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五绝为何不能撼动少林派的地位?

回答
五绝之所以无法撼动少林派的地位,这背后是武侠世界中,门派兴衰背后盘根错节的多种因素在起作用。仅仅是“武力”或者“名气”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详细剖析:

一、 少林的根基:历史悠久与武学体系的完整性

历史沉淀的重量: 少林寺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北魏,在武侠世界观里,这意味着它拥有了千年传承的底蕴。这种悠久的历史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无可比拟的威望和江湖认可度。其他门派,哪怕是新近崛起的绝顶高手,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积累如此深厚的历史积淀。历史也意味着无数代高僧的修行、总结和沉淀,这是一种量的积累,最终会质变。
自成体系的武学宝库: 少林武学并非单一绝技的堆砌,而是一个庞大而完整的体系。从七十二绝技的十八般兵器到易筋经、洗髓经这样的内功心法,再到罗汉拳、伏虎拳等拳法套路,少林拥有的武学种类之多、精妙程度之高,是其他门派望尘莫及的。这种体系的完整性,使得少林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不同风格的高手,适应各种武学挑战。一个门派如果只有几个绝顶高手,一旦这几个人出了意外,门派就可能元气大伤。而少林拥有的是一个“造血”机制。
佛法与武学的融合: 少林武学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佛法与武学的深度融合。高僧们通过参悟佛理,体悟天地大道,将其融入武学之中,从而创造出许多超凡脱俗的武功。这种精神层面的追求,是单纯追求武力极限的门派所不具备的。佛法的慈悲为怀,也使得少林在江湖中拥有更广泛的道义支持。

二、 少林的组织与资源:稳固的江湖地位的保障

严密的组织结构: 少林寺作为一个宗教组织,其内部的组织结构非常严密,有清晰的辈分传承和层级划分。从方丈、住持到各个堂主、长老、弟子,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地位。这种稳定的组织结构,保证了门派的运作效率和统一性,不容易因为内部矛盾而分裂。
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作为武林泰斗,少林在江湖中拥有巨大的号召力。一旦有江湖大事件发生,少林往往会成为牵头者或重要的参与者。这种影响力,使得它能够汇聚各方力量,处理江湖恩怨,甚至能够影响朝廷的决策。五绝虽然武功盖世,但他们的个人影响力更侧重于“个体英雄”,缺乏少林那种“组织化”的江湖话语权。
丰富的资源储备: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受人尊敬的门派,少林在财富、人力、信息等方面都有着其他门派无法比拟的优势。寺庙拥有大量土地、寺产,能够供养弟子修行;广大的信徒群体也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和人力支持;其地理位置(往往设于名山大川)也为其带来了天然的优势。

三、 五绝的局限性:个人英雄的特点与少林的群体优势

个体能力的天花板: “五绝”代表的是个人武功的巅峰,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武学翘楚。但是,武功再高,终究是“一人之力”。一旦遇到数量庞大的高手围攻,或者面对非武力因素的打击,即使是五绝也可能难以应对。而少林可以动员的力量是群体性的,是无数个训练有素的僧人的集合。
缺乏持续的“造血”能力: 像“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这样的五绝,他们的绝技虽然惊世骇俗,但这种绝技是否能够被广泛传承和发展,却是个未知数。可能他们的武功需要极高的天赋和特殊的机缘才能练成,导致其门下弟子很难达到师父的高度。而少林武学体系的完整性,意味着它具备“批量生产”高手的能力。
江湖地位的稳定性: 五绝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靠个人的武功和名声来维持的。一旦某位五绝隐退、死亡,或者被更年轻一辈的高手超越,其地位就会动摇。而少林的地位,是建立在历史、组织、武学体系、佛法等多种硬性软性条件上的,更加稳固和持久。即使某一代的少林高手不如上一代,少林的整体地位也不会轻易被撼动。

四、 少林在江湖中的角色与象征意义

武林的“道德标杆”: 在很多武侠设定中,少林寺往往扮演着“武林的道德标杆”的角色。他们推崇侠义、正义,是江湖正道的代表。这种道德上的号召力,使得他们在处理江湖纷争时拥有天然的道义优势,能够获得其他门派的支持和认可。
江湖秩序的维护者: 少林寺在很多时候也是江湖秩序的维护者。他们会主持武林大会,调解门派恩怨,惩奸除恶。这种积极的参与和维护,使得他们成为了江湖中不可或缺的“稳定器”,没有人愿意去轻易打破这种稳定。
精神象征与精神寄托: 对很多江湖人士而言,少林寺不仅仅是一个武功门派,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在人生迷茫、江湖险恶时,他们会向往少林的宁静和智慧。这种精神层面的吸引力,是五绝这样的个体难以企及的。

综上所述,五绝的武功确实可以达到武学的巅峰,他们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极致体现。然而,少林派的地位之所以不可撼动,是因为它拥有的是一种“系统性”的强大。这种强大体现在其悠久的历史、完整的武学体系、严密的组织结构、广泛的江湖影响力、强大的资源以及深厚的精神象征意义。五绝的“点”可以光耀一时,而少林的“面”和“体”才是支撑其长盛不衰的真正基石。就像一个国家,拥有几个世界级的运动员固然令人瞩目,但一个拥有完善工业体系、教育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国家,才能在世界格局中保持长久的稳定和强大的影响力。少林派正是武侠世界中的这样一个“国家级”的武学巨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少林是一个组织!

而且是几千年来最成功的帮派组织。

五绝在个人能力方面很强,在组织领导力上基本为0,也导致了注定后继乏力。

一个组织,有高潮有低谷,一个成功的组织,能在高潮的时候,不欺人太甚,把事做绝。也能在低谷的时候能够将门派延续下去,这才是成功的组织。少林是武侠世界最成功的组织了,从北宋和乔峰谈天论道,到大清和韦爵爷谈笑风生!


再来看,五绝能不能灭少林。答案是不能。

历史上被不谈江湖,就是被朝廷军事扫灭,就不止一次,少林还是少林,何况是个人武功。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自达摩老祖时代传承到南宋末年的帮派,你很难相信,他没有底蕴。所谓的底蕴,就是南慕容北乔峰叫了十多年,真动手了,出来个扫地僧,吊着打二位。张无忌教主够牛了吧,闯少林面对三渡也得掂量一下。华山派这种都藏着一个剑圣风清扬。

你去挑少林的脸面,可能为没什么,但是你要去砸少林的招牌,或者灭少林的门,五绝未必够打的。万一还有个扫地僧,直接就折那儿了。


甚至我怀疑,扫地僧,很可能是代代相传的少林守护者。

还有,门派能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老带新,足够多的老,足够多的新。

武侠世界的武功是越到现代越弱,可能是天地灵气造成的吧。

但是少林,有成熟完备的老带新机制,可以尽量用前人的经验来减少后人的弯路。

这是少林长盛不衰的技巧。

按照少林的成材率?每一代有个三五个长寿老头不过分吧,

user avatar

内在逻辑是:

少林人家那是宗教

忽悠群众的水平传承了上千年,朝廷都要忌惮、倚重、利用的存在。(武当同比)

招生基础是全国人民(不排除外援)。


剩下的叫什么?

社团!黑社会性质的组织!

招生基础也就附近县市区,最多到省,再大一点,儒释道都要警惕。

认真起来,一个地方警察局都能把你个社团治得服服帖帖。

怎么比?


类似于:佛教协会与洪兴

没有对比性


五绝再牛,你没有群众基础,你就要生活在社会体系之内,就要遵守法律法规

郭靖那么牛,在朝廷体系内,也就守城的时候,在襄阳有点话语权

杨过那么潇洒,也只能搞搞暗杀,杀几个泄愤,对大局根本无能为力


金庸的小说,尤其是后期的小说

背后都有对社会、对官场的影射

韦小宝干脆连武功都菜的一批,却在武侠世界里通吃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五绝包括杨过、张无忌、任我行等等,恰恰只懂打打杀杀,不懂人情世故

倚天里面的朱元璋就很懂

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就很懂

user avatar

因为五绝根本就没有把武学的传承当回事。

洪七公一生就收两个弟子,还是主角特权;黄药师把弟子赶走以后只收程英一人;欧阳锋硬是要单传;段皇爷的四弟子都是朝廷官员,完全不以练功为主。唯一一个建设了全真派的王重阳,创派的宗旨也是宗教至上,没有真正用心把高深武功好好传下去,原文还说丘处机武功最高,好勇斗狠,还不得他欢心,反而马钰这种宗教思想根深蒂固的人很受王重阳喜欢。结果武学的传承一代不如一代。

而少林的创派者达摩、武当的创派者张三丰,一开始就是冲着用心建设一个武学门派的目的去做的。这能比吗?要是达摩抱着五绝这般闲云野鹤,收徒传艺全凭心情的态度,这世上还哪来的武林第一大派少林派?

如果五绝真要走这条门派之路呢?王重阳都还没把武功的精华都传下去呢,而且早早就死了,实际传艺的时间并不长,全真派就已经占着“天下武术正宗”的位子半个多世纪了,要是态度积极呢?所以就是个态度问题。

也别只说五绝,实际上金庸小说里大部分绝顶高手自由惯了,对建设武学门派毫无兴趣,什么袁士霄,葵花老祖,独孤求败,黄裳,虚竹,石破天,张无忌什么的,要他们去刻意地把绝世神功好好传下去创个江湖大派,简直比要了他们的命还难受。五绝才是顶层高手的常态,达摩和张三丰反而是特别头铁的怪胎,仅此而已

user avatar

一、五绝自己的领导力问题

自己会打架是一种能力,开宗立派管理和传承是另一种领导者的能力。一个一个来分析。

1、王重阳,不喜欢传武,还挂的早。

2、周伯通,和三岁无异。

3、欧阳锋,家族小作坊。

4、一灯,与世无争。

5、黄老邪,孤悬海外,闭塞暴戾,把所有徒弟赶走的赶走,断腿的断腿。

6、洪七,接的是前任丐帮的基业,结果自己主业是天天偷鸡吃,还搞出来内部两个污衣净衣派内斗。

7、郭靖,木讷寡言,不会教徒弟。

8、杨过,一半天使一半魔鬼,也是游离于体系之外的独行侠。

有哪个是能管好一个门派的?

你们公司有没有见过这种技术能力不错,但是性格孤僻怪异或者恃才傲物的人?这种人当了领导能管理好团队?笑话。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不要说什么五绝可以传承开宗立派,只是不想。这还真不是,他们明显是没有管理能力,只能率性而为。

该狠的时候狠,该忍的时候忍。能屈能伸,宰相肚里能撑船,这才是一个想传承千百年的开拓者应该有的能力。

欧阳锋,黄老邪,杨过这种就是该忍的时候不能忍,该退让的时候偏要由着性子我行我素。

一灯,洪七,郭靖这种就是该狠的时候狠不起来,该进而承担责任的时候选择退缩逃避。郭靖后期开始守城才有点摆脱这种性格,但是也只有家国矛盾才能让他打起狠劲儿来。为了一个门派根本不可能。

周伯通则连这种进退的观念都没有。

武当为何能比肩少林千百年不倒?因为创始人老张就是个拎得清的狠角色。

1、该狠的时候:从小被天下第一大派针对,中年一把真武剑扫荡群魔,百岁宴爱徒惨死心神不乱一招秒玄冥,刚相偷袭先认为是头脑混乱忍了,发现不对立马又一掌拍死。宋青书欺师灭祖,虽然已是废人但是还是一掌拍死,杀伐果断毫不犹豫

2、该忍的时候:百岁宴五大派欺负上山来,能打的状态下为了门派后续发展忍了,因为一时气愤杀五大派一众高手又如何?你张邋遢活着人家斗不过你,你死了人家源源不断的针对你的徒子徒孙你武当扛得住吗?

还有前面提到的刚相偷袭,被攻击了但是认为是少林高僧,不轻易反击手下留情。但是一旦确认不对,立马翻脸击杀,就是这么理性。

为了徒孙的寒毒,多少年不下山的老张放下面子亲自屈尊上少林求教,虽然也不小心吓坏了三位大师。

还有老五娶了歪门邪道毫不在意,淡泊豁达。

总而言之,就是桩桩件件都做的十分理性、恰到好处。所以武当可以并列少林,五绝只能自己牛逼一阵就完事儿了。

二、五绝管理模式的落后

双雕时代是传统师徒制和精英化的旧式传承培养模式。全真派则是宗教式的传播,虽然三千道馆八万弟子,其实大多是所谓的教徒而不是门派弟子。丐帮也是维持着帮主一个人牛逼的传统。总之走的是精英化的发展模式。比如九阴真经被当做五绝几个的不传之秘,降龙十八掌,除了编外人士郭靖外根本就没非帮主的人学全。一阳指蛤蟆功同理,只有自己的“亲子”“少数弟子”才有机会学。先天功更是老王自己的武功,只有和一灯交换了一下一阳指,一共就俩人会。

此外相比少林,五绝完全都是旧式的组织,过于强调精英化和师徒制,门派管理混乱,传承不能保证,武学没有研发,很容易衰落。比如大理段式和白陀山庄就是个家族企业。丐帮因为人数众多基础庞大所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是其实到耶律齐开始也就走下坡路了,射雕时期一个杨康都差点把他们搞垮。这种传统的师徒制过于依赖少数精英,一旦人才断档就会遭受毁灭性打击。

而少林的组织模式:有完整的组织架构和领导体系、有科研单位、图书馆,有纪律组织,有文化传播和武学培养,还有自己的经济产业等,是多位一体的先进的组织体系。因此少林能够领袖中原千年。

这种组织建设能力在五绝面前就是降维打击,堪比我军和国军的差别。哪怕是双雕时期内乱,这种程度的打击给其他门派早就玩儿完了,但是少林可以调整,摈弃了只有自己师傅能教自己徒弟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在几十年后继续恢复荣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