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谈越南。
①首先我想说,越南的朝代更迭不存在“如同走马灯”的特点。越南吴、丁、前黎三代是偏东南亚色彩的贵族统治,而不是中国式的中央集权制度。简单地说,中央政权(及皇权)的控制力较弱,对内部势力整合的程度也不高,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也缺乏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因此具备显著的不稳定性。具体体现在这三代上,就是时间都很短促,或许给了题主越南朝代全都“如同走马灯”的直观印象。
越南并非自主建国伊始就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它的演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接用中国的情况来套越南,这是常见的误区之一。如果将根本原因草率地归结于中式军阀体制,那也未免太高看越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了。
②另外我不赞成越南“频繁改朝换代形成了传统”、“内部改朝换代缺乏制约,更少顾忌”的观点。事实上,越南内部外部都不缺少相应的制约。例如郑主都明火执仗地跟黎皇并坐了,却始终无法取而代之,还真不像有频繁改朝换代传统、缺少顾忌的国家。
对了,越南易代,好像北方的大怪兽来兴师问罪(或者扬言来兴师问罪)才是常态吧~
根据评论区做个补充。
知乎在历史类话题基本上没什么门槛,越南历史又属冷门话题,外行有一个常见的习惯就是直接用中国的情况套在越南头上,仿佛越南自从自主建国起就彻头彻尾是一个小号的中国,好像中国的任何因素放到越南去一样适用。事实上,自主建国初期的越南不但不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而且它的演化经历了一个相当长、而又有反复的过程,直到黎初才完成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构建。同中国相比,越南社会发展水平的滞后性十分显著,想要直接套用,那就是错的。
附上评论区 @李国师螺蛳粉 的精彩评论
丁黎之后的李陈,在官制上“重爵轻职”的色彩还是很重,在经济上也是大量的贵族农庄,政治上李朝是外戚和亲党政治,陈朝是家族体制,说明中古早期的越南社会的经济基础并没有发展到当时同时代宋元的水平,丁黎承袭藩镇的班子是越南早期的皮,它经济因素才是里面的骨。以曲氏-丁黎来看,他们的倒台没有一个是因为兵变,反而是或是战争因素,或是地方豪强取而代之,因此其恐怕难以认为是“藩镇体制”因素。此外各个越南地方势力所依靠的可能也和藩镇的募兵有别,比如丁黎的“道”就有认为是"行军道",那么越南早期王朝依靠的兵力很可能是乡里的“府兵”之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