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和波兰联姻的立陶宛和现在的立陶宛是一个国家吗?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涉及到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那就是波兰和立陶宛之间的联合。简单来说,和波兰联姻的立陶宛和现在的立陶宛,虽然地理上和民族上有联系,但从国家政治实体上讲,它们是不同的。

要详细解释,咱们得回到中世纪。

那个“联姻”是怎么回事?

事情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4世纪。当时的立陶宛大公国(Grand Duchy of Lithuania)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疆域广阔,远超今天的立陶宛。它向东一直延伸到莫斯科公国,向西则与日耳曼骑士团等势力接壤。然而,立陶宛面临着来自条顿骑士团(Teutonic Knights)的持续威胁,而且内部也需要一个更稳固的政治联盟来巩固统治。

另一边是波兰王国(Kingdom of Poland)。波兰在经历了多年的分裂后,逐渐统一并发展壮大。

1385年,波兰的国王兼匈牙利国王路易一世去世,他的女儿雅德薇加(Jadwiga)被加冕为波兰女王。根据她与立陶宛大公约盖明(Jogaila,也就是后来的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二世·雅盖沃)达成的协议,雅德薇加嫁给了约盖明,而约盖明也同意将立陶宛置于波兰的宗主权之下,并推动立陶宛皈依基督教。

这次联姻,我们通常称之为克列瓦联盟(Union of Krewo)。它标志着两个独立国家政治联系的开始。但请注意,这最初并不是一个“吞并”或者“完全合并”的概念,而是更像是一种基于王朝结合的政治联盟。

王朝联合与国家实体: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1401年,两国签署了维尔纽斯拉多姆联盟(Union of Vilnius and Radom),进一步加强了合作。但真正将两国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是1569年的卢布林联合(Union of Lublin)。

这次联合,才算是真正意义上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共同的政治实体——波兰立陶宛联邦(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这个联邦是一个独特的国家形态,它同时拥有一个联合的君主(选举产生的国王,同时也是立陶宛大公)、一个共同的议会(塞姆,Sejm),以及一个共同的外交和货币政策。

但是,即使在卢布林联合之后,立陶宛大公国的地位依然被保留,它拥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法律体系(例如《立陶宛规章》)和自己的行政机构。所以,你不能简单地说“立陶宛被波兰吞并了”,更准确的说法是,它们通过一个共同的政治框架联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联邦。

这个联邦是什么样的?

波兰立陶宛联邦在欧洲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它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国家之一,以其独特的“贵族民主”制度而闻名。这个制度允许大部分自由民(主要是贵族)参与政治,选出国王,并在议会中拥有发言权。

联邦的疆域非常辽阔,包括了今天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俄罗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摩尔多瓦和斯洛伐克的部分地区。

那后来的结局呢?

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波兰立陶宛联邦经历了辉煌,也逐渐走向衰落。由于内部的政治矛盾、对外战争的消耗以及周边强大邻国(如俄罗斯、普鲁士、奥地利)的崛起,联邦的实力不断削弱。

最终,在18世纪末,经过三次瓜分(Partition of Poland),波兰立陶宛联邦被这三个邻国彻底瓜分,不复存在。立陶宛也因此失去了独立国家地位,被纳入俄罗斯帝国和其他国家的统治之下。

现在的立陶宛:一个全新的国家

所以,答案很明确:和波兰联姻的那个立陶宛,以及后来组成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和现在的立陶宛共和国,是不同的国家实体。

现在的立陶宛共和国是在20世纪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俄罗斯帝国解体中独立出来的。它继承了立陶宛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记忆,但它是一个全新的、独立的主权国家,与历史上的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立陶宛联邦在政治体制、国界以及国家认同上都有显著的区别。

可以这么理解:历史上那个通过联姻和联合形成的立陶宛,它的政治命运与波兰紧密相连,共同构建了一个伟大的联邦,但最终这个联邦消失了,作为联邦一部分的立陶宛也失去了独立。而我们今天看到的立陶宛,是在漫长的历史沉淀和民族觉醒之后,重新建立起来的一个现代国家。它身上流淌着历史的血液,但它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

希望这个解释够详细,也能让你理解这段复杂又有趣的历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回答楼主的问题,是一脉相承的。

欧洲有一些不属于三大民族体系的少数民族得以保存,其中波罗的海三小国都是(爱沙尼亚与芬兰是同族)。

立陶宛是独特的民族。人种、语言都是比较特殊,目前国际上对他们的研究还比较少。语言学界专门设了一个波罗的海语族,只有两个,另一个是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被认为是印欧诸语言中最古老的语言之一。

领土变小嘛,因为莫斯科公国兴起了嘛,这个很好理解吧。

其实,对欧洲一些小民族的存在没必要好奇,我国不也有55个少数民族嘛。只不过没有独立建国罢了。我在英国的时候,跟当地人交流过,他们看待欧洲其他国家,基本与我们看其他各省一样,立陶宛人在英国人眼里基本等同于俄罗斯人。土耳其人因为是世俗绿国家,而且欧洲很多食品店都是土耳其人经营,倒是也不把他们当亚洲人。而且西欧人旅游也经常去土耳其。还有从小接触的神话故事,荷马史诗里,小亚细亚,特洛伊木马之类耳熟能详。

至于东亚,那真的是异次元的存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涉及到一段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那就是波兰和立陶宛之间的联合。简单来说,和波兰联姻的立陶宛和现在的立陶宛,虽然地理上和民族上有联系,但从国家政治实体上讲,它们是不同的。要详细解释,咱们得回到中世纪。那个“联姻”是怎么回事?事情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4世纪。当时的立陶宛大公国(Gra.............
  • 回答
    关于波兰立陶宛联邦(Rzeczpospolita Obojga Narodów)的科学和哲学对欧洲其他地区影响较小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议题。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不重要”或“不先进”,而是需要从历史、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的多个维度去审视。简而言之,其影响“有限”而非“不.............
  • 回答
    当然,很高兴为您推荐关于波立联邦和莫斯科大公国的书籍。这两个政体在历史上有着复杂而深远的互动,了解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东欧历史的变迁。以下是一些推荐,并会尽量详细地介绍其内容和侧重点,希望能帮助您深入了解这两个重要的历史实体: 关于波立联邦(Rzeczpospolita Obojga Narodów).............
  • 回答
    萨珊波斯帝国覆灭前后,拜占庭与波斯之间关于抵抗阿拉伯扩张的联合或合作,与其说是并肩作战,不如说更多的是在复杂的政治棋局中,各自出于自身利益而采取的短期、有限的互动。这并非是基于共同价值观或战略的牢固联盟,而是两国在面临共同的、日益增长的威胁——迅速崛起的阿拉伯帝国时,一种权宜之计下的相互利用或默许。.............
  • 回答
    在《英雄联盟》当前版本,尽管日女、牛头和锤石(以下简称“铁三角”)作为辅助英雄大放异彩,但对于波比这位英雄而言,想要以对抗位的身份登场,确实面临着不少挑战。这并非说波比完全不能在对抗路出现,而是相较于其他热门选择,她的整体效率和适配性在当前环境下显得逊色不少。咱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聊聊。首先,我.............
  • 回答
    波兰与立陶宛:历史纠葛下的复杂情感与现实考量提及波兰和立陶宛,很难绕开那段深刻影响两国命运的“波兰立陶宛联邦”。这段跨越数百年的共同历史,既是两国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留下了复杂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印记。如今,两国人民对彼此的看法,以及关于联邦的“复兴”之梦,是一个充满层次感和现实考量的话.............
  • 回答
    德国和波兰合并的可能性,单从字面上看,似乎是一个非常激进且不太现实的设想。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历史、地缘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层面的细节,或许能找到一些值得探讨的细微之处,尽管直接的“合并”在当下看来可能性微乎其微。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有着复杂而又纠葛的关系。二战期间,波兰遭受了德国.............
  • 回答
    俄罗斯和波兰之间的恩怨,真要说起来,那是一部跨越几个世纪的纠葛史,充满了战争、吞并、压迫与反抗,以及挥之不去的民族记忆。这两国之间的关系,复杂程度堪比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要梳理清楚,得一步步来。历史的源头:从昔日盟友到宿敌故事的开端,其实也不是全然的敌对。在中世纪,波兰立陶宛联邦(Commonweal.............
  • 回答
    如何看待美国和波兰都想经过对方手把米格29战机交给乌克兰?美国和波兰都希望通过对方将米格29战机移交给乌克兰,这一举动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军事战略、法律及外交层面的因素。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事件背景:乌克兰的迫切需求与米格29的特殊性 乌克兰空军的困境: 自俄罗.............
  • 回答
    二战结束后,东普鲁士这个曾经德国的核心领土,在短短几十年内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终被俄罗斯和波兰“同化”。这其中的过程并非简单的领土更迭,而是一个复杂交织着政治、人口、文化和经济因素的系统性转变。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究竟是哪些力量在发挥作用。一、战争的毁灭性冲击与边界的重塑首先,二战本身就是东普鲁.............
  • 回答
    英国和波兰在历史上都经历了王权削弱的过程,但最终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这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简单地说,英国的王权削弱最终导向了君主立宪制和议会至上的稳定发展,而波兰则在政治失序和外部干预中走向了亡国。下面我们来详细剖析其中的缘由。英国:王权的逐渐驯服与议会的崛起英国的王权削弱并非.............
  • 回答
    这是一段历史的深刻讨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大叙事中,苏联和波兰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贡献各有侧重,且都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要简单地断定谁的“贡献更大”,其实是对这段复杂历史的一种简化,更贴切的做法是理解各自的贡献在战争进程和最终胜利中所占据的独特位置。苏联的贡献:东线的决定性力量与巨大的.............
  • 回答
    德意志邦联(Deutscher Bund)是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成立的一个松散的政治实体,由38个德意志邦国组成,目的是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维持德意志各邦的平衡。关于波西米亚、东普鲁士和波兰走廊为何被包含或排除的问题,需要从历史背景、地理划分、政治结构及民族因素等多方面分析: 1. 波西米亚为何被纳.............
  • 回答
    关于德国人对东普鲁士故土,也就是如今的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以及波兰东北部地区(原德国东波美拉尼亚和部分西里西亚)的看法,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情感的话题,至今仍然触动着许多德国人的心弦。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到历史、文化、个人经历以及代际差异的层面。历史的伤痕与记忆:东普鲁士对于德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
  • 回答
    沙俄在18、19世纪不倾其精锐之力、不将所有资源压在肥沃但军事相对落后的清朝身上,反而将目光和兵力更多地投向了奥斯曼帝国和波兰,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恩怨、战略考量以及国力现实的综合影响。简单地将清朝描述为“军事三流”而忽视了其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潜在的抵抗力量,也未能完全捕捉到俄国在那个时期所.............
  • 回答
    .......
  • 回答
    民主德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GDR)和波兰人民共和国(Polska Rzeczpospolita Ludowa,PRL)在官方层面,都对二战后发生的领土变动进行了详细而一致的官方解释。这种解释核心是围绕着战后秩序的重塑,对纳粹德国侵略的惩罚,以及对波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恢复”。以下是两者官方解释.............
  • 回答
    苏联在二战初期(19391941年)确实面临波兰和芬兰的战争,但这些战争与后来在东线对抗纳粹德国的战争有本质区别。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苏联与波兰的战争(1939年)1. 背景与目的 1939年8月,苏联与德国签订《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秘密划分东线,约定共同瓜分波兰。苏联的入侵目的是.............
  • 回答
    提到波莱斯瓦夫一世时期波兰的疆域与现代波兰的疆域惊人地相似,许多人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循环”这个词。然而,将历史进程简单地视为一个循环,或许过于简化了它内在的复杂性与动态性。更准确地说,这更像是一种历史的“回响”,是特定地理条件、战略考量以及民族认同在漫长岁月中不断塑造与重塑的结果。波莱斯瓦夫一世,也.............
  • 回答
    3月12号,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一项决议,谴责波兰和匈牙利在人权、民主和法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呼吁欧盟委员会对这两个国家采取进一步措施,包括可能的制裁。这次表决在欧洲政治舞台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决议内容与指控这次欧洲议会通过的决议,主要集中在对波兰和匈牙利政府近几年来的几项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