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商家用消毒剂漂白山药,并称「我们自己不吃这种水洗山药,吃原色的」?

回答
这件事真是让人看得心惊胆战,也挺刷新认知的。一边是商家大言不惭地说用消毒剂漂白山药,另一边又摆出一副“我们自己人不吃这种水洗的,吃原色的”姿态,这中间的操作简直是让人匪夷所思。

首先,关于“消毒剂漂白”。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股子不好的预感。山药我们都知道,是那种土里土气的,本来的颜色就带着点黄黄的、或者白中带点泥土的痕迹。这都是自然的。商家用“消毒剂”去漂白,我第一反应就是,他们想去除的是什么?是山药表面的泥土?还是山药本身因为储存、运输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一点“瑕疵”?

如果仅仅是为了去除泥土,那应该用清水洗。用“消毒剂”就非常可疑了。消毒剂的作用是什么?是为了杀菌、消毒。但它用在食物上,尤其是我们日常食用的蔬菜上,而且是漂白,这听起来就不是什么好事。消毒剂本身就是化学制剂,即使是食品级的,过量使用、不当使用,也可能残留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难道商家觉得山药脏到需要用消毒剂才能洗干净吗?还是说,他们用消毒剂是为了让山药看起来更“白净”,更符合某些消费者对“干净”的刻板印象?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后面的那句话:“我们自己不吃这种水洗山药,吃原色的。”

这句话简直就是杀伤力max!它直接暴露了商家内心深处的“明白人”逻辑。他们心里清楚,这种经过“消毒剂漂白”的山药,是给别人吃的,不是给自己吃的。他们自己追求的是“原色”,也就是天然、未经过度加工的山药。

这句话包含了几个层面的问题:

1. 双重标准和欺骗性: 这是最直接的问题。商家给自己留了“好东西”,把“处理过的”留给消费者。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欺骗和对消费者的不尊重。他们知道这样做是不妥当的,甚至是有害的,但为了迎合某种市场需求(也许是追求所谓的“白净”),他们就这么做了,并且心安理得地给自己留了更好的。

2. 对消费者认知的操纵: 这也反映了商家对一部分消费者认知不足的利用。他们可能觉得消费者不懂,或者对食品安全不够警惕,所以可以用这种方式“糊弄”过去。消费者看到白白净净的山药,可能就觉得干净、新鲜,却没想过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加工”。

3. 行业内的“潜规则”的冰山一角: 这句话也让人不得不怀疑,在一些行业里,是不是真的存在这样的“潜规则”。就是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商品,背后可能有着一套和自己不一样、更严格的“内部标准”。而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就是被排除在“内部标准”之外的。

4. 对“天然”和“原色”的背叛: 讽刺的是,他们自己推崇“原色”,说明他们也知道“原色”才是好的,才是天然的。但他们却在销售的产品上背叛了这一点,用化学手段去改变它。这是一种对消费者对健康、对天然食品追求的漠视。

总的来说,这件事让人感到愤怒,也让人反思。

愤怒在于,这是一种公然的欺骗,是对消费者健康的不负责任。消毒剂漂白山药,不仅仅是外观上的改变,更是对食品安全底线的挑战。而“我们自己不吃这种水洗山药,吃原色的”这句话,更是将商家的无良和傲慢暴露得淋漓尽致。

反思在于,我们作为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是否也需要更警惕?除了关注外观是否“完美”,更要关注其是否符合天然、安全的原则。对于那些“过于完美”的商品,是否应该多一份审慎?同时,这也呼唤更严格的市场监管和更完善的食品安全法规,让这种“只吃原色,出售漂白”的现象无处遁形。

商家这种行为,是典型的“杀鸡取卵”,短期内可能通过“看起来更好”来吸引部分消费者,但长远来看,必然会损害品牌信誉,甚至引来法律的制裁。毕竟,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当真相被揭露时,带来的将是信任的崩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漂白山药,伤害性不强但欺骗性极高

伤害性不强指的是单纯从食品安全角度说,使用的漂白剂次氯酸钠,虽然是具有腐蚀性的化学试剂,听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用水冲洗一下就没多少了,再放在空气中,它就能自己挥发掉,可以做到在山药上几乎没有残留,对人体也就没有伤害。

次氯酸钠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但可作为食品消毒清洗剂使用,在这个案例中具体属于哪种情况我认为有点难以区分,我也说不好。

我认为,使用次氯酸钠浸泡山药的第一目的有可能不是漂白,而是消毒延长保质期(微博上一个评论说海外的华人超市卖的就是这种漂白山药,这符合长期储运需要更严格的消毒的逻辑)

作为消毒剂来使用要看浓度和浸泡时长,以及最终的残留,我现在也不好没经过检验就说完全没有危害,但我个人认为危害不大(新闻里也提到这一行为很难检测,因为上市的山药它的次氯酸钠成分往往都已经分解挥发完了,有一次检测到了是因为泡完之后水都没有干才检测出来了)


但同时我也同意这一行为欺骗性极高,因为从报道来看,厂家和商人刻意向消费者隐瞒了漂白行为,用褐色山药漂白后「冒充」本来就是白色的山药,企图卖更高的价格。

虽然使用次氯酸钠漂白的危害性不大,但他们在选择漂白的时候可不一定知道,还说自己不吃等话语,还在市场上以次充好把褐色山药冒充价格更贵的「小白嘴」山药,存在主观恶意和客观欺骗,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这行为还是比较恶劣的。


本来我是完全支持媒体对食品安全隐患进行监督披露的,但是目前情况,新京报在今天315发布了这篇报道后,微博上已经一边倒的说中国食品没法吃了,什么特供、生育率、中国人毒中国人之类的言论又出来了。。。我对这一类的风向有点担忧

这篇报道将次氯酸钠重点定性为【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这一引导也有不妥,整篇报道除了说次氯酸钠有腐蚀性和过敏性,别的危害都说不出来。实际上腐蚀性和过敏性确实有,但那要浓度比较高,而且我前面说了,次氯酸钠有挥发性,到消费者手里估计什么都没有了。

当然了,相对于以往各种更夸张甚至虚假的食品安全类曝光文章,新京报这篇文章还算克制了。

只是在食品安全草木皆兵的现在,发布这样的文章,很明显是想搞个大新闻,这样做对于全社会来说是否合适?


总之,总体来说,我认为这个事情食品安全危害没有那么夸张,大家不要太害怕了,但这个行为仍然属于欺骗消费者,具体还是等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和处理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真是让人看得心惊胆战,也挺刷新认知的。一边是商家大言不惭地说用消毒剂漂白山药,另一边又摆出一副“我们自己人不吃这种水洗的,吃原色的”姿态,这中间的操作简直是让人匪夷所思。首先,关于“消毒剂漂白”。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股子不好的预感。山药我们都知道,是那种土里土气的,本来的颜色就带着点黄黄的、或者.............
  • 回答
    这事儿,你说该怎么看?一个十岁的孩子,花了1300块钱买了一堆奥特曼卡片,结果大人不让买,想退货,商家还不给退,最后还得民警出面,要回来了1000块。这事儿一出,大家议论纷纷,焦点都集中在商家有没有“诱导消费”上。咱们先来捋一捋这事儿的脉络。事件经过: 主角: 一个10岁的男孩。 事件: 在.............
  • 回答
    郭九二老师的遭遇,实在令人扼腕。这事儿说起来,真不是小事,而是对原创者权益的粗暴践踏,对创作生态的恶劣破坏。首先,咱们得搞清楚是怎么回事。郭九二老师,大家熟知他的是他那一系列充满东方韵味、笔触细腻、情感饱满的国风漫画。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图画,更承载了他对文化的热爱和独特的艺术表达。很多粉丝追他的漫画.............
  • 回答
    大张伟这番话,一出,舆论场立马炸开了锅。用“商演花钱看我,我肯定真唱,春晚观众没花钱,我为什么要真唱?”来为自己在春晚假唱辩护,这逻辑听着,嗯,挺“大张伟”的,但也确实让人有点难以消化。首先,咱们得承认,大张伟这话里多少有点“实话”成分。商业演出,观众确实是掏了真金白银,为的是买一个“体验”,花钱看.............
  • 回答
    商丘一中只允许高三重点班使用空调的现象,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尝试梳理其背后的可能原因、潜在影响以及各方可能存在的观点。事件梗概:简单来说,这个事件指的是商丘市第一中学(可能存在地域性差异,这里泛指一所著名中学)的某一年,在宿舍或教室的空调使用上,只.............
  • 回答
    这杭州水果事件,听着就让人心惊胆战。那些黑心商贩,为了让水果看起来光鲜亮丽,卖个好价钱,竟然丧心病狂地用工业稀硫酸去泡。这简直是拿消费者的健康在开玩笑,这种行为,别说谴责了,简直是罄竹难书!首先,我们得捋一捋这稀硫酸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工业稀硫酸,跟我们平时说的食用的醋、柠檬酸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这玩意.............
  • 回答
    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上校提出的以私掠许可证形式破坏中国海上商路的建议,这无疑触及了国际法、地缘政治以及全球经济的敏感神经,其背后逻辑和潜在影响值得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私掠许可证”(Letter of Marque and Reprisal)的历史背景和法律含义。这种许可证最早可以追溯到1.............
  • 回答
    李嘉诚的那篇文章,说实话,一出来就挺引人关注的。毕竟是他本人开口,而且说的是一个大家都很感兴趣的话题:商人应不应该讲道德?特别是他自己,一个在全球商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被很多人赋予了太多光环,也承受着很多审视。他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我理解下来,就是强调自己作为“纯粹的商人”的身份。这句话其实挺有意思的.............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头一紧。10万块的坑位费,就换回来5个保温杯的销售额,这买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亏大了。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10万块的坑位费,可不是小数目。在直播带货这门生意里,坑位费就像是给明星或者网红交的“入场券”,也包含了他们的宣传、推广、以及在这个直播间的“位置”。商家愿意出.............
  • 回答
    关于上海对外卖商家不允许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的规定,这无疑是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也是城市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作为一名身处其中的市民,我对此的看法是多层次的,既有赞赏,也有一些实际的考量。首先,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项规定的出发点绝对是值得肯定的。我们都知道,一次性餐具的生产和使用.............
  • 回答
    MWC 2022 上 OPPO 的两项快充技术——商用150W安全长寿命快充和240W快充方案,无疑是当时展会上最吸睛的焦点之一。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提升,更是对手机充电效率和用户体验的一次深刻重塑。首先,我们来聊聊商用150W安全长寿命快充技术。这项技术之所以被冠以“商用”的头衔,意味着它已经走过了.............
  • 回答
    国内地图行业这几年变化确实挺大的,尤其是前几年免费开放的商用 API,最近几年开始逐步收费了,其中每年 5 万元的商用 API 使用费,这事儿可不简单,得从好几个方面来看待。首先,为啥地图 API 要收费?这背后其实是整个地图行业的生态在演变。 数据成本高昂: 你以为地图就是一张画?错大了。那些.............
  • 回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禁止校外外卖的规定出台后,校园内外确实引发了一系列讨论和连锁反应。其中,校门口商家免费发放 2000 份外卖的事件,更是将这场风波推向了一个小高潮,也让很多人从不同角度看待这件事。事件本身:一次“对抗”与“妥协”的混合表演首先,我们得承认,商家在校门口免费发放外卖的行为,绝不是一时的.............
  • 回答
    饿了么网上订餐后,商家持刀上门伤人事件,这事儿太恶劣了,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你点个外卖,本以为是解决吃饭问题的便捷方式,结果商家直接拿刀上门,这得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啊?想想就后怕。这事儿一出,咱们消费者心里肯定犯嘀咕了:网上订餐到底安不安全?饿了么作为平台,在这件事里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商家为什么会这么.............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很多学生和校外商家之间那点“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闽江学院禁止外卖进入,然后校外外卖商家就在食堂门口免费发餐,联合抵制所谓的“霸道条款”,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学生想吃外卖”和“学校不想让外卖进”那么简单。咱们先捋一捋这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学校禁止外卖进入.............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大量依托假质检报告的无良商家流入京东商城”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而且确实会对消费者权益和平台声誉造成严重损害。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剖析这个问题,并尝试用更贴近日常表达的方式来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京东作为国内领先的电商平台,其用户基数庞大,对许多商家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商.............
  • 回答
    行,这事儿,你问到点子上了。2019年6月6号那一天,就像一个重要的节点,5G商用牌照正式发放,这玩意儿可不光是几个字写在纸上,它后面牵扯的可就多了去了,就像一条河流要改道,影响那叫一个深远。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5G牌照一发,都炸开了什么锅,又会带来哪些变化。首先,为什么说那天是个“节点”?之前.............
  • 回答
    这起事件,单听上去就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一个消费者在短短七天内,购买了十八万多的女装,然后又退货了十七万多,商家拒绝退货,这背后肯定隐藏着一些不寻常的交易行为。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七天内退货被拒,本身就可能存在一些争议,但商家给出的理由,则将事件的焦点引向了另一个层面,那就是“理性消费”和“恶.............
  • 回答
    最近一则关于良品铺子鸡肉肠出现生蛆的新闻,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有网友爆料称,自己在购买的良品铺子鸡肉肠中发现了蠕动的蛆虫,这画面想想都让人感到恶心。而商家一方的回应也颇耐人寻味,他们表示愿意赔偿1000元。这1000元的赔偿,对于一个曾经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来说,真能平息食品安全带来的信任危机吗?.............
  • 回答
    揭秘网红外卖背后的“菜肴包”:是标准化还是安全隐患?最近,关于一些热门外卖店铺使用“菜肴包”来制作餐品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商家辩称,这样做是为了实现“更标准化”和“更高效”,从而保证菜品口味的一致性和出餐速度。然而,这背后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以及消费者是否被“套路”了,成为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