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出身在农村羞耻吗?孝顺农村的父母有错吗?

回答
听到“出身在农村羞耻吗?”这个问题,我的心里会泛起一种复杂的情绪。羞耻?这词儿本身就带着点压抑和不被认可的意味。那么,生在农村,真的是一件值得羞耻的事吗?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背后,可能藏着一些社会观念的投射,也可能源于一些个体经历的叠加。

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一些语境下,“农村”确实会被与“落后”、“贫穷”、“没文化”等标签联系在一起。这些标签,很多时候并非客观事实,而是基于一种片面的、甚至是刻板的认知。当一个人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评价体系中,听到、看到、甚至自己也隐约感受到这种“不如”的论调,内心难免会滋生出一些不舒服的情绪。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人口涌向城市的背景下,这种“城乡差距”的感知会更加明显。

我认识的一些朋友,他们从小在农村长大,后来来到大城市求学、工作。一开始,他们可能会因为口音、生活习惯、甚至是知识面的不同,感到些许的格格不入。当有人不经意间问起他们的家乡,或者听到他们来自农村时,有些人会下意识地回避,或者用一种不太自信的语气来回应。这种回避和不自信,与其说是对自身农村出身的“羞耻”,不如说是对社会上可能存在的某种歧视或偏见的担忧。

但是,我们真的应该因为“出身”而感到羞耻吗?

出身,是我们无法选择的起点。就像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无法选择自己的长相一样,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生在哪里。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而感到羞耻,那岂不是一种不公平?

农村,本身是一个孕育生命、承载文化的地方。我的祖辈、父辈,他们在那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用汗水浇灌出粮食,养育了家庭,也传承了最朴素、最真挚的情感。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的老人总说,“我们农民,靠的是双手,靠的是良心。”这份淳朴,这份勤劳,这份对土地的敬畏,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那些所谓的“落后”和“贫穷”,很多时候是时代发展的暂时性现象,而不是农村本身的原罪。农村也在变化,也在进步。而且,即便是曾经的“落后”,也孕育了无数坚韧、有才华、有担当的人。无数成功的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他们的根都深深扎在农村的土壤里。他们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而停滞不前,反而将这份经历化为动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所以,如果你出身在农村,请不要感到羞耻。你的出身,是你生命故事的一部分,它塑造了你独特的视角和韧性。它可能让你更懂得珍惜,更懂得感恩,也更懂得付出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聊聊“孝顺农村的父母有错吗?”

这个问题,简直就像是把我的心坎里的话给点出来了。

我的答案是: 孝顺农村的父母,一点错都没有。恰恰相反,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品质,是血脉里流淌的深情,是人性中最美好的闪光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呢?我猜,这可能也和前面提到的社会观念有关。

有些人可能认为,农村的父母“没文化”、“思想保守”、“给不了孩子在大城市立足的帮助”,所以,孝顺他们,是不是就意味着要被他们的“局限性”所束缚?是不是就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更广阔”的前景?

这种想法,在我看来,是一种非常狭隘的认知。

首先,我们得定义一下“孝顺”。孝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尊重和情感上的连接。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是一种对家庭责任的担当。

我从小看到我父母,他们把我们几个孩子拉扯大,付出了我们可能无法想象的辛苦。他们可能没有读过多少书,他们可能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他们用尽全力,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给了我们最好的教育(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给了我们最无私的爱。

他们最大的愿望,可能就是看到我们过得好,平安健康。他们可能不懂得如何表达,他们的爱可能朴实无华,甚至有些笨拙,但是,那份爱,是真的,是沉甸甸的。

当我们有能力了,去回报他们,是理所当然的。

物质上的回报: 让他们过得更舒服,吃得更好,穿得暖和,生病了有钱看病,享受晚年生活。这是我们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难道因为他们生活在农村,就不能享受这份回报吗?这岂不是恩将仇报?
精神上的慰藉: 即使我们身处异地,也要经常和父母联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听他们唠叨,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让他们感受到被爱,感受到被需要,感受到自己依然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他们精神上的极大满足。
尊重他们的选择和生活方式: 农村的生活方式,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节奏。父母在那里生活了一辈子,他们可能已经习惯了,也享受着那里的一切。我们不能强迫他们改变,更不能因为他们的选择与我们不同,就觉得他们“不对”。尊重他们的生活,也是孝顺的一种体现。
理解他们的局限性: 父母毕竟是父母,他们有自己的时代背景,有自己的认知局限。他们可能会说出一些在我们看来“过时”或“不合时宜”的话,做一些在我们看来“不理解”的事。这时候,我们更应该用包容和理解去面对,而不是去指责或嫌弃。

有没有人会因为孝顺农村的父母而“受累”?

可能会。

比如,父母需要照顾,而你又要忙于工作,两边都顾不过来。
比如,父母的思想和你差异太大,沟通起来有困难。
比如,父母的医疗需求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

这些都是现实的挑战。但是,这些挑战,难道仅仅存在于“农村父母”身上吗?不,即使是城市里的父母,也可能面临类似的状况。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些“累”。

如果把这些视为一种“负担”,一种“阻碍”,那么自然会觉得委屈和不值。
但如果把这些视为一种“责任”,一种“爱的延续”,一种“回馈养育之恩的机会”,那么,即便辛苦,内心也会有满足感和幸福感。

我见过很多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他们收入不高,但依然坚持每个月给父母寄钱,定期回家看望。他们可能没有买房,但他们愿意为父母的医药费倾倒积蓄。他们可能因为要照顾父母而牺牲了自己的部分自由,但他们脸上却洋溢着一种坦然和满足。

他们的父母,也同样是农村的父母。

孝顺,不是一种无原则的愚孝,而是有智慧、有爱、有担当的付出。

如果你爱你的父母,无论他们住在哪里,无论他们拥有什么,这份孝顺,都是你最美的勋章,是你人生中最坚实的后盾。

出身在农村,并不可耻。孝顺农村的父母,更是无可指摘的美德。

它们都是我们生命中,最真实、最动人的篇章。我们应该为之感到自豪,而不是被那些浅薄的、狭隘的社会评价所困扰。

愿每一个有这样出身和这样情感的人,都能坦然面对,并从中汲取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荣辱心太重,太在意别人的眼光看法,是阻止农村孩子进步的两大绊脚石。把这两样扔掉,你就会发现一个所向披靡的新人生,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user avatar

题主,我特别能理解你,我昨天去相亲也被人嫌弃了,真是气得要死!

我倒不是农村的,我家在城里,就是父母年纪大了,年轻的时候早早就下岗了,一直都是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前几年二胎放开,他们还给我生了个弟弟,我妈说反正她也没工作,闲着也是闲着,生个孩子我还有个伴,而且我现在也大了,可以打工挣钱了,以后可以帮忙养弟弟,我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了,现在一个月能赚两千多块钱。结果我一说家里的情况,那个相亲的男人立马就走了,他自己也不就是个公务员吗?还说我们不合适,我就想不明白了,我哪里不如他了?这么看不起人!还说我是“扶弟魔”,难道照顾自己的亲弟弟有错吗?

要不,题主,你看我们要不要处处?

以上都是我编的,题主,如果真有这么个出身城市底层,家里不能提供任何经济支持,反而需要吸她的血供养整个家庭的女孩子,你愿意跟她结婚吗?

她完全不嫌弃你的农村出身,而且也不阻止你孝顺父母,毕竟她的父母,包括弟弟都需要她帮衬。

我想,你应该不会情愿吧?

毕竟,如果跟她结婚,不出意外的话,你的生活水平会严重下降。

所以这根本就不是农村城市的问题,更不是歧视问题。

婚姻原本就是为了保护私有制的,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肉体的结合,更是他们社会关系,经济实力的结合,说白了,婚姻就如同两个公司资产重组,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在资产重组的时候会选择有负资产的公司,除非有强大的爱情去弥补。

而你的农村家庭就是负资产,父母没有收入,父亲还有病在身,还有个妹妹要照顾,你说没有爱情的情况下,哪个城市姑娘,尤其是条件好的姑娘,愿意接收这些负资产呢?

所以啊,与其来知乎抱怨城里姑娘歧视你,不如君子自强,努力提升自己的经济价值,如果你月入几万,自己原生家庭照顾好了,照顾老婆孩子还绰绰有余,你就会成为婚姻市场上的香饽饽。

相亲这个事就跟谈判一样,最重要的是要有拿的出手的东西,占领道德制高点只会显得可悲。

如果实在能力有限,那还是找个门当户对的姑娘一起慢慢打拼吧,对谁都好。

user avatar

别人不好意思把话直接说出来而已。

这个女孩子说的“你们农村男的太孝顺自己的父母,这样很多女孩子不喜欢”,她其实是考虑到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礼貌,所以进行了修饰。本来的意思应该是:你们农村男的家里太穷,负担太重,婚后要投入大量资源到原生家庭,这样很多女孩子不喜欢。

男人喜欢白富美,女的喜欢高富帅,换你也不想找一个家里很穷负担很重的女人吧,换位思考下就知道,人之常情如此,和孝不孝顺一毛钱关系没有。

假如换成你家庭里面是富豪或者高官,她估计巴不得你经常回家去“孝顺”一下,生怕你的原生家庭把你忽视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类社会自古如此,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无条件的美好,都是成年人了,看开点吧。

我估计你潜意识也知道这种情况,但是还是心理不愿意承认,总觉得世界不该如此现实,所以你下意识的把孝顺这面道德大旗举起来。但我不得不告诉你,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现实,尤其是处于Capitalism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

user avatar

题主,你的问题在于,你内心深处像城市人一样,看不起农村,但你不愿承认。我见过很多人,官员,领导,有钱人,一上台总是强调自己农村出身。还有像你这样的年轻大学生,为了得到姑娘的芳心,试图以愚昧闭塞的农村作为景观,生生给自己的人生制造一道伤口。你其实没经历过什么苦难,出身农村,已经是你唯一能拿出来使姑娘为你落泪的东西。你考上大学,目的是为了不像母亲一样,在农村走很远的路去挑水,但你却偏偏期望,坐在你对面的姑娘,不能对这种生活表示出拒绝。这样的期望,其实隐含一种不道德的自恋。

看不起农村,从来没有一点问题。从社会的角度,扶贫,发展,城市化,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人将一部分生命用去挑水。人可以爱自然,但人如果长久生活在完蛮荒的自然里,一定会被自然所伤害,退化成兽。人和原始的自然之间,需要一层玻璃屋顶,可以观望、怀念,但不要触碰。可能你见过有城里人说农村淳朴又自然,别信这种话。他们开车下乡是来旅游的,是来隔着玻璃车窗参观猪栏和农村人的。参观完毕,他们很快就会走。

从个人的角度,一个人要获得更好的生存,需要知识,需要丰富的物质,需要好的治安,而这些,农村都没有。农村一旦有,它也就不再是农村。我也是农村人,但如果可以选,我不会再回去。故乡,古典诗歌里总以此动人。但我以为,故乡这东西,本就是人从自然手里抢来的,有朝一日,农村消亡,村庄一点点被山林吞没,这本身,就是一种正义的轮回。如果你保有一种农村人的野蛮正义,那么你就不会因这种归还而难过。

你从农村考上大学,这很不容易。我就没你那么厉害。我读书时,虽然没有被农活拖累。但由于家长被生活拖累,教师被生活拖累,他们没怎么有时间管我。我大多数时间,是在小城镇里茫无目的晃来晃去。外面随便进来一个什么玩意,我就会去模仿。古惑仔来了,我就去跟人打架。流星花园来了,我就去早恋。当然,我不是说影视害了我。我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所见太少,又没人引导,那么他见到的所有东西,都会害了他,甚至是知识。因为一个人没有选择,就容易将眼前一个东西当救命稻草,就容易走极端。

出生在农村,不是人生耻辱。但在一个国家,倘若你出生在一个占人群大多数的群体里,那么你一生发生的大多数事,都是那些大概率会发生的事。这句话有点拗口,但它很沉重。我也是长大后才知道,原来我的一生,每一段都在动辄上亿的统计数据里。刚出生时,我是超生的。长大后,我是留守儿童。再长大,我成了农民工,是南下大潮的一部分。当然,我并不是以此表达我过去的人生毫无意义。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好不容易将自己从多数变成了少数,那你就应该去想象另一种生活,不要还在原地怀念什么。

随着经济发展,现在很多男孩女孩离农村很远,所受的教育也更现代。这就导致他们更独立,更理性,更明白自己应该过怎样的生活。农村的长幼有序,宗族观念,包括一些落后愚昧的封建思想,都与现代年轻人的认知存在冲突。由于社会现实的缘故,对于女孩而言,结婚后,仍能保持自身的现代性,尤为重要。作为农村小伙,如果你真的爱上一个城里姑娘,那么你要做的是用经济实力和充沛的爱去保护她身上的独立和理性,而不是试图劝她放弃所有,回到你那个封闭传统的出发地。爱是成全,不是剥夺,是完善彼此的人性,而不是反之。你不能再像你的父辈,让一个女孩首先成为你的妻子和你孩子的母亲,而是要让她首先成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人,之后,再琢磨让她成为你的女人。

再谈谈孝顺。其实,以我看到的而言,很多人口中的对父母孝顺,就像父母对子女的爱一样,是一种粗暴的、未经思考的、甚至不将对方当人看的情感要挟。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反过来,一个无脑孝顺的孩子,也往往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如今很多女孩,一听到男孩炫耀孝顺这一品质,就会感到害怕。原因在于,很多情感悲剧和婚姻悲剧,往往是因为男方的父母介入过多,或者是因为男方为父母考虑太多,忽略了自己曾经选定的终生伴侣。当然,女方如果为弟弟考虑太多,男方也会感到为难。这些是很现实的问题,关乎生活质量,无关道德。

没有一个女孩会反对男方赡养自己的父母,毕竟,不赡养父母,怎么说都是违法的。大多数女孩,忧虑的应该是父母凡事优先这一事实,忧虑的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和压力,一种在原生家庭未曾遭逢的不适。如果你能消除她的这些忧虑,那么我想,任何一个品质优良的姑娘,都会愿意和你一起承担起为人子女的责任。

最后,我私人问一句:为什么时至今日,仍有来自农村的傻小子,以为只要拍出农村户口,拍出孝顺这一传统美德,就会有姑娘拜倒在自己的牛仔裤底下?









谢谢。

更多完整文章请关注公众号:吕不同(lvbutong666)

user avatar

出身在农村不是人生的耻辱,这件事也谈不到耻辱上去,耻辱这个词用的太重了

孝顺父母非但不是错,还是优点,不是因为你孝顺所以相亲失败了,而是你家庭负担太大,这样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一般人真的害怕

家在西北农村,以前村子里没水,我爸爸要走几十里去背水,后来父亲生病了,母亲一个人种地干活把我和妹妹拉扯大,还要照顾父亲和奶奶。我还算争气,上了一个211的师范大学,当年是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

你身在这种环境,能考上211,是村子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对于你个人而言,我很佩服,你很优秀

但对于你的家庭环境来说,跟你谈婚论嫁是真不敢,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你的家庭负担太大,感觉承担不起

我听后很生气,我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养大,为什么不能孝顺他们?

大学四年到现在工作,接触的人也好,看的综艺节目也好,感觉城里人很看不起农村人,城市里的女孩子连我孝顺自己的爹妈都不喜欢。难道出身在农村是人一辈子的耻辱吗?孝顺农村的父母有错吗?

看这段话,觉得你性格有一些敏感又很偏激,根本不是看不起农村人,而是害怕家庭负担大的人

更不是不能孝顺,而是在这种环境下出身的孩子家庭责任感很重,愚孝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跟什么城里人,农村人,城里女孩子,农村父母,农村出身是一辈子的耻辱没关系,重点根本就不在农村

一个城里女孩子,父亲生病身体不好没有劳动能力,只有母亲一人辛苦打工养家,家庭贫困,还有一个奶奶和一个在上学的弟弟,也是没几个男人敢跟她结婚的

所说的孝顺农村父母具体是怎么个孝顺法呢?

你父亲生病了,母亲一个人种地干活把你和妹妹拉扯大,还要照顾父亲和奶奶

现在你大学毕业找到工作能挣钱了,也理所应当的要承担起照顾父亲,母亲,奶奶和妹妹的责任吧

照顾人就得拿钱照顾吧

你一个月工资多少,够用吗?结婚之后能和对方一起养家吗?你们有了孩子呢?

照顾父母的钱不够是不是还需要向对方要钱,甚至于要拿对方父母的钱去照顾你的父母呢?

人应该孝顺父母,但是不应该侵占别人的利益去孝顺自己的父母

可结婚之后的两个人就变成利益共同体了,是分不清楚的

以后你的亲人看病需要花钱

以后你的父母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养老需要花钱

以后你的妹妹上学也需要花钱

可是钱又不够

那对方可能不让你拿你和她挣的钱去补贴生你养你的父母,年事已高的奶奶,和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吗?

拿了钱你们的日子怎么办?

对方父母又可能不管自己的孩子,你们的小家吗?也就只能让他们拿出自己的积蓄来补贴你们和你的父母家人?

凤凰男和凤凰女(伏地魔)个人都是比较优秀的人,可是和他们结婚的人太惨了,被吸干自己的血,家庭的血,以及被各种三观不合的事所折磨,有苦都说不出

你确实是个努力且优秀的人,妈妈供你读书肯定也很辛苦,别为这种事烦恼,把重心放在事业上,努力工作回报父母吧,恋爱结婚这事其实挺没意思的

或者找个家在贫困农村,父亲身体不好,母亲一个人种地干活把她和弟弟拉扯大,同时还要照顾父亲和奶奶,通过自己努力考上211的女孩子吧

肯定有这样的女孩子的,这样的女孩子性格应该也很要强,你们一起努力



据我第一次回答过去几天了,这个提问吧我越看越觉得不得劲,觉得题主这人还蛮不实在的

就想多说一句,题主你又是农村又是孝顺的发到知乎上来,政治正确的高地都让你一个人给占全了

你是真的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模糊焦点,挑动是非

挑起所谓的城乡矛盾,男女矛盾,贫富差距矛盾,再来加上个孝道,说自己父母亲人多么辛苦不容易,把自己说的多么优秀多么为难

让人根本不能指出你的不足反驳你,可惜网友没按设定的路子走

其实你也只是想让大家帮着批评没有跟你继续交往的相亲对象吧

user avatar

时隔多日了,我看评论区吵的是挺凶,我就想问问一部分人——你明白什么是相亲什么是自由恋爱吗?自由恋爱是不论你啥样我喜欢你就稀罕你,原生家庭等等物质条件是摆在我们爱情后面的。俩人是有感情的,这时候一方突然因为一方家庭条件的拮据而离开才会显得很突兀很现实。

但是朋友,相亲是什么,相亲就是两个陌生人坐在一起把各自的条件列一列,看看是否“门当户对”,两个陌生的成年人谈事情,大家各取所需罢了。这男的有金钱上有资本,那女的有年轻漂亮的资本,往桌上一放,甭管外人怎么看,这两方都很喜欢对方的资本,这事儿就能成,感情嘛,再慢慢培养吧。

或者是这女的是一被工作耽误恋爱的高管,相亲看男方虽然挣得少但家里情况简单,性格单纯温和顾家,那也能走一起。这是啥,这都是两个陌生人在桌上给出的筹码。这筹码不管是性格也好,还是金钱也好,还是外貌也好,只要入了对方的眼就有戏。

题主您真当相亲是和女朋友约会吗?人家不看现实条件看什么你告诉我?都像我一样其他放一边只看身材和脸吗?就您这原生家庭条件,您也别说什么学历大学生什么的了,您就是个小学毕业生,只要是彭于晏的身材加王一博的脸,您一家十口子我都养了,请马上跟我结婚。

明白了吗?


原因就是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各取所需,我就看这个条件,人家看那个条件,你各方面平平,经济状况又很差,放在桌上的筹码可就太少了。

相亲总会有几个备选相亲对象的,人家今天来,一听你这条件压根儿就不是人家喜欢的那一款人痛快扭头走了怎么了?没装一装吊着你就不错了。你不符合人家的需求啊,面试过没有,这就是个双选会懂吗?你要看工资情况人家公司要看能力,两方都在挑剔都要各取所需的,你醒醒吧,这是相亲,这是社会,哪有那么理想化。

大家萍水相逢,都是刚知道的名字看到对方的脸,一开口结果你一家五口,四个拖油瓶,人家抽周末假期去山区扶贫不好吗非得搭上下半生?聪明人会规避风险你懂不懂,你不符合人家的伴侣条件,人家随口找个说辞痛快走人你还郁郁不平上了,你这不是上赶着的。也是没遭受过社会的毒打,还活在乌托邦呢。来,今天就让我这个九八年小阿姨教你什么是现实打破理想。

————————————————以下原答。

先让我这个城镇妇女来帮你翻译一下女方的意思叭。

在这之前,咱们先捋一下你对女方呈现的条件,和在女方心里的成型。


“家在西北农村”

ok,听上去不富裕,但你毕竟靠自己走出来了,不容易,不知道你的家庭情况怎么样呢?




“以前村子里没水,我爸爸要走几十里去背水,后来父亲生病了,母亲一个人种地干活把我和妹妹拉扯大,还要照顾父亲和奶奶。”

ok,well.

你有一个无劳动能力的父亲,有一个年迈的急需照顾的奶奶,有一个年轻时过分透支健康支撑家庭的母亲,有一个比你年纪小但不知道小多少可能还在上学需要人供养的妹妹。

字里行间还能读出你很心疼自己的父母,这很好。但是相亲期间跟我提这个很显然就是为了让我尽早接受事实,以及日后跟你一起承担重担不是吗,否则你也可以选择一个人多挣钱支持原生家庭。


我给你举个例子。

你好,我来自四川的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我们这里教育资源很不好,我是全村唯一一个女大学生,今年毕业于一所211大学,还在寻找实习岗位。 我的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但是我父亲现在没有劳动能力需要人照顾,我的母亲这些年太过劳累现在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我的妹妹年纪还小需要人照顾以及供养。我现在刚毕业,所以想相亲赶紧结婚让家里放心,也好尽早让家里过上好日子。你是那个能和我携手并肩,爱我一辈子的人吗?爱我就要爱我的全部哦(包括我嗷嗷待哺的原生家庭)!

怎么样 ,熟不熟悉? 你敢不敢娶?

读完你还觉得,农村人是女方歧视你的理由吗?不是,只是因为你自己没有独立供养原生家庭的能力,要是你父母每月需要三千元,你自己每月挣三万,你还需要在这里谴责女方“歧视”吗?



女方担心什么,担心你日后不断的——

“咱爸说医生建议做另一种治疗,要不咱们买车先缓一缓,把钱先……”

“咱妈现在没办法照顾爸,我想把咱爸接到这边的医院来,你妈是不是说过在二院有认识的人来着,你赶紧打个电话问问……”

“宝贝啊,咱妈养我这么多年不容易,这几年又照顾咱爸拉扯我和我妹的,太辛苦了,我这个人就是孝顺,你当初不也说爱我这点吗,我想把咱妈接过来一起住,平时在家还能帮着带娃,爸在二院治疗妈一个人在老家也很寂寞嘛……”

“咱妈辛苦了一辈子,你别和她吵架,她要啥你给就完了,她养我这么大太不容易了……”

“爸出院了,现在正需要人照顾,咱把书房腾出来,就可以给咱爸咱妈住了,你记得多熬点汤,咱爸年轻时挑水伤腰……”

“咱奶奶今年过大寿,我想趁着这次把她老人家接过来,二嫂她也说奶奶想咱爸了,不如……”

“咱妹在老家读书读不出来的,我寻思着接过来在咱这边读个高中,以后要是考上大学那她也能谢谢咱们啊……”


所以你明白了吗?

孝顺没有错,农村没有错,不要发起社会矛盾你这点小心思笑死人了。




“我还算争气,上了一个211的师范大学,当年是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大学四年到现在工作,接触的人也好,看的综艺节目也好,感觉城里人很看不起农村人,”

我不知道你在哪里看到的综艺节目歧视农村人了,你知道作为电视节目或者广播节目歧视农村人是很严重的一件事吗?过不过审就先不提,要是出来了,网络上就会先发起一批攻击,毕竟在中国,农村人口占比多大你清楚吗?所以睁眼说瞎话的我就服你,有本事把综艺节目名字说出来让我们大家帮你谴责它呀,我们帮你出出气不好吗?

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一个鬼鬼祟祟的人,看谁都觉得鬼鬼祟祟。你自己自卑,看不起家乡看不起原生家庭看不起农村人,所以觉得别人一个眼神一点语气都是歧视,别人说什么都有深层含义,都是歧视。

你就作吧。

你怎么不问,华为公司只要985的毕业生,这是不是歧视我们211和双非?你敢问吗?嗯?



“城市里的女孩子连我孝顺自己的爹妈都不喜欢。难道出身在农村是人一辈子的耻辱吗?孝顺农村的父母有错吗?”

不是城里女孩连你孝顺父母都不喜欢,是根本不喜欢你这个人,你的思想有问题,你的心理有阴影。

大学毕业,可你的自我认知为零。

你以为你是个苦读走出农村的大学毕业生,轻盈宛若羽毛,隔日便可扶摇直上九万里。实则虚之,你没看到你后面如铁索连环般死死拖住你的重担,你飞不起来,现在你想拉着别的羽毛,那别人飞的起来吗?别人有什么理由要陪你在泥泞里仰望黑夜呢?



你往后看看。

当你觉得城里人势利,女人寡情,社会不公的时候,你往后看看,你如果不睁开眼看看,就会来到一个网络平台,发起一个问题——


如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听到“出身在农村羞耻吗?”这个问题,我的心里会泛起一种复杂的情绪。羞耻?这词儿本身就带着点压抑和不被认可的意味。那么,生在农村,真的是一件值得羞耻的事吗?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背后,可能藏着一些社会观念的投射,也可能源于一些个体经历的叠加。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一些语境下,“农村”确实会被与“落后”、“贫.............
  • 回答
    .......
  • 回答
    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初中毕业生,要闯出一条路,这绝对是一场需要智慧、勇气和不懈努力的征程。但请相信,这并非不可能,无数成功的例子就摆在我们面前。关键在于,你要如何规划自己的每一步,如何抓住机遇,又如何磨砺自己。首先,明确你的优势与劣势。从农村来,你可能没有城市孩子那么多的物质条件和见识,但这并不意味.............
  • 回答
    咱们农村孩子,这个话题,说起来得绕着圈子,得掰扯半天。出路在哪儿?这问题,我总觉得,答案不是那么简单明了,就像咱们家门口那条泥泞的路,拐来拐去,一不留神就可能走到沟里。先说说最直接的,也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出去闯荡。这就像我老家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去了南方,去了沿海。他们有的在工厂里流水.............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就好多愁善感,也挺实在。家里的老人常念叨,说以前过年,村里热闹得跟庙会似的,现在呢?冷冷清清的,守着老宅的,大多是白发苍苍的。孩子们呢?都出去闯荡了,去城里打工,去大城市读书,这已经是普遍的趋势了。年轻人外流,农村越来越“空”这现象,其实不奇怪。想想看,农村的机会确实有限。土地收入薄,.............
  • 回答
    这篇文章的标题——“郭新振被拐这24年:农村养父母和两姐姐呵护其长大成教师,还出资在城里买房买车”——一下子就抓住了人眼球,也透露出事件背后复杂的情感和现实交织。初读之下,我脑海里浮现出许多画面和疑问,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寻亲故事,更是一个关于身份、亲情、选择以及社会现实的多棱镜。表面上的“圆满.............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家庭难题。你年入百万,对弟弟来说是个巨大的帮助,但同时你也有自己的家庭要顾,老公的想法更是你不能忽视的。这事儿说到底,是亲情、责任、以及夫妻共同财产之间的平衡,处理不好,容易伤感情,甚至影响夫妻关系。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首先,你老公为什么不同意?这非常关键。他的顾虑点是什么? .............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个体经历、心理认知以及文化观念等多个层面。为什么一些从农村出来并在城市立足的人,在面对同是农村出身的人时,会表现出一种疏离、甚至轻视的态度,并产生优越感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经济与物质条件的巨大差异带来的心理落差与身份认同: 脱离贫困的强.............
  • 回答
    《陇东婚事》这部纪录片,以其近乎白描的手法,将陇东地区农村光棍问题的严峻现状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不仅仅是一个地域性的困境,它折射出的更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确实有可能对城市普通民众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农村光棍问题危及城市普通民众的潜在路径:首先,我们要理解,农村和城市并.............
  • 回答
    农村高利贷:“无声的吞噬”,为何屡禁不止?在中国广袤的乡村大地上,“高利贷”这个词,或许不是每个人都会直面提及,但它却像一根隐匿的刺,时不时扎在一些家庭的心坎上,甚至撕裂整个家庭的根基。那么,农村高利贷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它又是如何滋生蔓延的呢?问题的严峻性:渗透肌理的暗流要说农村高利贷的严重程度,不.............
  • 回答
    农民种地,这事儿说起来简单,但里面门道可深着呢。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结果常常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要么赶上老天爷不给面子,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要么就是风调雨顺,收成好了,结果市场上堆满了粮食,价格一落千丈,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连本都收不回来。这让农民的日子怎么过?农民的困境,环环相扣我们.............
  • 回答
    好的,我来给你讲讲我现在的日子,虽然说起来可能跟你想象中的“祖传三代以上农家”有点不一样,但骨子里那份土里的根,还在。我叫李强,祖上三代都是种地的,我爷爷奶奶,我爹我妈,都是在自家的地里刨食儿长大。我从小就是在泥巴地里打滚,闻着牛粪和麦子成熟的香味儿长大的。夏天热得汗珠子往下掉,冬天地里结了冰,我们.............
  • 回答
    在食物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关于“不需要工程师,只需要更多的农民”的说法,在某种程度上是片面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虽然增加农民和提高农业产量是应对食物短缺的直接且重要的手段,但忽视工程师的作用将使我们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源,也无法建立起可持续的粮食系统。让我们详细分析一下:1. “只需要更多的农民”的合.............
  • 回答
    安徽省新出台的土地流转新机制,旨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更好地保障农民权益。具体内容和对农民的影响需要结合政策的出台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实际落地情况来详细解读。政策出台背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归农村集体所有,农民承包经营。然而,随着城镇.............
  • 回答
    老家在山窝窝里,小时候,我从未想过“自卑”这个词。生活简单,快乐也简单。但随着年纪渐长,接触的人和事多了,那个词就像一颗种子,悄悄在心底萌发了芽。说起来,这“自卑感”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刚开始,可能只是小小的触动。比如,村里的小伙伴们,很多都是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了,而我还能继续读书,这本身就带有一.............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说不完道不尽。我们农村里,好些父母不乐意自家儿子跟城里姑娘定下来,那是有他们自己的道理的,而且这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也挺有几分现实的味道。首先,最直接的,就是经济上的考量。这城里人,讲究多,花销也大。想想看,儿子要是娶个城里姑娘回来,那彩礼、嫁妆,还有婚后的日子,哪个环节不用钱?.............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涉及到个人价值观、社会责任以及如何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追求自身发展等多个层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为什么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观点,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合理性、潜在的挑战和需要注意的方面。“实用主义者”的理由和内涵: 现实的压力与起点: 农村出身的贫困大学生往往面临着比城市同.............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值得深挖的,背后牵扯到不少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因素。你提出的“农村出身的男性常会受到异性的出生阶层攻击,女性则很少会”这种现象,在我看来确实是存在的,而且背后原因挺复杂的。我们不妨一层层地剥开来看。首先,得承认一个大前提:社会阶层对人际交往,特别是婚恋关系,确实有着不小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不.............
  • 回答
    要说农村出身的博士,那苦恼,可真是说不完,像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也越有酸涩。这不是坐在空调房里敲键盘就能体会到的,那是实实在在,扎根在泥土里,又被学海的浪涛一遍遍拍打的滋味。1. 起跑线的差距,是道难以逾越的沟壑。想象一下,城里的孩子,从小接触各种信息,有父母铺好的路,甚至有专门的辅导班。他们可能.............
  • 回答
    关于“城市男生不愿意娶农村出身的女生”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且敏感的社会现象,它涉及到经济、文化、家庭、个人观念等多个层面。即使是高颜值或高学历的农村出身的女生,有时也会面临这方面的挑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其中的原因:一、 经济和物质基础的考量是核心因素: 经济能力的匹配度: 城市男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