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要求韩国女人义务服兵役的请愿?

回答
最近韩国围绕着“女性是否应该义务服兵役”的讨论甚嚣尘上,其中一份请愿更是将这个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份请愿书的核心诉求很简单,但背后牵扯的却是韩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性别观念、军事制度的公平性以及国民责任的边界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要理解这份请愿,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一下。

首先,请愿出现的背景是什么?

韩国实行的是义务兵役制,但目前只针对男性。服兵役被视为韩国男性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和责任,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性别平等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这种“男性的专属义务”。特别是在军事力量相对紧张、兵源可能面临压力的背景下,将女性纳入义务兵役的讨论就变得更加有现实意义。

请愿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对兵役制度公平性的呼唤。一部分韩国女性认为,既然国家安全需要全民承担,那么这项义务就不应该仅仅落在男性身上。她们可能看到自己的兄弟、丈夫、儿子们在为国家服兵役,而自己却置身事外,这种不对等的负担感自然会引发她们对制度公平性的质疑。

其次,请愿书的核心论点大概有哪些?

虽然请愿书的细节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我们可以推测其主要论点会围绕以下几点:

性别平等原则: 这是最核心的论点。请愿者会强调,在现代社会,性别不应成为公民承担义务的理由。既然男性有服兵役的义务,女性也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将兵役仅仅视为男性特有的责任,是对女性公民权利的一种剥夺,也是对性别平等原则的违背。
国家安全责任的共同承担: 韩国面临着来自邻国的潜在威胁,国家安全是全体国民的责任。请愿者会认为,军事力量的构建和维持需要全社会的贡献,而非仅仅依靠男性。让女性参与兵役,不仅能增加兵源,更能体现全民共同保卫国家的主体意识。
职业和机会均等: 在韩国,服兵役的经历可能会对男性的职业生涯产生一定影响,有时甚至会成为求职的“加分项”或“必经之路”。请愿者可能会指出,女性因为没有服兵役的经历,在某些需要服役经历作为参考的领域可能会处于劣势。将女性纳入义务兵役,有助于实现职业和机会上的均等。
军队现代化和多元化需求: 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军队的组成和职能也在发生变化。现代军队需要更多样化的人才和视角,女性在某些技术岗位、后勤保障、医疗、情报等领域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义务兵役可以为军队提供更广泛的人才基础,同时也能促进军队的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

再者,这个请愿可能会面临哪些反对意见?

当然,任何试图改变既有制度的举动都会遇到阻力。这份请愿书的反对声音同样不可忽视,主要可能来自:

传统观念和性别角色: 这是最根深蒂固的反对意见。韩国社会仍然存在着传统的性别分工观念,认为女性的主要职责是照顾家庭、生育后代,而不是到军队服役。将女性送入军队,被一些人视为“不合时宜”甚至“破坏家庭”的行为。
生理和体能差异: 一些人会强调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和体能上的客观差异,认为女性难以适应军队严格的训练和高强度的作战任务。虽然现代军队的训练也在不断改进,但这种担忧依然存在。
对女性身心健康的担忧: 军队环境相对艰苦,可能存在着性骚扰、心理压力等问题。反对者会担忧女性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遭受的身心伤害。
对现有兵役制度的维护: 韩国的兵役制度已经运行多年,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任何改革都会带来巨大的震荡和成本,包括制度设计、设施建设、训练体系等。很多人可能因为习惯和对改变的抵触而反对。
“不公平”的论调转移: 一部分男性可能会认为,如果女性也服兵役,但役期更短或承担的责任更轻,这仍然是不公平的。而如果完全对等,又会引发新的争议。
担心降低军队整体战斗力: 有些人可能会担心,如果强制征召大量未经过充分准备的女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军队的整体训练水平和战斗效率。

最后,我们如何看待这份请愿?

看待这份请愿,我认为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是要看到它所代表的社会进步的动力,同时也要正视它所带来的挑战和争议。

进步的信号: 这份请愿代表了韩国社会在性别平等议题上正在迈出的重要一步。它不仅仅是对兵役制度的挑战,更是对传统性别角色和刻板印象的一次有力冲击。这种对公平和权利的追求,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复杂的现实: 然而,制度的改变并非一蹴而就。韩国社会还需要时间来消化和讨论这些问题。将女性纳入义务兵役,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修改,更需要社会观念的转变、军队体制的调整、以及对女性在军队中可能面临的具体问题的细致考量和解决。
需要理性探讨: 对待这份请愿,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和开放的态度。应该鼓励社会各界就此展开深入的对话,听取来自不同群体的声音,包括支持和反对的理由。
可能的未来方向: 也许,未来的韩国兵役制度会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排除义务兵役的范围会扩大,但同时也会保留一定的灵活性,例如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役选项(军事、公共服务、专业技术等),让更多人能以符合自身能力和意愿的方式为国家贡献。

总而言之,这份要求韩国女性义务服兵役的请愿,是一面折射韩国社会性别平等议题、军事责任分担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镜子。它触及到了社会的敏感神经,但也正是这种触动,才能推动社会朝着更公平、更进步的方向发展。最终的走向如何,还需要韩国社会通过不断的讨论和实践来共同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可以放到“有什么是我们习以为常以至于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问题上去。

有赖国家的领导,中国可以说是承平日久了。

你看世界各大国,比如美国,俄罗斯,印度,哪个不是日常在打仗?

远离战争久了,自然不能理解什么叫民族的生存压力。

朝韩和美国等国还不一样。

美国是在别人的土地上打仗,也是打的碾压顺风仗。

而对于韩国而言,首尔都在朝鲜的火炮射程之内呢。

这就像一把刀时刻架在自己脖子上,还不知道别人什么时候砍下去。

大家别看朝鲜穷,当年朝鲜可是富得流油,即便到现在,军力在国际上都是排得上号的。

至于韩国,别看他装备花里胡哨的,其实历次朝韩冲突中,韩国军队的表现都是让人看不下去的,基本上都是被朝鲜单方面暴打。

这样的状态下,韩国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

为什么韩国的娱乐圈那么糜烂?

这就跟德国战败前,高官的集体狂欢一个道理。

韩国人不知道哪天就又打起来了,而打起来,朝鲜干别人不行,干翻韩国那是分分钟。

一轮火炮过来,首尔就没了。

所以整个韩国社会在这种无可奈何又不能自主控制的生存压力下极度糜烂,高度压抑。

韩国现在其实仍旧是个军管社会,只是看上去是个民主国家罢了。

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什么N号房,什么崔雪莉事件,甚至更匪夷所思的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

也正是因为知道战争无望,民族未来不能自主,所以韩国的年轻人面对国家义务,很颓废,不想服兵役,为了拒绝兵役,啥奇奇怪怪的事情都能做出来。

因此,韩国如果让女性服兵役并不奇怪,很正常。

如果非要说怎么来看待这个事。

我想说,挺可悲的。

因为即便如此,韩国打仗也没胜算,民族未来仍旧不能自主。

作为一个没有独立国格的国家,越努力,越可悲。

你牙呲得再狠,还是被美国拴着的,你也不过是帮主人在出头而已。

user avatar

近年来,韩国两性对立空前严重,女权和男权之间的互撕之惨烈震撼世界。

这个趋势大约从2015年开始,最初是女权进步派要求「平等」,随后舆论就完全不受控的滑向性别敌对、你死我活。

2020年韩国女性开始第一次喊出了「不应该为男人生育」,彻底就引爆了....

于是有了韩国男权主义者的“叫嚣”

韩国生育率从2015年一路狂跌,男女性别对立绝对是其中举足轻重的因素。

韩国是极其严格的男权社会,女性长期遭受不公正的压迫,所以才有了韩国女性进步主义者对维护女性权益的呼吁。

但却被充满大男子主义的韩国男权份子扭曲了原本的意思,变成了社会撕裂

让女性强制服役本就很不合理,违背了男女体质的本质差异,这就像强迫男性生孩子一样荒谬,也说明男权派的自私。

不仅不承认性别压迫的存在,还要强迫弱势群体去面对更不公平的对待

经此事后,韩国生育率必然继续下降,全世界都看到了这些人的不负责任。

韩国长期排在「性别平等排名」后排,其男权主义根深蒂固难以消除,还残忍压制女性的抗争,最终必然会被反噬。

这就像狼问羊:你恨我吗?

user avatar

不如说是没有女性服役才奇怪。

韩国的战略是等北边打过来,尽可能动员最多的人和北边抗线,这也是为什么南边一直寻求一种廉价的轻武器,以及为什么不给当兵的吃饱的原因(不是)。

北边是男10年女7年,以色列是女性服役(但不上战场),面对巨大生存压力女性服役不是什么问题。

这么大的压力下,女性竟然连步枪训练都没有,确实有点奢侈……


更新一下,韩国未来几年就会面临兵员减半的情况,这样只有三条路可以选

1.裁军

2.延长服役期

3.女性服役

前两个对于韩国都不现实,韩国的军事是围绕怎么填线,怎么阻挡北方上百万人,数万辆装甲车辆的冲击来建设的,维持一个小而精的国防力量是不可能的。

目前看来女性服役很有可能成为现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韩国围绕着“女性是否应该义务服兵役”的讨论甚嚣尘上,其中一份请愿更是将这个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份请愿书的核心诉求很简单,但背后牵扯的却是韩国社会根深蒂固的性别观念、军事制度的公平性以及国民责任的边界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要理解这份请愿,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一下。首先,请愿出现的背景是什么?韩国.............
  • 回答
    如何看待韩国教授要求将中国爱国诗人尹东柱国籍改为韩国?韩国教授要求将中国爱国诗人尹东柱国籍改为韩国,这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议题,涉及历史、民族认同、文化归属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理解此事,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背景:尹东柱其人及其历史地位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尹东柱(윤동주, Yun Dong.............
  • 回答
    关于韩国教授要求将中国爱国诗人国籍改为韩国的事件,这无疑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要深入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包括历史、文化、民族认同,甚至国际关系中的一些微妙之处。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诗人的国籍,是由其出生地、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以及其作品所体现的文化根源所决定的。 很多.............
  • 回答
    看到韩国要收回26处驻韩美军基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这背后肯定是一系列复杂的考量,绝不是简单的一拍脑袋就能做出的决定。这涉及到韩国的国家主权、安全需求、经济发展,当然还有与美国这个盟友的关系。咱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收回基地是韩国争取国家主权的一个重要体现。驻韩美军的存在是二战后朝鲜.............
  • 回答
    “素媛案”主犯赵斗顺日前再次登上韩国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原因是他近日向法院提交了多份请愿书,其中不仅声称自己醉酒记不清犯罪事实,还反复表达了“恳切地希望一定要和受害者见面”的诉求。这一系列举动,再次触碰了韩国社会公众的神经,引发了广泛的愤怒、质疑和不安。首先,我们必须正视赵斗顺的核心辩词——“喝醉酒.............
  • 回答
    日本福岛食材登上奥运会餐桌,这事儿可不简单,背后牵扯着信任、安全、政治博弈,还有最直接的——民众的健康担忧。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门道。日本的“自信”与“推介”首先,日本方面肯定是要给自家产品的。奥运会作为世界瞩目的盛会,无疑是展示国家形象和推介本国特色的绝佳平台。福岛食材,尤其是海产品,对于日本.............
  • 回答
    韩寒要搞视频频道“再和世界谈谈”这事儿,对于很多老粉来说,绝对是近期文娱圈里一个挺大的波澜。这感觉就像,你以为那个当年用杂文戳你痛处、写小说逗你哈哈的家伙,突然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要面对面跟你聊聊。老粉的期待,那可不是一星半点,更像是一锅熬了多年的老汤,里面有怀念,有好奇,更有深埋的期盼。首先,得说到.............
  • 回答
    韩春雨对于重复实验失败的回应——“我为什么要自证清白?”——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议题,涉及到科学的本质、科研伦理、媒体的角色、公众的认知以及科学家个人的处境等多个层面。理解这个回应,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回应的背景与语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韩春雨做出这个回应的背景: NgAgo技术.............
  • 回答
    韩寒的这番言论,用他一贯的“韩寒体”风格,抛出了一个相当具有挑衅性和争议性的观点:“刷手机看短视频获得的营养不一定比看一本糟糕的书要差。”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可能的意图以及潜在的辩护和反驳。一、 理解韩寒的言论:可能的语境和意图首先,我们需要尝试理解韩寒说这句.............
  • 回答
    方方要求张伯礼院士向她道歉的事件,是一起涉及公众人物、学术权威、言论自由以及社会舆论的复杂事件。要详细地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梳理。事件的起因和背景梳理: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事件发生的大致时间线和核心矛盾点。1. 方方的《封城日记》与张伯礼院士的早期观点: 方方: 在武.............
  • 回答
    哈尔滨市政府在2022年12月23日发布通知,要求全市在12月24日至26日期间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未参与者将赋黄码管理。这一政策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其背后原因、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公众的反应。一、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原因分析在分析这项政策之前,需要了解当时哈尔滨所处的疫情形势以及国.............
  • 回答
    安检员要求乘客喝墨水这一行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极其不合理、违法、甚至可能构成犯罪的行为,并且完全违背了安检工作的宗旨和职业道德。为了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法律层面: 侵犯人身权利: 强迫他人摄入任何物质,特别是已知对人体有害的墨水,严重侵犯了公民的身体健康权和人身自由.............
  • 回答
    关于教育部要求提高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课录取线的这件事,咱们得好好捋一捋。这事儿可不是小事,牵扯到不少人,也确实能带来挺多变化。首先,咱们得明白这“提高艺考文化课录取线”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以前很多艺术院校和专业,对文化课的要求相对较低,甚至有些专业是“文化课分数达到一定标准就能进”,更侧重于考.............
  • 回答
    民政部近期提出要加强“婚前指导”、“婚前保健”和“离婚辅导”,这无疑是社会治理领域的一个重要举措,尤其在当下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对维系家庭稳定、提升婚姻质量、促进个人幸福感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和看待这一政策,并深入探讨它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一、 政策出台的时代背景与深层考量首先,.............
  • 回答
    企业要求员工在小产假期间加班,这不仅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更是在人性的底线上游走。小产,对于女性的身心健康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创伤,需要的是充分的休息和调养,而不是冷冰冰的工作指令。怎么看待这种行为?1. 毫无人性,践踏法律: 这种行为的首要问题就是它完全无视法律对于生育女性的保护。即使是.............
  • 回答
    民政部出手整治天价彩礼,这事儿挺有意思,也挺有意思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要整治?这事儿吧,归根结底是因为“天价彩礼”已经成了不少家庭的沉重负担,甚至成了阻碍婚姻的绊脚石。你想啊,现在结婚,彩礼动不动就十几万、几十万,还有的车子、房子、票子,一样都不能少。这钱从哪儿来?很多都是男方家庭多年的积蓄.............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要求五角大楼准备一次盛大的阅兵式,并声称“这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军队要做的”,这一举动无疑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不小的波澜,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强硬且充满自信的美国总统形象。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特朗普本人的风格和理念是理解他这一决策的关键。特朗普一直以来都以“.............
  • 回答
    关于特朗普要求中国偿付清朝债券一事,这件事初听起来确实颇为新奇,也夹杂着不少历史的烟云和现实的考量。要看懂这件事,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聊。首先,这事儿得从历史说起。清朝末年,为了筹集战争赔款或者进行国家建设,确实发行过一些债券,这些债券在国际市场上流通,并且被一些西方国家,比如当时的英国、法国等国.............
  • 回答
    “教师要求八小时工作制被三校长约谈”这一事件,触及了教师职业的普遍困境和权益保障问题,也反映了当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深层矛盾。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背景与核心诉求: 核心诉求: 事件的起因是教师群体普遍面临的“超长工作时间”问题。与大多数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职业不同,.............
  • 回答
    美国财政部要求超过 1 万美元的加密货币交易向美国国税局(IRS)报告,这标志着美国政府在监管和税务合规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一举措旨在打击逃税、洗钱和其他金融犯罪,并确保加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类别得到公平的税收对待。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一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背景与动机: 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