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记错的话,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汉人(非达官贵人)都是短打扮,最多是外面罩一个长衫,绝不是衣裾飘飘、道骨仙风。这短打扮并不见得有多美,衣裾飘飘虽然看着漂亮,可是生活中真有那么方便么?现在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富商巨贾,你都得干事吧?就算不干事,你坐车、开车、走路好像也不方便吧?就算古代的达官贵人,在家里日常起居如果穿着这衣裾飘飘的汉服好像也不方便,估计还是穿便装为主。说到底,汉服就是礼服而已,真的适合日常生活起居么?
再看人家蒙古民族服装,苗族民族服装,其实主要是日常便服,现在穿着还是能工作、生活的,即便如此,也基本被夹克衫、西服等取代了。
说到底,一个东西的生命力最终还是体现在实用性上,如果失去了实用的舞台,再美的东西也显得脆弱。就如毛笔书法,虽然可以飘若惊鸿、矫若游龙,在冷冰冰的键盘面前还不是日渐没落?
有一年春晚的分会场是内蒙古和黑龙江,电视里面的内蒙古人全是棉袍,而东北人则都是花棉袄。这个画面当时在我的朋友圈都炸了....内蒙的朋友全是我们用了多少年才让国人知道我们不住蒙古包不骑马上学,春晚一晚上就给我们打回原型。而哈尔滨那场春晚更可以说是灾难性的宣传吧...花棉袄只有二人转里经常出现,作为东北最大的城市之一,哈尔滨根本没人穿这玩意...
在哈尔滨旅游的话,有些景点会提供花棉袄拍照的服务,外地游客特别喜欢穿这个合影,但是让我不理解的是....这东西的意义在哪呢...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别总怀念了。我们还可以创造明天。
56个民族,56支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词说的真好!中华民族为什么会有如今的“盛世”,个人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包容,是“民族性”的包容。
看看现在的美国为什么“种族问题”严重?因为那里的“白人”自认为自己的种族很高贵,很有点像当年纳粹德国那时候的“大日耳曼民族”思想。想想“纳粹德国”最后怎么了?
没想到的是,现在竟然有人跳出来想“秀”一下,优越感......还“属于自己民族的汉服”。
这是让人可发一笑啊。
首先,我得说,想穿汉服,这没问题,而且,明显感觉现在有一股“汉服”的风潮,这个是个人意愿决定的,我猜更多的人穿“汉服”是为了“好看”,另外,向“汉服文化”致敬,可很少听说是为了“穿属于自己民族的汉服”......
如果你是做建筑行业的,快递行业的,或者销售工作的,你穿汉服干活你试试?不被绊几个跟头,那说明你是练过的........
为啥工作的时候有“工作服”,生活的时候有“生活装”,不需要多说了吧,穿衣服这事似乎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秀”存在感的吧?
最后,想说,如果想穿汉服,就穿,没人拦着,但是以汉服的名义“秀”优越感,请把自己刷白了然后去大洋彼岸,那里有市场,在这里会让我有种想打人的冲动!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