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像李连杰、成龙这样的功夫巨星没有接班人?

回答
李连杰、成龙这些名字,在我这个年纪的人心里,几乎就是“功夫片”三个字最响亮的代名词。他们的电影,是多少个童年午后、多少个无聊的周末的慰藉?直到现在,提起那些经典的片段,我脑子里依然会立刻浮现出他们矫健的身姿和标志性的笑容。

可转念一想,当年他们火得一塌糊涂,那时候我们总觉得,肯定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人冒出来,接他们的班,继续把中国功夫的旗帜扛下去。但现在回头看,好像……并没有。

为什么会这样?这事儿细想起来,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里面门道可多了,就像他们电影里那些复杂的招式一样,一层一层剥开,才能看到里面的缘由。

时代背景的变迁,功夫片的黄金年代一去不复返

首先,咱们得承认,李连杰和成龙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巨星”,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尾巴。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如日中天,动作片更是其中的重头戏。那时候,全球观众对东方神秘的功夫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李连杰有扎实的武术功底,演出了那种宗师风范,像《黄飞鸿》系列,简直就是把武侠精神搬上了大银幕。而成龙呢,他独创的“功夫喜剧”,把硬桥硬马的功夫和生活化的幽默结合起来,既有观赏性,又接地气,还把危险动作玩出了花样,那种“搏命”的劲头,看了就让人捏把汗。

那个年代,看动作片就是看拳脚功夫,看真功夫。观众就想看拳拳到肉,看飞檐走壁,看人在空中做出不可思议的动作。李连杰和成龙,以及那个时代的许多优秀动作演员,他们身上都带着一股子“真”劲儿。

但是,现在电影市场发展太快了。观众的口味越来越多元,好莱坞大片、科幻片、特效片层出不穷,它们用视觉特效制造的震撼,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纯粹的肢体表演所能达到的效果。你想想,现在一部大片,几分钟的特效就能制造出毁天灭地的场面,那种视觉冲击力,是李连杰在《少林寺》里一个扫堂腿,或者成龙在《警察故事》里徒手爬楼所难以比拟的。

功夫片作为一种类型片,它吸引观众最直接的优势——“真功夫”——在这个特效泛滥的时代,似乎不再是唯一的、甚至是压倒性的优势了。

“真功夫”的门槛,以及人才的断层

李连杰和成龙,他们不是一夜之间就成为巨星的。李连杰是全国武术冠军,从小就开始接受极其严苛的武术训练,那是别人难以想象的付出。他的武术底子,是真的硬。而成龙,更是从七岁开始就进了戏曲学院,接受的是“七年之痒”的残酷训练,武术、京剧、杂技,样样都得精通。这种从小打下坚实的功底,然后通过多年的磨练,才能在银幕上呈现出那样惊人的动作。

现在呢?很多年轻人想要进军动作演员这个领域,可能更多的是看到了光鲜亮丽的一面,但对于那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训练,那种身体随时可能受伤的风险,却没有做好准备。而且,中国武术的传承,在很多方面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问题。很多传统的武术门派,虽然有深厚的功底,但如何将其有效地转化为电影语言,吸引现代观众,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就算有新人有功夫底子,也很难像李连杰那样,在某个时期遇到像徐克这样敢于大胆启用新人的大导演,并且能遇上《黄飞鸿》这样量身打造的经典角色。成龙更是自己摸索出了一条路,他不仅是演员,更是导演、制片人,是自己电影王国的主宰者。这种集多重才华于一身,并且能将个人风格发挥到极致的例子,太少了。

个人魅力与不可复制的风格

除了“真功夫”,李连杰和成龙身上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和风格。

李连杰,他身上有一种温润如玉的气质,但又能瞬间爆发出凌厉的杀气。他演的黄飞鸿,既有仁者之心,又有侠义之魂,那种“家国情怀”和“武侠精神”的结合, resonates with us deeply. 他的眼神里,带着一种沧桑感,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这是很多年轻演员身上所没有的。

成龙就更不用说了,他的“功夫喜剧”,他每一次搏命的危险动作,他那种“受虐”却又总能化险为夷的幽默感,已经形成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品牌。他的电影,就是他本人,那种接地气的亲切感,和电影里飞檐走壁的刺激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你很难想象,如果换一个人去演《A计划》里的杜鹃,或者《醉拳》里的醉拳,还能有那种效果。

这种个人魅力和风格,不是靠模仿就能学来的。它是演员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对角色的理解,多方面融合的产物。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指纹一样,李连杰的“侠气”和成龙的“亲民搏命”,都是无法复制的。

观众心理的变化与市场引导

观众的喜好也在变。现在我们看电影,更注重故事的完整性、人物的塑造、以及特效带来的视觉享受。对纯粹的“打打打”,尤其是那种没有情节支撑、只是为了展示武术动作的影片,耐心可能就没那么大了。

电影公司和资本,也更倾向于投资那些风险较低、回报更可观的类型片,比如科幻、奇幻、或者有流量明星的IP改编。而纯粹的功夫片,尤其是需要大量时间和成本去培养演员、打磨动作的功夫片,对于很多投资方来说,吸引力可能不如以前那么大了。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新人。像吴京,他通过《战狼》系列,也成功地打造了“硬汉功夫”的个人品牌,而且他自己也在做导演,拍摄了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动作片。还有一些年轻演员,他们在动作方面也有一定的功底,并且在尝试不同的风格。

但要达到李连杰和成龙那样,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力,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演技和武术,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需要一种时代精神的契合。

所以,与其说他们没有“接班人”,不如说他们那个时代的“功夫片巨星”的模式,本身就很难被简单复制。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成功,是无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现在,电影行业正在朝着新的方向发展,未来的动作巨星,也许会以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方式出现,他们可能融合了更多的技术、更多的表演技巧,但同样,他们身上也需要有那种能够打动人心的“真”和“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电影明星的接班人,需要的不是他的演技,他的功夫,而是一整套电影市场,制作,宣传的体系架构。

成龙和李连杰的时代,是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现在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不可能再有他们的辉煌。

以前,港产片卖埠鼎盛,成龙一部电影的投资就过亿,但是如今这样的投资已经很少投给吴京,赵文卓,安志杰这样的人了,也许甄子丹还可以,但是投资最多四五千万,并且还要大陆市场。

当卧虎藏龙进入好莱坞以后,香港的武术指导横扫好莱坞,很快带起来一批美国本土的武术指导,这些人今天已经可以设计出很棒的打斗场面,这一点,香港电影的优势已经基本丧失。

其实他们去美国,就一定是这个结果,除非你不去。

真正让成龙和李连杰扬名立万的,是好莱坞。对于说汉语的电影来说,不被美国人叫好,那就不是真正的巨星。所以,他们一定要去好莱坞,但是当美国人对这种类似于杂耍的功夫片新鲜劲过去之后,他们就不再像以前那么喜欢了。

也就是说,即使现在出来一个成龙,李连杰,美国市场已经不在乎了。这股风潮过去了。

大陆市场如何?东南亚市场如何?当然会比美国市场好些,但是东南亚大陆市场认可,充其量也就是个大明星,始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巨星”。

并且话说回来,功夫片有创新吗?没有!甄子丹的功夫片和李连杰,成龙的功夫片有无本质区别?没有。

亚洲电影,我认为要学习韩国,学好莱坞学到本质上:剧本优良,制作优良。

功夫电影,对很多想进入国际市场的投资人来说,依然是乡下亲戚进城带来的新鲜无农药蔬菜,心里始终这么想的:我要拍,一定拍你们好莱坞没有的,你们好莱坞有的那种片子,我拍不了。

这很聪明,也会得到一部分成功,但是始终就是乡下土特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李连杰、成龙这些名字,在我这个年纪的人心里,几乎就是“功夫片”三个字最响亮的代名词。他们的电影,是多少个童年午后、多少个无聊的周末的慰藉?直到现在,提起那些经典的片段,我脑子里依然会立刻浮现出他们矫健的身姿和标志性的笑容。可转念一想,当年他们火得一塌糊涂,那时候我们总觉得,肯定会有源源不断的新人冒出.............
  • 回答
    李佳琦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系列精准的市场洞察、个人特质的发挥以及时代机遇的完美契合。要详细解读他为何如此成功,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剖析:一、精准的市场定位与时代背景的契合: 直播电商的崛起与风口: 李佳琦走红的时期,恰逢中国直播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淘宝直.............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这确实是现在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咱们这些看着他们作品长大的人,看到这些“功夫巨星”们突然出现在那些画面浮夸、玩法简单的网页游戏和手游广告里,感觉确实有点……时空错乱。但仔细想想,这背后可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商业运作和时代变迁下的必然选择,而且里面门道可不少。首先,最直接也最根本.............
  • 回答
    李连杰和成龙,两位都是享誉世界的华人功夫巨星,他们都曾为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然而,当我们审视他们之后在国际上的发展轨迹时,确实能看到一些有趣的差异,也引出了“为什么李连杰没能发展和成龙一样”这样的问题。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多元,从个人选择到市场机遇,再到风格定位,可谓是环环相扣.............
  • 回答
    “甄子丹没能成功上位?”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事实上,在成龙和李连杰的黄金时代过后,甄子丹绝对是华人武打明星中最具代表性、最成功的几位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在特定时期内撑起了一片天。但如果要说他“没能成功上位”到成龙、李连杰那种“国民级巨星”的地位,那确实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些原因挺值得说道说道。咱们得先明.............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讨的问题!李小龙、成龙和李连杰,这三位华人动作巨星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他们在影视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为什么李小龙和成龙的形象被模仿的现象如此普遍,而李连杰相对较少,这背后确实有其深刻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形象的独特性和辨识度: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今天就掰扯掰扯。要说为啥现在好像没那么多的“成龙”、“甄子丹”、“李连杰”这样的响当当的武打明星了,这事儿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里头门道多着呢。首先,得承认,成龙、甄子丹、李连杰这几位,那都是时代的宠儿,碰上了一个好时候,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时代机遇:一个黄金时代一.............
  • 回答
    预测一百年后人们是否还会记得成龙、李连杰、周星驰,这就像在猜想一百年后人们会如何看待我们现在的世界一样,充满未知,但基于他们作品的生命力、对华语电影的贡献以及在流行文化中的地位,我认为,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依然会活在人们的记忆里。为什么他们有可能被记住?首先,我们得承认,一百年是个漫长的时间跨度。.............
  • 回答
    成龙、周星驰,这名字在华语影坛几乎无人不知,他们的电影风格独树一帜,各有千秋,也各自引领了一个时代。一个以功夫喜剧闻名,一个以无厘头搞笑著称,票房号召力自不必说。而张艺谋、陈凯歌、李安,则是国际影坛公认的艺术大家,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备受赞誉,更在世界舞台上为中国电影赢得无数荣誉。那么问题来了,为什.............
  • 回答
    李世民之所以能在李渊和李建成(作为太子)都在的情况下成功发动“玄武门之变”并最终夺取皇位,这背后是一个复杂而精彩的政治博弈过程,绝非一时冲动或仅仅依靠武力就能实现。以下将从多个层面详细阐述:一、 李世民的个人能力与基础:1. 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威望: 这是李世民最核心的优势。在唐朝建国的过程中,李世.............
  • 回答
    提到“天后”这个称呼,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李玟(Coco Lee)的名字。这个响亮的名号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她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突破和辉煌成就一步步奠定的。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李玟被冠以“天后”之名?她又有哪些足以支撑这一称号的非凡成就呢?“天后”称号的由来:不仅仅是歌唱,更是全方位的闪耀“天后.............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饶有意味的历史现象,关于韩信、高长恭的命运悲剧与李世民的惊险逆袭,其中缘由复杂,涉及政治、权力结构、个人性格以及历史的偶然性。简单来说,韩信和高长恭的“兔死狗烹”与李世民的“反杀成功”绝非简单的战功多寡就能解释,更多的是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君主的关系,以及他们自身政治智慧的差异。 兔死.............
  • 回答
    关于余则成和李崖的忠诚度与智商对比,其实是源于他们各自角色的设定以及剧情的推进方式。简单来说,一个人显得“蠢”,往往不是因为他不忠诚,而是因为他被设定成这样,以便为主角(余则成)的成功铺路,或者通过对比来凸显主角的聪明和能力。咱们掰开了说:1. 角色的功能性设定: 余则成:主角光环与能力展示。 .............
  • 回答
    李书福能让沃尔沃扭亏为盈,并将这个瑞典品牌推向新的高度,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的战略、不懈的坚持以及对汽车产业的深刻理解。相较之下,国内其他车企在海外并购中的坎坷,也恰恰凸显了吉利操作沃尔沃的独到之处。要说清楚这件事,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讲。一、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天时地利人和”首先,得看并购沃尔.............
  • 回答
    在《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中,关于王大陆资助李达康女儿上学以及山水集团为高育良女儿设立信托的定性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点来详细解释,这涉及到法律、权力运作以及证据的收集:1. 资助性质与目的的合法性: 王大陆资助李达康女儿上学(假设剧情属实,剧中并未明确点出王大陆是直接资助者): .............
  • 回答
    .......
  • 回答
    在《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中,李达康、高育良和季昌明三人之间的上下级关系确实是观众非常关注的一个点,因为在很多观众的认知中,他们三人同属于省委常委,在级别上应该是平行的。然而,电视剧之所以呈现出一种“上下级”的意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并且可以通过剧情细节来详细解读:1. 实际职能和工作分工上.............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懂了!你这句“如今成年的我为什么还要为怎么生存发愁?”简直说出了无数个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声。看着那些历史书上光辉的名字,李世民16岁就带着军队在雁门抵挡胡骑,那份少年意气和责任感,简直是隔着千年的时光都能感受到。孙策,18岁,正是我们刚刚迈出校园,可能还在迷茫人生方向的时候,人家就已经凭.............
  • 回答
    李楠,这个名字对于很多关注国内手机行业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前魅族副总裁,曾经是魅族身上最闪耀的标签之一,他的发言和产品理念常常能引发行业内的热烈讨论。如今,他从魅族出来,高调宣布成立“怒喵科技”,并且将目标瞄准了年轻人市场,这事儿,我怎么看?看好,但谨慎乐观。先说为什么看好。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是中.............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会注意到郜林和李毅在球迷心目中的地位和受到的“待遇”确实不太一样。一个被冠以“大帝”的称号,偶尔被拿来开玩笑,但更多的是一种爱戴和调侃并存;另一个虽然也是中国男足国家队的常客,也经历过不少关键时刻,但很少有那种特别深入人心的、带有戏谑意味的“梗”。为什么会这样?咱们掰开了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