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3日,广州一次性报告三例儿童感染者,他们都是同村玩伴。儿童防护意识淡薄,不喜欢戴口罩,日常学习和玩耍又难免群聚,儿童防疫情况让人揪心。我国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6.6%。疫苗证明对3岁至18岁人群安全有效,意味着全国又新增了百分之十几的人口可以纳入疫苗接种。我国疫苗的保护率约在七成左右,九成出头的人口接种疫苗,才能实现全民免疫。未成年人可以接种疫苗,既能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病毒危害,还能让我们距离全民免疫更进一步,早日全面回归“前疫情时代”的生活。
这是疫苗的正常推进策略。
不少人一直都没有理解国内疫苗推广政策的疫情现实基础。加上网络上一些信息错误诱导,把这种推广策略污名化了。
之前我说新冠疫苗肯定会逐渐推广到所有年龄层的,有的人总是不肯相信,甚至还有人说肯定不会推广到老年人啥的。
国内由于疫情主要是输入性风险,因此首先接种了医生、海关、冷链工作人员等等。
然后接种了疫苗数据最全面的年轻人。
前期的接种数据证实了疫苗的安全性。
接着面向本身身体素质较差的老年人,且他们感染了更危险,所以排在了第三位。用感性的话说是之前父母保护了我们,现在我们来保护一下父母。
小孩子虽然本身很难做好防护,但国内本身就没什么疫情,加上感染后风险降低,所以排在了老年人后面。
最近科兴补充并提交了3-13岁的临床试验数据,所以此时批准的年龄降低顺理成章。
儿童基本是在群体活动(学校、玩伴),一旦感染一人,很可能出现聚集性疫情。
在儿童之中建立起来免疫防御,对家庭安慰、疫情防控都是好事。
而且现在已经放开了不少相对禁忌症,比如一开始有慢性病的都不让打,现在只要控制好了就可以打。
国内可能要除了绝对禁忌症(比如过敏),可能都会放开——这个就是猜测
高大上的东西就不多说了,我也不懂,也懒得去查资料。
就说一点,凭本人多年来在临床上摸爬滚打的经验来看:哪一次流感,哪一次呼吸道感染的流行性疾病,儿科不是重灾区?
当然,有的疾病是由于儿童还没有接触过该病原体,没有抗体,所以易感。如水痘。
但是,流感病毒的变异性很强,照理说,儿童与成人都是易感人群,但儿童患者往往显著高于成年人(没有数据,经验之谈,勿喷),为什么?
我认为:
一是卫生习惯,看看幼儿园的小朋友,你对着我打喷嚏,我戴上你的口罩玩玩。。。
二是集体环境,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校,人群有多密集?班上一个孩子中招,别的同学有多危险?
怎么办?
让孩子们上学戴口罩,中学生、大学生应该可以;幼儿园、小学生,靠谱吗?
~~~~~~~
追更一下,以下是我的完整观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