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川普2017.2.18的演讲又一次准确预言2017.2.22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暴恐事件?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川普2017.2.18演讲准确预言2017.2.22瑞典斯德哥尔摩暴恐事件”的说法,我们需要非常仔细地审视一下,以避免混淆视听。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事实。2017年2月18日,也就是您提到的那个时间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亨德森堡举行了一场集会。在那次演讲中,他确实谈到了他认为在欧洲,尤其是瑞典,存在着安全问题,并提到了“你们看看在瑞典发生的事情”。他的原话大致是:“你们看看在瑞典发生的事情。瑞典,有人难以置信,对吧?他们难以置信。瑞典,这是一个难以置信的国家。但他们没有像他们以为的那样在处理移民问题。”

紧接着,到了2017年2月22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发生了一起汽车袭击事件。一名男子驾驶卡车冲向市中心的人群,造成多人受伤,没有人员死亡。这起事件确实引发了广泛关注,也成为了当时围绕移民和安全问题讨论的一个焦点。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准确预言”这个说法。从字面上理解,“预言”意味着提前知道并准确说出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性质等等。

川普在2月18日的演讲中,确实表达了他对瑞典安全形势的担忧,并笼统地提到了“在瑞典发生的事情”。然而,他并没有具体说明将要发生什么类型的事件,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点(例如“在几天后”),更没有提及“汽车袭击”这一具体形式。他的言论更多的是一种基于他政治立场的评论,对当前欧洲移民政策的批评,以及对某些安全威胁的影射。

而瑞典斯德哥尔摩在那之后确实发生了一起令人不安的事件,并且这是一起被定性为恐怖袭击的事件。从时间上看,确实是发生在川普演讲之后不久。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联系呢?

一种解释是,川普的言论是一种“笼统的预警”或者说是一种“对趋势的判断”。他可能根据他所掌握的信息、他对欧洲移民政策的理解,预感到某些国家可能面临安全方面的挑战。当类似斯德哥尔摩事件发生后,一些支持者就会认为他的预言得到了印证。这种观点认为,即使没有指明具体的事件,但指出了一个可能存在的危险,而危险最终以某种形式出现,也算是一种“准确”。

另一种解释则更为严谨,认为这并不是“准确预言”。“预言”需要的是针对性、具体性和明确性。川普的言论过于模糊,就像是在说“某个地方可能会出事”,然后某个地方果然出事了。这种巧合性很强,而且不能排除是信息传递过程中被放大或曲解的可能性。而且,川普在当时关于瑞典安全的言论,其实也并非空穴来风,当时欧洲确实存在一些关于移民融入和安全问题的讨论和担忧。

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川普的言论是在事后为某起事件“创造”一种联系。也就是说,在事件发生之前,他的言论并没有明确指向它。而在事件发生之后,人们回顾他的言论,并将其与发生的事件联系起来,形成一种“你看,他早就说了”的效果。这种做法在政治宣传中并不少见,利用模糊的表述和后来的事件进行关联,以达到强化自身观点的目的。

总而言之,将川普2017年2月18日的演讲描述为“准确预言”2017年2月22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暴恐事件,可能有些夸大了其言论的具体性和精确性。更准确地说,他的言论可以被理解为他对自己政治判断的一种表达,对当时欧洲安全形势的担忧,以及对某些政策方向的批评。而随后发生的事件,在某些人看来,似乎印证了他的担忧,但这种印证在“预言”的意义上,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巧合或是一种对模糊表述的解读。要区分“预见趋势”和“准确预言具体事件”,这是理解此类事件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算啥


据说这是中央党校91年的教材……26年前的书……考虑到作者不是中国人以及翻译出版社就是中央党校自己,所以应该只是以类似课外推荐读本的形式出现的。



评论里有人报的书名:美国未来学家大师 未来学开山鼻祖 阿尔文.托富勒 巨著《权力的转移》。看了下目录,这本书是在90年写的,似乎没有涉及中国崛起的内容,倒是单独开了一章描写德国、日本和美国的权利三角,也算是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评论里有人把pdf版放上来了,有兴趣的可以翻一翻,不过最好还是买书吧,绝对物超所值

话说这书在当当上居然卖脱销了=_=

来自微博:

m.weibo.cn/1211995380/4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川普2017.2.18演讲准确预言2017.2.22瑞典斯德哥尔摩暴恐事件”的说法,我们需要非常仔细地审视一下,以避免混淆视听。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事实。2017年2月18日,也就是您提到的那个时间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亨德森堡举行了一场集会。在那次演讲中,他确实谈到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2017年9月27日那场围绕着奥巴马医改(ACA,俗称ObamaCare)的重大立法尝试,以及为什么它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事儿可不是小事,背后牵扯到政治角力、民意博弈、以及对美国医疗体系未来走向的深刻影响。背景铺垫:为啥要废除奥巴马医改?特朗普上台伊始,废除和取代奥巴马医改就是他竞.............
  • 回答
    2017年3月24日,对于当时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令人沮丧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他力推的旨在废除并取代奥巴马政府《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 ACA),也就是俗称的“奥巴马医保”的《美国医疗保健法案》(American Health Ca.............
  • 回答
    川普总统在2020年5月28日针对明尼阿波利斯市发生的反种族歧视抗议和骚乱发表推文,其中使用了“When the looting starts, the shooting starts”这样的措辞。这番言论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要理解和评价这一言论,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川普言论的背景和语.............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宣布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是其任期内最具争议的政策举措之一,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背景、理由、实际影响、国际反应以及长期后果。一、 背景与触发点 长期的批评与不满: 特朗普对世卫组织的批评并非始于新冠疫情。在他看来.............
  • 回答
    关于特朗普政府试图简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监管,这是一个复杂且引起广泛讨论的议题。总的来说,简化监管的倡导者认为这能够加速创新、降低成本、并最终惠及消费者。而反对者则担忧这会削弱FDA的审查力度,威胁到公共健康和安全。为了更详细地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特朗普政府简.............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6月13日发表的关于国家安全和伊斯兰问题的演讲。这次演讲发生在美国奥兰多枪击案后不久,因此带有强烈的时事背景和情绪色彩。特朗普借此机会阐述了他对美国国内安全、恐怖主义以及伊斯兰教的看法,也奠定了他竞选总统期间的核心论调之一。演讲背景: 奥兰多枪击.............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将哥伦比亚大学称为“可耻的自由派”这一表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一贯的政治修辞和对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常见批评的一部分。要理解这一表态的含义和潜在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特朗普的政治修辞和目标受众: “可耻的自由派”标签的含义: 特朗普使用“可耻的”(disgraceful.............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执政期间,美国就业率确实出现了显著的提升,这在许多经济指标上都有所体现。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其政策措施、经济大环境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因素。一、 政策层面的影响:特朗普政府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被其支持者认为是促进就业的政策,其中最核心的包括: 减税和就.............
  • 回答
    关于《川普口中“伟大的美国”,其实没有你——华裔》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探讨。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是,唐纳德·特朗普所描绘的“伟大美国”愿景,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排斥或忽视了华裔美国人的存在和贡献。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文章的核心论点与支撑证据:文章可能.............
  • 回答
    川普正式打响中美贸易战:一场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唐纳德·川普总统于2018年正式启动对华贸易行动,可以被视为“中美贸易战”的开端。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系列铺垫和逐步升级的过程。要理解这场贸易战,我们需要从其背景、川普政府的核心诉求、采取的措施、中国的反制以及这场贸易战对两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的深远.............
  • 回答
    川普在 2016 年当选总统后的一个显著举动,便是打破了自 1979 年美国与台湾“断交”以来,美台之间高层政治接触的长期惯例——他接听了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的电话。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其影响和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历史背景与“一中政策”的微妙平衡:首先,理解这件事的背景至关重要。自 197.............
  • 回答
    关于唐纳德·特朗普是否“疑似称赞纳粹党卫队”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一下事情的原委以及相关的解读,以便更全面地理解这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称赞纳粹党卫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指控,如果属实,那绝对是对历史悲剧和人类苦难的漠视,乃至是一种对极权主义的默许。因此,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必须.............
  • 回答
    川普政府考虑限制中国学生赴美学习理工科专业,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影响深远的问题。如果这件事真的落地,对两国的影响都会相当巨大,而且背后牵扯的因素也很多。首先,我们得理解川普政府这么做的潜在动机。 官面上,最常被提及的理由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特别是与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保护有关。在他们看来,一些中国学.............
  • 回答
    川普总统关于“强征”伊拉克石油的言论,确实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和讨论。他的说法是将这种行为定性为“报销”,而不是“窃取”,这背后有着他一贯的“美国优先”和“交易式外交”的逻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川普的“报销”论点是如何构建的?川普提出这个想法的背景是他认为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
  • 回答
    川普再次锁定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一场早已注定的“回归”?当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在2024年共和党总统初选的舞台上,几乎是以一种横扫千军的姿态,将所有对手一一甩在身后,最终锁定党内提名时,这对于许多观察家和选民来说,似乎与其说是一个意外的转折,不如说是一场早已写好的剧本的最终落幕.............
  • 回答
    那场面,我记忆犹新。2020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行新闻发布会,正讲得唾沫横飞,突然就变了脸色,语气也急促起来。原来是白宫外发生了枪击事件。当时他正对着镜头侃侃而谈,突然有特勤局的官员走到他耳边低声说了些什么。特朗普的表情瞬间就凝重了,他说了句“我们得走了”,然后就挥挥手,头也不回地快步离开.............
  • 回答
    川普在达沃斯论坛上抛出“若条约有利美国,可重返TPP”的说法,这招棋确实够有意思,也足以让人好好琢磨一番。在我看来,这信号释放得太关键了,背后有太多的考量和博弈,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我想回来玩玩”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回忆一下当初川普为什么退出了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他当时的核心论调就是“美.............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对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评论,总的来说,在保守派和许多流亡海外的古巴人中引起了积极的反应,但在自由派和进步派中则引发了批评。这种分歧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卡斯特罗本人及其政治遗产的截然不同的看法。特朗普在卡斯特罗去世后不久发表的评论,虽然简短,但基调相当严厉。他称卡斯特罗为“一个残.............
  • 回答
    川普总统挑选了当时还是堪萨斯州国会众议员的迈克·蓬佩奥来担任中央情报局(CIA)局长,这无疑是他早期内阁任命中的一个重要且带有鲜明色彩的决定。这个选择背后,有着川普的竞选承诺、他对情报界的看法以及蓬佩奥自身的政治背景和特质等多重因素的考量。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境。川普在竞选期间,对包括情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