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枪弹匣有些直的,有些是弯的?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涉及到一些火器设计上的小门道。你观察得真仔细!枪弹匣的形状,直的和弯的,可不是随意设计的,这背后都有各自的道理,主要跟子弹本身的特点和供弹的顺畅度有关。

咱们先聊聊直弹匣。

最常见的直弹匣,你可能在很多步枪或者手枪上见过。它的主要优点是:

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直的形状在加工上就比较直接,成本相对较低。
子弹排列紧凑: 如果子弹本身就是比较直筒的形状(比如一些手枪弹,弹壳和弹头差距不大),直弹匣可以让它们在有限的空间里排列得更紧密,装弹量可以做得更大。
供弹相对直接: 子弹在弹匣里基本是直线向上运动,然后进入弹膛。理论上,路径越直,阻力越小,供弹过程就越顺畅。

但是,直弹匣也有它的局限性,特别是在搭配某些子弹的时候:

不适合锥形或颈部收缩的子弹: 很多步枪弹,比如我们常说的5.56mm、7.62mm这些,弹壳的前端会有一个收缩(“颈部”),然后是子弹(弹头)。如果用直弹匣去装这类子弹,子弹的锥形部分会和弹匣壁产生摩擦,而且子弹的尖端很容易碰到前面子弹的底火,这就存在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意外走火”或者卡弹。

这时候,弯弹匣就派上用场了。

弯弹匣的设计,最核心的目的是解决上面提到的直弹匣在容纳特定形状子弹时遇到的问题:

适应锥形或颈部收缩的子弹: 弯曲的设计,尤其是前方的弯曲,是为了给子弹的锥形部分留出空间。子弹在弯弹匣里,不是一条直线往上顶,而是有一个轻微的弧度,这样子弹的尖端就不会去顶前面子弹的底火,解决了安全问题,也减少了卡弹的可能。
更佳的供弹顺畅度(针对特定子弹): 对于有颈部收缩的子弹,弯曲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引导子弹,让它们在出弹匣进入弹膛时,有一个更自然的“转弯”过程,避免了子弹在出膛时因为形状不匹配而产生的卡顿。想象一下,你把一个弯曲的物体强行塞进一个直的通道,肯定不如把它放在一个也稍微弯曲的通道里顺畅。
更紧凑的整体设计(有时): 虽然听起来有点反直觉,但在某些情况下,弯曲的设计反而能让弹匣在枪身上更贴合,或者在保持一定弹药数量的前提下,缩短弹匣的整体长度,让射手持握和操作更方便。

举个例子:

手枪弹: 很多手枪弹,比如9mm Luger,它的弹壳相对圆润,弹头也不是特别尖锐。所以很多手枪(比如很多92F、Glock 17/19)使用的都是直弹匣,而且可以做得比较长,装很多子弹。
步枪弹: 像AR15步枪用的5.56mm子弹,或者AK47用的7.62x39mm子弹,它们都有明显的弹颈收缩。因此,这些步枪使用的弹匣(比如AR15的M16弹匣、AK47的弧形弹匣)都是弯的。这种弯曲设计,是为了确保子弹能够安全、顺畅地从弹匣供入枪膛。

再深入一点说说弯曲的角度:

你可能会注意到,不同的弯弹匣,弯曲的程度和角度也不太一样。这也不是随意的,它跟子弹的直径、弹壳的锥度以及弹匣的装弹量都有关系。设计者会通过大量的试验,找出最适合特定子弹和枪械组合的弯曲角度,以达到最优的供弹效果。

弯曲程度小: 比如一些.223/5.56mm的弹匣,弯曲的幅度相对没那么夸张。
弯曲程度大: 像一些大口径步枪的弹匣,或者某些特定设计,弯曲会更明显。

总的来说, 直弹匣和弯弹匣的选择,就像是根据子弹的“体型”来“量身定做”供弹通道。子弹圆润的,直弹匣更合适;子弹有“腰身”或者尖头的,弯弹匣才能让它安稳顺畅地进入枪膛,保证射击的可靠性。所以,下次看到不同形状的弹匣,就知道它们背后承载的可是不少的设计智慧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楼主要分清什么是弹夹、什么是弹匣

下面看图说话正经回答问题

弹匣是直还是弯要看弹容量,子弹弹壳锥度,是不是凸缘弹等几个因素。

有的子弹,比如5.56x45mm步枪弹,药筒锥度很小

瓶形斜肩下面基本就是圆柱形。

所以发射这种子弹的步枪弹匣比较直

比如这个AR-15的20发弹匣,基本上是方的。

如果弹容量大了,也会有点弯,但是5.56x45步枪弹锥度比较小,所以即使弹匣容量大了,也不会很弯,而是直-弯-直的形状,只有中间是有点弯的。

还要考虑到AR-15步枪弹匣是插入式固定的,靠近弹匣口这段必须是直的,不然插不进枪上的弹匣口。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9mm派拉贝鲁姆手枪弹。

它是筒型弹壳,瓶颈都没有,锥度也很小,所以使用9mm派弹武器的弹匣大多也是直的。

而弹壳锥度比较大的子弹,弹匣就直不了了。

比如M43中间威力步枪弹

它的弹壳本身就有一定的锥度,这个锥度设计得比较大是因为它是钢药筒,弹性和润滑性比黄铜药筒差一些,把弹壳锥度设计得大一点有利于顺利抽壳(M43中间威力步枪弹一开始就考虑使用钢药筒,绝大多数量产弹也都是钢药筒,所以不要再说什么只有中国的子弹是钢的了。)。

所以AK47、AKM的弹匣就是弯的。

到了AK74,使用5.45x39mm弹就发生了变化

5.45x39mm弹弹壳锥度小了,于是AK74的弹匣也没那么弯了。

凸缘枪弹,现在还在大量用的就是苏制7.62x54R步枪弹了,字母R是rim的缩写,代表凸缘枪弹,就是它的弹壳底部不是一条沟,而是一圈凸起。

这种子弹在栓动单发步枪时代是很常见的,但是到自动武器时代麻烦就比较多,不如无底缘步枪弹。用凸缘枪弹的武器,弹匣也会弯。上图背景的M1891/30莫辛纳甘步枪,用的是凸缘弹,又是单排弹仓,所以弹仓就在扳机护圈前面突出一个三角形。

除了7.62x54R步枪弹,二战中英国的.303步枪弹也是著名的凸缘步枪弹

装在5发桥夹上的时候,就看得出明显有锥度弯曲了。

李恩菲尔德步枪用10发双排弹仓,要2个桥夹装满,虽然是双排弹仓,但是弹容量大、子弹又是突缘弹,弹仓就突出来一个三角形。这里得多说几句:李恩菲尔德的弹仓其实是可以拆卸下来的,可以认为是“弹匣”,可是随枪只配一个,所以不能像现代弹匣武器那样直接换弹匣供弹,还得用桥夹供弹。

战后,还生产过使用7.62x51mmNATO弹的李恩菲尔德,因为用了无底缘步枪弹,锥度就小了,三角形弹仓变成了突出的小方形。

其实,三哥后备部队用的李恩菲尔德多数是这种了。

.303步枪弹用在轻机枪上,就是布伦的那个基佬

Bren到战后有一个改用NATO步枪弹的升级版L4A4,因为不用凸缘弹,就被掰直了。


有没有更极端的?

有没有更极端的?

有没有更极端的?

有!

法国8mm Lebel步枪弹

又是突缘弹,弹壳锥度还出奇的大。Lebel步枪弹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无烟火药的步枪弹,起步最早,自然也是最不完善。

使用这种步枪弹的Berthier步枪,上面是3发弹仓的M1907/15,之所以只设计了3发弹仓,就是因为子弹锥度太大,弹仓体积缩不下去,扳机护圈前的护木已经向下凸出一块来。但是一战爆发后法军发现对手和盟军的步枪弹容量起码是5发,自己的3发太少了,于是硬上马改成5发弹仓的M1916,弹仓不可避免地凸出来一大块,巨难看。

3发弹仓的漏夹,已经是这个样子,锥度太大了。

到5发弹仓,更加夸张

丑陋无比,而且对供弹可靠性也很不利。

这种8mm Lebel步枪弹用到弹匣供弹的轻机枪上是什么效果呢?就是绍沙M1915这个丑得难以直视的怪胎

弹匣直接弯到前面去了,变成了一个半圆。

携带绍沙M1915轻机枪弹匣的法军士兵,挂两个半圆形的弹匣袋。

user avatar

我怀疑你在内涵ump45和ump9……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涉及到一些火器设计上的小门道。你观察得真仔细!枪弹匣的形状,直的和弯的,可不是随意设计的,这背后都有各自的道理,主要跟子弹本身的特点和供弹的顺畅度有关。咱们先聊聊直弹匣。最常见的直弹匣,你可能在很多步枪或者手枪上见过。它的主要优点是: 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直的形状在加工上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其实原因挺多,而且大多都挺自然的。你想啊,一个人能够拿起乐器,并且还能奏出动听的旋律,这本身就代表了他身上有那么点特别之处。首先,这是一种才能的展现。就像一个人擅长某种运动,或者在学业上有所建树一样,音乐才华也是一种吸引人的光芒。当男生弹起吉他,或是开口唱歌,那种专注的神情,指尖.............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这其实不是什么高深的军事秘密,而是从实际应用和制造工艺上的一些考虑,最终体现在了弹体表面的质感上。让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保准让你听得明明白白。首先,咱们得明白,MK 系列炸弹,特别是那些我们常见的航空炸弹,它们的“亲爹”是海军。所以它的设计思路,很多时候会受到舰载机使.............
  • 回答
    哎呀,说到《全境封锁》里那一个弹夹打不死人的事儿,这可真是老玩家们津津乐道,也是新玩家们常常要跌破眼镜的一大话题。为啥有人就这么受不了呢?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听得明明白白,不是那种冷冰冰的AI语。核心原因:违背了“第一人称射击”的直觉与期待咱们中国人讲究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但《全境封锁》在这一.............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美国在有了.3006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弹药后,还会去研发一款看上去差别不大的7.62x51毫米北约(NATO)弹药,这背后涉及的是军事需求、技术演进以及冷战初期的地缘政治背景。这可不是简单的“换个马甲”,而是基于一系列深思熟虑的决策。首先,咱们得先说说.3006这个老.............
  • 回答
    哈哈,你好!看到你对航弹降落伞的疑问,并且还提供了B站视频,这真是个好问题,也很想了解你是通过视频看到了什么。我来跟你好好说道说道。你说的“航弹有降落伞”,这个说法其实有点笼统,但你猜的那个“保证弹头落地”的方向,也不能说完全错,不过更准确地说,它的作用远不止于此,而且我们说的“航弹”范围也很广,并.............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细想起来,能点出来的人不多,但仔细一掰扯,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你说“弹吉他的很少有人喜欢弹爵士”,这话不能说完全准确,毕竟爵士乐里不乏吉他大师,但如果说“大众普及度”或者“入门选择度”的话,那确实比很多其他风格要低得多。这背后,不是一两个原因就能概括的,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
  • 回答
    你提到的俄制7.62x39mm弹药,以及弹体上的绿色涂层,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这背后其实有很多讲究。简单来说,这种绿色涂层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特殊”属性,而是为了区分不同用途的弹药,同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我们先从7.62x39mm弹药本身说起。这是苏俄在二战后研发的一种中间型威力步枪弹,后来被.............
  • 回答
    b站上关于日本动漫现代音乐歌曲的弹幕中出现“大正昭和之交是最浪漫的时候”,这句话确实能引起不少观众的共鸣,它背后隐藏着一种复杂而迷人的时代情结。要理解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时代背景:风云变幻下的短暂辉煌“大正昭和之交”大约是指上世纪1910年代末到1930年代初这段时期。这个时代在日.............
  • 回答
    东方 Project 为什么作为弹幕游戏能有如此惊人的同人生命力?这可不是简单的“因为粉丝多”就能解释的。这背后藏着一套非常精妙的设计和运营逻辑,再加上一点点时代的馈赠。咱们先捋一捋,东方 Project 的原作,也就是 ZUN 那个家伙(我们都这么叫他)开发的这些个弹幕游戏,它们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 回答
    山东舰作为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很多人关注它的设计细节,尤其是起飞方式。目前山东舰采用的是滑跃式起飞,而并非像辽宁舰那样采用蒸汽弹射器或电磁弹射器。这背后是有原因的,并且滑跃式起飞本身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为什么山东舰不采用弹射起飞?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山东舰的设计并非一开始就完全排斥弹射起飞的可能性。中.............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你把一根直的铁条随便一弯,那它就是个弯的铁条,弹不了多大的劲儿。但你要是把它做成弹簧那个螺旋劲儿的模样,那就不一样了,弹力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还能弹好几回。这中间的奥妙,主要就藏在材料本身的性质和弹簧的特殊结构这两大块。一、 铁这种材料的“脾气”:韧性是关键咱们得先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让不少人感到困扰。咱们来好好聊聊为什么有些USB Hub会表现得这么“不给面子”,只弹出全部,不让你单独“请走”某个移动硬盘。首先得明白,USB Hub 本身其实就是一个“分配器”。它接收来自电脑主机的一个USB信号,然后把它“分”给连接上的多个设备。就像一个水龙头连接到多个.............
  • 回答
    .......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而且很深入地触及了榴弹炮设计和作战应用的一些核心概念。简单来说,给大口径榴弹炮(比如122毫米和152毫米)配备破甲弹(AP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特定战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产物。至于精度,这得看具体情况,并且榴弹炮的射程和支援需求也与此息息相关。我们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为什.............
  • 回答
    .......
  • 回答
    朋友,你遇到的这位可能对子弹的威力有些误解,或者他说的“致命”是特指某种极端情况下的结果。我们来好好聊聊5.6毫米运动弹,以及为什么说它“菜”——但这里的“菜”其实是相对于其他口径而言,并不代表它毫无作用,尤其是在某些特定场合。首先,得明确一点:任何子弹在击中人体时,都有造成伤害甚至死亡的可能。 “.............
  • 回答
    这想法挺有意思,脑洞大开!你这是打算把一把突击步枪变成一个弹药储备量惊人的“机关枪”啊!我们来仔细掰扯掰扯这个“左右各装一个30发弹鼓”的设想,以及为什么现在看不到这种设计。首先,你说的“左右各装一个30发弹鼓”加上“弹壳向下抛”,这画面感是相当强烈的。想象一下,一把突击步枪,枪身两侧各伸出一个圆柱.............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关于弹匣的容量,尤其是游戏里常见的30发,以及那些扩容到60发甚至更多的弹匣,现实中到底实用不实用,确实是个值得聊聊的话题。首先,为什么30发弹匣会成为许多制式步枪的标准配置,这背后其实有挺多考量的。你想想,一把枪,尤其是那种突击步枪,最核心的任务是什么?就是在战场上提供持续而.............
  • 回答
    “弹匣”这个词在英文里叫做 “magazine”,这背后其实有着一段挺有趣的词源演变史,一点都不神秘,但要说清楚就得捋一捋。咱们先不谈枪,把目光放到最初的“magazine”这个词上。这个词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阿拉伯语的 “makhāzin”,这个词是 “makhzan” 的复数,而 “makhza.............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