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钱穆:南北朝是一个病的时代,此所谓病,乃指文化之病。若论文化病,北朝受病转较南朝为浅,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
田余庆: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
苏秉琦:“五胡”不是野蛮人,是游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还有北方民族充满活力的气质和气魄......北方草原民族文化是极富有生气和极其活跃的。它为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与生命。
具体影响:
(1) 法制方面:《魏律》《齐律》出于北朝,类似新时代的《法经》,《隋律》《唐律》的母本。
(2)考试方面:北魏选御史,八百人参加考试;北齐玄东西省官,二三千人参试。南朝?九品中正。
(3)考课方面:自北魏孝文帝开始“大考百僚”成为经常性制度。南朝方面没有。
(4)监察方面:御史台与大理寺相互制衡。南朝似乎也没有完善的监察体制。
(5)官阶设计:孝文帝的官阶改革直接成为梁武帝的效法对象了。
(6)学校方面:唐朝的“六学”制度,是来源于北朝的。南朝搞学在家族那一套就算了吧。
(7)兵制方面:府兵制。这个也是来源于北朝的。
(8)户籍人口方面:均田制三长制,是北朝的。这些制度使得南北朝后期的时候北朝的在册户籍人口直接是陈朝的十倍以上。(陈朝在册人口250万,北周北齐合计在册人口应该是2700万以上)
PS:在册人口不等于实际人口。南朝其他的人口去哪了?政府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去一一统计出来。
至于作为南朝腐朽最后一块遮羞布的文学嘛,曹道衡先生在他的《南朝文学和北朝文学研究》作了如下论断:
南朝文学至陈朝而衰,而北朝文学到隋代已彻底超过南朝。
这就很切题了嘛。
所以综合来看,北朝完成北方的整合,灭掉腐朽不堪的南朝,这才是历史发展的光明趋势。
以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