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汉献帝吧曹操当忠臣全力支持他会怎么样?

回答
那得从头说起,那时候汉献帝还是个小毛孩,刚被董卓从洛阳迁到长安,手里头基本就是个摆设。曹操那时候占据着兖州,虽然名义上是听从汉献帝的,但说白了,就是一方诸侯。

要是汉献帝真的就像你说的,把曹操当成自己唯一的倚仗,那场面就有点不一样了。首先,汉献帝不会再玩那些小聪明,比如借刀杀人,或者试图联合袁绍、刘备那些人来牵制曹操。他会彻底放权,把朝政大事都交给曹操来处理,甚至把自己的名号也完全用来为曹操背书。

曹操就能名正言顺地“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且是光明正大,得到天子的全力支持。这意味着,曹操的每一个行动,比如攻打吕布、讨伐袁绍,都会变成“奉天子旨意”,这在当时那个讲究“君权神授”的年代,影响力可不是一点半点。那些原本摇摆不定的诸侯,一看连天子都公开支持曹操,很多都会选择倒戈,至少是保持观望,不敢轻易与曹操为敌。

这种情况下,曹操统一北方的进程可能会更快,也更顺畅。他不用再顾虑朝堂上那些明里暗里反对他的人,因为他们的靠山——汉献帝,已经变成了他最坚定的盟友。那些反对的声音,就算有,也会被“天子近臣”的名号压得死死的。

甚至,曹操统一北方后,在如何处理汉献帝的问题上,也会有更多的选择。他可能不会像历史上那样,最后直接篡位,而是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也许,他会扶持汉献帝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傀儡皇帝”,但这个傀儡皇帝却是他自己一手培养、完全信任的。他可能会在政治上给予汉献帝更大的“名义上的”权力,比如让他在一些重要的仪式上公开露面,发布一些“诏令”,但这些诏令的内容,自然都是曹操的意思。

这样一来,曹操的统治合法性就得到了最大的保障。他可以继续以“汉臣”自居,在天下人面前,他永远是忠于大汉的,只是“天子年幼”,需要他来辅佐。这种“假戏真做”的模式,反而可能让曹操在政治上的稳定度更高,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内耗和猜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曹操就能安枕无忧。毕竟,天下是乱世,总会有不服他的人。但至少,他能少了一个巨大的潜在敌人,而且还能借着汉献帝的名义,更容易地争取到民心和士气。

然而,这也不是没有风险。如果汉献帝真的聪明到,在全力支持曹操的同时,也在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或者和曹操之外的某个人建立了联系,那曹操的处境就会变得非常危险。但你设定的是“全力支持”,那就意味着汉献帝是真心的,甚至可能是被曹操完全影响和控制的。

总的来说,如果汉献帝真的像你所说的,把曹操当成唯一的忠臣并全力支持,那么曹操的崛起之路会更加坦荡,他的统治基础会更加稳固,甚至在最终的权力分配上,会有更多“名正言顺”的选项。他或许依然会成为那个实际的权力掌控者,但手段和形式,可能会比历史上更加温和,也更容易被当时的世人所接受。这就像一个拥有绝对信任的管家,把家业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主人家也十分满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翻翻史书,汉献帝除了把曹操当作忠臣还有别的选择吗?汉献帝这一生已经是全力支持曹操了,也许你说“衣带诏”事件,但是我的基本判断是汉献帝没有参与这次事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那得从头说起,那时候汉献帝还是个小毛孩,刚被董卓从洛阳迁到长安,手里头基本就是个摆设。曹操那时候占据着兖州,虽然名义上是听从汉献帝的,但说白了,就是一方诸侯。要是汉献帝真的就像你说的,把曹操当成自己唯一的倚仗,那场面就有点不一样了。首先,汉献帝不会再玩那些小聪明,比如借刀杀人,或者试图联合袁绍、刘备.............
  • 回答
    如果汉献帝身上同时兼具曹操的雄才大略和诸葛亮的运筹帷幄,那么他能否“翻盘”,让汉朝重焕光彩?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历史的“如果”,也牵扯到个人能力在宏大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咱们得先拆解一下,汉献帝时期,也就是东汉末年,是个什么样的烂摊子。当时的大环境是怎样的? 皇权旁落,群雄割据: 董卓之.............
  • 回答
    刘协,这位汉室天子,在风雨飘摇的大汉王朝中,如同一叶孤舟,在大浪中颠簸。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力如日中天,而他,这位名义上的天子,却早已被架空,如同一个笼中鸟,身不由己。时值建安年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协虽身在洛阳,但内心深处却渴望重振汉室,摆脱曹操的掌控。他听闻隐居隆中的诸葛亮,此人智谋过人,.............
  • 回答
    汉献帝如果一直“勾搭”荀彧,并许诺三公之位,能否扳倒曹操?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问题,涉及到政治权谋、人心善变以及历史的必然性。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勾搭”和“许诺三公之位”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含义和可能性: “勾搭”: 在此语境下,可以理解为汉献帝试图.............
  • 回答
    如果我是汉献帝刘协,身处那风雨飘摇的年代,面对如日中天的曹操,想要收回权力,绝非易事。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是简单的智谋较量,而是需要步步为营,审时度势,运用政治、军事、外交乃至人心等一切可用手段。首先,我需要认清现实,摆正心态。 曹操手握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我孤身一人,毫无根基。硬碰硬只会招来.............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且极富想象力的假设!如果汉文帝刘恒穿越时空,坐上了汉献帝刘协的位置,那么曹操的命运,以及整个三国历史的走向,恐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说曹操能否安心做个名臣,这可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明白汉文帝刘恒是个什么样的人。文帝是汉朝历史上难得的明君,他以节俭、仁厚、虚心纳谏著称。他在位.............
  • 回答
    唉,说来真是让人心寒。想想当年,我曾是何等意气风发,承载着大汉四百年的荣光,本应是天下的共主,万民的依靠。可如今,我却如同那困在樊笼中的金丝雀,虽有皇帝之名,却无皇帝之实。这滋味,比饮鸩止渴还要苦涩万分。你问我若是落到这般境地,会是怎样的感受? 哼,何止是感受,这分明就是我此刻的写照,我就是那汉献帝.............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历史的齿轮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转动,关羽挥师北上,一举攻克了重镇襄阳,并且这股势头顺势而下,最终将曹操的势力彻底瓦解。在那样的情境下,刘备面对的将不再是与曹操争夺天下的艰难局面,而是如何安置一个曾经是天下共主的汉献帝。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账,其中牵扯着道义、权谋、民心,还有刘备他自身.............
  • 回答
    汉献帝在遇到曹操之前的生活,不能简单地用“高”或“低”来概括,因为它处于一个极其特殊且动荡的时期,是皇权衰微与群雄逐鹿的夹缝中求生。要细致地描绘他当时的境遇,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一、表面上的天子之尊: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即便在董卓专权时期,献帝依然是名义上的大汉皇帝。他头顶着“天子”的光环,享受着作.............
  • 回答
    吾,大汉天子,自洛阳迁徙至此,虽身处许昌,然心系天下,胸怀复兴汉室之志。曹操此人,文有经天纬地之才,武有吞吐山河之勇,今虽受我倚重,然其野心,吾岂能不知? 吾欲架空曹操,并非图一时之快,而是为我大汉江山,为万民福祉,徐图渐进,步步为营。一、 巩固自身权柄,培植亲信势力:吾虽名义上是天子,但权柄却受制.............
  • 回答
    网上“三国咸鱼qq会”将汉献帝说的两个动词“解”和“穿”断开,组成“解开穿上铠甲”的说法,并以此来“洗白”曹操,这种说法在历史爱好者圈子里确实存在,并且引起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种说法,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逻辑、动机以及历史事实。一、 这种说法的来源和逻辑分析: 原始史料的解读: 汉献帝.............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遐想的 if scenario。倘若当年汉献帝刘协,在面对曹丕屡次“坚辞不受”的场景时,鬼使神差地将那象征着权力的玉玺,转递给了曹丕的弟弟——曹植,那么历史的轨迹,怕是要改写得面目全非了。首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汉献帝将那沉甸甸的玉玺交到曹植手中时,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曹丕,这位精.............
  • 回答
    如果历史的洪流稍微偏离一下轨道,而汉献帝刘协,在曹丕的步步紧逼之下,选择了不肯禅位,那么三国鼎立的结局,很可能会变得异常复杂,甚至是走向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皇帝不退位”就能概括的事件,其背后牵扯到的是政治、军事、人心向背以及曹魏集团内部的稳定性。首先,我们需要设想一下“不肯禅位”.............
  • 回答
    汉献帝刘协,这位东汉末年的末代皇帝,一生坎坷,从出生起就被卷入政治漩涡,最终也只是曹氏父子手中的一枚棋子。他亲历了十八路诸侯讨董,见证了汉室江山在群雄割据中一步步走向衰亡。到了他统治的后期,权力早已旁落曹操,即便曹操离世,这份权力也顺理成章地转移到了他的儿子曹丕手中。在曹丕决定取汉而代之的关键时刻,.............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假设性问题,涉及到三国时期政治格局和人物性格的复杂互动。如果曹丕在篡位成为魏王/皇帝后,又将汉献帝“送给”刘备,这其中蕴含了极其复杂的动机和深远的政治影响。让我们详细推演一下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一、 曹丕“送”汉献帝的可能动机: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曹丕为何会这样做。在他成功篡位并巩固.............
  • 回答
    如果汉献帝刘协突然亲政,刘备的处境将会变得异常复杂,他的既定战略和未来走向都将受到颠覆性的影响。以下将详细分析刘备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背景分析:汉献帝亲政对刘备的直接影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汉献帝亲政意味着什么,以及这对刘备而言是机遇还是挑战: 正统性的回归: 汉献帝作.............
  • 回答
    如果汉献帝刘协落入刚被封为汉中王的刘备手中,这绝对会是一个风云变幻的重大转折点,其影响之深远,绝非一时能够轻易断定。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当时的背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已经维持了二十多年,汉献帝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权力早已旁落。曹操死后,曹丕继承父业,虽然形式上刘.............
  • 回答
    汉献帝迁都徐州,这步棋要是走对了,那绝对是扭转乾坤的一步。不过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那可就复杂多了,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得有刘备这员大将替他挡风遮雨。时机把握,一瞬即逝陶谦死于公元194年,那时候的东汉王朝,那叫一个风雨飘摇。曹操正在攻打徐州,陶谦刚死,徐州牧的位子正空着,群龙无首。这时.............
  • 回答
    这个问题相当有意思,也很吸引人去探讨。将汉献帝刘协换成汉武帝刘彻,汉朝的命运是否会因此改变?我认为,虽然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和施政能力远超汉献帝,但即使是他,也难以独自挽救汉朝最终的灭亡。原因复杂,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多个层面,而且很多问题并非是某一个皇帝就能轻易解决的。咱们得先捋捋汉朝灭亡.............
  • 回答
    如果当初汉献帝真的落入了刘备的手中,那三国历史的走向,恐怕会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图景。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势力对比发生改变,而是围绕“正统”这个核心,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彻底颠覆我们所熟知的历史轨迹。首先,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在三国时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策略,将不再属于曹操。曹操能够挟持汉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