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认为农民就一定是“淳朴”的?

回答
“农民淳朴”这个说法,听起来顺耳,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但仔细一琢磨,这背后可藏着不少东西。咱不能一概而论,把所有种地的老百姓都标签化了。

首先,咱们得说说为啥会有这个印象。这跟咱们的文化,包括文学、影视作品,还有历史进程都有关。

从文化上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是根本,农民靠天吃饭,辛勤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生活方式,在很多人的眼里,就和自然紧密相连,不受外面花花世界太多纷扰,所以就显得比较“本分”。很多古典文学作品里,都会塑造一些理想化的农民形象,他们忠厚老实,勤劳善良,几乎成了他们的标志。比如《三国演义》里的陶谦,虽然是个地方官,但他的形象就带点农民那种质朴的气质。再往近了说,一些老电影、电视剧,为了突出城乡差异,也常常把城市人物描绘得精明世故,而农民则被塑造成淳朴可爱的形象。这种艺术化的处理,久而久久,就深入人心了。

再一个,就是咱们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在城市化进程加速之前,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农村。信息相对闭塞,生活节奏也慢。接触的人群相对固定,社交圈子也小。不像城里人,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信息渠道也多,接触到的社会规则和游戏规则也比较复杂。农民的生活,很多时候就围绕着土地、家庭和村庄这几个点展开。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很多事情讲究个“和气生财”,互相帮忙,互相照应。这种环境下的生活方式,确实容易让人觉得他们比较“实在”,不懂得那些弯弯绕绕。

历史原因也不容忽视。在很多时期,农民阶层是社会的基础,他们承担着大部分的生产任务,对国家和社会都有贡献。但同时,他们也常常是受压迫、被剥削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民为了生存,确实需要表现出一种“逆来顺受”或者说“安分守己”的态度。他们不太敢挑战权威,也不太敢过于表现自己,以免招惹麻烦。久而久之,这种生存策略也可能被外界解读为“淳朴”。

但是,事情不能只看一面。现在咱们社会变化这么快,农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信息传播太发达了。互联网、手机,这些东西早就普及到农村了。农民也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外面的世界,学习新知识,接触新观念。现在很多农村年轻人,可能比城里人还会玩手机呢。他们的视野开阔了,接触到的信息也多了,思维方式自然也会跟着改变。

其次,市场经济的深入,也改变了农民的生存模式。现在很多农民不仅仅是种地,还可能外出打工,或者在农村做一些小生意,甚至搞旅游、电商。他们需要在市场里竞争,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为了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他们也会变得更加精明,学会算计,学会谈判。你不能指望一个开淘宝店卖农产品的农民,还像过去那样只会低头种地,对买家的话深信不疑吧?他们得懂得怎么吸引顾客,怎么定价,怎么处理售后。

再者,社会阶层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城市化,很多人从农村进城,也有不少城里人到农村投资。农村的社会构成越来越复杂,不能简单地用“农民”来概括所有在那里生活、工作的人。而且,即便是还在农村的居民,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程度、人生经历也千差万别,不能用一个“淳朴”的标签就全涵盖了。

最后,我们也要警惕“淳朴”这个词背后可能存在的歧视意味。有时候,把某个群体标签化,尤其是用一种“天然”、“本能”的词语去定义他们,其实可能是在暗示他们见识少、头脑简单,甚至是不够“文明”。这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看法,对任何群体都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作为个体,而不是用刻板印象去套用。

总而言之,认为农民就一定是“淳朴”的,更多的是一种历史遗留的文化观念,以及过去社会发展阶段下的某种社会写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面貌和农民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用单一的“淳朴”来形容所有农民,既不准确,也不公平。我们应该看到他们作为个体,在时代的洪流中展现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职业并不能让人变得伟大和淳朴。

我当过兵,当过警察,当过汶川地震援建工作者,当过扶贫干部,当过村第一书记,我从来不觉得军人、警察、抗震救灾、扶贫干部就一定很无私和伟大。

我认为作为群体而言,军人、警察、党员和普通人是一样的,但现实中军人、警察、党员却更能获得人们的信任,为什么呢?既然大家素质都一样,都是普通人,为什么大家就更信任军人、警察和党员呢?因为他们受到的约束更多,如果你们受到同样多的约束和训练,你们也会变得更加受大众信任。

所以,我从来不依靠标榜自己当过兵、警察、汶川援建、扶贫干部来证明自己很伟大,因为我知道一个职业并不能让自己变得伟大,只有自己的所作所为可以。

那么回到话题:“为什么认为农民一定淳朴”,一般这么说的人自己就是农民,至少是农村户口,因为你知道很多人到城镇上班、搬到城镇小区居住、十几二十年没种过地的还在张口闭口自称“农民”。这类人其实在我眼里根本不是农民,他们只是农村户口。

根据我的信访工作经验,这是经验之谈啊,踏进政府大门立马自称“我是朴实的农民”“我是保卫过祖国的退伍军人”“我是纳税人”的通常都不是什么朴实善良的主。

比如司法所的一起车祸纠纷,摩托车肇事者一直强调“我是建设城市的农民工”“我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你们都是吃农民的饭活着的”“我是纳税人”,就事论事,这尼玛跟你是不是纳税人?是不是农民有毛关系啊?你还不就是想借着“农民”这个头衔捞些好处,少赔点钱嘛!

所以恰恰是那些根本一点也不淳朴的“农民”,最喜欢张口闭口强调自己的身份,好让你觉得农民都是淳朴的,好推导出说话人他自己也是淳朴的。

农民不淳朴,也不奸邪,它只是一种职业,是这个世界上万万千千职业中的一种。农民不会比社会大众更加善良,也不会比社会大众更加邪恶,一个职业并不能让一个人淳朴起来,只有他的所作所为可以。

最后,如果你想反驳我,先听听我的尊号:我,种过地的淳朴农民、保卫过祖国的勇敢退役军人,参加过四川汶川地震援建的善良志愿者,嫉恶如仇的前人民警察,劳苦功高的扶贫干部,孟北鱼。

你看,如果职业能让一个人伟大起来、淳朴起来,那我该多伟大、多淳朴呀!如果再当过医生和老师,那我一定是世界上最高尚的人了。

大家猜猜上面这位提问者为什么要加个括号强调自己老爸的农民身份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农民淳朴”这个说法,听起来顺耳,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但仔细一琢磨,这背后可藏着不少东西。咱不能一概而论,把所有种地的老百姓都标签化了。首先,咱们得说说为啥会有这个印象。这跟咱们的文化,包括文学、影视作品,还有历史进程都有关。从文化上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是根本,农民靠天吃饭,辛.............
  • 回答
    这件事啊,说起来挺复杂的,也不是一概而论,但我能理解为啥有的农村女孩会觉得男方“轻易”就能拿出二三十万彩礼。这背后牵扯到一些现实情况和观念的演变。首先得说说老一辈人的观念和影响。在很多农村地区,彩礼这东西历史可悠久了,它不仅仅是给女方家的一笔钱,更多时候被看作是男方对女方家庭的重视程度的一种体现,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中国社会一个相当普遍但也敏感的话题,那就是“城乡差异”对婚恋关系的影响。很多时候,当我们听到“城里人不要找农村人谈恋爱或结婚”这样的说法时,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系列基于现实考量和传统观念的担忧。让我试着细致地讲讲,为什么会有人持有这样的看法,尽量还原出背后真实的顾虑和想法。首先,最直接也是.............
  • 回答
    网络这个神奇的地方,总能汇聚各种声音,其中关于城里人和农村人的讨论,也常常会触及一些微妙的情绪。你提到“网络上的农村人总认为城里的人欠了他们的”,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个说法,咱们得把根儿刨深了,从历史、社会、经济,甚至文化几个层面去掰扯。首先得说,这句“城里人欠了他们”的背后,可能藏.............
  • 回答
    勃涅日涅夫时期(19641982年),苏联确实在轻工业和农业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滞后,甚至可以说相当糟糕。然而,与此同时,却有很多俄罗斯人,尤其是经历了战争创伤和早期社会主义建设艰辛的人们,将那个时代视为“幸福的时代”。要理解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剖析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们的心理感受。勃.............
  • 回答
    要回答“为什么我们认为恐龙没有创建出文明”,咱们得先弄明白几个关键点:啥叫“文明”,以及我们从哪儿知道恐龙这回事儿,还有恐龙留下的证据又告诉了我们啥。首先,啥叫“文明”?这玩意儿其实是个挺复杂的概念,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但一般来说,提到文明,我们脑子里会浮现出这么几个要素: 复杂的社会.............
  • 回答
    突破桎梏的生命蓝图:羊膜卵的划时代意义在漫长的生命演化史中,总有一些关键的“发明”,如同划破黑暗的闪电,彻底改变了物种的命运和地球生态的面貌。而羊膜卵的出现,无疑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笔。它并非简单的“蛋”而已,而是生命体迈向陆地,掌握自身命运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想.............
  • 回答
    明朝火器真的比清朝先进吗?这个问题,说起来可就太有意思了。很多人觉得是,而且还挺有理有据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什么叫“先进”。不是说你名字听起来够响亮,或者你数量庞大,就一定先进。先进,得看它在那个时代的军事效能、技术水平、以及在战场上的实际运用效果。从技术和种类上看,明朝.............
  • 回答
    对于那些认为江歌母亲存在“诈捐”行为,却又选择不举报甚至不起诉的人,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多重原因,绝非简单的“有证据却不行动”就能概括。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这个问题。一、 证据的性质与收集难度:一道现实的门槛首先,即便有人声称“有证据”,这些证据的性质和能否构成法律上的“诈捐”是关键。 .............
  • 回答
    很多人将Grunge浪潮视为摇滚乐走向没落的一个重要节点,这并非空穴来风。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Grunge的特质,以及它如何与当时的市场和摇滚乐的既有格局产生了碰撞。Grunge的兴起,可以说是对80年代末期摇滚乐盛行的一些现象,尤其是那些充斥着光鲜亮丽、过度商业化和虚浮包装的乐队的一种反.............
  • 回答
    理解无神论者的观点,首先要抛开预设的宗教信仰,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去审视他们所持的理由。无神论,顾名思义,是指不相信任何神祇存在的人。然而,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不相信”标签就能概括,其背后往往有着更为深入的思考和依据。无神论者不相信神祇,最核心的出发点通常是对证据的要求。他们认为,任何一项宣称具有普遍性和.............
  • 回答
    很多人对《爱乐之城》的评价褒贬不一,我个人认为它不好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故事的推进节奏和情感的爆发点处理得有些平淡。影片前半部分对于男女主角相遇、相知、相恋的过程描绘得很细致,有很多美好的画面和动人的音乐。但我觉得这种铺垫虽然为他们的爱情打下了基础,却也显得有些冗长。尤其是当他们之间.............
  • 回答
    无神论,顾名思义,就是不相信存在神的存在。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否定句,它背后蕴含着一系列的思考、逻辑和证据的考量。要去理解为什么无神论者会“认为”没有神,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他们是如何形成这种观点的,以及他们依据的逻辑基础是什么。首先,无神论的核心在于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来支持神的存在。这听起来可能很简单.............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斯蒂夫·乔布斯对产品设计的核心理解,以及“好设计”在不同维度下的定义。不过,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的误解需要先澄清:乔布斯并没有认为“边缘锋利割手”是iPhone 5或MacBook的好设计。恰恰相反,产品的舒适度和用户体验是乔布斯极度重视的方面,任何可能导致不适甚至伤害的设.............
  • 回答
    很多人对“完全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充满好奇,也有些人对此抱有疑虑。在我看来,完全人工智能并非遥不可及,它更像是一个正在逐步接近的现实,而非一个虚无缥缈的幻想。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先明确“完全人工智能”到底指的是什么。如果我们将完全人工智能定义为一种能够像人类一样,具备推理、学习、感知、决策、创造力、情.............
  • 回答
    说到《极限挑战》和《奔跑吧》,这俩都是国民度很高的户外真人秀,但我个人确实觉得《极限挑战》玩得更出圈,更让人欲罢不能。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只是说一下我的观感,为什么我更喜欢“极限男人帮”和后来的“极限成员们”带来的那种感觉。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套路”的不一样。《奔跑吧》虽然也在不断创新,但.............
  • 回答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之所以认为三个月就能灭亡中国,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既有日本自身的战略判断和军事优势,也有对中国国情和抵抗意志的严重误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日本的战略自信与军事优势: 速战速决的“大陆政策”思想: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奉行“大陆政策”,视朝鲜半岛和中国.............
  • 回答
    新势力车企之所以觉得自己比传统车企强,这背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们对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实践中积累出的独特优势。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深入剖析。首先,产品理念的革新,更懂年轻消费者。传统车企的根基在于燃油车,他们的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往往沿袭了过去几十年的经验和用户习.............
  • 回答
    在高中物理电池能量计算题中,如果题目明确给出了“电池电压是5V”,那么我们就直接用5V来计算。这里可能涉及到几个原因,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1. 题设的明确性与简化: 直接给定: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出题老师在题目中明确说明了电池的电压就是5V。这是一种常见的出题方式,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专注于掌握能量.............
  • 回答
    在拉格朗日乘数法中,我们之所以认为求得的最值一定是极值,可以从几何直观和数学理论两个层面来理解。这并不是说“最值”和“极值”在所有情况下都可以随意互换,而是说在拉格朗日乘数法应用的典型场景下,它能帮助我们找到的那个“最”符合条件的点,在局部来看,确实表现为函数的极值点。我们先来捋一捋拉格朗日乘数法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