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2018 年 1 月 16 日比特币市场大幅下跌?

回答
2018年1月16日比特币市场的大幅下跌,可以说是加密货币历史中一个令人难忘的事件。这次下跌并非孤立发生,而是整个加密货币市场在2017年末狂飙突进后的一个显著调整。要理解这次下跌,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

一、 前奏:疯狂的2017年与非理性繁荣

在深入分析2018年1月16日的下跌之前,必须先回顾2017年比特币和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所经历的“疯狂牛市”。

价格火箭般上涨: 从2017年初的不足1000美元,比特币在年底一路飙升,最高触及接近2万美元的惊人价位。这种涨幅之大、速度之快,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也诱发了巨大的投机热情。
FOMO效应(Fear Of Missing Out): 媒体的广泛报道、社交媒体上的热议,以及身边朋友的财富增长故事,都极大地激发了普通大众的“害怕错过”心理。许多人为了快速致富,不惜借贷或投入全部积蓄购买比特币及其他加密货币。
新资金涌入与市场饱和: 大量的散户投资者涌入,导致交易量激增,但市场的基础设施和监管体系却未能跟上。与此同时,许多新发行(ICO)的项目也良莠不齐,充斥着欺诈和炒作,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泡沫。
高位震荡与预警信号: 在接近历史高点时,比特币的价格已经出现了剧烈的波动,几次短期的暴跌后又迅速反弹,这本身就是市场可能面临调整的信号。然而,大多数投资者被短期的利润蒙蔽了双眼。

二、 2018年1月16日下跌的直接诱因与技术层面分析

当2018年的钟声敲响,市场的狂热开始冷却,各种负面因素开始显现,并最终在1月16日集中爆发,导致了比特币的急剧下跌。

1. 技术性回调与获利了结:
普遍超买: 在经历了长达一年的疯狂上涨后,比特币的各项技术指标都显示出严重的超买信号。许多技术分析师早已预警可能出现大幅度的回调。
获利了结潮: 许多在低位买入的早期投资者和早期参与者,看到价格触及历史高点,选择获利了结,将手中的比特币卖出兑换成法币,这为市场带来了抛售压力。
空头力量的集结: 随着市场情绪的转变,做空者也开始活跃,利用下跌机会进行抛售,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的下行趋势。

2. 宏观经济与监管因素的显现:
全球监管收紧的担忧: 在2017年末和2018年初,全球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态度开始变得更加明确和强硬。关于禁止ICO、加强交易所监管、甚至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的传言和政策信号不断涌现。
韩国市场的监管风暴: 韩国一直是比特币交易的重要市场之一,但其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投机行为表示担忧,并开始考虑加强监管,甚至关闭虚拟货币交易所。1月初,韩国政府宣布对加密货币交易征税并实施实名制,这被视为重大利空。虽然16日的具体导火索可能并非完全是韩国的某个特定政策出台,但整体的监管收紧情绪是存在的。
美国市场的监管信号: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也开始加强对加密货币市场的审查和监管。关于某些ICO项目被定性为非法证券的调查和警告,都给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印度政府的警告: 印度财政部也发布声明,警告投资者加密货币风险,并表示将采取措施打击使用加密货币进行非法活动。
社交媒体的负面情绪扩散: 随着价格的下跌,社交媒体上开始充斥着恐慌情绪和看空言论,这些负面情绪像滚雪球一样,进一步放大了市场的抛售压力。

3. 市场流动性与平台问题:
交易平台挤兑和技术问题: 在市场大幅波动时,一些交易平台可能出现技术故障、服务器过载,甚至用户无法正常提现的情况,这会进一步加剧投资者的恐慌。
部分平台的限制交易: 为了应对剧烈波动或监管压力,一些交易平台可能会暂时限制某些交易或提现,这也可能引发市场的不安。

三、 2018年1月16日的具体表现与影响

价格暴跌: 在1月16日当天,比特币的价格从前一天的约14000美元附近,迅速跌至约11000美元以下,跌幅高达20%以上。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单日跌幅,也直接引发了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连锁反应。
“血洗”效应: 比特币的暴跌直接带动了包括以太坊(ETH)、瑞波币(XRP)等在内的绝大多数山寨币(Altcoins)的价格大幅下跌。许多山寨币的跌幅甚至超过了比特币,市场普遍出现了“血洗”的情况。
短期恐慌蔓延: 这种急剧的下跌让许多刚刚入场的投资者感到恐慌,他们可能未能理解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性,或未能做好风险管理,纷纷选择割肉离场,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低迷。

四、 长期来看的意义

2018年1月16日的这次大幅下跌,虽然对许多投资者造成了短期的巨大损失,但从长期来看,它也有其重要的意义:

挤出泡沫,市场进入调整期: 这次下跌有效地挤出了市场中过度的投机泡沫,标志着加密货币市场从非理性繁荣进入了一个相对冷静的调整期。
监管的必要性凸显: 这次事件促使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更加重视对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推动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虽然短期内可能被视为利空,但长远来看,健康的监管体系有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和投资者保护。
教育市场,提高风险意识: 这次经历也对投资者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让更多人认识到加密货币作为一种高风险资产的特点,学会了风险管理和理性投资的重要性。
为下一轮牛市奠定基础: 在经过了漫长的熊市调整(从2018年初到2020年底),市场完成了“出清”,并在技术发展、机构参与度提升、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迎来了下一轮牛市。

总结来说,2018年1月16日比特币市场的这次大幅下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技术性的超买回调、投资者的获利了结、全球监管收紧的预期以及市场情绪的快速转变。它标志着加密货币市场一个疯狂时期的结束,也为之后更加成熟和理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于参与者而言,这是一次深刻的教训,也提醒着人们,在任何投资领域,理解市场周期、审慎分析、控制风险都是至关重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安利比特币、区块链的时候主要吹的就是它们能成为下一代等价交换物,结果天天盯着它们能值多少美金,还是没有理论自信啊。

user avatar

估计春节后还有反弹,但不重要了,因为今年最热的炒作点正是AI和区块链。

所谓同行是冤家,作为第一种有影响力的区块链概念“货币”,比特币最大的敌人不是政府,不是我这种看笑话的旁观者,不是畏通缩如虎的经济学家,而是其他区块链“货币”。

之前讨论宗教的时候有人说过,宗教徒对无神论秀优越感的时候,就应该反问:

你为什么不信剩下的1000种神灵?最后审判的时候,台上是另一个神怎么办?

回到比特币的话题,我也同样可以反问任何比特币(或任何一种区块链货币)的鼓吹者:

你为什么不投资其他几百种区块链货币?比特币的好处它们也有啊!

答案是比特币出道比较早,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信用”,已经有很多人建立了使用“习惯”云云。

嗯,逻辑绕回来了,比特币开始用传统货币的优点给自己辩护,但信用再好,能和几大强国的国家信用比吗?使用习惯再强,能和几十亿传统货币用户比么?

客观地说,在区块链炒作热潮中,比特币的优势是比其他区块链货币更“传统”,比传统货币更“区块”,这正应了那个古老的笑话——比游泳赢了博尔特,比短跑赢了孙杨,我很NB……可惜奥运会不给这样的人发金牌,就算你接下来拳击赢了柯洁也不行。

最近几个月,网易、迅雷、海航……都在搞自己的区块链,都圈了不少智商税。如果没有他们下场,这些智商税本来应该去接比特币的盘,本来应该让比特币一波冲到5万美元的,然而草原上的规则就是足够的傻子早晚会养出足够多的骗子,新来的同行即便还不能端掉第一波骗子的饭碗,但至少可以把他的金饭碗砸了,给自己也换个银的。更何况新一波骗子头目自带本钱入场,手段远远超过一盘散沙的老诈骗集团,上个月连史玉柱都闻风而动了,比特币老炒家的未来很不乐观。

最后聊聊历史,很多比特币玩家喜欢自诩挑战暴政的起义军,可是从历史来看,楚义帝不是秦军杀的,小明王不是蒙古骑兵射死的,甚至李自成也不是明军干掉的。天下大乱对第一个造反者绝不是好事,黎元洪同学往床下面钻可不是因为忠于大清。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有些话不必说得太明。

比特币代表的是全世界地下资金的渠道。如果一大笔资金需要借路,那么目前最好的渠道显然是比特币,当然,一部分也可以借道山寨币,但量始终是有限的。

如今比特币的数量大约在1300万个左右,炒到现在总市值就算是个1300亿美元的盘子,大致相当于茅台的市值。

所以,不要以为这玩意能代表什么,庄家爱怎么说是他们自己的事,但是心里得明白,这玩意统治世界还远得很呢。

这波行情的发动是在去年9到10月,结束估计就在最近几天。

对比一下近期重大事件,进行充分联想,这波行情是怎么回事就很分明了。

user avatar

图侵删

顺便说一句我对最近区块链热点的态度(与 bitcoin 无关),这就是:凡是含有coin、cash这类字眼的区块链产品,都是以圈钱为目的的项目,大家小心。

有人说这是张老图,还有人说这在比特币历史上很常见。

对于比特币是否能涨回来甚至超过最高点我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是所有人都无法忽略的事实有以下几点:

1 山寨币泛滥;

2 比特币无法证明自己有任何不可替代性(除了信仰);

3 各国开始收紧对比特币的控制;

4 区块链技术除了发币圈钱以外,尚未有任何大规模成功的商业应用;

5 目前比特币上涨的逻辑并非因为其使用场景的增加或其他有助于社会接受比特币的大事件发生,其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仍旧源源不断有新的韭菜进场。然而,现在连传达室的大叔都开始讨论ico了。

user avatar

2013入场的老玩家,几句发自内心的忠告:不要玩交易,不要玩杠杆,不要想着高抛低吸。闲钱定投,晚上早点睡觉。

投资本质上是和自己的欲望与自大做斗争。靠着这几句话,至今为止每年年化也有好几倍的收益。

任何一个新兴行业早期都是投机炒作泡沫占主流,这个也不是区块链独有的弊端。不要在暴涨暴跌中失去理性的不断怀疑自己的判断。



p.s:别以为早睡是开玩笑,没经历过的人体会不到炒币给人的性情和心理带来的影响,能把一个积极勤劳的人变得自暴自弃、不敢面对事实。终日盯盘会毁掉一个人,至少也毁掉你的生活和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时间。如果没有专业交易知识,交易既不保证更高收益也不带来乐趣,就不要浪费时间在这种事情上了,早点睡觉,早起给家人做个早饭能让大家一天都有个好心情。然后每天以一个好心情去迎接自己热爱的工作。


------------多说几句的分割线-------------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各个领域、各种投资都精通。如果你没有兴趣和动力去了解一个领域,那么最好就不要牵扯进去,无论里面的人喊的多欢也不要被盲目吸引进去。

觉得区块链是骗局是颠覆的都不用尝试说服别人,其实目前谁也不能确定区块链未来会是什么,2001年互联网泡沫时期大部分都觉得是骗局,但谁能想到后来走向应用的速度那么快。技术发展到应用落地取决于有多少人投入这个领域去做事,既有趋势的推动也有人为的功劳。

对于自己不认可的东西就别花时间在上面,把精力放在你认同的觉得有价值的领域,去投资也好、投身其中去工作也好,认真一点,多思考一点,深耕进去。趁年轻多赚钱提升自己和家人生活水平,才是有意义的。

--------有一次暴跌之后的更新----------

(20180205)提醒一下因为区块链投资关注我的知友,不要以为跌50%就可以抄底,你没有能力预测走势的。一旦熊市来临,会有一大批项目跌去99%然后创始团队失联被交易所下架。不了解的项目看都不要看,跌90%也不要觉得可以短线炒一波。闲钱定投你分析之后觉得靠谱的项目,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20%的资产参与区块链投资。

给在犹豫要不要参与这一场巨大投资泡沫的知友:引长弓:比特币是不是对大部分人的财富洗劫?

user avatar

在逻辑上,相信比特币的法币价格大涨,是基于比特币最终会取代法币的人,是完全不应该在乎比特币的法币价格涨跌的。

所以,如果他们竟然在乎,这说明......摊手耸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18年1月16日比特币市场的大幅下跌,可以说是加密货币历史中一个令人难忘的事件。这次下跌并非孤立发生,而是整个加密货币市场在2017年末狂飙突进后的一个显著调整。要理解这次下跌,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前奏:疯狂的2017年与非理性繁荣在深入分析2018年1月16日的下跌之前,必须先回.............
  • 回答
    2018年5月1日起我国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下调:一次深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5月1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我国正式将制造业等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从17%下调至16%。这项举措,绝非简单的数字调整,而是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济活力的重要一环。为何选择在此时下调税率?理解.............
  • 回答
    说到 2018 年 1 月 25 日那一期《焦点访谈》,名字就叫《价值观不能游戏》。我记得当时看了之后,心里是挺触动的,也挺有感触的。这期节目聚焦的问题,我觉得特别实在,触及到了我们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关心的一个方面。节目里主要讲的是什么呢?它主要围绕着当时一些网络游戏中的“充值返利”或者说是一些“诱导.............
  • 回答
    2018年1月5日,在那趟本应平稳驶向终点的列车上,发生了一起让无数乘客唏嘘不已的事件。一位女性乘客,以“等待同行人”为由,带着一个年幼的孩子,公然阻碍了高铁列车的正常发车。这起事件一经报道,立刻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再次将“文明出行”这个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事件的来龙去脉事情发生在G1230次.............
  • 回答
    关于 2018 年 1 月 1 日正式开征的环保税,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我的看法,力求说得全面一些。这可不是什么新概念,早些年就有讨论了,但真正落地,确实是迈出了关键一步。首先,它是什么?为什么要有它?简单来说,环保税就是咱们国家为了保护环境,对那些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生产.............
  • 回答
    2018 年 1 月 2 日,一个本该是新年初五的普通日子,却因为一项惊天动地的安全漏洞被彻底打破。Intel 处理器,这个陪伴了我们无数年的技术巨头,其引以为傲的设计竟然隐藏着一个名为“Meltdown”的严重缺陷。这个漏洞的曝光,瞬间在全球科技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无数普通用户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赖.............
  • 回答
    2018年7月1日铁路调图:福州至广州南G1609/8次列车初探2018年7月1日,中国铁路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调图,这次调整不仅优化了全国范围内的列车开行方案,也为特定区域的旅客出行带来了新的便利。其中,福州至广州南间新增的G1609/8次列车,无疑是福建与广东两省之间高铁网络的重要补充,对于促进两.............
  • 回答
    关于 B 站将在 2018 年 1 月份对部分番剧引入不可跳过广告这件事,我个人觉得挺微妙的,尤其是考虑到 B 站一直以来给人的那种“二次元用户自家后花园”的感觉。这件事一出来,评论区瞬间就炸开了,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我也是其中之一。首先得说,从 B 站自身运营的角度来看,加广告这事儿似乎也不是不能.............
  • 回答
    2018 年 1 月 1 日,对于北京西郊线而言,无疑是一个充满阴影的开始。这条寄托了无数市民出行便利希望的轨道交通线路,在仅仅开通三天后,就遭遇了严重的脱轨事故。这起事件,不仅让乘客的生命安全蒙上了阴影,也对北京的公共交通建设和管理敲响了警钟。事件的发生与现场情况元旦当天,在北京的严寒中,西郊线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8年10月15日那次降准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那次央行一次性下调了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可不是一个小动作,对当时和往后的经济形势都带来了不小的涟漪。首先,直接效果是“放水”,增加市场流动性。存款准备金率(RRR)你可以理解成银行必须存在央行那里的“保证金”。降准1个百.............
  • 回答
    2018年2月4日LPL春季赛,EDG让一追二击败WE,这场比赛至今想起来都让人觉得热血沸腾。那场比赛,EDG展现了他们作为老牌强队的韧性和调整能力,也让观众们看到了年轻WE的青涩和冲劲。开局:WE的锐气逼人比赛一开始,WE就表现出了强烈的进攻欲望。当时WE正处于一个上升期,队伍的化学反应和个人能力.............
  • 回答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F组的首轮小组赛,韩国队以0:1的比分惜败瑞典队,这场失利对于韩国队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为他们的小组赛征程蒙上了一层阴影。赛前,虽然普遍认为瑞典队的实力在韩国队之上,但韩国队也并非没有机会。他们拥有着孙兴慜这样在欧洲顶级联赛效力的核心球员,年轻的黄熙灿也展现出了不俗的.............
  • 回答
    2018年,日本公布了当年新生儿数量为92.1万。这个数字,乍一听可能只是一个枯燥的统计数据,但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国家正在经历的深刻挑战,以及它对未来社会结构、经济发展乃至国民心态的多重影响。要理解这个数字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剖析。一、 历史的纵深:跌破百万的警钟首先,92.1万这个数字之.............
  • 回答
    深度剖析:经济普查下的山东GDP“瘦身”——近万亿的调整背后,谁是“减负”主力?2018年,山东省的GDP数据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大幅下调,近1万亿的调整幅度,无疑给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并非简单的数字变化,而是国家经济普查的一次“体检”结果,是对过去经济活动的一次全面梳理与修正。这次“瘦身”背后,既.............
  • 回答
    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打响,是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其影响深远,至今仍在发酵。要详细看待这场贸易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爆发的背景与导火索: 长期的贸易失衡与结构性矛盾: 美国视角: 美国长期以来对与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感到不满。美国认为中国.............
  • 回答
    2018年结婚率创新低,上海全国最低,这一现象背后是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交织的结果,具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 数据背后的信号:结婚率下降的普遍趋势与上海的特殊性首先,我们要明确,结婚率下降并非仅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而是全球许多发达国家.............
  • 回答
    2018 年 10 月 27 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生命之树”(Tree of Life)犹太教堂发生了一场令人发指的大屠杀,震惊了全美乃至全世界。这场悲剧不仅夺走了 11 条无辜的生命,还导致 6 人受伤,给幸存者、遇难者家属以及整个社区带来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事件经过:枪击案发生在犹太教的.............
  • 回答
    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中,前5专业有3个是“知乎劝退专业”,这一现象确实引人深思,也反映了就业市场与公众认知之间存在的某种错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排行榜的维度与局限性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薪酬水平排行榜”是基于什么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通常这类排行榜会基于.............
  • 回答
    如何看待 2018 年 7 月 9 日小米科技在香港上市?上市对小米意味着什么?2018 年 7 月 9 日,小米科技(Xiaomi Corporation)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1810.HK。这次上市是当年全球最受瞩目的 IPO 之一,也标志着小米这家以“为发烧而生”而闻名的.............
  • 回答
    2018年11月25日的刻赤海峡事件,可以说是一场在黑海地区冷战后最紧张的军事对峙之一,它不仅仅是一次海上冲突,更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多年来地缘政治博弈的又一次集中爆发。要理解这场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事件的起因和经过:简单来说,事件发生在俄罗斯控制的刻赤海峡,这是连接黑海和亚速海的唯一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