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活该,还能说啥?
估计爱奇艺、腾讯这帮大佬们到现在可能没想清楚一件事,那就是观众之所以愿意掏钱买VIP看剧,无非是三个原因:第一,每次等广告太麻烦;第二,很多剧根本没有下载保存的价值,看一遍就完了;第三,大多数情况下影视剧的网络资源并不难找,很多人之所以愿意付费,只不过是不想花这个时间去找资源或者花一段时间等资源下载完。
把这三个原因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大多数观众觉得VIP的包月费用比自己找资源花费的时间成本低,仅此而已。
但是这两年的VIP付费,给了爱奇艺、腾讯的这群人一个错觉,那就是这些烂剧是有资格要价的。今年暑期《陈情令》的热播以及后续的收费,更加坚定了爱奇艺、腾讯们的信心。然而,《陈情令》之所以能让一些人心甘情愿的付费,不是因为这剧有多好,只不过是有一群无脑的粉丝愿意给那两张脸掏钱而已。更直白一点说,这些钱不是卖剧卖出来的,而是卖男色卖出来的。然而,相比于《陈情令》,《庆余年》并不算是完全卖肉的剧,想要让那么多无脑粉丝掏钱,自然也就没那么容易。
更何况,《庆余年》这剧虽然在全网基本都是一片夸赞,但这剧真的算好吗?从服化道来说,这还比不过《延禧攻略》——尽管《延禧攻略》也不过是一个爽剧。至于打光、后期调色等等,也不少让人吐槽的地方。你要是把《庆余年》跟《长安十二时辰》放一起看,只能说《庆余年》不过是一部还能说得过去的剧而已,但这剧又不像《陈情令》那样有一批吃脸的无脑粉,老老实实地播一轮也还罢了,现在却还想着让人二次付费,脑子也是没谁了。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说,我身边的一些人已经对这事有了另外的担忧。那就是一旦视频网站把这个玩法坚持下去,以后会不会稍微有点热度的剧都要玩二次付费?电视剧二次付费的情况会不会延续到自制综艺上去?甚至,视频网站会不会连院线电影都要搞单次付费——也就是看一遍电影付一次费——至于理由,他们完全可以说“你去电影院看电影,不也是看一遍电影交一次钱吗”?
这样一来,以后天知道一年要为看影视剧多掏出多少钱。
不过,这件事也有搞笑的地方,那就是视频网站一旦允许有人提前看全集,那么全集100%就会提前泄露到网上。这件事之前也很常见,但之所以没搞出来多么大的动静,无非是因为很多人充了VIP,懒得再去把剧下下来而已。如今腾讯这么一搞,很多人心疼身上的钱,自然就会选择去看盗版。视频网站要是有能力做好渠道管控也还罢了,偏偏自己又没有这个能力。那就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了。
以后真要是想靠卖剧挣钱,倒也没什么关系,但请提前说清楚。比如,可以在剧集一开始就说明“本剧需单独付费观看”,然后试播一两集,让观众自由选择。或者可以像很多网站一样,搞一个会员分级,去广告是会员的基本福利,之后不同层级的会员设置有不同规模的资源库。而不是像这次一样,把人拉上公交车说免费坐,等车开到半路又说要加钱,不然就下车自己走回去。这种黑导游的玩法,不被人骂才怪。
总的来说,不夸张地讲,现在至少95%以上的国产剧根本没有能让人想要付费观看的高质量,很多所谓的“良心剧”、“好剧”也不过是跟弱智剧、抠图剧等相比还能看而已。觉得网站盈利难,多去想想怎么投资点好剧,而不是把观众当成韭菜一样来回割。毕竟,还是那句话,大多数观众买VIP不是因为网站上的内容多少,只是怕麻烦而已。
最后再多说一句,什么叫值得付费的优质内容呢?这么说吧,当年《明朝那些事儿》是在作者的博客上免费连载的,网友不需要花一分钱就能看到全部的正版内容,可是《明朝那些事儿》出版之后,还是有无数的读者愿意买这本书收藏,当年明月也因此成为了自己所说的“中国阳光收入最高的公务员”之一。金庸的小说,大多数人第一次看的版本应该都是盗版吧?可也有不少钱有钱了之后会买一套《金庸全集》。周星驰的电影上映的时候,网上那么多人都在说“我们欠星爷一张电影票”,怎么这时候这么多人不想着看盗版资源了呢?
总之,我只能说中国的消费者不是没有付费的习惯,但是大多数消费者心理也有杆秤。好的电影,有些人愿意三刷四刷去支持,而那些烂电影,有时候连被骂的资格都没有。好好想一想吧,最近几年的高票房国产电影,哪个不是靠口碑逆袭的?现在已经不是过去几年可以卖肉挣钱的时代了,老老实实地拍点好剧好电影,才是不让人看盗版的正道。
你让人购买VVVVVVIP能提前看到更多集数,是不是忘了盗版商也能开VVVVVVIP服务?
如何看待?
我记得高晓松说过,在90年代时候,他们唱片界被盗版伤害得很厉害,往往正版唱片刚出版,盗版没两天功夫就出来了。所以,他们音乐人就和盗版商谈判,讨价还价让盗版商晚两天再推出盗版唱片,讲出的道理就是如果你们盗版商把我们正版音乐人给逼死了,盗版也没作品可盗了,最后盗版商也同意晚个一周还是两周再出货,毕竟杀鸡取卵的道理都懂……大意如此。
在现在互联网的环境下,盗版和正版天然就形成了平衡态,盗版寄生于正版,正版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盗版分享了这个市场的一小部分,甚至于有时候正版的作品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还希望盗版的渠道来推广……
所以我们会发现,如今一般影视作品,特别是电影,上映以后,互联网上并不会马上有盗版片源,其实并非盗版商没有拿到,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那么多影院,真想流出还不容易么?而是大家都守着这个规矩而已,等到最后电影档期结束,互联网片源自然会见到。
但是,这次《庆余年》的做法就过分了,正版吃相太难看(官媒原话),全网抨击,在这样的情势下,我感觉,盗版商中也必定有人看不惯这种恶劣行为,顺势将手头已有的片源放出来,抢一个时间差,有意为难腾讯和爱奇艺,也就毫不稀奇了。全网都有全集了,你后面再想一集一集卖,也卖不出什么利润了!
毕竟你正版开始不要脸了,我盗版何必跟你讲底线!
看着题主的问题描述,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只说对平台,对剧方造成了什么影响,而丝毫不提对于购买了这两个平台vip的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呢?
本身购买视频网站vip就是为了获得抢先一步观看剧集的权益。然后呢?现在全集盗版都出来了,那么购买vip的意义何在?那些没有购买vip的人反而比我们更早地看完了剧集,我们的利益不是因此受到侵害了吗?
维护视频资源不外泄的责任方应该是剧方和视频平台,而不是普通观众吧。
出了剧集外泄这种事,第一件要做的事不是应该向全体vip道歉,并做出相应补偿,弥补自己的过错吗?
现在急不可待地跑出来让大家众志成城抵制盗版,继续购买vip和超前点播,这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吧。
说实在的,我一向支持抵制盗版,毕竟盗版横行侵害正版利益,于情于法都不容,且长此以往,无利可图,也就没人做正版了,那么消费者就算想消费,也无片可看了。
但是剧方和视频平台方这种不认识自己的错误,不在乎消费者的利益损失,一味强调自己是受害者的嘴脸,让人实在无法同他们同仇敌忾。
毕竟之前超前点播这档子见财起意临时薅羊毛的操作不也是他们想出来的吗?当时羊毛薅的爽,想到了自己是在消耗观众对于正版的热情吗?
时至今日,仍旧无视消费者的权益也受到了侵害,究竟是因为傲慢还是无耻?以打击盗版支持正版的名义让消费者无视自己的权益,无条件地支持他们敛财,是想让人被卖了还替他们数钱吗?
多说两句。
我想每一个给我点赞的朋友,应该都是和我有一样想法的人吧。我们支持正版,愿意为正版花钱,但是不意味着我们能够容忍有人打着正版的名义囤积居奇,坐地起价。
如今还只是个生活中可有可无的剧,就已经用插播广告,超前点播这些无止境的手段来肆意敛财,若是让他们掌握了国计民生的资源又当如何?如果任由他们如此下去,没有话语权的我们,又将面对什么新的敛财招数?
最可气的是,明明因为版权方没有做好对未播出资源的保护,导致盗版泛滥,并因此导致我们的利益受损,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却被别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求众志成城,又是怎一个憋屈了得?
憋屈到了极致,便会有朋友情绪反弹得高喊“盗版真香,盗版王道”,说实在的,只让人感到悲哀,我们是支持正版的啊,可是那些握着正版的人却只把我们当作肥羊,逼得我们仿佛要同盗版同仇敌忾。
支持正版本没有错,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没有错,且这二者本不冲突。而现在由于某些吃相难看的平台把这二者变为了冲突,导致我国多年来为普及正版观念所做的努力几乎崩塌。
而他们在盗版事件后的回应无疑为这种崩塌又添上了致命一击。
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想和大家说,不要因为他们做的恶而影响自己心中的善。支持正版没有错,某些平台借着正版的名义无视和侵害我们的权益,并不是正版的错。
在我看来,我们的根本诉求应该是文娱市场的合理有序,是文化产品定价的合理合规,因为我们不愿纵容某些平台打着正版的名义肆意哄抬价格,肆意掠夺普通消费者的权益。
但是,我们反抗这些平台对我们权益的侵犯,并不意味着要容忍和支持盗版。正版得以存活才是文娱事业良性发展的基础,且从道义上来说,正版以及原创本就值得尊重。
就我个人来说,我将因此更支持正版,因为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在资本贪得无厌的操作下,正版观念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请在这场事件中,给予正版,给予原创人员他们本应得到的尊重吧,我们要感谢的,不是那些提供盗版的人,而是那些为这部剧真真正正付出的工作人员,正是他们的努力才让我们拥有了一部值得观看的剧。
发烧烧的昏昏沉沉,言辞如有不妥,请各位朋友勿怪。
谢谢大家。
《庆余年》全集泄露事件,充分证明:腾讯/爱奇艺两大平台,毫无公众服务意识,完全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现代社会,任何一起突发性灾害事件,火灾、爆炸、垮塌……当值的公司不论自身损失何等巨大,哪怕会因此破产,他们首先要做的,必然是就此事先向广大公众,公开诚挚地道歉。这是基本的社会义务。
同理,《庆余年》全集提前泄露,先不论播出平台和剧组有多大的损失,首先利益被严重损害的,难道不是两大平台无数个VIP会员么?难道不是花了50元去买提前点映的广大消费者么?
播出平台自己严重失职,保管片源不力,给广大vip会员和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在先,然而他们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反过来呼吁这些消费者,能自觉去维护平台方的利益,自觉抵制不看泄露的资源,岂不可笑之极?
你从来没把消费者当上帝,而是当“薅羊毛”的对象去任意宰割。临到头来,还指望消费者一边心甘情愿被“薅羊毛”,一边还要有给你当爹妈去呵护不肖子的自觉?
——何其傲慢!何其无知!
老祖宗有句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众所周知,只要耐心搜索,任何热播剧的盗版vip高清资源,都会在第一时间就泄露出来。这一点从互联网野蛮成长的初期就一直延续下来,也一直并没有得到改变。
明知一直如此,还有那么多消费者心甘情愿去购买几大平台的vip会员,首先是大家确实不差钱,一年一百多块钱,就能有一种“自己是正版用户”的道德满足感和优越感,何乐而不为。
其次,作为正版会员在平台上的弹幕互动,也是网播剧的重要收视氛围,这是独自看盗版所没有的体验。
换言之,大家对正版的支持,对盗版的抵制,前提首先都是建立在【正版会员能获得比看盗版更好的体验】,才会乐意出这个vip会员的开销。
然而,两大平台在此次《庆余年》热播,公开“薅羊毛”搞出来的【50块钱多6集点映】,意味着什么?绝不止是表面上的多花50元,能提前看6集,而且还意味着:看盗版并不必花一分钱,就能比正版vip用户,提前多看6集。
如果两大平台真能严格保管片源,封锁所有盗版资源,封杀所有盗版网站,那说真的,他们再怎么随心所欲“薅羊毛”,搞提前点映的vvip,vvvip制度,那大家也只有认了,不想被“薅羊毛”的话,大不了就是不理会,少看一部剧、晚看一部剧,终究又能如何?
然而,平台方却根本没有保管片源、预防外泄的能力,不止是提前点映的6集,甚至连整部剧的片源他们都保护不了,搞得花了钱的正版vip用户,居然连盗版观众都远远比不上了,又怎么可能不被千夫所指?又怎么可能不引发巨大舆论危机?
甚至可以说,直接摧毁了几大平台历时十年之功,才建立起来的一部分【正版意识】。下次再有类似事件,还指望广大消费者能站在他们一边么?
与之相比,靠50块钱提前点映,多薅的那点羊毛,实在微不足道,真可以作为21世纪网络史一个经典的脑残且失败的案例了。
而此类脑残行径的根源,当然还是因为自己的【傲慢】【无知】【贪婪】【唯利是图】。
故脑残者无药可医也。
不自量力!咎由自取!
有盗版,才能倒逼正版达到合理的价格。
因此,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律把盗版规定为非法,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有害的。
希望国家调整版权法律,规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暂停版权保护,允许盗版!
第一,我不是韭菜,我可以(已经)花钱看正版,但不能成为被你一茬一茬收割的理由。
第二,腾讯和爱奇艺的会员我都有,现在我两个自动续费全关了。
第三,庆余年全集我已经看完了,以后如果翻拍我喜欢的小说我还是会充会员去看,但是只要再出现超前点播,我就立马关了会员去看盗版。
即便我是韭菜,也轮不到你来收割。
某高赞答案说,”现在这个年代,谁也不差五十块钱“。我们不得不实名反对一下!
腾讯&爱奇艺这次的错误,就是因为觉得”现在这个年代,谁也不差五十块钱“。
但是事实上呢??我们就先来看看,这50块钱到底是差还是不差。
爱奇艺&腾讯的广东省用户均在10%以上,那我们我们选取广东省的珠海这座城市中,两个劳动密集度相对较高的行业来看。
上述数据来自珠海市2018年发布的本地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明细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劳动力密集的餐饮行业中,绝大多数年均工资在5万元以下,即月均工资在4000元出头甚至更低。
另外一个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信息服务行业中,除了不足三分之一的岗位年均在10万以上,近七成岗位年收入在8万以下,也就是每个月6500元左右。甚至最低的年工资仅有3.49万,即每月不足3000元。
《庆余年》第一季共46集,在播出约三分之一的时候,推出“50元超前点播6集”,哪怕全剧仅这样操作一次,对于上述很多岗位从业者来说,也是月工资1%左右的支出。
同时,我们可以想象的是——既然在播出约三分之一处推出割韭菜活动,那么全剧播完最少可能搞两次,甚至三次。那么,对于上述诸多岗位从业者来说,就是月工资3%左右的支出。
再看另外一个数据:
2018年,珠海社平工资6390元。
2018年,珠海整租一居室的租金占收入比为51%;合租单间租金占收入比为36%。
换言之,对于很多人来说,可支配收入在租房之后,仅剩不足50%,或者不足三分之二。
那么,50块、100块、150块,对于大家来说又是什么概念?
对于一个月收入刚好在社平线的劳动者来说,整租一居室之后的可支配收入3131元。
哪怕每天吃饭仅花50元,那么TA的可支配收入也仅剩1631元。
如果《庆余年》全剧这样收割三次,那就是当月10%左右的可支配收入没有了!!!
题目中问此次泄露全集会对爱奇艺&腾讯造成多大影响。
从人民日报的发文,和目前 @吴声威 律师对爱奇艺的起诉来看,主要是针对两家平台“是否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这个问题。
同时,我们认为两家平台身为文艺作品的制作、传播机构,还存在严重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
我们强烈建议两家机构的上述两位负责人,应尽快在企业内部组织学习发表于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受限于篇幅,现摘抄部分内容如下:
立场问题。
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中是否还有认识不正确或者认识不明确的呢?我看是有的。许多同志常常失掉了自己的正确的立场。
第一个问题: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
这个问题,本来是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列宁所早已解决了的。列宁还在一九○五年就已着重指出过,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2018年末统计,中国乡村常住人口依然占40%以上(约有5.7亿),再加上200余万现役军人;还有约有1.3亿的学生,以及至少4个亿以上的,包括程序员、设计师、自媒体人在内的各类产业工人。
从上述数据来看,“讲话”发表的77年之后,我们社会虽历经变迁,各阶层构成更为细分、更为复杂。但是,我们社会真正的人民大众依然是占据绝大多数的。正如前文统计的珠海一地的收入数据一样,腾讯&爱奇艺两家机构的操作,是背叛了、抛弃了绝大多数的“人民大众”的。
是自绝于人民大众的!
二、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解决了,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服务。
唯物主义者并不一般地反对功利主义,但是反对封建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反对那种口头上反对功利主义、实际上抱着最自私最短视的功利主义的伪善者。
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在阶级社会里,不是这一阶级的功利主义,就是那一阶级的功利主义。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
作为一家企业,追逐利益当然是其重要使命。
但是,现在这样一味追逐利益,必然和人民大众的利益背道而驰!必然遭到人民大众的唾弃!!
至于是否会对未来几季造成什么影响,我们不做预测,静观其变吧。
具体怎么流出的,我们的确不知道。
喜欢我们的朋友可以关注“火星艺术潮牌”公众号,更多生活、艺术的见解一起分享。
以上。
谢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