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就业的指导是空泛缺失的。
1,对于实习和试用而言,无论公司如何,年轻人应该力争做到,让公司想要把你留下成为正式员工,然后如果觉得公司烂,自己可以炒掉老板,但不要被老板炒掉,这样的心态,才能让人在实践中获得如何博弈和向上管理的有效经验,而不是糊里糊涂被炒掉后无能狂怒的骂人。
2,对于职场新人而言,多看,多学,少说,少表态,在一些敏感问题上装傻,是前期比较稳健的策略。
3,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就职企业的问题和优势,从而来判断,在这里工作,自己有没有能力上升空间,有没有发展空间,然后再根据判断结果来决定,是否长期留下。
4,没有完美的企业,绝大多数公司,新人进去以后都会发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要分清楚,这些问题是否影响你来这里的主要目的,你的主要目的是赚钱和成长,而不是当包青天或者公司救世主。
5,一些职场老油子,会通过各种抱怨和套近乎,忽悠新人跟公司对抗,以达成私利,所以很多时候,缺乏社会经验的新人会被老油子用来当炮灰,去跟领导博弈,这点需要警惕。
6,即使是在老员工口中非常垃圾的公司,你也要先问问自己,这些老员工如此不满为何不辞职换工作呢?问完这个问题,很多事情就清晰了。
7,公司的领导是否人品好,企业文化是否健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其他更好选择,以及你在这里的工作能否真的学到才能。
以上。
无能狂怒,或者站在局外人角度用道德和常识去鞭挞某些企业,固然能发泄情绪,但对于在职场中的新人而言,这其实并没有用处。
完美的公司不存在。
能够为你所用的公司,就可以。
问题的关键在于:“实习生”“实习生”“实习生”!
切记:实习生≠员工!
有朋友已经提到了“实习生”和“合同工”的区别!竟然还有所谓的“专业律师”连这个概念都分不清........
其实,据我所知,现在有关于“实习生”的问题并不鲜见!
现在有不少“高职院校”要求在学生快毕业的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需要到学校制定的“实习单位”去实习,否则,会影响毕业证的发放!
就在上个月,我偶然听到了我们这边几个高职院校学生的对话,大致内容是,对于学校安排实习的“抱怨”——工作时间比自己在外面找的实习单位要长,还要加班,工资却比自己在外面找的实习单位要低很多!而且,收入的一部分要交给学校!
同时,这些学生在议论中还提到,学校给制定企业推荐实习学生,学校本身是有“收益”的!
于是乎,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受到企业和学校的“双重盘剥”,又因为“毕业证”等问题,不得不接受!
毕竟这是“道听途说”不代表所有的相关院校都如此,但是,既然有这种情况,相关部门是不是应该考虑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呢?
题目中几个学生的遭遇,个人认为,如果学校不能给自己的学生做主,相关部门应该站出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这种破公司,干不干无所谓,但是,1.该给学生的劳动报酬要按时足额发放!2.不应该给学生毕业,以及之后找工作留下任何的“污点”!3.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影响当事学生的正常毕业!
最后,建议同学们在进入这种有“实习”要求的学校之前,好好了解一下学校情况,切莫被所谓的“包分配”等说辞蒙蔽!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