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跟题目沾边的历史人物是武则天。
出现这种情况最多的言情小说。
所以,研究历史一定要少看言情……
谢邀。
在洒家看来,在关于王朝覆灭的各种观点中,最无聊、最尴尬、最缺乏说服力的一个就是女祸论了。
一个王朝之所以走向灭亡,因素是非常多的,诸如严重的灾害、外敌的入侵、权臣的做大、帝王的昏庸、社会矛盾的尖锐、统治阶级的内讧等等。从历史来看,王朝的覆灭往往是多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甚至单纯把锅甩给末代君主都经常是有失公允的。
就世人经常列举的“女祸”代表妺喜、妲己、褒姒、冯小怜、杨玉环而言,她们并非执政者,没有什么参政议政的权力(妲己陷害忠臣等不过是小说家言,不足为据),在国运的衰微的过程中根本就没什么戏份可言。即使她们算不上白莲花,宠幸她们的男人们还是要承担主要责任的。
因为文献记载有限,我们对上古时期的著名女性不会了解很多。在这里,笔者也不打算对她们进行评价。至晚在战国时期,几位女主已经有了颇为亮眼的表现。秦国的宣太后、赵国的威后和齐国的君王后都具有相当的政治眼光,或开拓进取,或从善如流,或保境安民,颇有可圈可点之处。
秦汉以后,在政治舞台上呼风唤雨的女性更是不乏其人。西汉的吕雉和窦漪房、东汉的邓绥、北魏的冯太后、唐朝的武则天、辽代的萧绰、宋朝的刘娥、明朝的李兮淽、清朝的孝庄皇后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们固然不是秦皇、汉武那般富有雄才大略的顶尖级人物,但也是才智超群,比大多数男性皇帝更为成功,更有作为。她们知人善任,行事果敢,富有才略,也都是时代的弄潮儿,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当然,真正祸国的女主也是存在的,比如西晋时期的贾南风和北魏时期的灵太后(胡氏)。在掌权之后,她们心狠手辣,行事荒唐,治国无方,确实要为西晋、北魏的灭亡负有相当的责任。不过吊诡的是,那些持有“女祸论”的人似乎很少拿这二人说事。也正因如此,她们的知名度也不算高。
至于专权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她富有手腕,堪称女中豪杰;有人说她才地平常,实在难堪大任。在此,笔者就不表态了。当然,如果她死于1893年,那么其历史评价应该不会存在什么争议。如果那样,她的业绩还是相当突出的:既平定太平天国和各地的反清起义,又收复了新疆,还打败了列强之一的法国,且领导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笔者以为,如果慈禧死得早一些,其历史评价就应该是倾向于正面的了。
谈了中国的女强人,下面再简单说一下国外的情况。
狄多(原泰尔王国公主,迦太基城的建立者)和塞米拉米斯(亚述女王,曾重建巴比伦城)这样的传说人物暂且不表,近代以来西方就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女政治家,比如西班牙的伊莎贝拉一世、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和维多利亚女王、奥地利的特蕾莎女王和沙俄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等等。她们巾帼不让须眉,通过不懈的努力使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起来,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西方历史上,要说可以被认定为“红颜祸水”的人物,大约也就一个,那就是路易十六的老婆玛丽·安托瓦内特。她生性奢靡,耽于享乐,丝毫不关心民生疾苦,使得社会矛盾迅速激化起来,终于引爆了法国大革命,吞噬了自己的一家和波旁王朝。
即使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也不见得就应该为托勒密王朝的覆亡负有责任。事实上,丑化她的记载大多来自敌对方(罗马人),而她也经常被描述为学者、智者和贤明的君主,甚至被认为是一个为挽救埃及而尽心尽力的民族英雄。
虽然祸国的女主确实存在,但其数量并不算多。而治国有方的女政治家,在数量上则要远多于祸国殃民的女性当权人物。总体来看,女性政治人物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其成绩应该可以达到“良好”这一层次
从历史来看,“女人是祸水”的结论应该是站不住脚的。
拳师陷阱?
必须可以。
任何女人都应该公平,公正,公开的和男人一样享有朝代覆灭时被归咎的权力。
可以,为什么不可以,有理有据就可以。
当然可以,你是看不起女人吗?
让我们用中学语文课本内容来回答吧。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
所以答案是,不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