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内最好的师范学校学师范,报考时,就定了回高中母校当老师的职业规划。毕业后,顺利回母校,任教九个月就被党委部门挑走。九个月内,班级授课平均成绩从倒数第二到正数第二,学生在学校贴吧盖楼建语录集,家长排队送钱求补课(清高拒绝),原班主任评价是:“这么短时间内,你就受学生这么欢迎,可能是很多老师一生都得不到的待遇。”
我简单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教师是工作,要职业化一点。工作之前,要明白自己的职责权限,能力上限,情感界限。
所以,入职后,
职责上,我钻研教材,提高教学,从漫谈式变应试式。
能力上,我劳逸结合,有舍有得,不搞政务,不搞补习。
情感上,要冷静克制,保持疏远,不与男生称兄,不理女生温情。
其次教师是育人,要育可育之人。
重点高中可教育的学生也遵循二八定律。
对10%顶尖的学生,拔高教育。这部分学生什么老师教都差不了,自己的成绩自己考,所以不用关注他们的听课,作业和考试成绩,他们比老师更关注,我做的就是帮他们拔高,给他们设置最近发展区内的较高目标,保证他们优进精出就可以了。
对10%末尾的差生,尊重教育。这部分学生原生家庭教育欠佳,以各种幼稚的方式表达自己被尊重的诉求,掩盖自己的低自尊。我对这部分学生做的就是尊重,不歧视,不特殊关照,不嘲笑。结果就是他们虽然不听课,但从不扰乱我的课堂秩序。另外,这部分学生的人生不是小老师能决定的。我到党委部门后,同届的10%的差生也有被家里安排在体制内的,混的一样好。出了学校,你会发现有些学生学习不好是真的不需要学习。
这是2的部分,老师能施加的影响有限,所以我把精力主要放在8上。
对于80%普通的学生,鼓励教育。这部分学生是沉默的大多数,不如学霸耀眼,不如差生吵闹,刚入职时对他们的关注最少,我不是让学霸回答问题,就是维持差生的纪律,结果班级成绩倒数。后来,我发现这部分学生才是我的基本盘,才是可育之人,才是体现教师能力差异的部分。所以无论是课代表的选择,还是上课的提问,还是授课的难度设置,我都以这部分学生为核心。而且,对勤奋,老实,认真,听话的同学从来都不吝啬鼓励和支持。
我的每节课,在喊老师好前,都要求学生都集体呐喊三遍“我很优秀。”开始,有内向的学生写周记跟我说:“这个时候我不敢开口,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优秀(考上省重点高中,能差到哪里?)。”但我一直坚持这个习惯,不是为了优等生理直气壮的“我很优秀”,不是为了后进生敷衍塞责的“我很优秀”,而是为了普通学生渐渐自信的“我很优秀”。
结果也很好,很多自卑的学生,内向的学生,存在感低的学生在我的课堂上眼神都渐渐明亮起来,我们班的平均成绩也提了上来。我不做老师6年了,现在还跟我有联系的都是这部分学生,有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后还说我是她人生的导师。
这时有人问,为什么做的这么好,还离开教师队伍了?
因为,当教师太累了。
虽然很有意义。
当老师越来越不容易,就像我认认真真的回答这个问题,也不一定会有多少人知道,但求无愧于心。想看更多我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思考,想看我的精品原创课件(授课和主题班会),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我的精神家园”,曾老师出品,必属精品!那里一个普通老师的光荣和梦想。
我给你全方位展示一下:
进入教师领域,我最大的发现,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在教育界,学生和家长就像奶牛,源源不断的提供牛奶,一线老师就是挤奶工,只能偶尔分点低劣的牛奶,上面的人负责享受优质牛奶,一旦奶牛反抗了,挤奶工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理由往往是“擅自挤奶”。
1. “教育优先发展”和“教师工资不得低于公务员工资”是给身处教育行业的人画的一张大饼,目的是让老师们望梅止渴。我不相信这个国家只有任正非先生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明白提高教师待遇的重要性。那为什么会这一现象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呢。我们都知道教育行业是一个高投资,回报周期长且回报较隐性的行业,而在追求政绩和经济利益的大背景下,显然不能满足政治需要。这也是为什么教育界的人都在关注任正非先生那段关于教育的振奋人心的讲话,而社会大众大多在关注那些关于华为多么牛X的讲话。各说各话,我们的社会如此分裂。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像南阳政府这样的地方政府更愿意出资40个亿投资“水氢发动机”(官方辟谣说是建园区),也不可能把这些钱用来发展教育。
2. 投入不足,精神来凑。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会有诸如“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蜡烛、园丁”等众多形容老师的美好词汇,这可都是满满的精神食粮,可是如果精神食粮管用的话,我们的教育早就赶英超美了。最近,深圳一所学校招收的老师都是毕业于清华北大或国外名牌大学的高材生,难道他们是因为满怀对教育的热忱投身教育吗?那花的可都是真金白银啊。要是光讲情怀就有用的话,我们国家早就共产主义了。优秀教育人才“孔雀东南飞”必将进一步加剧地区间的差距。国家对教育“重口号,轻实际”,必然导致教育行业吸引不了优秀的人才,导致优质教育资源成为稀缺品,学区房价格高企,政府挣的盆满钵满。
3. 国家宣传的都是“绝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教师楷模,这直接导致了全社会对老师有着不同寻常的道德期待,甚至是超出正常范畴的。比如老师买车买房会被认为是老师好挣钱啊,暗地里少不了冷言冷语。在他们眼中,老师是要甘于清贫的。
4. 我们国家老师的工资是真的普遍比较低!低到我一个精品原创的课件卖10块钱,老师会问,可以免费不?我是来自山区的你就当作扶贫呗。有些老师的斤斤计较也是出了名的。听我一个学生说,她家长在上海卖菜,老师天天来拿点菜,不带给钱的。物质难以自足,精神则难自由。
5. 对于绝大多数老师来说,吃的是“良心饭”。
6. 在我们国家,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不仅是经济的更是教育的。东部地区教师月薪动辄过万,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教师整体素质高,教学形式多样。中西部教师月薪几千,大班额,学生天天刷题。
7. “洗脑式的宣传教育”对打鸡血还是好处的,国家隔三差五发个文件,偶尔几句重要讲话,隔几年长个几百钱块工资,老师们就心满意足。就像此次华为事件中,虽然我们生活中有一堆烂事要处理,有一堆不公很愤慨,但大家还是会热血沸腾的喊“华为挺住”,“厉害了,我的国”。全世界这么一门心思爱国的,恐怕没几个。
8. 维稳仍是政府的头等大事,学生安全牵挂着家长的心,所以维稳自然而然就成了教育界的头等大事。这除了学生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官员们的政治生命息息相关。关心学生生命本无可厚非,可问题是一旦和政治生命挂钩,就会出现,不管家长有没有道理,一闹起来,政府和学校为了息事宁人,就会把老师推在最前线,师道尊严任人践踏。所以,很多学校真的是把老师当学生管。学生各种供着,老师各种压榨。
9. 很多老师并非是因为热爱教育才成为老师的,大多是因为高考这个分数报这个院校差不多合适。再加上对于懵懂无知的青春少年和他们的家长来说,教师工作的铁饭碗和寒暑假还是挺吸引人的。工作之后,他们才幡然醒悟,原来要享受这些好,得学会承受那么多不好。这也导致了,大学四年的师范教育,真的没多少师范生会用心去学什么教师教育技能。更加加剧了,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平庸者众。
10. 教育行业撑不死也饿不死。
11. 其实大部分老师没大家想象的那么伟大,我们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除了是因为觉得在当下的中国,学习成绩对一个学生来说很重要之外,很大原因也是因为怕因为教学业绩不好,被领导骂,或为了职称晋升长点工资。大部分老师都是凡夫俗子,不是普度众生的佛祖。
12. 对教育行业的投入不足,这也导致了有些老师从学生和家长身上榨取剩余价值,收收礼品,补补课(我这边小学非常普遍),指定去哪家店买独家资料,从中收点提成哦。提高待遇,严打非法行为,双管齐下才能“治病救人”,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给马吃草又让马拼命跑的事儿。洗脑只能一时,在生存面前,只有实实在在的包子馒头才能扛饿。
13. 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分数仍然是评价学生、老师、学校的最重要标准。应试教育的唯分数论不仅苦了学生,也苦了老师,苦了学校。所以就出现了中国式独特的教育现象:上面压学校,学校压老师,老师压学生,家长压学生,学生压自己或压别人。一旦出事了,家长压老师,学校压老师,上面压老师。来啊,造作啊,来啊,弱肉强食啊。分数哪个国家都有,但像我们这样玩的国家,真的凤毛麟角。哪里都有竞争,但像我们这样丛林法则的玩法,真的凤毛麟角。
14. 做中国学生是真的苦,家长承受着各种辛酸无奈,老师们承受着各种辛酸无奈,你能够奢望多少家长和老师不把这些工作和生活中的负能量传递给学生?人类的情绪发泄,可不就爱往弱势的那一方发泄嘛。有老师会说,现在的学生可娇贵了,哪敢打和骂,您可拉倒吧,冷暴力和语言暴力有时可比打和骂可怕多了。所以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可不都爱说“你看看那谁谁,你再看看你”“你们是我教过的最...”。要我说,中国学生能够正常成长,心智健全,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也导致了,中国学生在高压之下,到了大学就松松垮垮。你还奢望学生多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真的是天方夜谭。像芯片、5G等基础性的理论研究,除了金钱,没有对知识纯粹的热爱还真难办。实用主义高压式的教育哲学,真的很难培养出对知识纯粹的热爱。
15. 程序员受不了“996”,全社会帮忙吆喝,马云说这是奋斗,被大家骂惨了。我就纳闷了,中国老师和学生常年“797““7107”,怎么大家就习以为常了呢?甚至还有一帮人在那帮忙吆喝,说是为学生好。那“996”也是老板为了你好,让你提升工作技能,顺带多挣点钱,你咋就不乐意了呢?
16. 体制真的是个神奇的存在,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关于人的体制化,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做了极为有力的阐述,“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干多干少、做好做坏一个样,不做比做的多更安全。真要辞职吧,感觉自己除了教书啥都不会。在看得见尽头的日子,老师就容易懒懒散散,过不了几年就会有职业倦怠,混沌度日。
17. 各种垃圾图书和各种有关系的推销(卖书、卖教辅资料、卖付费app)进校园,就像“童话大王”郑渊洁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任何人不得进入中小学校园推销商品。当然,要是法律管用的话,老师的工资是不得低于公务员工资的。
18.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真的太重要了,学生在学校的行为举止大都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学生的问题家长造就。所以说,老师的工作任重道远,老师有时也真的无能为力。
19.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真的可以很大很大,大到有时候可以重塑一个人的品性。我之前教的一个学生,情绪激动就自残,各种和我对着干,各种扰乱纪律,我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劳神伤身,才让她变了个样。最后,是很有成就感,但也真的不愿再经历。现在看开了很多,一门心思教好书,给学生呈现精彩的课堂。至于其它,尽人事听天命。
20. 学校是小社会。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潜规则越是流行。社会如果是大染缸,就别期望学校能够独善其身。
21. 有些老师的思想和思维狭隘到让人怀疑人生。我最近在讲集体有关的知识点,用了“复仇者联盟”的案例,有些老师说,你为什么要用国外电影。我在讲挫折的时候,用到尼克胡哲的案例,有老师说,你怎么用外国人的案例,不用中国人的案例。学生在圣诞节送了老师一个苹果,老师都得提心吊胆。
22. 有些老师自己身为知识的传播者,自己却不怎么尊重知识。我做的精品原创课件,他们觉得就应该免费分享,收钱是不厚道的,哪怕这是花了我大量时间和精力完成的。
23. 有些老师是缺乏共情能力和同理心的。自己在学生时代面对听不进去的课堂也会走神做小动作睡觉。自己在学生时代也会抄作业,放假时候的作业也会等着假期结束前几天集中来补,上课时候也会偷偷看一眼班上的小男生小女生。在面对自己的学生有以上种种举动时,却仿佛这一切在自己身上从没发生过一样,对学生嗤之以鼻,有时甚至极尽挖苦嘲讽之能事。为什么我知道这么多,因为我学生时代也是这么过来的,哈哈。
24. 老师、班主任和校长的思想观念对学生对一个班对一所学校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有的老师喜欢乖乖听话的学生,有的班主任看到学生穿七分裤会很反感,有的学校会出台男女分开就餐和分开走路的原因。
25. 我们国家仍是一个集体意志大于个人意志的国家,强调的仍是服从式教育。
26. 老师的负担真的很重,各种教学任务和非教学任务,压的我们喘不过气来。所以,不仅要给学生减负,也要给老师减负。
27. 个人能力和大环境的影响,导致一线老师在教学上很难混出名堂,导致了很多老师职业倦怠,甚至容易混日子,反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也差不太多。也导致一些不甘于现状的老师想走行政化路线,混个一官半职,出人头地。
28. 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学生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不再像我们那个年代(我是90后),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现在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多了去了,老师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老师若还是高高在上,学生就会与你有距离感,你就很难感受到学生的真实,更别说因材施教了。真实,自有万钧之力。现在的学生,喜欢你就会很直接的表达,甚至各种和你开玩笑。这对老师来说,要把握好亦师亦友的分寸是个考验。
29. 不仅家长爱说“我小时候那会balabala”,老师们也爱说“我读书/我刚开始教书那会balabala”...
30. 教师应该是应该终身发展的职业,需要更新的不仅是知识,更加需要更新的是观念。
31. 权力真的是会腐蚀人心。小到一个班干部有点权力都会给关系好的同学动点手脚,给关系不好的同学使点绊子。大到老师,班主任有点权力会不自觉的给学生下命令,把个人意志强加给学生。
32.当班主任老的快。
33.年轻漂亮女老师和年轻帅气的男老师对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34. 奇葩家长和奇葩学生足以毁掉你对这个职业的所有美好幻想,而学生的美好足以支撑起你对这个职业的所有美好。我这一届学生素养很高,我的幸福指数就高,我每天都沉浸在被学生叫“曾优秀”的美好感觉,哈哈。
35. 学生时候充满了迷茫,充满了各种合理不合理的条条框框,但学生时代仍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一根笔,一张纸都可以玩的很开心。记得前几天,下着小雨,一群学生围绕着楼下的一滩水踩来踩去,玩得不亦乐乎。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无聊幼稚,可是我由衷的觉得:青春,真好。
36. 社会的进步是不可逆的,不论是学生、老师还是整个教育行业,总体还是在向前的。
37. 有些学生和老师可能会问,那我们能够怎么办呢?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理解你为生活或工作做出的所有妥协,但我仍然希望你能够热爱你所从事的工作,仅凭一点: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是容易的,不热爱你的工作比热爱你的工作要痛苦的多。
分享一些我工作中的小乐趣:
有机会再继续更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