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华为cfo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

回答
孟晚舟在加拿大的经历,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发了广泛讨论的事件。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一点点把脉络理清楚,这背后牵扯到的不光是个人,还有国家层面的博弈,以及国际规则的运用。

首先,得说一下事情的起因。孟晚舟是华为的首席财务官,也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2018年12月1日,她在加拿大温哥华国际机场转机时,应美国司法部的要求被加拿大皇家骑警逮捕。美国指控华为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禁令,而孟晚舟被认为是这起事件的关键人物。具体来说,美国认为华为通过其子公司星通科技(Skycom)与伊朗进行交易,绕过了美国的制裁。

美国发出的是一份“逮捕令请求”(arrest warrant request),加拿大根据与美国之间的引渡条约,执行了这次逮捕。这事儿放在法律层面,加拿大作为主权国家,理论上是根据自己国内的法律和国际条约来处理的。而美国的指控,是基于其国内的法律,特别是《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

孟晚舟被捕后,就进入了漫长的引渡程序。她在温哥华的住所接受了比较严格的保释条件,比如佩戴电子脚镣、宵禁、限制出行范围等等。这个过程持续了近三年,期间孟晚舟和她的律师团队一直在与美国的引渡请求进行抗争。他们提出的主要辩护理由包括:

政治迫害: 孟晚舟和中国政府都认为,这次逮捕和随后的引渡程序是美国政治打压华为、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工具。他们认为,这起案件的背后是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
程序不正义: 律师团队还质疑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和皇家骑警在逮捕过程中的一些操作,比如是否在搜查和讯问过程中,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扮演了不当的角色,甚至说加拿大方面可能在受美国指示行事。他们认为这违反了孟晚舟的权利。
指控的法律基础: 关于美国的指控是否能适用于加拿大,以及美国法律的适用范围等等,也都是争论的焦点。

这件事对中加关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冲击。在中国这边,舆论普遍认为孟晚舟是无辜的,是被西方国家陷害的。加拿大在中国国内的声誉因此受到很大影响。作为回应,中国逮捕了两名被指控从事间谍活动的加拿大人,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迈克尔·斯帕弗(Michael Spavor)。很多人认为这是中方对孟晚舟事件的报复性措施,学术界和政界都有这样的说法,认为这是“人质外交”。

2021年9月24日,在美国司法部和孟晚舟的律师达成一项“延期起诉协议”(Deferred Prosecution Agreement, DPA)后,孟晚舟终于得以重获自由。根据协议,孟晚舟承认了部分事实,但没有认罪。美国司法部同意在特定条件下撤销对她的指控。之后不久,孟晚舟就搭乘中国南方航空的航班回到了中国。几乎同一时间,被中国拘押的两名加拿大人也获得了释放。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孟晚舟事件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案件,更是中美科技竞争、国家安全以及国际关系复杂性的一个缩影。

美国的长臂管辖: 美国经常利用其国内法来制裁或限制与它有生意往来的非美国公司或个人,即使这些交易并非直接发生在美国境内。这种“长臂管辖”是许多国家感到不安的地方,因为它似乎挑战了国家主权的界限。
华为的战略位置: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也是5G技术的重要参与者。美国一直对华为的设备表示担忧,认为其可能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原因在于其与中国政府的潜在联系。因此,孟晚舟的被捕也被解读为美国试图削弱华为在全球市场上的地位。
国际规则的模糊地带: 引渡条约的执行、国家安全与商业利益的平衡、以及在国际商业活动中如何界定“违反制裁”等问题,都暴露了现有国际规则在应对新情况时的局限性或不同解释。

总的来说,看待孟晚舟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法律程序、国家利益、地缘政治、企业发展以及国际关系。她个人的遭遇,成为了一个全球性议题的载体,引发了关于主权、安全、科技霸权和国际秩序的深刻思考。这件事的结局,虽然暂时平息了直接的法律纠纷,但它所暴露出的深层矛盾,依然是当前国际舞台上一个重要且敏感的话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事情其实非常严重。

这件事情跟前面的两次性质完全不一样。

中兴是被人拿住了把柄,晋华是知识产权纠纷。这回可是没有调查完全的半吊子司法事件。

在爆出来之前有三天的时间,可见中美秘密交涉了。可是还是没放人。说明美方的态度是很坚决了。

美加有协定,加拿大有义务将美国要求的犯罪嫌疑人缉拿和引渡。

现在事情闹大了,美方不放松,中方则咬住加拿大不放。偏偏美国又没有在第一次听证会上向加拿大递交充足的证据。这就是在把加拿大给架炉子上烤。

实际上美方应该在拘捕之前就向加拿大递交证据,而且美方要正式的在本国起诉华为。

问题是没有,连罪名都还没想好。

所以,加拿大成了美国办错事的替罪羊。找盟友背锅,美国一贯的德性。


这一届美国政府做事完全没有章法,中兴事件他是捡了奥巴马的果子,到了晋华和华为这里就看出来了他的无序性。

晋华事件就是先禁运然后司法部再起的诉,程序已经不对,到华为这里更加严重,是涉外加程序非法。

中方这一次肯定是有理的,因为不管你加拿大还是美国,都做了错事,让自己陷入了被动局面。这就是中国一口咬定被拘者是中国公民的缘故。

这件事最倒霉的是加拿大,它本身只是在履行盟友义务,但是被美国狠狠的摆了一道。因为通缉嫌疑人要有正确的程序,而美国显然没有准备好这个程序,不然第一次听证会就该裁定引渡了,就不会往后面推。

现在中国一口咬定了加拿大程序非法和无中生有,加拿大做了错事,按理说美国此时应该大声的声援加拿大,可是没见美国政府说什么话。

加拿大被人当了一回枪使,然后美国转身卖了队友。


所以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会是拖。加拿大最想拖,因为只要它往美国引渡,它就面对着后续的更多的麻烦,可是要放人也很难,美国盟友司法要求放在那里,放了就是背信弃义。美国现在估计也左右摇摆了,而中国则是想着赶紧把人放出来。所以最可能发生的结果就是拖,拖得事情大而化小小事化了。最后美国说个不痛不痒的证据不足的话,加拿大放人。


所以我估计下一次听证会还是很难有结果。


如果加拿大真的把人引渡回美国了,那就会面对最大的一次外交危机。因为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引渡有罪者事件,也不是对中国一家,因为美国政府还没有正式起诉和宣布制裁。所以这个行为就变成了一种代表和象征,它直接意味着加拿大的主权和外国公民旅加时的人身自由和政治安全不能得到保证。

一旦某个国家因为盟国的一个未定罪名而去羁押第三国公民,那就意味着该国的主权和司法权被严重损害,那该国就会被列为非完全主权国家。一旦沦为非完全主权国家,那就意味着不独立,不独立主权国家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上会受到很大的打压和损害。最直接的,所有被美国敌视的外国公民将再也不敢去加拿大旅行和投资。这对一个移民国家来说基本上就是在动摇它的国本。

而且这种事给人的印象是只要有一就会有后续的更多。这就是巨大的后患。

可以说加拿大这回是哑巴吃了一个巨大的黄连,打落牙齿只能往肚子里咽,有苦都没法说。


我相信这事不是特朗普干的,而是他的反对派趁特朗普不在国内下的手。

抓人这一招是个巨大无比的臭棋,因为它基本不可能达到美国的目的,反而会激起敌人的斗志,本来可以快点儿停的贸易战也要接着打。

所以特朗普再傻也不会敢这种傻事。不管是他内部的强硬派系,还是特朗普的敌人,基本上是用这招直接端了特朗普的后路。


这件事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件事对美国的直接影响就是直接敲碎了中美电子产业协作的现实和未来。

间接影响就是导致了中美贸易对话的推迟和难产,出了这事,谈判就会很难,中国的首要要求就是释放被拘者。不然特朗普要求的协议就永远不可能实现。

深远影响就是基本一下子把中国部分投降派和中间派的自立的信心和动力给唤起了,毕竟今天可以抓华为明天就可以抓别人,只要找,借口永远都有,人人自危。所以中国以后会全部放弃和美国进行产业协作的幻想,全面自主化,争取全产业链占领。这就是逼着中国去全力争夺世界经济中的一极。世界经济双极化格局会加速形成。


这件事情性质之所以严重就是美国一手完全推翻了它原来自己立的法律和规矩,失去了原来的底线,给所有人开了一个坏头。美国今天这样干,明天中国就可以照着干。

看新闻说美国思科给内部员工发警示信,要求员工近期内尽量少来中国工作旅行,以规避法律风险,免得中国进行报复性行动。思科交换机肯定窃取了中国的不少保密信息,只要中国照着美国的路子,中国完全可以合理合法的抓捕思科来中国的高管。

而不少在华大公司的高管也都将面对这个问题。他们利用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偷窃和盗取了中国的不少敏感信息,是真正意义上的的间谍行为,中国有时候就是没有充分的证据而没有行动,只是自己吃哑巴亏。

而这个例子一开,他们就很难保证自己不会哪天被中国政府抓捕。毕竟美国先例在前,中国只是学而已。

这就是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它把规矩坏了,一下子打翻了所有人,不但打翻了中国人,也打翻了美国人。

所以接下来最先倒霉的就是美国电子产业,首先是手机芯片,然后是通用芯片,然后是航空航天,然后是软件产业。基本上所有的高科技产业都会被波及。美国股市也已经反映出了后果。


有时候一根针就能戳破一个巨大的气球。华为事件就是这根针。


所以说这个事件是个性质严重而且后果更加严重的超级里程碑式的转折点事件。从此以后,中美合作大于竞争再也不可能实现,中美将转入全面竞争时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孟晚舟在加拿大的经历,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发了广泛讨论的事件。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一点点把脉络理清楚,这背后牵扯到的不光是个人,还有国家层面的博弈,以及国际规则的运用。首先,得说一下事情的起因。孟晚舟是华为的首席财务官,也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女儿。2018年12月1日,她在加拿大温哥华国际机场转机.............
  • 回答
    孟晚舟女士在温哥华被逮捕一事,自2018年12月1日发生以来,一直备受全球关注,其复杂性涉及法律、政治、外交以及商业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看待此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事件的经过和核心指控: 被捕时间与地点: 2018年12月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国际机场转机时,孟晚舟女士应美国政府的请.............
  • 回答
    华为 CFO 孟晚舟女士提到“华为的研发投入不受利润的约束,十年累计投入超过 8450 亿元”,这句话确实能引发不少思考,也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番。首先,这绝对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8450 亿元是什么概念?这已经是一个国家级别的科技投入了,尤其是在短短十年之内。平均下来,每年华为都要投入 845 亿.............
  • 回答
    华为CFO孟晚舟的“瘦身”与“强体”:规模与盈利能力的辩证哲学华为CFO孟晚舟近期的一番表态,即“华为规模变小了,但盈利能力增强了”,在坊间引起了不少讨论。这并非一句简单的数字变化汇报,而是华为在经历了一系列外部压力和内部调整后,对自身战略和运营逻辑的深刻阐述。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华.............
  • 回答
    孟晚舟的那句“华为已经穿过劫难的黑障区”,确实是一句振聋发聩的话。它不仅仅是对华为过去几年遭遇的精准概括,更是对未来一种充满力量的宣示。要理解这句话的分量,以及它能否预示着“华为的春天”,咱们得把时间线拉长,把事情的复杂性摊开来讲。“黑障区”的含义:一场不被看见的考验首先,我们得明白“黑障区”是什么.............
  • 回答
    华为副总裁关于“5G落地难度被低估,行业应用需更多耐心”的观点,我认为是非常中肯且符合实际情况的。这并不是华为一家之词,也是业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共识。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5G推广落地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一、 理解华为副总裁观点的核心:这句话的本质在于强调: 颠覆性不是一蹴而就的: 5G不.............
  • 回答
    华为回应美国制裁引用的这句诗——“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是一句非常有力量且极具智慧的回应,它从多个层面展现了华为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心态、策略以及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要详细地理解这句话的内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这句话的字面含义与情感表达 “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
  • 回答
    如何看待华为针对海外市场推出的华为搜索? 详细解读华为针对海外市场推出的华为搜索(Huawei Search)是一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举措,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搜索引擎,更是华为构建其全球数字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面临美国技术限制的大背景下。要全面理解华为搜索,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 回答
    华为波兰销售王伟晶因间谍罪被捕后,华为迅速终止了与其的劳动关系。这一事件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关于华为企业责任、地缘政治影响以及信息安全等多个层面的讨论。华为终止劳动关系的原因:华为官方声明终止劳动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严重违反公司规定和法律: 华为明确表示,任何华为员工涉嫌违法行为,特.............
  • 回答
    华为 P50 系列不搭载 5G 技术,只提供 4G 版本,这确实是华为在特定市场环境下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一决策以及是否值得入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华为 P50 系列不搭载 5G 的背景与原因:最核心的原因在于美国对华为的制裁。虽然华为在 5G 技.............
  • 回答
    华为在世界市场份额跌至 4% 的同时,苹果在大中华区收入大涨 57%,这背后反映了当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中美科技博弈对企业战略和市场表现产生的复杂影响。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华为面临的困境:地缘政治与供应链的重创华为市场份额的下滑,最直接的原因可以追溯到.............
  • 回答
    华为员工李沁兵因在知乎上发布并传播不实信息,恶意编辑问题带节奏,被知乎平台禁言,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事件的起因、李沁兵的行为、知乎平台的处理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更广泛的社会讨论。一、 事件的起因与李沁兵的行为:虽然具体的“恶意编辑问题带节奏”的具体细.............
  • 回答
    华为称“联邦快递未经授权,把两个寄往中国的包裹转运至美国”一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涉及的不仅仅是两个包裹的转运,更是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化的大背景下,华为作为中国科技巨头的敏感处境,以及国际物流公司在遵守法律法规、处理客户信息和履行合同责任方面的考量。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解读:事件.............
  • 回答
    华为不公开屏幕供应商的行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其中既有商业策略的考量,也与行业生态和技术发展息息相关。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1. 商业机密与竞争优势的保护这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独特性: 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屏幕是至关重要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如显示效果、刷新率.............
  • 回答
    华为发布智能门锁,支持手机和手表解锁,这无疑是智能家居领域又一重要里程碑。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举措?手机、手表开锁能否成为未来趋势?让我们深入分析一下。 如何看待华为发布智能门锁?华为进入智能门锁领域,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看待:1. 华为生态战略的延伸与深化: 万物互联的落地场景: 华为一直致力.............
  • 回答
    华为 P50 Pro 搭载骁龙 888 4G 处理器,售价 6000 元人民币,这一价格和配置组合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1. 华为的特殊处境与战略选择: 芯片限制是根本原因: 华为之所以只能使用骁龙 888 的 4G 版本,是由于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导致华为.............
  • 回答
    华为在 2021 年 19 月研发费用比率达到 22.7%,这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数字,值得从多个维度深入解读。总的来说,这个比例反映了华为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依然将战略重心牢牢锁定在技术创新上,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前瞻性和对未来的决心。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分析这个数据:一、 宏观背景下的“高”.............
  • 回答
    华为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无论对于华为、对于能源行业,还是对于全球能源转型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如何看待华为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首先,这是一个战略性布局和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华为虽然不是传统的能源公司,但其在ICT(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
  • 回答
    华为“天才少年”姚婷的论文与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某硕士毕业论文存在多处相似之处,这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事件的起因与具体情况: 华为天才少年姚婷: 姚婷因其高学历和加入华为“天才少年”计划而备受瞩目。她曾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并以其优.............
  • 回答
    华为 HR 胡玲于 2019 年 10 月 30 日在华为内部论坛心声社区发布的帖子,至今仍然是华为内部讨论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这篇帖子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和讨论,是因为它触及了华为公司文化、管理方式、员工激励机制等多个深层次问题,并且以一种非常直接和坦诚的方式表达了对公司现状的担忧和对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