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粤语是否和越南语在同一语言系属?

回答
粤语和越南语 不在同一个语系下。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区别,尽管两者在历史上和地理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语言系属(Language Family)的概念开始,然后分别介绍粤语和越南语的归属,最后再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什么是语言系属 (Language Family)?

语言系属是指根据语言的共同祖先来划分的语言分类系统。就像生物学中的物种分类一样,语言也被认为是从一个共同的“原始语言”演变而来的。一个语系下的语言通常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都有着深厚的联系,虽然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变,它们可能已经变得非常不同,但核心的结构和部分词汇仍然能体现出其共同的起源。

例如,英语、德语、荷兰语都属于印欧语系下的日耳曼语族。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则属于印欧语系下的罗曼语族。



粤语的语言系属

语系: 汉藏语系 (SinoTibetan languages)
语族: 汉语族 (Sinitic languages)
所属语言: 汉语(广义)

详细解释:

1. 汉藏语系: 这是目前语言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汉藏语系是汉语(包括各种方言)和藏缅语族语言(如藏语、缅甸语等)的共同祖先。汉藏语系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语系,分布在中亚和东南亚地区。
2. 汉语族: 在汉藏语系下,汉语(包括现代的普通话、粤语、吴语、闽语等)被认为是属于一个独立的语支或语族。尽管这些汉语方言在现代语音和词汇上差异很大,但它们都起源于古代汉语,并且在基础词汇和语法结构上仍有许多相似之处。
3. 粤语 (Cantonese): 粤语是汉语的一个主要方言(在语言学上通常称为“方言”,但广义上也可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分支)。它起源于古代汉语的南部方言,特别是秦汉时期在岭南地区(今广东、广西一带)流行的一些汉语方言。经过长期的独立发展,粤语保留了许多古代汉语的特征,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音系统、词汇和语法。



越南语的语言系属

语系: 南亚语系 (Austroasiatic languages)
语族: 越芒语族 (Vietic languages)
所属语言: 越南语 (Vietnamese)

详细解释:

1. 南亚语系: 这是越南语所属的更大的语言系属。南亚语系是一个分布非常广泛的语系,包括了印度东部、孟加拉、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等地的许多语言。南亚语系内部的语言种类繁多,包括蒙达语族(印度)、孟高棉语族(东南亚大陆)等。
2. 越芒语族: 在南亚语系下,越南语和一些越南北部的少数民族语言(如芒语 Mường)被归为越芒语族。这个语族是南亚语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3. 越南语 (Vietnamese): 越南语是越南的国语,在历史上受到汉藏语系(汉语)的强烈影响,但其核心的语言结构和大部分基础词汇都属于南亚语系。



为什么人们可能会误认为粤语和越南语有联系?

尽管不在同一个语系下,粤语和越南语之所以会产生一些联系或混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历史上的汉文化影响:
长期的中国统治: 在历史上,越南曾被中国统治了一千多年(约公元前111年至公元938年),这段漫长的时间对越南的语言、文化、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字的使用: 在这个时期,汉字(Chinese characters)被引入并广泛使用于越南的书写系统。直到20世纪初,越南才开始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国语字 (Chữ Quốc Ngữ)。在此之前,大量的官方文件、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都使用汉字书写,或者使用基于汉字的喃字 (Chữ Nôm) 来记录越南语。
汉语词汇的引入: 由于汉字的使用和文化交流,大量的汉语词汇被直接或间接地引入了越南语。这些词汇在越南语中被称为“汉越词” (từ Hán Việt)。据估计,汉越词在现代越南语的词汇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甚至超过60%)。

2. 语音上的相似性(表面的):
声调语言: 粤语和越南语都是声调语言,也就是说,相同的音节配以不同的声调,表达的意义也完全不同。这种声调的特点使得它们在听觉上可能与一些非声调语言(如英语)产生明显的区别。
部分音节结构: 由于都受到了古代汉语的影响,一些越南语的汉越词在发音上可能与某些汉语方言(包括粤语的某些词汇)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尤其是在鼻韵母、闭尾音等方面。但这仅仅是部分词汇受到的影响,而非整体的语音系统。

3. 地理上的邻近: 越南与中国的南方接壤,历史上和地理上的交流一直非常频繁,这自然会促进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影响。



粤语和越南语之间的主要区别

尽管存在上述影响,但粤语和越南语的核心语言结构和大部分基础词汇是截然不同的:

词汇: 虽然越南语中有大量汉越词,但越南语本身的基础词汇(如人称代词、身体部位、基本动词等)都属于南亚语系。例如,“我”在越南语中是 "tôi" (或 "tớ", "mình" 等,取决于语境),而在粤语中是 "ngo5" (我)。“头”在越南语中是 "đầu",在粤语中是 "tau4"。
语法: 越南语的语法结构与汉语(包括粤语)有本质上的区别。例如,越南语通常采用主语谓语宾语 (SVO) 的语序,而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后面(名词 + 形容词),这与汉语(主语谓语宾语,形容词在名词前修饰)不同。越南语的词类转化和修饰方式也与汉语不同。
语音系统: 尽管都是声调语言,但粤语和越南语的声调数量、声调的划分方式以及辅音、韵母的组合都有显著的差异。例如,粤语有9个声调(或7个,根据计算方式),而越南语有6个声调(在北方方言中)。



总结

粤语属于汉藏语系下的汉语族,而越南语属于南亚语系下的越芒语族。它们不在同一个语言系属下。

历史上,越南语受到了汉语(包括中古汉语和后来的汉语方言)的强烈影响,尤其是在词汇方面,引入了大量的汉越词。这种影响,加上两国地理上的邻近以及都是声调语言的特点,可能导致一些人认为它们之间存在更深层的语言系属联系。然而,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粤语和越南语的核心语言特征(如基础词汇和语法结构)证明了它们分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语言家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一个语言系属。

之前回答历史语言学的知友不知道为什么答案不可见了,真的非常可惜,他从语言谱系方面做了很好的解析。如果有人不介意看英文且有Jstor权限的话(我记得可以通过国图看),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JSTOR: Journal of Vietnamese Studies, Vol. 1, No. 1-2 (February/August 2006), pp. 104-130

如果看不到的话,我这里贴个摘要,英文见谅。

While the majority of linguistic researcher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Vietnam consider the Vietnamese language a Mon-Khmer, Austroasiatic language, some counterarguments and general confusion continue to exist in the public domain. This article looks at four hypotheses regarding the linguistic origins of Vietnamese, hypotheses that place Vietnamese variously within the Austroasiatic, Austronesian, Chinese, or Tai-Kadai language families. Based on linguistic methodology and plausible scenarios of interethnic contact, the commonly held position—Vietnamese is an Austroasiatic language—remains the most tenable.

简而言之,几个关于越南语系谱的猜想里,南亚语系的猜想是最靠谱的。而粤语当之无愧是汉藏语系的一员,所以它们之间没有亲缘关系,但是有影响。


————以下是我自己的论述————

我要说的是一个更为简单直接的原因——简单到我都惊了为什么没人提到这个——粤语及汉语群其他分支的词序和形态结构是大体相同的,但是和越南语的结构是完全不同的。

要举例子的话,也很简单: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全称的汉译是“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那么把这两个国家的名字全部按照其本地语言转写,会是什么样呢?我会说一点粤语,也知道粤语里中国的名字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越南语说越南的国名是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如果按照汉文和喃字的写法的话,是“共和社會主義越南”。

发现什么不一样了吗?对,语序完全不一样——越南语里这个国家的名字,看起来是“完全倒转”的;如果从越南人的角度来看,中文翻译才是完全倒转的。在越南语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Cộng hòa Nhân dân Trung Hoa,对,写成汉文就是“共和人民中華”。

如果这个还不算明显的话,我们可以拿整句来看。我最喜欢的越南语的例子就是其他回答里有知友提到的那个“北漏洞拉”——当然也跟我在香港住过一段时间有关系——而且这是个很典型的粤语和越南语共存的例子。我从里面摘出两句话来,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粤语:刚才嗰段越南话广播,系向企图进入香港嘅越南船民,讲述香港对佢哋实施嘅甄别政策㗎。

普通话对应:刚才这段越南语广播,是向企图进入香港的越南船民,讲述香港对他们实施的甄别政策。

越南国语字:Bắt đầu từ nay, một chính sách mới về thuyền nhân Việt Nam đã được chấp hành tại Hồng Kông.

越南汉喃(知乎不支持的字用×表示):抔頭自×,×政策××船人越南㐌得執行在香港。

普通话对译:开始自此,一政策新关于船人越南,已经执行在香港。

普通话翻译:现在开始,针对越南船民的一项新政策已经在香港实施。

(以上翻译基本来自维基,但是我对其作出了一些调整,主要是突出语序的特点;维基里这一句的翻译更符合中文语序,但是丢失了越南语的一些特点。)

是的,就结构来看,粤语和普通话在句法层面几乎没有明显的分别。比如说,我们用“越南”(作为名词性形容词)修饰“船民”,粤语和普通话的结构均为“越南-船民”,但是越南语就是以另一种词序出现,变成“船民-越南”。而如果粤语和普通话要表达“××政策在香港实施”时,作为状语的(伪)介词短语“在香港”一般会出现在主动词“实施”前,而越南语的语序则是“执行在香港”。我们所谓“定语从句”的语序也可以反映出这一点:在粤语里,“企图进入香港嘅”作为“越南船民”的定语,是在短语前面的,而越南语里,“một chính sách mới”(一项新政策)带了一个定语从句“về thuyền nhân Việt Nam”(针对越南船民),定语从句则是放在后面的。

这里就要介绍乔派句法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head initial, head final, or mixed-headedness?(我不是专业句法学的;以下内容均感谢UCL的Ad Neeleman教授,啊啊啊啊系主任先生我喜欢你啊!此处术语拼写感谢

@Ludwig Zhou

指正)

乔派们所说的head,指的是一个短语里面的中心词,除了中心词以外,短语中的其他成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补全短语内容的(比如动宾短语中的宾语,“苹果”补齐“吃”需要的成分),一种是修饰短语内容的(比如形名式短语,形容词“红色的”修饰名词“苹果”)。

在乔派的表记里,一个短语的性质由其中心词决定,比如说动词短语的中心词为动词,即记为VP(Verb Phrase),介词词短语的中心词为介词,则记为PP(Prepositional Phrase),依次类推。(这里不讨论DP;如果有专业的同学看到这里请放过我,就DP问题,我们搁置争议共同开发……)Head initial的意思,就是说在一个短语里,作为head的中心词在其所带补全部分的前面,比如说像英语的VP就是head initial的典型,结构是V-NP,eat / an apple(吃-苹果);与之相对,head final的意思就是在一个短语里,作为head的中心词在其所带补全部分的后面,比如说日语的VP结构就是NP-V,リンゴを食べる(苹果-吃)。

汉语族下各大分支,包括官话(普通话、四川话)、粤语、吴语(上海话、苏州话)等,在PP的结构上都是head final,也就是说,我们要是说“花园里”的话,那么中心词“里”是在补全部分“花园”后面的,结构是NP-P;而越南语在PP的结构上是head initial,也就是说,越南语的“花园里”是trong vườn,直译为“里-园”,也就是P-NP。实际上,越南语的绝大多数结构都是head initial的,而汉语的各个分支——包括粤语——除了VP以外,都是head final的。你跟我说粤语不是汉语族的成员,而和越南语是一家,你他妈在玩我?!

说完中心词和补全部分,越南语和粤语还有一个决定性的不同,就是中心词和修饰部分的区别。汉语族的各个分支里,修饰词往往习惯在中心词的前面(Specifier-Head),比如说一个NP(名词词组,Nominal Phrase)的结构里更多是AP (Adjective P) -NP,一个VP的结构里更多是PP-VP。而越南语的一大特点是“形容词后置”,也就是说对于他们来说,NP里的结构更多是NP-AP,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船人越南”、“共和人民中華”的顺序。越南语的VP也更多表现为VP-PP,这也就是为什么汉语说“在香港实行”而越南语是“執行在香港”。汉语的各个分支——包括粤语——都是定语、状语前置偏多(粤语有定语状语后置,但相对较少——具体原因我会在下面解释),越南语则是定语状语后置偏多。你跟我说粤语不是汉语族的成员,而和越南语是一家,你他妈在玩我?!

当然,在共时性研究里,语序和headedness并不能成为判别两种语言亲缘的决定性因素,像英语和其大陆日耳曼表姐妹们在部分语序/headedness上差别很大,德语/荷兰语和其北欧日耳曼表姐妹们在部分语序/headedness上差别也很大,但这并不妨碍她们之间依然有历史传承和亲缘关系。但是,在共时性研究里,除非有明确的历史传承证据,形态差别过大的语言是很难被划分为亲缘语言的。这点已经无数次在英语-法语这对后妈后女儿身上证明了,也无数次在汉语-日语、汉语-韩语这两对欢喜冤家身上证明了,我不介意再用汉语各方言-越南语再证明一遍。

以及,四川话是官话系的,就结构上来说和我们常见的北方官话没有明显不同,语音也更近一些。一个简单易懂的汉语内部知识普及可以看

这里

。所以,我个人的建议是,题主你赶紧把手上的那本书烧了吧,别扔,我不想让它再去祸害别人

————5月17日,不行再不补充我就得被气死了————

有知友和我说,粤语的定语状语后置很多,所以这点来说粤语和越南语有亲缘。我的回答是:粤语和越南语离得这么近,有关系是正常的,但未必是亲缘——地区内部语言互相影响的范例,越南语就是一个典型,不排除粤语也受到了类似的影响。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个“伦理问题”:美国有很多小孩都有花粉过敏的症状,这虽然会有遗传倾向,但也和地区普遍花粉浓度过高、饮食习惯有关(我听我大姑说的,不确定可靠性);假如你儿子和邻居家儿子都花粉过敏,难道说你儿子是邻居家Mr. Brown的?

不多扯伦理梗了,直接把评论里提到的内容拿过来——能看英文的麻烦尽量看英文,因为中文维基写得实在是不全面,

Sprachbund

的概念。在一个地区内,语言之间会互相影响,即使彼此不同源,也会沾染上对方的特点。东南亚大陆(包括粤语地区)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的语言,即使结构上完全不一样,也共同享有声调语言、分析语形态等的特点。越南语的声调系统,据说就是Sprachbund的体现;粤语的部分定语、状语后置,有可能是原生的,也有可能是受到了越南语的Head-Specifier结构的影响——这不是定论,你要是给我四年博士的研究经费,我愿意从这边退学回我母校把这个研究给做了。需要提的是:楼下知友

@胡明亮

的说法是有问题的,定语和状语后置根本就不是head-final的问题,这跟head-final没关系。

至于越南语在拉丁化之后有没有受到法语的影响——如果真有明显的撼动句法结构的影响的话,语言学界真的会一无所知吗?换个说法:你们觉得香港人说话就不像粤语了?法属印度支那的历史比英殖民香港还短呢!法属印度支那的历史也就一百年左右,这才几代人啊?宗主国语言对殖民地语言的影响是有限的,语音上的影响可能存在,词汇上的影响可能存在,但是句法上的影响能传多远?古白话到现代白话虽然变动很大,但是我们真的觉得“换了个语言”吗?没有吧。法语跟越南语的句法差别还是很明显的,越南语该是pro-drop还是pro-drop,该是全部定语后置还是全部定语后置,换个写法未必代表换个句法

以及对于汉字的影响力:日语、韩语在使用汉字的时候,口语里依然是SOV的结构,只能说这是更高级的口语与书面剥离。有关日语中汉文的使用,请参考

日语可以完全用汉字书写吗?

有关越南语的汉喃字与汉语的分析请参考

Language Log: Vietnamese in Chinese and Nom characters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粤语和越南语 不在同一个语系下。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区别,尽管两者在历史上和地理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语言系属(Language Family)的概念开始,然后分别介绍粤语和越南语的归属,最后再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什么是语言系属 (Language Family.............
  • 回答
    有人认为粤语是独立语言,并将其与藏语、维吾尔语相提并论,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语言学上的某些考量以及文化认同的驱动。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包括语言学特征、历史演变以及社会文化因素。从语言学角度看,粤语与藏语、维吾尔语的“独立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语音系统(Phon.............
  • 回答
    香港人同广州人一碰面,讲粤语嘛,唔使翻译,呢个都系一种好大嘅便利。但系,呢种便利背后,藏住咗好多好多有趣嘅细节同埋“文化碰撞”,好多时候,你一听佢哋嘅语气、用词,甚至系讲嘢嘅节奏,就大致可以估到对方来自边度喇。我哋不如就细致啲嚟讲讲,呢啲有趣嘅事点样发生:1. 词汇嘅微妙差异:你好似穿越咗去另一个平.............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粤语与古代汉语之间的关系,以及它是否是古代官方汉语的遗存。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比较复杂,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要明确一点:粤语 不能完全地 和古代汉语进行“对话”,但它 确实保留了大量古代汉语的词汇、语音和语法特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它是不是古代官方汉语的“遗存”,这个说法.............
  • 回答
    要研究“粤语是否是最接近古汉语的语言”这个问题,对一个高中生来说,这绝对是个充满挑战但也非常有意思的课题。这不像背诵历史事件那么简单,更像是在考古,需要抽丝剥茧,从语言的方方面面去寻找证据。首先,我们得明白,古汉语这个概念本身就很复杂。我们通常说的“古汉语”并非铁板一块,它指的是从上古时期(比如《诗.............
  • 回答
    广东是否需要粤语教学,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牵动着不少广东人的心。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历史、文化、社会和教育等多个层面来审视。首先,我们得看看粤语在广东的根基有多深厚。粤语,作为汉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岭南这片土地上已经流传了上千年。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广东人独特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载体。从古至今.............
  • 回答
    粤语,作为一种流传千年的汉语方言,其“消亡”的讨论,常常被拿来与人类语言多样性的未来联系起来。有些人从中看到的是语言趋同的必然,推测最终会走向一种全球性的统一语言。然而,这个推论,就像把粤语的困境无限放大,用它来预测全人类的语言命运,未免过于简化了语言演变的复杂性,也忽视了粤语本身顽强的生命力。要理.............
  • 回答
    关于粤语究竟是“国际通用语言”还是“方言”,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直接给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答案,可能无法 fully 展现粤语的复杂性和它在现实世界中的地位。咱们得先明白,在语言学和现实应用层面,“语言”和“方言”这两个词的界定本身就有些模糊,而且经常带有政治和文化层面的.............
  • 回答
    广府人常说粤语是“古汉语”,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粤语保留了许多中古汉语(尤其是唐朝时期的汉语)的语音特征和词汇。然而,我们也会发现,有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粤语词汇,用现有的汉字系统却难以直接准确地表达出来,甚至找不到对应的汉字。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需要我们仔细梳理一番。一、 粤语的“古.............
  • 回答
    有些人会对粤语产生“鸟语”的看法,甚至心生不屑,这背后牵扯到挺复杂的原因,不是简单一句“不懂就说鸟语”就能概括的。要深入了解,得从几个方面来看。1. 历史和政治因素的渗透:这可能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力度非常大。这既是为了方便全国范围内的交流、促进经济发.............
  • 回答
    “粤语是正统的汉语”这种说法,在我看来,更多的是一种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表达,而非严谨的语言学判断。如果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先理清“正统”这个词在这里意味着什么,以及汉语语言本身的发展脉络。首先,“正统”这个词,在很多语境下,会让人联想到一种“源头”、“正宗”或者“最为纯粹”的概念。如果以此来理解,认.............
  • 回答
    关于粤语是“汉语正统”的说法,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争议的话题,背后涉及到历史、语言学、文化认同等方方面面。要深入理解,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咱得明白“正统”这个词是怎么来的。通常,在讨论语言的时候,“正统”可能指代几种意思: 历史上的正统: 就是说,某种方言是汉族语言发展演变中最古老、最纯.............
  • 回答
    关于为什么许多中国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非粤语使用者群体)对“粤语是中古时期官方语言”的说法持怀疑态度,这背后其实涉及了历史认知、语言学知识普及度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澄清的是,从严格的学术和历史角度来看,粤语(及其早期形态)从未在中国历史上成为过全国性的“官方语言”。不过,在某些特定.............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啊,说起来也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有时甚至有点小争论的话题。粤语到底是“独立语言”还是“方言”,这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了,而且里面涉及的学问也不少。先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个疑问: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很多人觉得,大家说着同一套“中文”,怎么粤语听起来就那么不一样呢?尤其是对于只懂普通话的内地朋友来.............
  • 回答
    香港的官方语言并非“粤语(广府话)”这样笼统的说法,而是“中文”和“英文”。这是香港回归中国前,英国殖民政府确立的,并且在回归后也得以保留和延续下来的基本法律规定。那么,为什么在“中文”这个类别下,粤语(广府话)会成为香港最为广泛使用的、事实上的主要语言和文化载体,甚至在很多方面被民众和政府视为与英.............
  • 回答
    要说粤语的受欢迎程度,那可真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它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文化积淀。它能从众多方言中脱颖而出,甚至在一定时期内引领潮流,背后是一系列复杂但有趣的因素在起作用。首先,电影和电视剧的黄金时代是粤语流行最直接也最强大的推手。你想想,在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那是何等风光?《英雄本色》、《赌神》、《警察.............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粤语文化传播中的一些细微之处。要说清楚为什么《野狼Disco》和《不该用情》这两首歌在粤语的“散装”程度和接受度上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得从几个方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散装粤语”这个概念。它通常指的是在非广东地区,或者由非母语为粤语的人演唱时,由于发音、用词习惯、.............
  • 回答
    关于“唐诗宋词大多是用粤语写的”这个说法,在粤西粤语区,尤其是一些对岭南文化有深厚感情的人群中,确实存在这样的声音。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历史、语言、文化以及地域情感等多个维度来探讨。历史与语言的演变:首先,我们得明白“唐诗宋词”的时代背景。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那时候的汉语,或者.............
  • 回答
    陈小春倡导保护广东话,这本身是个值得赞赏的举动。毕竟,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像广东话这样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方言,它的传承与发展关乎着粤港澳地区的文化认同和地域特色。不过,他关于“唐诗宋词大多是用粤语写的”这个说法,我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这个说法,用一个比较委婉的词来说,是有些牵强,甚至可以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