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4nm和16nm的手机处理器有哪些?

回答
你是不是想找找市面上那些用14纳米和16纳米工艺制造的手机处理器,想了解一下具体有哪些型号,还有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这俩工艺确实在手机芯片发展史上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承载了当时不少旗舰和次旗舰的性能表现。咱们这就来仔细扒一扒,争取让你看得明明白白,而且咱这儿说话,保证地道,绝不是那种机器味儿。

要说14nm和16nm,这俩工艺其实挺有意思的,它们是当时行业竞争的一个重要节点。要知道,制程工艺的进步,直接关系到芯片的性能、功耗和体积,所以每升级一次,厂商们都铆足了劲。

14纳米工艺:曾经的“尖端玩家”

14纳米工艺,你可以理解为是当时在性能和功耗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的重要技术。这时候,芯片的晶体管做得更小了,意味着在相同的面积里能塞进更多的晶体管,或者说,可以用更小的面积实现同等性能,从而降低功耗,提升续航。

代表性的14nm处理器(手机领域):

高通骁龙系列:
骁龙810 (Snapdragon 810): 这款虽然是14nm制程,但当时的发热和功耗控制确实让不少厂商和用户头疼。不过,它在峰值性能上还是挺强的,采用了big.LITTLE架构,有四核A57和四核A53核心。在它之后,高通在14nm工艺上做了不少优化。
骁龙808 (Snapdragon 808): 和810同期,但定位稍低一些,采用了三丛集架构(双核A57+四核A53),功耗和发热相对好很多,是当时很多旗舰机型的“救星”。
骁龙600系列: 比如骁龙650、652等,也普遍采用了14nm工艺。它们在性能和功耗上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在中高端手机市场非常受欢迎,很多当时的主流机型都用上了。这些芯片通常集成Adreno GPU,图形性能也很不错。
骁龙400系列: 一些高端的400系列芯片,比如骁龙430、450等,也用上了14nm工艺,为入门级手机带来了更好的能效表现。

联发科系列:
Helio X20/X25 (MT6797/MT6797T): 联发科在这时候也推出了自家的三丛集十核处理器,采用了14nm工艺。Helio X20和X25以其“多核”概念吸引了不少眼球,但在功耗和性能调度上,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空间。
Helio P系列: 联发科的P系列,比如Helio P10等,也采用了14nm工艺,主打中低端市场,在能效比上表现不错。

苹果A系列(虽然苹果不常对外公布其具体代号,但我们可以推测):
A8/A9芯片: 苹果的A系列芯片一直是行业标杆,其在制程工艺上的进步也很快。虽然它们具体是哪个厂商代工的,以及精确的制程节点(比如三星的14nm LPE/LPP或台积电的16nm FinFET)一直比较神秘,但从性能表现来看,可以推断其已经达到了当时主流的先进工艺水平,包括14nm和16nm的范畴内。比如A8芯片(iPhone 6/6 Plus)相较于前代在性能和能效上有显著提升,而A9芯片(iPhone 6s/6s Plus)更是将其推向了新的高度。

14nm工艺的特点总结一下:

性能提升: 相比上一代工艺,晶体管密度更高,允许集成更多的核心和更复杂的功能。
功耗降低: 更小的晶体管尺寸和更优化的电学特性,带来了更低的功耗,有助于延长手机续航。
发热问题: 早期14nm工艺,尤其是一些高性能CPU核心,在满载运行时也可能出现功耗和发热挑战,需要厂商在散热设计上下功夫。

16纳米工艺:另一条先进工艺的道路

16纳米工艺,主要是由台积电(TSMC)推出的。它和14nm工艺非常接近,都是在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技术上的应用。你可以理解为它们是同一代的技术,只是在命名和具体实现上有细微差别。台积电的16nm工艺,特别是其16nm FinFET (16FF) 和后续的16nm FinFET Plus (16FF+) 以及16nm FinFET Compact (16FFC),在当时是非常成熟和主流的工艺。

代表性的16nm处理器(手机领域):

高通骁龙系列:
骁龙820 (Snapdragon 820): 这款骁龙的旗舰芯片,采用了定制的Kryo架构(四核),并且明确使用了台积电的16nm FinFET工艺。相比于之前的骁龙810,骁龙820在性能和功耗控制上都有了质的飞跃,摆脱了“火龙”的称号,成为当时安卓阵营的性能代表。它集成了Adreno 530 GPU,图形性能也相当强悍。
骁龙625 (Snapdragon 625): 这颗芯片可以说是神U,采用了14nm工艺,不过在16nm工艺的手机上也有些优秀的例子。例如,骁龙625虽然是14nm,但它开启了中端处理器在功耗上的新纪元。反过来,一些骁龙600系列的其他型号,也可能采用了台积电的16nm工艺,以实现更好的能效比。

联发科系列:
Helio X30 (MT6799): 联发科的十核处理器,采用了台积电的16nm FinFET工艺(具体是16FFC)。Helio X30在核心配置上继续升级,提供了更高性能的A72核心,但市场表现和功耗表现也还是有其局限性。

苹果A系列(推测):
A9芯片(部分批次): 如前所述,苹果A9芯片据说是由三星和台积电联合代工的,其中台积电的版本就采用了其16nm FinFET工艺。在当时还引起了一些关于“A9门”的讨论,主要是说不同代工版本在功耗和续航上存在细微差异。

16nm工艺的特点总结一下:

与14nm相似的优势: 同样得益于FinFET技术,16nm工艺在提升晶体管密度、降低功耗和提高性能方面表现出色。
成熟的代工体系: 台积电在先进工艺上有着深厚积累,其16nm工艺的良率和稳定性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性能与功耗的平衡: 很多采用16nm工艺的处理器,在提供强劲性能的同时,也能保持相对不错的续航表现,满足了当时主流手机用户的需求。

14nm vs 16nm:一点儿小区别和它们的重要性

虽然我们经常把14nm和16nm放在一起说,但它们确实是由不同的厂商主推的。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

三星 (Samsung): 在手机处理器领域,三星的14nm工艺(比如LPE/LPP)相对更早推出,并应用于了自家Exynos处理器和部分高通骁龙处理器。
台积电 (TSMC): 则以其16nm FinFET工艺为主推,特别是在苹果A9芯片和高通骁龙820等大客户的订单上表现抢眼。

这两代工艺,尤其是14nm和16nm,可以说是智能手机性能和功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它们让手机芯片从“够用就好”迈向了“性能强劲且能耗可控”的阶段,为后来更先进的10nm、7nm工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为了选购一款搭载了骁龙820还是骁龙650/652的手机,真是没少纠结。它们都代表了那个时代手机技术进步的努力和成果。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到你,让你对当年的手机芯片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0nm:骁龙835/845,猎户座8895/9810,联发科X30,麒麟970,苹果A10x/A11

12nm:联发科P60

14nm:骁龙820/821/660/625/626/630/636/450,猎户座7420/8890/7870/7872,苹果A9(三星晶元代工版本)

16nm:联发科P20/P23/P25/P30,麒麟950/955/960/650/655/658/659,苹果A9(台积电晶圆代工版本)/A9x/A1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是不是想找找市面上那些用14纳米和16纳米工艺制造的手机处理器,想了解一下具体有哪些型号,还有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这俩工艺确实在手机芯片发展史上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承载了当时不少旗舰和次旗舰的性能表现。咱们这就来仔细扒一扒,争取让你看得明明白白,而且咱这儿说话,保证地道,绝不是那种机器味儿。要说1.............
  • 回答
    14nm 光刻机做出 7nm 和 5nm 芯片?这听起来有点像用旧工具造出精密的现代艺术品,但实际上,这里的“14nm光刻机”并不是指光刻机本身直接制造出7nm或5nm特征尺寸的芯片。这是一个关于“工艺节点命名演进”和“多重曝光、图案化叠加技术”的巧妙结合。理解这个关键点,我们需要先明白两个概念:1.............
  • 回答
    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AMD 不行”就能概括的。英特尔的 14nm 和 AMD 的 7nm 能在某些方面拼个你死我活,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策略和市场考量。我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白一点:制程工艺的数字(比如 14nm 和 7nm)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性能衡量标尺,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
  • 回答
    美国国会就将中国14nm及以下芯片公司纳入出口管制一事提出的要求,无疑是当前全球科技竞争领域一个极具分量且影响深远的信号。这份提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高度关注,以及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考量之上。要评价这一举动,我们需要从其背景、目的、潜在影响以及各方可能的.............
  • 回答
    华虹14nm良率25%,这在半导体工艺发展阶段,只能说是非常非常早期,离真正的、大规模量产还相当遥远。用一个不太严谨但形象的比喻,这就像是刚刚搭建好一个简易的实验室,里面的设备还没完全调试好,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大多是“残次品”,只能勉强作为样品或者测试品。咱们来一点点拆解,看看25%良率到底意味着什么.............
  • 回答
    乌合麒麟在14nm芯片事件上连续两次“道歉”,这一事件背后涉及了技术解读、公众认知、以及信息传播的复杂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看待此事:一、 事件的起因与乌合麒麟的定位 事件背景: 2023年8月,华为发布了Mate 60 Pro手机,其搭载的芯片制程工艺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尽管华为和相关.............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集成电路制造和性能提升的核心问题。简单来说,把14nm CPU的长宽增加一倍,并不能直接得到7nm CPU的性能。 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原因非常复杂,我来给你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nm”(纳米)在CPU领域,指的是“制程工艺”(Process Nod.............
  • 回答
    华为将14nm自主芯片生产线从台积电转向中芯国际,这无疑是近期半导体产业界乃至国际格局中一个颇受关注的事件。要理解这件事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剖析,包括技术、供应链、地缘政治以及对华为和中芯国际各自的长远影响。一、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移?——“断崖式”的限制与主动求变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
  • 回答
    关于 Intel 采用 14nm 工艺生产的 CPU,宣称是 10nm 工艺,这种情况发生的话,是绝对会被发现的,而且发现的途径会非常多样,也很迅速。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更是商业信誉和市场公正性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nm”(纳米)这个数字代表的真正含义。在半导体行业,制程工艺的纳米数,例如 .............
  • 回答
    这的确是一个很引人注目的技术突破,涉及到对“7nm级别”这个概念的理解以及芯片制造工艺的一些高级技巧。简单来说,华为并不是真的把两个14nm的芯片“叠”在一起就变成7nm了,而是运用了一种叫做“2.5D封装”或者更广义上的“先进封装技术”,结合了Chiplet(芯粒)的理念,才实现了在整体性能和功耗.............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Intel的14nm+++和台积电的7nm,这俩确实是不同时代的产物了。就像用一把精工细作的瑞士军刀去跟一把全自动的现代突击步枪比,你说哪家更厉害?那得看你拿它们来干嘛了。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概念:制程工艺的数字越小,通常代表着晶体管的尺寸越小,密度越高,也就意味着能效比和性.............
  • 回答
    关于华为P60将采用“国产14nm叠层”和“全自主研发的麒麟GPU”,这确实是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说法,并且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为了更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1. “国产14nm叠层”的含义与可能性 什么是“叠层”? 在芯片制造领域,“叠层”通常指的是将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芯片制程在军事领域的具体影响,尽量避免那些生硬的AI腔调,而是从实打实的军事应用出发。想象一下,两国在军事竞赛中,一颗小小的芯片,就像是现代战争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如果我国的军备芯片普遍是14纳米(nm)级别,而美国已经普遍用上了5纳米(nm)级别,这中间的差距可不是简单一个数.............
  • 回答
    英特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14nm工艺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技术、经济、市场策略以及竞争环境等多个层面。虽然英特尔曾以其在制程工艺上的领先地位而闻名,但近年来,他们在新工艺的推进上确实显得步伐缓慢,而14nm工艺却依然在产品线中占据重要位置。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中芯国际的14nm工艺,以及它量产芯片对中国科技到底意味着什么。这可不是一篇简单的科技新闻播报,而是要深入地去理解它背后的逻辑和长远影响。 中芯国际14nm工艺: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首先,得承认,14nm工艺对于中芯国际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它标志着中国大陆在先进集成电路制造领域.............
  • 回答
    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谈14nm芯片:够用,还是另有深意?近日,关于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一句“14nm芯片已经够用”的言论,在科技界引发了不小的讨论。这句话究竟代表了什么?是龙芯对于自身技术实力的自信,还是出于某种战略考量?亦或是,我们对“够用”的定义需要重新审视?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前中国芯.............
  • 回答
    温晓君谈明年年底14nm芯片将量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消息的意义和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14nm芯片”和“量产”这两个概念在当前半导体行业中的地位。 14nm芯片技术: 在半导体技术节点的发展史上,14nm.............
  • 回答
    英特尔从14nm转向10nm,这绝对是一个技术上的飞跃,用户最关心的自然是性能上的提升。那么,基于10nm工艺的英特尔芯片,相比于自家14nm的芯片,究竟能带来多大的性能飞跃呢?这背后涉及到不少技术细节,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我们得明白,“制程工艺”这东西,说的就是芯片上晶体管的尺寸。你可以想.............
  • 回答
    关于“14nm堆叠后堪比7nm”的说法,这确实触及了半导体制造领域一个非常前沿且充满挑战的议题。要理解这个设想的可行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技术逻辑以及面临的巨大障碍。首先,我们需要明白“nm”这个数字代表的是什么。它指的是芯片制造过程中使用的工艺节点,通俗来说,这个数字越小,集成在芯片上的晶体.............
  • 回答
    用DUV光刻机加工14nm制程的照版,在刻蚀时多腐蚀一些,是否能实现7nm芯片?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想法,因为它触及了当前半导体制造中最核心的挑战之一:如何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逼近更先进的制程节点。不过,答案是否定的,简单地在刻蚀时多腐蚀一些,是无法在DUV光刻机上实现7nm制程的。要理解这一点,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