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刚有人邀请我答这题,我一笑置之。
昨天还有人邀请我答这题,我略感烦躁。
今天又有人邀请我答这题,我忍无可忍,只好来辟谣了。
2020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在116页报告了《全国15岁及以上人口分年龄、性别的婚姻状况》,调查时间为2019年年底,其中90后为当年的20-29岁,截图如下:
从上表可以算出,总人数为143260人,其中未婚为82794人,剩下的人口包括在婚有配偶、离婚和丧偶三种状态。那么未婚率等于82794/143260=57.8%,90后人口中结过婚的比例为42.2%。如果把其中离婚和丧偶都去除,那么90后人口在婚有配偶的比例为41.2%。
所以,即使从2019年到现在两年多一个人也没有结婚,1.7亿人中结了婚的至少也有6800万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只有1000万结婚的,所谓「网传90后1.7亿人,仅1000万对结婚」这个数据,就是瞎编的,不值得人们讨论。
可能有朋友会问,男性法定结婚年龄不是应该22岁吗,那为什么21岁就有很多男性结婚了呢?因为这里的婚姻状况是「事实婚姻」。在农村地区,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办了酒,住在一起了,就算结婚了,等年龄到了才会领结婚证。这种处理方式现在仍然是很常见的。
另外一个问题在于,这个结婚率是高是低?和10年前相比如何?和20年前相比又如何?我们可以用同样口径的数字做一个比较。
从以上两表可以算出——
2009年时,80后中结过婚的人口的比例是(163118-82866)/163118=49.2%。
1999年时,70后中结过婚的人口比例是(199188-71585)/199188=64.1%。
因此,我国分年龄段的人口在相似年龄阶段的结婚率,从20年前的64.1%,下降到10年前的49.2%,再下降到目前的42.2%,分别下降了14.9%和7%——结婚率下降最快的时期是在2000-2010年这段时间,而不是现在。
所以,这个数据要是在十年前编一编,虽然也是造谣,不过还有点预见性。到现在再编,已经毫无意义了。
打个比方,小明考试,原本总考100分。
前一个学期突然只考了80分,退步了20分,你说不用担心,小明存量考分很多。
上一个学期只考了65分,退步了15分,你说小明有强大的得分潜力,略补个课,马上就赶上去了。我们要注意给小明少补一点课,防止小明考分过多。
这个学期考了59分,虽然只退步了6分,退步速度已经减慢了,结果你说——$%#!*#小明你怎么只考了5分!#¥%*&
说实在的,要是小明80分的时候你能有现在一半的神经质,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考59了。
来打新闻的脸了,根据民政部从2010年(即90后最早一批刚满20岁开始)的历年报告里的结婚年龄段分布。
因为其只有18、19年统计公告里结婚登记的年龄分布是全的,其他年份的所需年龄分布需经过简单数据拟合。
即可计算出来截止到今年底的90后总结婚人数在9200万左右(误差不超过5%)。而90后总人口根据六普第3章的详细列表,总人口约1.88亿。就是说截止目前,90后总的初次结婚率(不算二婚以上和离婚)达到48.9%。而不是新闻里制造焦虑的仅1000万对。
具体做法是先把民政部已知的年度公告里的登记结婚年龄段比例列出,描点拟合曲线(用二次三次多项式即可满足,不需要那么精确),得出民政部报告里未注明的年龄段比例(因为民政部数据前些年很简略,少了很多年龄段分布比例,所以需要先自行拟合数据)。
20-24岁和30-34岁年龄段里的标绿色和蓝色的数据,都是只有一部分是90后,需要乘以相应占比系数才能得出来正确的人数。标黄色则是这个年龄段内都是90后,不用考虑乘以占比系数的问题。 有些数据标蓝色是2020和2021的数据为全拟合下得出。把数据分为三种颜色只是为了区分提醒而已。
举个例子,比如2010年,只有1990年出生的刚满20岁,剩下21-24岁的都是1986-1989年出生人。。。找到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1990年人口在六普时2800多万,再分别找到1986-1989年每年的人口。 拿1990年除以1986-1990总人口得出比值约为0.21。然后90后结婚人口数乘以系数0.21就得出来1990年的人在2010年时候结婚人口数。考虑更复杂因素的占比系数计算也许以后时间可以续写下去,但是也做过一些估算,误差也就不到5%,所以这里作为第一版答案就先按人口占比确定年龄段中占比系数了。为的是驳斥90后仅1000万对结婚是荒谬的错误。
然后累加历年涉及到90后的结婚人数就能得到总得90后结婚人数,已经达到9211万人次(当然这仅是初次结婚登记,先不考虑90后登记的人次中有离婚和2婚的,那是另外的问题,以后可以继续扩展)。考虑到一些过程存在些许误差,9200万设个5%的误差。
你们往好处想,说明90后基本上都是单身,还有极大的生育潜力可以挖,提高生育率的政策有蓝海可以遨游,简单模式啊。
统计是扯淡,但是结婚人数越来越少是真的。
不过,有意思的是,韩国虽然计划生育搞得比我们早,但是韩国结婚人数连续下降也是2012年开始的。
日本的时间点也差不多,也是2011到2012开始结婚人数连续下降。
所以,房地产压制很可能不是结婚数下降的真正原因。
我个人认为,结婚率下降与这一轮东亚特色女权浪潮有关。
这一轮浪潮起步就是在2011年前后。
世界女权批评说,亚洲女权是对白人崇拜,引发的对黄种男性的厌恶。
东亚各国都表现为仇男。
这个浪潮一起,生育率结婚率就都下来了。
有些男同胞不要拿日本说事儿了,日本的男女比例没有那么可怕,人家不流行杀女婴。日本女性的就业率也没有中国女性那么高。
打拳也要讲点基本法好不好?
日本也配和我天朝比?我天朝女性就业率吊炸天好吗!
真,妇女能顶半边天!
我非常建议普通男性都去注册一个年轻女性的账号。然后看一看你的同胞到底有多少热情舔狗。
没准这边儿忽悠你让你不要舔,那边他吧唧吧唧舔得欢,这边骂国女,那边去和国女相亲。
毕竟有些人对【姓氏传承】真的放不下。
传宗接代的执念也是独有的。
而年轻女性,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婚姻如果不能强强联合过得更好,而是活得更差,无论怎么个离婚冷静期,结婚还是会用脚投票。
所以数据我不关心。
但是每个人的人生,都由自己决定。
那不是数据,而是自己实实在在的未来。
带着你一起骂异性的人,不会跟你睡觉一起生娃互相照顾的
他们也变不出一个符合你想象的异性发给你。
这句话男女都一样的。共勉。
有人骂异性是为了恰饭。
有人真的能把自己绕进去,用自己的青春和机会成本来打拳。好好笑。
以为自己的的赌气有人当回事似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