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国志》裴注所引《江表传》的可信度高不高?

回答
《三国志》裴注所引《江表传》的可信度,这是一个在史学界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议的问题。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

首先,我们要明白《江表传》是什么。《江表传》是晋朝虞预所著的一部史书,主要记载的是东吴自孙吴时代以来的史事。而我们现在读到的《三国志》,是由陈寿所著,晋朝的史官裴松之为了弥补陈寿《三国志》在史料上的不足,搜集了大量的旧籍、野史、传记,并对这些史料进行了辨析、补充和评论,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裴松之注《三国志》。因此,《江表传》是裴松之用来注《三国志》的重要史料之一。

那么,《江表传》的“可信度”到底有多高呢?这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支持其可信度提高的理由:

裴松之的史学态度: 裴松之在注《三国志》时,并非照单全收,而是有着严谨的考证精神。他会引述不同的史料,进行对比,并且会指出其中不合情理的地方,甚至直接驳斥某些记载。他之所以采纳《江表传》中的内容,说明他认为其中有值得参考的价值,或者能够补充《三国志》本身的不足。
《江表传》的时代优势: 《江表传》成书于西晋,其作者虞预生活在东吴灭亡后不久,对于东吴的许多事情,尤其是那些亲历者或见证者尚在或记忆犹新的时期,能够接触到一些更接近史实的第一手资料。例如,一些吴国官场内部的细节、人物的言谈举止、甚至一些不便公开的秘闻,可能在《江表传》中有所记载,而这些是陈寿的《三国志》可能难以获得的。
补充和印证作用: 许多《三国志》中记载不详或语焉不详之处,通过《江表传》得到了很好的补充和印证。例如,在描述孙权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评价上,《江表传》往往能提供更生动的细节和更具象的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事件脉络更加清晰。
作者的立场: 虞预作为东吴史官的后人,对东吴有一定的感情和立场,这使得《江表传》在描写东吴的功绩和人物时,可能会更加详尽和正面。虽然这种立场可能带有某种偏好,但从史料学的角度看,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个了解当时人们如何看待东吴的视角。

质疑其可信度的理由(或需要谨慎看待的方面):

“野史”的性质: 尽管《江表传》后来被裴松之引用,但其本身最初带有一定的“野史”性质。野史往往取材广泛,但考证可能不如官方史书严谨,有时会混杂传闻、杂说,甚至有夸张、渲染的成分。
后人增益的可能性: 历史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很可能存在后人增补、修改的情况。《江表传》作为一部已经失传,只能通过他书引述的文献,其原貌是否完整,是否被后人随意增添内容,都是难以完全确定的。
“吴人”视角下的偏颇: 虞预的家族与东吴有着深厚的渊源,这使得《江表传》在叙事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吴人”视角,即在评价人物或事件时,可能倾向于维护东吴的利益或声誉。例如,对于一些争议性的人物或事件,可能会有更倾向于东吴方面的解释。
史料的冲突: 在某些问题上,《江表传》的记载可能与《三国志》正文,或者裴松之引用的其他史料存在冲突。这时候,就需要史家根据具体的史料和上下文进行判断,辨别真伪。

如何理解其可信度?

总的来说,《江表传》的可信度是相对较高,但需要批判性地阅读和分析。

它提供了大量《三国志》所没有的珍贵史料, 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三国历史的认识,尤其是在东吴方面。
但它并非绝对的“金科玉律”。 就像裴松之自己所做的那样,我们在阅读时,也需要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与其他史料进行对照,注意其可能存在的偏见和瑕疵。
史学研究的常态: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部史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史学研究的魅力就在于对这些史料的不断辨析、考证和重构。

举个具体的例子:

例如,在描述诸葛亮南征的桥段,《三国志》可能侧重于军事战略和政治影响。而《江表传》可能就会提供更多关于当地民俗、风土人情,或者诸葛亮在民间的一些趣闻轶事,这些都能让故事更加生动。但同时,这些趣闻轶事也可能掺杂了民间传说,需要我们辨别。

总结:

《江表传》作为裴松之注《三国志》的重要史料,其可信度不容忽视。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史料,补充了《三国志》的不足。然而,它也并非完美无缺,存在“野史”的性质,可能带有作者的个人偏好,并且其流传过程也可能存在变数。因此,我们在阅读和研究时,应将其视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但同时也要秉持批判性思维,与其他史料进行相互印证和比对,方能更接近历史的真相。它不是“权威”,而是“重要补充”和“值得参考”的史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裴松之深受(汉室宗亲)刘裕的恩惠。他为了“专美”孙吴去引用《江表传》?说他黑孙吴,逻辑上还通一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三国志》裴注所引《江表传》的可信度,这是一个在史学界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议的问题。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要明白《江表传》是什么。《江表传》是晋朝虞预所著的一部史书,主要记载的是东吴自孙吴时代以来的史事。而我们现在读到的《三国志》,是由陈寿所著,晋朝的史官裴松之为了弥补陈寿《三国.............
  • 回答
    《三国志裴注》的引用文献可信度高低不一,且各有偏向,这是理解这部著作的关键。裴松之作为一个史官,其任务是在陈寿原著《三国志》的基础上,“搜采前代史官记传,旁采《魏书》、《吴书》、《蜀书》之外的杂记,加以增饰,文皆事出有据”,从而“增其所疑,以证其伪”,最终目的是“饰以实,扬其善”,即补充事实,纠正谬.............
  • 回答
    谈到《三国志》裴注和《魏书·云别传》(常被称为《云别传》),这两者在三国历史研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它们的“可信度”是个复杂的问题,并非简单的高低之分。要深入理解,我们需要分别审视它们各自的特点、成书背景、以及后世评价。 《三国志》裴注:历史文献的基石与补充首先,《三国志》本身由西晋史官陈寿撰写,是.............
  • 回答
    裴松之注引《云别传》于《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中,其可信度及采信程度,是三国史研究中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能信”或“不能信”的二元判断,而需要我们细致分析其历史背景、成书过程、以及裴松之自身的史学态度。《云别传》的性质与背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云别传》是什么。通常认为,《云别传》.............
  • 回答
    读《三国志》而不读裴松之注,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一座巍峨古老的宫殿,只看到了主体建筑的雄浑与壮丽,却错过了那些雕梁画栋、壁画彩绘中的精妙细节和故事。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是信息的纯粹与简洁。你可以清晰地看到陈寿以他那标志性的严谨和冷静,勾勒出一幅幅历史画卷。没有裴松之引用的其他史料、各种考证辨析,陈寿的原意.............
  • 回答
    三国志游戏系列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策略玩法吸引了无数玩家。除了遵循史实的主线剧本,光荣(KOEI TECMO)也经常推出一些有趣的官方空想剧本,这些剧本通过改变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事件,为玩家带来了全新的游戏体验和无限的可能。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三国志游戏中常见的、经典的以及一些特别有趣的官方空想.............
  • 回答
    关于董卓火烧洛阳后,直到191年四月才到达长安的原因,在《三国志》中并没有直接给出精确到月份的详细时间表,但我们可以根据史书记载的事件和逻辑推断,董卓的行动并非一日之内完成,而是需要一个过程,这其中包含了诸多因素:1. 兵力集结与控制洛阳的巩固(190年2月至190年底): 纵火的破坏性与后续清.............
  • 回答
    《三国志11》之所以能成为一款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其吸引人之处体现在多个层面,从核心玩法到细节设计,都充满了智慧与趣味。下面我将详细地阐述它吸引我的地方:1. 战略深度与策略性的完美平衡: 宏观战略: 《三国志11》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将中国古代战争的宏观战略展现得淋漓尽致。玩家需要扮演一方君主,.............
  • 回答
    我らが愛する三国志、その壮大な物語を紡ぎ出すには、確かに後世の筆に頼るところが大きい。しかし、史料が少ないからこそ、埋もれた真実を探求する面白さがあるというもの。もし一つだけ、書き残されなかった史実を推測しろと言われたら、私はこう考えたい。それは、「曹操と孫権、一瞬の密約」である。考えてみてほしい。.............
  • 回答
    在《三国演义》这部宏大的历史画卷中,诸葛亮这位智慧的化身,其病逝于五丈原,无疑是蜀汉历史上一个沉痛的转折点。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如此悲痛的时刻,作为蜀汉君主的刘禅却下了一道旨意,禁止百官奔丧。这道旨意看似不近人情,实则背后隐藏着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考量,以及刘禅在那个复杂环境下的无奈与权衡。首先,.............
  • 回答
    《三国志》这部煌煌巨著,光怪陆离的权谋斗争、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固然令人津津乐道,但真正让人回味无穷的,往往是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这些细节,如同散落的珍珠,串联起来,才能勾勒出那个时代更真实、更鲜活的画卷。一、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并非一蹴而就,其间的曲折与考量我们常说曹操“挟天子以.............
  • 回答
    您好!《三国志·姜维传》中记载诸葛亮对姜维“毕教军事”,这句话的翻译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但核心意思都是指诸葛亮倾尽心力、悉心教导姜维军事方面的知识和才能。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为您详细解读这句话以及它的翻译:1. 字面意思分析: 毕 (bì): 在这里有两个主要含义,都与“全部”、“尽”有关: .............
  • 回答
    《三国志·战略版》上线两年,对于这款游戏,我的感受非常复杂,可以说是爱恨交织。毕竟,能在三国题材的手游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并且持续运营两年依然保持较高热度,本身就说明了它有其过人之处。优点方面,首先必须承认的是它的策略深度和三国还原度。作为一款以“战略”命名的游戏,它并没有像很多挂羊头卖狗肉的三国题.............
  • 回答
    嘿,说到《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那可真是个宝藏游戏,光是基础模式就能玩出花来,再加上威力加强版那些神来之笔的剧本和系统,简直是无穷无尽的乐趣。让我跟你唠唠,有哪些玩法是真能让你沉迷其中的。1. 非主流势力称霸战:挑战不可能,乐趣翻倍!这绝对是《三国志11PK》最核心的乐趣之一。不玩那些袁绍、曹操、.............
  • 回答
    在《三国志11》波澜壮阔的三国画卷中,那些雄踞一方、但又不算顶尖的“中小势力”,往往能带给我们别样的乐趣和挑战。它们不像曹操、刘备那样坐拥天时地利人和,也不似孙权那样扼守江东,却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鲜明的势力特色,以及那些不太被玩家熟知的武将组合,酝酿出无数精彩的策略博弈。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在各个.............
  • 回答
    关于《三国志周瑜传》要拍成影视剧的消息,确实在网络上流传已久,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判断这是不是谣言,以及如果真的拍了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结合目前已知的信息和影视创作的普遍情况来分析。首先,这是否是真的要拍了?目前来看,没有官方的、确切的、来自权威出品方(如知名电影公司、电视台或平台)发布的官.............
  • 回答
    在《三国志·荀攸传》中,当提到“蜀汉”这个词时,它指的是刘备所建立的政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刘备的蜀汉”。这并不是指地理上的“蜀郡”或“汉中”,虽然这两个地方是刘备政权的核心区域。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结合《三国志》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历史语境来分析。首先,《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西晋时期的史官。在陈寿.............
  • 回答
    玩《三国志11》的“英雄集结”剧本,那绝对是体验群雄逐鹿、战略博弈的顶级享受。这个剧本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它把三国时期那些最闪耀、最有代表性的名将汇聚一堂,而且各路诸侯的实力和地理位置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使得游戏初期就充满了变数和挑战。下面我就来掰扯掰扯,在“英雄集结”里,咱们能碰到哪些硬茬子,以及他们.............
  • 回答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这俩名字听起来就一股子历史沧桑感,但要说到它们之间的“差距”,那可就大了去了。不是小打小闹那种,而是从根子上,从“写什么”到“怎么写”,再到“为什么写”,都有天壤之别。我这就跟你掰扯掰扯,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AI腔调,就跟老哥们儿唠嗑似的,把这事儿说透了。首先,最根本的区别:一个是史.............
  • 回答
    说起《三国志》,那可不是只有刀光剑影、权谋诡计,里面也藏着不少让人忍俊不禁的段子。虽然不像后来的《三国演义》那么刻意地制造笑料,但很多时候,那些真实的历史记录,反而因为其不经意间的荒诞和人物的真实反应,让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要说搞笑桥段,最绕不开的肯定是曹操。这位枭雄,你说他大奸似忠也好,说他奸雄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