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共轭双键会导致颜色?

回答
当然,让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共轭双键会带来颜色。这其实涉及到光与物质之间一个非常有趣的相互作用过程。要彻底搞懂,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出发,逐步深入。

1. 光与物质的“对话”:吸收与激发

首先得明白,我们看到的颜色,并不是物体本身“有”颜色,而是它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可见光,然后将剩余的可见光反射或透射出来,我们的大脑将这些剩余的光组合感知为某种颜色。

可见光是一个电磁波谱,它包含了从紫到红的各种波长。当一束白光(包含了可见光的所有波长)照射到某个物体上时,如果这个物体能够选择性地吸收某些波长的光,那么它就会呈现出它“没吸收”的那些波长的光的混合色。

那么,是什么让某些分子能够吸收可见光呢?这就需要说到分子的电子了。分子中的电子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们存在于特定的能量轨道(或者说能级)上。一般来说,电子倾向于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这被称为基态。然而,当受到足够能量的光照射时,电子可以吸收这个光子的能量,从低能级轨道“跳跃”到更高能级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电子跃迁”或“激发”。

2. 共轭双键的“魔法”:电子的自由度

现在,我们聚焦到共轭双键。共轭双键指的是,在分子中,两个或多个双键之间被一个单键隔开,形成了一个“相连”的结构。比如,像丁二烯(CH2=CHCH=CH2)这样的分子。

这种共轭结构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使得本来应该被局限在两个原子之间的 π 电子(双键中的一个键就是 π 键)变得“不那么局限”了。由于这些双键的“手拉手”相连,π 电子可以在更长的分子链上进行“离域”运动。你可以想象一下,本来 π 电子就像被固定在一根短绳子上的小球,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活动。但当这些双键形成共轭体系时,就像把几根绳子接起来,小球可以沿着这条更长的“链条”自由地移动。

这种离域性意味着,原本应该属于不同π键的电子,现在可以共享一个更大的电子“云”。这个结果就是,与孤立的双键相比,共轭体系中的 π 电子所需的能量变得更低了。换句话说,原本需要较高能量的光才能引起电子跃迁的,在共轭体系中,较低能量的光(也就是波长更长的光)就足以让电子发生跃迁。

3. 能量的匹配:可见光区域的共振

我们知道,可见光的能量范围大约在 1.5 到 3.1 电子伏特(eV)之间。而大多数仅含有孤立双键的有机分子,其 π 电子的跃迁需要更高的能量,这些能量通常对应着紫外光区域(比可见光能量更高)。所以,这些分子我们通常认为是无色的。

但是,当分子中的共轭双键数量增加时, π 电子的离域范围也随之扩大。这种扩展会进一步降低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也就是说,让跃迁能够被波长更长的光激发。

当共轭体系足够长时,它所需的跃迁能量正好落入了可见光区域。换句话说,分子的“能级差”正好能被可见光中的某个波段的光子所匹配上。一旦匹配上了,这个分子就会像一个“能量接收器”,吸收对应波长的可见光。

举个例子:

乙烯(CH2=CH2):只有一个双键,是孤立双键。它吸收紫外光,我们看不见它有颜色。
丁二烯(CH2=CHCH=CH2):有两个共轭双键。它吸收的能量比乙烯低,部分吸收范围已经接近紫外光的高能端,仍然不显色。
β胡萝卜素(存在于胡萝卜中):拥有非常长的共轭双键链(11个)。它的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非常低,能够吸收可见光中的蓝绿色光。因此,它反射和透射的光是橙黄色,这就是我们看到胡萝卜呈现橙色的原因。
叶绿素:同样拥有复杂的共轭体系,但它的吸收谱比较特殊,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反射绿光,所以叶子是绿色的。

总结来说,共轭双键导致颜色,是因为:

共轭结构使得 π 电子发生离域,降低了电子跃迁所需的能量。
当共轭链足够长时,这个降低的能量正好匹配可见光区域的能量。
分子吸收了可见光中的特定波长,反射或透射了剩余波长的光,从而呈现出颜色。

所以,共轭双键就像一个“调谐器”,通过改变它的长度和结构,我们可以精细地调整分子吸收光的能力,进而决定它呈现出何种颜色。这在很多天然色素、染料和有机发光材料的设计中都扮演着核心角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正好知乎算法把这个问题推荐给我了,表示有点兴趣引申来讲一下,但是我也不是研究这个方向的,没办法来班门弄斧,只能勉强抛砖引玉。

因为我看到几乎所有的科普,关于吸光、荧光之类的解释,要么基于化学领域的HOMO-LUMO,要么基于物理领域的价带理论,两者统一于电子的跃迁。

这么解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生活中,绝大部分材料,都不是均匀的(homogenous)。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在这上面写两句。

不知道有没有发现:绝大部分关于吸收光和荧光的讨论,都是基于有机小分子的,包括本题:共轭双键。为什么?因为有机小分子要么自己是液体,要么可以以很高的浓度溶于溶剂。这种存在形式导致小分子的空间分布是均匀的,因此假设你有100毫升的材料,它的性质和你有一个有机小分子几乎没有区别(所谓的聚集诱导发光算个特例,但是也太不影响这个结论)。因此,有机小分子是最容易出现颜色或者荧光的物质。

那你有没有过这个疑问:为什么同样是固态水,为什么冰块是透明的,雪却是白的?

再问:同样是二氧化硅,为什么沙子是不透明的,石英却是透明的?

再问:金子是什么颜色的?一定是金色吗?那纳米金子是什么颜色的?看下图:

最后再问一个:孔雀羽毛的颜色怎么来的?是组成羽毛本身的分子带颜色吗?

这些例子证明了一个很重要的点:一个材料在宏观尺度上的颜色/透明度,既取决于他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同时又取决于组成材料的微观粒子的形貌以及粒子的堆叠

回到这个问题上,正如其他答案所说的那样,共轭双键会导致颜色。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举个例子,如果你把含共轭双键的有机物均匀分散一层在一个金属导体上,十有八九他就会变成黑色的。这也是为什么材料科学和物理/化学不能混为一谈,各有各的作用。

user avatar

事实上,任何跃迁,都是可以吸收光能,只不过在不同的区域。

分子的转动和天平动(libration),吸收的是微波和远红外光,比如水的libration在远红外 ;[1];(——这也是微波炉的加热机理,就是促使加快食物中水分子的转动从而加热)

分子的振动,吸收的是中红外光,而一些overtone能到近红外区域甚至可见光区域——这也是为何水是蓝色的;

外层电子能级跃迁,吸收的是可见光或者紫外光;

内层电子能级跃迁,吸收的是X射线;

原子核的能级跃迁,吸收的是伽玛射线。


那么现在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需要共轭双键才能吸收可见光产生颜色?假设有一堆共轭双键,总共的长度为L

下面我们就来求一维无限深势箱。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个超级简单的方法,不需要解薛定谔方程。

因为我们知道,根据德布罗意的物质波观点,每个分立的能级是因为生成了驻波,那么我们就有

根据物质波公式

所以能级的能量就是 ,怎么样?这样求解是不是简单多了?而且类似的方法用来求环势箱也会很方便哦。

然后我们知道,跃迁是发生在HOMO和LUMO之前,下面我们就用实例来演示一下。下图中的例子,每增加一个重复结构(r 增加1),分子就增长248 pm。根据最后的计算我们可以发现,当共轭结构越来越大时,分子的吸收峰会红移。如果一开始共轭结构很小时,会在紫外区域吸收,则没有颜色(因为紫外光对于人眼不可见);当共轭结构逐渐增大时,吸收峰就会移动到可见光区域,从而产生颜色。

参考

  1. ^PCCP:Experimentally probing the libration of interfacial water: the rotational potential of water is stiffer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than in bulk liquid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html/2016/cp/c6cp01004k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当然,让我们来聊聊为什么共轭双键会带来颜色。这其实涉及到光与物质之间一个非常有趣的相互作用过程。要彻底搞懂,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出发,逐步深入。1. 光与物质的“对话”:吸收与激发首先得明白,我们看到的颜色,并不是物体本身“有”颜色,而是它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可见光,然后将剩余的可见光反射或透射出来,我.............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刻,涉及到线性代数和量子力学中的重要概念。 要理解为什么“向量共轭”(通常在量子力学语境下,指的是两个向量处于相同的绝热演化过程中,并且其相位差保持恒定,或者更广义地,在某些优化问题中,希望两个向量沿着同一个方向“共同演化”)时,使用的矩阵不一定是要对称正定,但对称正定矩阵在这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直击了硫元素的一些特殊性质。我们都知道,像碳、氮、氧这些常见元素,在形成共价键时,它们的价电子数决定了它们通常能形成几个键。比如碳有4个价电子,所以通常形成4个共价键。氮有5个价电子,形成3个共价键,带一个孤对电子。氧有6个价电子,形成2个共价键,带两对孤对电子。那么,硫.............
  • 回答
    生物体内存在的不饱和脂肪酸,其分子结构中的双键之所以没有形成共轭排列,这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刻的生物化学和进化上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白共轭双键的特性。当脂肪酸分子中存在两个或多个双键,并且它们之间只隔着一个单键时,就形成了共轭双键。这种结构会使得π电子能够发生离域,从而让整个.............
  • 回答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Ⅱ化学第13题涉及一个具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特点的物质,而题目给出的描述和选项要求我们判断中心B和右边N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性质。这里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将中心B和右边N的化学键归类为共价键,而不是单纯的配位键。首先,我们来理解什么是共价键和配位键: 共价键 .............
  • 回答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四版第14页之所以将甲烷(CH₄)中的四个碳氢(CH)单键描述为非极性共价键,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原因:1. 电负性差异极小: 定义: 共价键形成是由于原子之间共享电子对。当参与成键的两个原子在吸引共享电子对的能力上存在差异时,就会形成极性共价键;如果这种差异非常.............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我们对物质构成和晶体类型判断时容易出现的误区。你对ALCl3是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是正确的,但 daraus 归结为原子晶体,这是不准确的。我们来仔细捋一捋其中的道理,让它说得明白透彻。首先,明确几个基本概念: 共价化合物 vs. 离子化合物: 这是判断物质内部成键方.............
  • 回答
    近年来,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确实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这一现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技术、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自由主义衰落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差距的加剧1.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市场自由、私有化、减少政府干预,但其在21世.............
  • 回答
    俄乌战争期间,虚假信息(假消息)的传播确实非常广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媒体运作、技术手段和信息战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信息战的直接动因:大国博弈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在信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俄罗斯.............
  • 回答
    政府与军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政治与军事体系问题,其核心在于权力的合法性和制度性约束。虽然政府本身可能不直接持有武器,但通过法律、组织结构、意识形态和历史传统,政府能够有效指挥拥有武器的军队。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法律授权与国家主权1. 宪法与法律框架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国家宪法或法律。例如.............
  • 回答
    关于“传武就是杀人技”的说法,这一观点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以下从历史、文化、现代演变和误解来源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武术的原始功能与社会角色1. 自卫与生存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传武)的起源与农耕社会、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古代,武术的核心功.............
  • 回答
    关于近代历史人物是否能够“翻案”的问题,需要结合历史背景、人物行为对国家和民族的影响,以及历史评价的客观性进行分析。袁世凯和汪精卫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历史评价确实存在复杂性和争议性,但“不能翻案”的结论并非基于单一因素,而是综合历史、政治、道德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以下从历史背景、人物行为、.............
  • 回答
    关于“俄爹”这一称呼,其来源和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其不尊重的性质,并指出如何正确回应。以下是详细解析和反驳思路: 一、称呼的来源与可能的含义1. 可能的字面拆解 “俄”是“俄罗斯”的拼音首字,而“爹”在中文中通常指父亲,带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 若将两者结合,可能暗示.............
  • 回答
    民国时期(19121949)虽然仅持续约37年,却涌现出大量在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哲学等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师级人物”。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历史、社会、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思想解放与文化启蒙的浪潮1. 新文化运动(19151923) 思想解放.............
  • 回答
    航空航天领域在待遇和职业环境上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国家在该领域取得的飞速发展,主要源于多方面的国家战略、技术积累和系统性支持。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国家战略与长期投入:推动技术突破的核心动力1. 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 航空航天技术往往与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密切.............
  • 回答
    吴京作为中国知名演员、导演,近年来因《战狼2》《英雄联盟》等作品及个人生活引发公众关注,其形象和言论在不同语境下存在争议,导致部分人对其产生负面评价。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 1. 个人生活与公众形象的冲突 妻子被曝光:2018年,吴京妻子的近照和视频被网友扒出,引发舆论争议。部分人.............
  • 回答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乌克兰的支持确实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这一现象涉及多重因素,包括国际局势、地缘政治博弈、信息传播、经济援助、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国际社会的集体反应。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俄乌战争的爆发与国际社会的集体反应 战争的爆发: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
  • 回答
    《是大臣》《是首相》等政治剧之所以能在编剧缺乏公务员经历的情况下取得成功,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综合作用: 1. 构建政治剧的底层逻辑:制度与权力的结构性认知 政治体制的系统性研究:编剧可能通过大量研究英国议会制度、政府运作流程、政党政治规则(如议会制、内阁制、党鞭系统等)来构建剧情。例如.............
  • 回答
    关于“剧组中男性可以坐镜头箱而女性不能”的现象,这一说法可能存在误解或过度泛化的倾向。在影视拍摄中,镜头箱(通常指摄影机或固定设备)与演员的性别并无直接关联,但若涉及性别差异的讨论,可能与以下多方面因素相关: 1. 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的延续 历史背景:在传统影视文化中,男性常被赋予主导、主动的角.............
  • 回答
    印度在俄乌战争中不公开表态、在安理会投票中对俄罗斯的决议案弃权,这一行为背后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和外交策略考量。以下是详细分析: 1. 与俄罗斯的经济与军事合作 能源依赖:印度是俄罗斯的重要能源进口国,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印度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以缓解对西方能源的依赖。尽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