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可以算刘禅执政生涯中为数不多的超神之作吧,那一刻被诸葛亮的亡魂附体了。
第一,这是诸葛亮自己要求的,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而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遗书号召大家不要铺张浪费,穿平时那件阿玛尼鹤毛外套下葬就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绿色环保;
第二,刘禅他爸死的时候,诸葛亮曾建议过服丧三天就好,理由如下:
“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
意思就是你爸死了,但葬礼差不多就行,本来按你爸这地位起码得个九天九夜,咱们这次嗨个三天三夜~三更半夜~就好,公务员系统也不能让它停滞了,大家都看着你呢;
第三,刘备还没死透的时候,黄元就起兵造反了,
冬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闻先主疾不豫,举兵拒守。
第四,刘备总算死透了,南中四郡(其实是三郡)应声反水,
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诸葛亮是怎么做的?
几个小样儿,哥趴体完再收拾你,与此同时赶紧发几个短信给渣权说么么哒,爱你哟。
这才叫政治家。
刘禅一切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做人要低调。
相比诸葛亮,刘禅还是离政治家很远。毕竟刘禅是爱着相父的,朝廷发布禁止奔丧,压抑着的爱无处宣泄。
这个时候,是李邈挺身而出。
十二年,亮卒,后主素服发哀三日,邈上疏曰:“吕禄、霍、禹未必怀反叛之心,孝宣不好为杀臣之君,直以臣惧其逼,主畏其威,故奸萌生。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今亮殒没,盖宗族得全,西戎静息,大小为庆。”后主怒,下狱诛之。
“领导!诸葛亮总算死了!他生前就是个乱臣贼子!大傻逼!”
“乱你妈比我草你妈!抓起来乱刀斫死!”
那是两年后的夏天,刘禅施施然走到汶水边,夕阳缓缓落下,波光中依稀看到相父的背影。
完。
谢邀。
星落五丈原实在太突然。
对于蜀汉臣民而言,诸葛丞相就是苍天在上,现下,倏忽之间,天塌了。
可以想见,一切知情者都将处于惊慌失措之中:
时新丧元帅,远近危悚。(蒋)琬出类拔萃,处群僚之右,既无戚容,又无喜色,神守举止,有如平日,由是众望渐服。
如何化解这场空前的政治危机?
以古代的交通水平,即便庙堂天崩地裂,普通官吏、百姓也很难在第一时间获知。易言之,禁断奔丧,就可以延缓噩耗的传播速度,为蜀汉朝廷应变维稳提供足够的时间。
可以想见,如果蜀汉朝廷仍由官吏奔丧,新丧元帅的消息将迅速扩展到全国,造成人心浮动,军心不稳。这简直是标准的危机公关负面样本。
何况三国鼎立,强敌在外,如果蜀汉国内发生骚乱,立即面临灭顶之灾。
这不,刨去曹魏,那位模范盟友孙十万也早就打着救援的幌子,做好了趁火打劫的准备:
及亮卒,吴虑魏或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万人,一欲以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
很可惜,由于十万兄得到消息太迟,辛辛苦苦赶了个晚集,蜀闻之,亦益永安之守,以防非常,于是乎只能呵呵。
再看蒋琬的处置,一言以蔽之,就是以静制动,尽量减少众人的异样感。
甚至可以揣测,诸葛亮遗命安葬定军山,而非归葬成都,除了激励后人进取不懈之外,同样意在尽量控制影响。
无论后人怎么评价阿斗,这位仁兄当危难之际,禁奔丧,诛李邈,任贤臣,申同盟,使诸葛亮、蒋琬交班时期平稳过度,其表现用【英明】二字评价并不为过。
谯周是益州牧诸葛亮的属吏,劝学从事。二元君主观下,故主去世,故吏和属吏为故主服丧,是当时的一种风气和义务。
但诸葛亮不仅是益州牧,还以丞相开府,甚至还“领司隶校尉”,丞相府+益州牧+司隶校尉(司隶校尉是否持续到刘禅继位,或是否有属吏,都缺乏记载)的属吏故吏。
诸葛亮的丞相和益州牧(或许还有司隶校尉)当了12年,前后的属吏故吏一大堆,广泛遍布在整个蜀汉。
加上诸葛亮在关中五丈原去世,那么多的诸葛亮属吏故吏去关中,或去蜀栈道上奔丧的话,整个蜀汉政府就会陷入瘫痪。
要是再来几个感情丰富的属吏来个什么服丧三年,就非常刺激了。
估计当时想要为诸葛亮奔丧的属吏故吏,人数是非常多的,所以站在国家角度,刘禅下令禁止为诸葛亮奔丧,是很正常的。
最后欢迎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
原文:亮卒于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
可能现在城市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不知道奔丧什么意思,奔丧不是你自己在家里摆个灵位哭一哭,是去灵柩前面吊唁。
明白这一点很重要,武乡侯是在五丈原去世的,灵柩迅速往成都送,所以奔丧你得往成都奔啊,好吧你可以说这只是我的推测,但就更搞笑了,灵柩没回成都,那就是在汉中。。。乖乖,那得去作战前沿的汉中奔丧。以诸葛亮的威望,季汉中高级军政官员乃至下级官员和军人可不都得去奔丧?无论是成都还是汉中,那前线咋办?可不就是谁都可以打进来了么?在汉中更完蛋,在作战前沿被人看出来你的军政官员都在这里奔丧呢,等于告诉人家,快来打我啊!要死啊这是。。。
所以刘禅禁止为诸葛亮立庙奔丧,稳住局势,官员各司其职,要知道这个时候,对面也知道你国逢大变,政局不稳,等着找机会呢。。。所以把诸葛亮去世的影响降到最低,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至于说什么刘禅怨恨诸葛亮之类的答案,能省省么?怨恨,自然听说诸葛亮要死了内心喜不自胜,派个人问候一下就得了,等着自己掌握大权。但是刘禅听说诸葛亮病危,马上派出了尚书仆射孙德去前线“谘以国家大计”,这是一个怨恨的人办的事儿?我很恨你,听说你快死了,马上派人去问您死了,谁接班?以后咋办?朱翊钧可不是这么对张居正的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