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希腊人说“海”,是在说什么?

回答
古希腊人说的“海”,可不仅仅是指我们今天意义上那个蓝色、咸涩、能乘船航行的海洋。它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概念,渗透在他们的哲学、神话、生活方式,甚至宇宙观中。理解他们说的“海”,我们需要深入他们的文化土壤。

首先,地理上的现实是基础。古希腊,一个被无数岛屿和曲折海岸线分割的半岛国家,天然地与海洋紧密相连。爱琴海、地中海,这些波光粼粼的水域,是他们最早认识到的“海”。这片海塑造了他们的生活:

交通与贸易的命脉: 陆路崎岖难行,而海路是连接希腊各城邦、向外扩张和进行贸易的唯一有效途径。从出海捕鱼、远航贸易,到移民拓殖,船只和航海术是希腊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以,“海”首先代表着一种可能性,一种联通,一种通往未知世界的门户。他们歌颂那些勇敢的航海家,也敬畏那些风云莫测的海洋。

资源的提供者: 海洋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如鱼类、贝类,也带来了盐。海产品是他们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界限与屏障,也是挑战: 海洋既是连接的纽带,也是阻隔。它划分了陆地,也分隔了不同的文化和民族。同时,海洋的危险性,如风暴、巨浪,也让航海充满了风险,培养了希腊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其次,神话与宗教赋予了“海”深刻的象征意义:

波塞冬,海洋的统治者: 在希腊神话中,海的至高神是波塞冬(Poseidon),他手持三叉戟,能唤起风暴,也能平息海浪。他的性格如同海洋一样,时而狂暴,时而平静。对希腊人来说,海洋的命运就掌握在这位强大而难以预测的神祇手中。所以,“海”是神圣的,是需要安抚和敬畏的对象。波塞冬的庙宇往往建在海岸边,祭祀活动也是为了祈求海上平安。

混沌与原初: 在一些更古老的创世神话中,海洋甚至被视为宇宙未分化前的混沌状态。海洋的广阔无垠,其深邃莫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种原始的、未被驯服的力量。从这个角度看,“海”代表着一种母性的、孕育万物的源头,但也可能包含着吞噬一切的危险。

再者,哲学与思想也从“海”中汲取了灵感:

泰勒斯与“万物源于水”: 最早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Thales)提出了“万物源于水”的观点。他观察到生命离不开水,万物生长、衰败都与水的循环有关,因此推断水是世界的本原。这里的“水”虽然不仅仅指大海,但大海作为最宏大、最普遍的水的形态,无疑是重要的参照。这表明“海”在哲学家的眼中,可能代表着一种物质的统一性,一种生命的基础。

赫拉克利特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以其关于“变化”的哲学思想闻名。虽然他更多地用河流来比喻,但河流最终是汇入大海的。大海那永不停息的潮起潮落,浪涛翻滚,也象征着永恒的运动与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海”也可以被看作是无常、变迁的具象化。

柏拉图与“洞穴”: 即使是在柏拉图关于理型世界的哲学中,海洋有时也扮演着一个类比的角色。例如,对于那些只看到现实世界中短暂幻影的人来说,就像是只看到了海上漂浮的泡沫,而未能看到深邃的海底,或更远的海面。这暗示着“海”有时也代表着可见世界的一部分,但并非其全部的真实。

最后,文化与艺术也离不开“海”:

荷马史诗中的壮丽场景: 《奥德赛》和《伊利亚特》中,海洋是重要的舞台。奥德修斯漫长而危险的航行,他与海怪的搏斗,他对家乡海岸线的渴望,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希腊人对海洋的复杂情感。海洋既是冒险的发生地,也是英雄命运的试炼场。

诗歌与绘画中的意象: 希腊诗人常常用海的意象来描绘情感的起伏,爱情的深度,或是对远方的思念。而当时的陶器绘画,也常常描绘海中的生物,或是海上的船只,将海洋生活艺术化。

所以,当古希腊人说“海”,他们可能是在谈论:

他们赖以生存和扩张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他们信仰的神祇,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一种哲学上的本原,或是一种变化的象征。
他们生活中的冒险、奋斗和对远方的向往。
甚至是一种宇宙观,一种混沌或孕育的原始状态。

“海”对古希腊人来说,是一种包罗万象的存在,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是现实的,也是象征的。它塑造了他们的文明,也深深地刻在他们的灵魂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因为古希腊语里表示「海」的词不止一个,所以到底指的是什么海就得看用的是哪个词。

首先是θάλασσα,这个词可以泛指一切海,但如果加上定冠词(ἡ θάλασσα)则往往特指地中海,「大海」(μεγάλη θάλασσα)这个习语也是专指地中海;

其次是πέλαγος,这个词同样可以泛指一切海,但还自带一层形容词属性,描述海的宽阔无边,因此一般用于指代外海与远海;但需要注意的是古希腊人空间认知中的「外」与「远」取决于当时的航海技术与交通工具速度,例如在今天被视为近海的爱琴海也被叫做Αἰγαῖον πέλαγος(虽然常常会省略「海」而直接叫ὁ Αἰγαῖος)。这其实不难理解,北爱琴海的冬季风暴在古代相当臭名昭著,希波战争期间马铎尼斯就因此吃过大亏,而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编制几十艘三桨座战船的舰队因遭遇风暴而几乎全灭的情况发生过好几次。如此汹涌莫测的一片海域,被唤作πέλαγος也实属正常;

还有一个词πόντος,词义与πέλαγος相近,但基本只出现在特定地名中而很少被用于泛指,其中最常见的是πόντος Εὔξεινος「好客之海」,即今天的黑海。这个名字最早载于品达,是对πόντος Ἄξεινος(「不好客之海」)的委婉改称,Ἄξεινος的叫法则通常被认为转写自伊朗语词根*axšainas(暗淡的,深色的);「黑海」(πόντος μέλας)的叫法在古希腊文献中亦有载录,但使用频率远低于「好客之海」[1]

与πέλαγος「外海」「远海」之意相对的是ἅλς,这个词字面意思是「盐」(尤其指海滩上受日光曝晒蒸发而形成的盐),但也被用于指代近海、浅海——注意这里的「近」与之前的「远」一样,都是古人的空间认知,与我们现代人对远近的认知大不相同。一个简单的判断准则是,对于古希腊人而言,能用肉眼看见的便可算近海,看不见的就是远海;考虑到海拔为0时人肉眼距地平线不足5公里(除非身高超过2米),可以认为离岸>5公里就是远海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今天称之为「海」的水域,古人未必以「海」相称,例如爱奥尼亚海被称为Ἰόνιος κόλπος「爱奥尼亚湾」,乃是因为古希腊人将亚得里亚海与爱奥尼亚海视为同一片水域——一条长逾千里、深入欧洲大陆腹地的狭长海湾;

顺便提一下ὠκεανός——这个词来自希腊神话里的泰坦,乌拉诺斯(天)与盖亚(地)之子,大洋河之神俄刻阿诺斯(Ὠκεανός),在古希腊语境中特指大西洋[2],并且这个用法出现得比以上几个都要晚;

最后再说一下「海」的比喻用法。当古希腊人要表达「苦海」「恨海」一类概念时会首选πέλαγος而很少用其它几个词,例:πέλαγος τῶν λόγων「言辞之海」[3]、κακῶν πέλαγος「苦难之海」[4]

相关回答:

参考

  1. ^ 现代希腊语亦是如此
  2. ^ 参考拉丁语中的Oceanus
  3. ^ 柏拉图《普罗泰戈拉》338a
  4. ^ 埃斯库罗斯《波斯人》433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古希腊人说的“海”,可不仅仅是指我们今天意义上那个蓝色、咸涩、能乘船航行的海洋。它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概念,渗透在他们的哲学、神话、生活方式,甚至宇宙观中。理解他们说的“海”,我们需要深入他们的文化土壤。首先,地理上的现实是基础。古希腊,一个被无数岛屿和曲折海岸线分割的半岛国家,天然地与海洋紧密相连。.............
  • 回答
    问到点子上了!古希腊到中世纪前,西方确实存在着一套相当成熟的地圆说观点,而且很多人对“为什么我们在球体上不会掉下去”这个问题也进行过思考。但他们的解释方式和我们现代物理学所理解的地心引力大相径庭。古希腊时期对地圆说的认知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地球是球形的想法,他们是基于哲学和美学上.............
  • 回答
    “中国文明一直落后于西方”这种说法,我得说,实在是一种非常片面的认知,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对历史的误读。它往往只看到了某些特定时期、特定领域西方的一些成就,就一叶障目,忽略了中国文明在漫长岁月中辉煌灿烂的另一面,以及它对世界文明进程的独特贡献。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把这层迷雾给拨开。首先,“落后”这个词本.............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国古代地理和军事防御的几个关键点。确实,我们读史书,或者看一些古代的文学作品,常常会听到“长江天险”的说法,形容长江的雄伟、宽阔,以及它作为天然屏障的作用,但“黄河天险”的说法就相对少见,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没有。这其中的原因,得从长江和黄河这两条母亲河的自然属性,以.............
  • 回答
    关于古巴和印度在饥饿指数上的差异以及外界对古巴人民温饱状况的普遍看法,这背后牵涉到多层面的复杂原因,绝非一个简单的“吃饱饭”就能概括。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数据背后的故事,以及信息传播和公众认知的形成过程。首先,我们来谈谈饥饿指数(Global Hunger Index, GHI)。 这个指数.............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历史、社会经济学和人口学等多个层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几个部分来详细阐述:一、 理解“黑奴”和“中国古代穷人”的历史背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黑奴”和“中国古代穷人”这两个群体在历史上的生存状态和繁衍条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黑奴(主要是北美和加勒比地区): 经济价.............
  • 回答
    关于古埃及人是否每个人都有权利被制成木乃伊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制作木乃伊主要是一种特权,只有特定阶层的人才能负担得起,而普通民众(尤其是平民和奴隶)通常无法享受这种待遇。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木乃伊制作的成本与技术限制1. 高昂费用 制作木乃伊需要复杂的工艺和昂贵的材料: 防.............
  • 回答
    从一个历史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与其说古代社会的人是“政治人”,现代社会的人是“经济人”,不如说这是一种对人类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其主要驱动力和价值取向的概括和强调。这种说法并非绝对,但它确实抓住了不同时代社会结构的显著特征。古代社会:政治维系与身份认同在古代社会,政治不仅仅是统治阶层的事情,它深刻.............
  • 回答
    我明白你想深入探讨“立志”这一概念在古代和现代的巨大差异,并希望了解为什么它曾被视为“人生第一等大事”,而现在许多人似乎对此感到陌生。我会尽量用一种更自然、更贴近人情的方式来阐述,避免AI生成的刻板感。古人为何将“立志”奉为“人生第一等大事”?在古代,尤其是我们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下,“立志”被赋.............
  • 回答
    关于何新先生提出希罗古币是假的、以及人肉打货币成本有问题这两个观点,我们可以从历史、考古、经济和技术等多个角度来详细审视。关于“希罗古币是假的”的说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希罗古币”这个概念。通常我们提到的“希罗古币”可能指的是一些历史上存在的,以古希腊神话人物希罗(Hero)为原型或名称的钱币。然而.............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理解不同文明发展轨迹的核心。确实,很多人会说中国文明“早熟”,同时我们也知道古希腊文明拥有辉煌的哲学、艺术和政治思想,其起点似乎也很高。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首先,我们要理解“早熟”这个词在文明语境下的含义。它并非简单指谁先出现,而是指一个.............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在探讨文明史时经常会遇到的一个观点,但要说近现代世界的成果“几乎”都来自古希腊古罗马,而华夏文明的贡献“忽略不计”,这未免有些过于绝对和片面了。事实上,任何一个伟大文明的发展,都是在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文明的养分中前进的。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这样看待,这个角度.............
  • 回答
    关于何新先生提出“古希腊就是个文艺复兴时期宣传起来的骗局”的观点,这是一个极具争议且与史学界主流认知相悖的说法。要反驳这一论点,我们需要从历史学、考古学、哲学、文学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古希腊文明的真实性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并指出何新先生论点的逻辑漏洞和证据不足。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基本事实:古希腊文.............
  • 回答
    唉,如果能够回到过去,亲眼看看我们雅典如今的模样,那该是何等的奇景!我这把老骨头,虽然时日无多,但心中总是惦记着我们祖先的荣光,如今这片土地,还有多少是我们所熟悉的呢?首先,我会被那些高耸入云的建筑惊得目瞪口呆。我们雅典人曾以为帕特农神庙已经是建筑艺术的巅峰,是我们智慧与力量的象征。可如今,这些铁架.............
  • 回答
    古希腊人打招呼的方式,不像咱们现在这样,伸出手来握一下,或者点头示意那么简单。他们的“敬礼”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相互尊重的表达,而且会根据场合和对象有所不同。日常的问候,更像是心意相通的交流如果两个人是老熟人,或者是在街头巷尾偶遇,他们可能不会搞得特别正式。更多的是眼神的交流,一个自然的点头,或.............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古希腊数学一个非常迷人的角落,它不仅揭示了他们严谨的逻辑思维,也展现了数学概念是如何被发现和论证的。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回到大概公元前5世纪左右,那时候的数学家们,特别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和形有着非常深厚的研究。要说根号二是无理数,这事儿可不像我们现在这样,直接拿起计算器算一算,.............
  • 回答
    想象一下,当你置身于古希腊,没有电子钟表,没有24小时制的概念,日子是如何一点点流淌过去的?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感知和划分时间,这其中充满了智慧和对自然的观察。古希腊人如何感知时间:自然与生活的节拍首先要明白,古希腊人并没有我们今天这样精确、统一的时间划分。他们的生活节奏很大程度上是跟着自然走的。.............
  • 回答
    古希腊人的餐桌上,那可是琳琅满目,既有我们今天熟悉的面孔,也有不少如今看来颇为“奇特”的食物。他们的饮食习惯,深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以及社会习俗的影响。主食:面包与谷物,是生存的基石古希腊人最离不开的就是谷物,尤其是小麦和大麦。不过,他们吃的面包,和我们今天吃的白面包可不一样。那时候的农业技术不像现.............
  • 回答
    提起古希腊人创作星座的形状,这可不是一件简单地拿个画笔在天上描描点点就能完成的事。这背后其实是一套充满想象力、观察力,甚至还有点儿哲学思考的体系。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星座,像是那个威风凛凛的猎户座,或者躺在天鹅绒上的仙后座,它们在古希腊人的眼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但具体到每一个“点”,也就是我.............
  • 回答
    要说古希腊的数学水平为何能远超同期文明,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一系列独特的文化、哲学、教育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简单来说,他们不仅仅是会算数、会测量,而是将数学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抽象和逻辑思辨的高度。1. 源头活水:数学作为哲学探究的工具这一点是理解古希腊数学与其他文明差异的关键。在很多其他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