出去吃,这也算是一种当时学车的“潜规则”)我们知道了教练有一个儿子正在上小学,教练对这个儿子的希望倒是挺大。
于是我们几个觉得总算是找到了突破口,以后再遇到教练对我们冷嘲热讽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意无意的把话题往教练儿子身上引。
比如有一次教练说他儿子当年期末考试数学考了80多分,他觉得考的挺好。我们几个马上说不行不行,小学数学才考80多,那肯定到初中高中数学就完了。
还一个个现身说法,说我们小学的时候数学一直都是100分,你看高考的时候才考一百零几。
高考一百零几啥概念,就相当于小学时候的70分!
你现在考80分,那高考能考几分?怕是连80分都考不到!那肯定完了,三本都上不去了!大专还差不多。
然后整个一下午,只要教练敢训我们,我们就会絮絮叨叨的跟教练谈小时候学习打好基础有多重要,输在起跑线上以后赶都赶不上来这类的话。
然后,随着课程的不断进行,教练变得越来越沉默了。
终于在快要考试的前夕,在一次晚上“请”教练吃饭的时候,我们几个人齐心协力把教练灌倒了。
然后我们几个人作死一般的继续在教练耳朵跟前喋喋不休:某教练,相处就是缘分,你把这杯酒喝了,以后你孩子的数学就交给我了,绝对保证你孩子明年期末突破80分……
又喝了几杯的教练突然嚎啕大哭起来:我一定要让我娃好好学文化,我一定要让我娃跟你们一样好好念书,将来坐办公室,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写写字就能拿钱!
然后我们突然发现,教练那些对“知识分子”的冷嘲热讽和不顾一屑,可能只是一种极端自卑下的自我保护。
一个从年轻时就在各种文化学习中败下阵来,被各种教练扇耳光、脱了衣服用棍子打脊梁、用竹签扎手终于练出来一身驾驶技术,当他们面对一群和他们的成长经历完全不在一个次元的“读书人”时,他们会有怎么样的心里活动?
在他们的整个“学徒生涯”中,被谩骂侮辱可能就像大学生课堂上被点名一样常见,只要不扇耳光、不罚跪罚站、不拿铁棍真打,在他们看来可能都不算体罚。
在这样的模式中成长起来的一个教练,可能你觉得他们在谩骂侮辱,但他们觉得可能只是口头禅,你觉得他们是在搞体罚,他们还会一脸无辜:这就是体罚,我师傅当年……
而不断夸耀他们的驾驶技术,贬低学员学习技术的能力和速度,可能是他们感觉唯一能够在一群“读书人”面前保持尊严的方式。
归根结底,这反映的其实是一种社会的断层。
所以,不要纠结于如何去面对。抓紧时间去训练,早日结业拿照,然后回到你所熟悉的环境中去吧。
地球很危险,你还是抓紧时间回火星去吧。
看了几个高票回答,再点开其中几个答主在别的话题下的回答后,我感觉我的三观可能跟这个世界有点格格不入。
我想问一句,你们是集体患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吗?
非常简单的类比,如果车管所职员敢骂你一句,是不是马上就要上微博头条:公职人员素质低下,随意骂人,拿着纳税人的钱不干人事儿。
合着换了驾校教练,是你实打实真的花钱雇来的,骂你就可以随意是吗?一个字:贱。
特别点开其中一个答主主页,在另一个回答下大骂派出所户籍警态度差,服务冷漠不理人。转眼就在为驾校教练骂自己辩护。我的天,你这是什么心理,花钱找的骂听着最舒服,免费的冷漠最残酷?
这个时候怎么不要求服务意识了,平时不都因为窗口办事员的一个白眼,就叫嚣拿着纳税人的钱不充大爷吗?这时候被随意谩骂,反而成了能忍则忍了,是因为花钱雇的大爷,跪着也要被骂完,是吗?贱不贱。
驾校是民营盈利机构。跟我念:盈 利 机 构。不是公立服务机构,是让你花钱的,是资本的,是逐利的,你花钱是去学车的,你新手学不会,不是你被侮辱,被谩骂的理由。教练有责任,有义务,在充分尊重你的前提下,保证你学会驾驶车辆。
现在中国驾校这种畸形的存在,本身就是计划经济的遗毒,以前拿驾照,是要必须要经过指定驾校的,甚至可以通过讨好教练的方式,钻空子走后门获得驾照。
而现在呢,现在驾校不是车管部门的一部分,看好了,不是车管部门的一部分。
更可笑的是,还有人出来说,教练骂你是为你好,防止你以后成马路杀手。
那我想问一句,那医学生的手里是不是将来也掌握着成千上万的生命?有哪个医学院的老师上课时敢骂学生,站出来我看看?更更可笑的是,有个回答把驾校教练等同于老师了,说教练讲起了人生道理,谆谆教诲了他走上社会的险恶,借此来证明骂他是为他好。
EXO ME?你都一把年纪了,需要驾校教练给你讲社会险恶啊?你的小学中学大学老师呢?合着,骂你是为你好,那为什么,小学中学大学老师这些真正的人生引路者,任何一个老师,敢谩骂学生的话,马上就会被炒翻天?
驾校这种畸形的存在早就该改了,为什么一直存在,说白了,还是因为资源的相对稀缺。看看车管所每天的长龙,看看每天各大城市日汽车保有量的惊人增长速度,驾照成了一种需要一定难度才能获取的资源,造就了驾校教练这种畸形的存在。而面对这种存在,请拿出你们平时怼公共服务的架势,不要让谩骂和侮辱一直持续下去。我支持题主起诉,做撬动这畸形机制的第一根杠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