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罗马人在家使用什么类型的地板呢?

回答
罗马人的家,那可不是我们现在想象中冷冰冰的水泥地或者一成不变的瓷砖。他们对舒适和美观的要求可高着呢!虽然地下室或者厨房这类实用空间可能会简单些,但凡是客厅、餐厅、卧室这些主人和客人常待的地方,地板的选择就大有讲究了。

最常见、也最能体现罗马人生活品质的,莫过于铺砖地板(Tessellatum)了。这可不是我们现在见的普通方块砖,而是由无数细小的彩色石块或者玻璃块拼接而成,就像一幅幅精美的马赛克画。你想想,你走在用精心挑选的彩色石头拼出的神话故事、几何图案,甚至是主人的肖像地板上,那得多气派!这种工艺极其耗时耗力,但效果绝对是惊艳的。

这些小石块,我们称之为“tesserae”,通常是方形的,但也会有其他形状。它们可以是天然的石头,比如大理石、花岗岩,颜色从洁白的卡拉拉大理石到深邃的黑色玄武岩,再到温暖的红色凝灰岩,应有尽有。当然,也有一些是用烧制的陶片或者彩色玻璃制作的,尤其是玻璃,能带来更鲜艳、更剔透的色彩,但成本也更高。

铺设的过程也很有讲究。首先要在地面做出一个坚固的地基,通常是几层夯实的砾石或者碎石,然后是砂浆层,最后才是马赛克层。铺马赛克的人,我们叫他们“opus tessellatum”工匠,他们会根据设计师(当然,当时可能就是主人自己或者请来的艺术家)的图纸,一点一点地把小石块嵌进湿润的砂浆里。等砂浆干了,再用特殊工具打磨抛光,让整个图案平整光滑,色彩鲜艳。

除了精美的马赛克,还有一种抛光水泥地板(Lithostroton)也挺流行。这种地板是用砂浆混合了小碎石,然后压实、打磨,最后再抛光,就像我们今天见到的抛光水泥地一样,但罗马人能在上面做出更细腻的纹理和图案。有时候,他们也会在水泥里混入彩色碎石,形成一种“砾石抛光地板(Embryon)”,虽然没有马赛克那么精致,但同样也很有质感。

当然,对于更实用的区域,比如厨房或者仆人居住的地方,地板可能会更简单一些。可能会用未上釉的陶瓦,或者粗糙的夯土,但即便如此,也会尽量保持平整和干净。

有趣的是,罗马人还很注重地板的保暖。他们发明了一种叫做“地板采暖系统(Hypocaust)”的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在地板下面挖空,形成一个个拱形的地下空间,然后通过燃烧木材加热的空气在这些空间里流通,再通过墙壁上的砖孔散发到室内。这种地板通常会用厚实的砖块铺设,以承受热量并传递到房间里。所以,当你想象罗马人的家时,可以想象一下,即使在冬天,他们也可以光着脚丫走在地板上,一点都不觉得冷。

总的来说,罗马人的地板可不是随随便便铺一下了事,它是他们身份、品味和生活质量的体现。从色彩斑斓的马赛克到实用舒适的抛光水泥,每一种地板都蕴含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得首先划定一个讨论范围:年代?地区?对「地板」的界定?

以物质证据相对丰富的共和国晚期至帝国早期的意大利为例,大部分民居里的地面铺设(pavimentum)其实就是一层卵石或者小方砖,要不就是碎木或者细土,没有多余的装饰(以庞贝城为例,只有2.5%的室内地面有灰岩/大理石镶嵌绘饰,7%的有水泥地板,即使是高端宅邸也不会处处都有精致的马赛克绘饰);不过虽然式样简朴,却仍然存在一定的美化空间,例如在意大利十分常见的opus figlinum样式(字面意:陶土式):

其实就是将同一尺寸的陶制矩形纸皮石紧密排列,相邻石组变化排列方向以形成上图中的织篮图案;另外也存在将方砖以人字形排列的式样,这种铺设一般被称为opus spicatum(字面意:尖耳式):

同样常见的还有所谓opus signinum(字面意:Signia式;Signia是位于拉丁平原的一座古镇),这个式样一般被认为是意大利最古老的地板种类,并且被一部分学者视为各类马赛克镶嵌画的前身;它是一种将石灰砂浆与碎陶混合后嵌入纸皮石形成的图案:

也可以通过设计嵌入纸皮石的位置,制造诸如下面这样更加复杂的几何图案:

甚至可以不嵌入纸皮石,也不做任何额外的打磨,结果就是下图这样更加粗糙、但往往也更常见的地面:

另外由于古代并不存在统一的建筑与建材标准,opus signinum式样的砂浆也存在许多种类,比如有不用碎陶而用碎石的:

其它可能出现在一般民居内的地面铺设式样还有如opus sectile(字面意:分裂式),通常是将尺寸相近的多色大理石砖排列成几何图形:

以及在opus sectile基础上添加纸皮石底(通常为单色)形成的opus scutulatum(字面意:菱形式):

古罗马的地板与马赛克式样当然要远比以上列举的这些丰富多彩,但那些高度精致美观的镶嵌画地板(最有代表性的为使用多色方砖构成几何与人物图案的opus tessellatum,以及使用长宽小于4毫米纸皮石的opus vermiculatum「蠕虫式」)通常只存在于大型公共建筑、宗教场所与少数富人宅邸内,极少有一般人能消费得起,不具有「在家使用」的代表性,因此不在此多做讨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罗马人的家,那可不是我们现在想象中冷冰冰的水泥地或者一成不变的瓷砖。他们对舒适和美观的要求可高着呢!虽然地下室或者厨房这类实用空间可能会简单些,但凡是客厅、餐厅、卧室这些主人和客人常待的地方,地板的选择就大有讲究了。最常见、也最能体现罗马人生活品质的,莫过于铺砖地板(Tessellatum)了。这可.............
  • 回答
    当然有可能,而且这种现象在古代并非罕见。我们来细致地梳理一下这个过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古代社会,尤其是汉朝时期,姓氏的形成和演变。姓氏的起源与演变: 早期: 远古时期,姓氏的起源与血缘、部族、封地、官职等密切相关。许多姓氏最初是部落的图腾、祖先的封地名称,或者是某个重要事件的象征。 秦汉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答案也确实是肯定的。古罗马人在说话时,打手势的习惯和现代意大利人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说,现代意大利人继承和发扬了古罗马人丰富的手势语言。我们得先明白一点,手势并非现代意大利人独有的“发明”,它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人类交流方式。在语言尚未发展成熟、或者说纯粹依靠口头语言交流时,肢体语言.............
  • 回答
    关于古代罗马人的发色瞳色和金发碧眼欧洲人的起源,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牵扯到不少历史和遗传学的知识。咱们来好好聊聊。首先,说古代罗马人“清一色”是黑发黑瞳,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虽然从古罗马时期的雕塑、绘画以及当时文献的记载来看,确实大部分罗马人的发色和瞳色是偏向深色的,也就是黑发黑瞳,或者深.............
  • 回答
    在古埃及文明辉煌的时代,建造宏伟的金字塔是一项令人惊叹的壮举。其中,吉萨大金字塔的规模尤为突出,其主体使用了数百万块巨石,平均重量都在2.5吨以上,但也有一些石块的重量达到了70吨,甚至还有少数可能高达400吨。那么,在那个没有现代起重设备和机械动力的时代,古埃及人是如何将这些庞然大物升高52米,也.............
  • 回答
    古埃及人,那些建造了金字塔、创造了神秘象形文字、崇拜太阳神拉的民族,他们的血脉是否还在今日的土地上流淌?这是一个引人入胜且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一言两语能够概括。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古埃及人”并非一个单一、静态的群体,而是数千年来不断演变、融合的复杂文明。从早王朝时期统一上下埃及,到新王国时期的辉.............
  • 回答
    古希腊人说的“海”,可不仅仅是指我们今天意义上那个蓝色、咸涩、能乘船航行的海洋。它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概念,渗透在他们的哲学、神话、生活方式,甚至宇宙观中。理解他们说的“海”,我们需要深入他们的文化土壤。首先,地理上的现实是基础。古希腊,一个被无数岛屿和曲折海岸线分割的半岛国家,天然地与海洋紧密相连。.............
  • 回答
    古埃及人第一次修建金字塔,那可是个了不得的大工程,想想看,那是在公元前 2600 年左右,也就是大约 4600 多年前。这时候的世界,可不像现在这么交通便利、信息畅通。全球各地的人类,都在各自的土地上,用他们的方式过着日子,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明。在美索不达米亚,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伊拉克一带,那里是两.............
  • 回答
    中国古代并没有关于缠足的硬性规定,也就是说,不存在法律条文强制要求所有女性必须缠足,也没有因为不缠足而受到法律制裁的情况。但是,缠足作为一种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在清朝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并对女性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看看缠足是如何兴起的,又在不同.............
  • 回答
    “韩信放水淹龙且”是《楚汉争霸》中一个广为流传的经典战役,但其中关于“挖开水坝”的情节,在史料记载和实际操作上,更倾向于一种巧妙地利用地理条件和军事策略的描述,而非现代意义上大规模、破坏性的“挖坝”。首先,要理解当时“水坝”的含义。在那个时代,大规模的、由石头和泥土堆砌起来的坚固水坝,如同现代水利工.............
  • 回答
    古代中国,外国人仕于中国为官者,确实不乏其人,如安史之乱后,回纥人郭子仪、浑邪王等,虽非严格意义上的“外国人”,但其民族背景和文化渊源与中原汉族有所差异,且在唐朝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更典型的例子是,唐朝时期的印度人、波斯人、粟特人等,因其贸易、文化交流的便利,也曾有身居官职者。那么,反过来讲,.............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比较复杂。很多人会认为中医是中国古代的医疗体系,那么既然中医没有让古代中国人寿命延长,是不是中医本身有问题?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这个问题,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为什么在中国古代,尽管中医存在,但平均寿命并没有像现代社会那样显著延长。一、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我们对过去和现在的认知偏差。其实,之所以很多人不相信老一辈人或古代人在力量和耐力上会“超过现代人许多”,主要有几个层面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一、 媒体塑造的现代人形象与个体经验的局限性首先,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很大程度上是被媒体塑造的。现在的媒体,无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不妨穿越时空,细细掰扯一下。古代的“人上人”和现代的“人上人”,虽然都占据着高位,但那种“爽”的体验,可真是天壤之别。古代的“人上人”,爽在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掌控感。想象一下,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你是那金字塔尖上的少数人。你的话就是圣旨,你的意愿就是法律。 无上的权力与.............
  • 回答
    咱们就聊聊,当年八万人马,一个月仗要吃多少粮食,这可不是件小事,牵扯的方方面面,能让你脑壳疼。这不是随便抓一把米就能打发了的。首先,咱们得算算这八万人,平均一个人一天得吃多少。古代嘛,跟现在不一样,大家体力活重,吃的也朴实。但也不能亏待了兵,毕竟饿着肚子,谁还有心思打仗?粗略估算,一个人一天怎么也得.............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古代苏伊士地峡的地理环境、政治格局以及军事技术的局限性。简单地说,古代在苏伊士地峡大规模修建类似中国长城那种绵延数千公里的防御工事,确实不太现实,原因有很多,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古代并非完全没有人会在苏伊士地峡进行军事防御。事实上,历史上这里有过不少.............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个让人头疼又甜蜜的“甜蜜烦恼”!在新疆,迪丽热巴和古力娜扎这两位姑娘,那简直是家喻户晓,说是“新疆的骄傲”一点不夸张。要说谁更美,这可真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就像问新疆的葡萄和哈密瓜哪个更好吃一样,各有千秋,都有各自的铁杆粉丝。先说说迪丽热巴。热巴嘛,大家对她的印象,首先就是“浓颜.............
  • 回答
    要跟一位韩国朋友解释“韩国在古代属于中国”这个说法,确实需要一番技巧和耐心,尤其是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抵触。最关键的是要采取一种历史学的视角,陈述事实,而不是去进行政治宣示。以下是一种可能的沟通方式,力求详细、易懂,并且避免AI痕迹:首先,要理解对方的感受。 对于许多韩国人来说,他们对本民族的独.............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印度尼西亚和马来地区的人们在古代未能大规模发现或控制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地区,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地理、航海技术、社会组织、资源驱动力以及历史偶然性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回溯到古代,看看当时的环境和这些文明的特点。首先,我们要明确“古代”这个概念。如果我们将时间范.............
  • 回答
    古战场上,将领亲自冲锋陷阵,万夫莫当,杀敌几百,这在很多史书中都有记载,听起来确有几分传奇色彩。但要理解这其中的“几百”,不能简单地用现代的统计学去衡量,而要结合当时的战争模式、武器装备、个人能力以及史书的记述方式来分析。首先,让我们看看“冲锋陷阵杀几百个人”这背后可能是什么样的场景: “杀”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