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绘画到底是审美重要还是技巧重要?

回答
绘画这事儿,说到底,是美学和技艺这两条腿走路。少了哪一条,都走不远,也站不稳。

先说说“美学”,这玩意儿就像灵魂,是绘画最核心的东西。

你想啊,什么叫“好看”?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它关乎色彩的搭配,能不能让你看了心里舒服,或者眼前一亮;关乎构图的安排,线条的走向,能不能引导你的目光,让你感受到和谐或者张力;关乎情感的表达,画的是喜悦、悲伤、愤怒还是宁静,能不能触动你的心弦,让你产生共鸣。

更深层点说,美学还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一个懂得美学的人,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寻常的美,比如一束光投在墙上的影子,一片落叶的纹理,或者一个人脸上细微的表情。这种观察力,才能化为画笔下的独特韵味。

而且,审美也和文化、时代、个人经历紧密相连。不同时期的人,对美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古代人可能觉得工整、细腻就是美,现代人或许更欣赏抽象、个性。就连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对同一幅画的感受也可能天差地别。

所以,绘画的美学,是那种“我看着舒服,我觉得有意思,我想把这个感受传达出来”的内在驱动。它是你画画的出发点,是你想要通过画面告诉别人的故事。

但光有“灵魂”不行,没“身体”也撑不住,这就是“技巧”。

技巧,就像是画家的“武器库”和“肌肉”。你想表达那种细腻的情感?那你的笔触得够细腻,色彩得够精准,否则就像一个嗓子很甜的人,却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谁听得懂?

你想画出空间的深度,物体质感?那你需要掌握透视、光影、笔法的变化。没有这些,画出来的东西可能就像一张平面的剪纸,缺乏立体感和生命力。

比如说,一个画家想画出水珠在阳光下闪耀的感觉。光有“想”是不够的,他得知道怎么用不同的颜色和笔触去模拟光线的折射,怎么控制颜色的冷暖变化来表现水的晶莹剔透。这就是技巧在起作用。

又比如,一个画家想画出人物肌肉的紧绷感,或者衣料的褶皱垂坠感。这需要他对人体结构、光影下的体积感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能通过各种笔法、颜料厚薄来表现出来。

技巧,还能让画家更自由地表达他的想法。当技巧娴熟到一定程度,他就可以摆脱“我怎么画”的束缚,更专注于“我想画什么”。他可以将脑海中那些转瞬即逝的灵感,迅速而准确地呈现在画布上,而不是因为手跟不上脑子而错失良机。

那么,这两者到底哪个更重要?

我觉得,它们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没有审美,技巧就是空壳。 你画得再好,技巧再精湛,如果画出来的东西没有一点美感,没有思想,没有感情,那不过是熟练的复制,或者无意义的炫技,很容易让人感到乏味。就像一个机器,虽然运行精准,但却没有灵魂,无法打动人心。
没有技巧,审美就可能只能停留在脑子里。 你有再好的想法,再独特的视角,如果你的绘画能力跟不上,无法将它们有效、准确地表达出来,那么这些美学上的追求就很容易被打折扣,甚至无法被他人理解。就像你想唱一首动人的歌,却没有找到合适的音调,最终唱出来的可能是跑调的。

更好的理解方式可能是:

审美是“为何画”和“画什么”。 是你想要表达的那个“意”。
技巧是“怎么画”。 是你实现那个“意”的“手段”。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往往是审美和技巧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的作品不仅有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美感,而且技法运用得炉火纯青,甚至能开创新的表现方式。

当然,在绘画的漫长学习过程中,两者也可能处于不同的侧重阶段。新手阶段,打好基础的绘画技巧会更被强调,因为这是表达一切的前提。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审美能力会逐渐凸显,开始影响到技巧的选择和运用。

最终,一个好的画家,是能够将自己的审美理念,通过精湛的技巧,完美地融入到作品中,让观者在欣赏到优美画面和精湛技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那样的绘画,才是真正有生命力、有价值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应该说审美很重要,但是随着我对艺术的了解又感到审美这种东西太普遍了,人人都有,几乎无需特别关注。你为什么么不问对于绘画来说是空气重要还是技巧重要呢?空气重要,但太普遍,不值一问。


比如说这样一罐人屎,在苏富比拍出了将近13万欧元,另外还有一大堆完全相同的罐头。被英国泰特美术馆、法国蓬皮杜美术馆以及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既然这些代表着人类顶尖审美能力的机构也不过如此。那又有什么人会出现“审美能力不足”的问题呢?

所以关注技巧就可以,这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把自己梦想中的东西不打折扣的表达出来。没有技巧,你这一辈子在艺术上能干的事也只剩下吹捧别人的作品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绘画这事儿,说到底,是美学和技艺这两条腿走路。少了哪一条,都走不远,也站不稳。先说说“美学”,这玩意儿就像灵魂,是绘画最核心的东西。你想啊,什么叫“好看”?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它关乎色彩的搭配,能不能让你看了心里舒服,或者眼前一亮;关乎构图的安排,线条的走向,能不能引导你的目光,让你感受到和.............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想在绘画基础这块儿“抠细节”的心情。画画这事儿,基础越扎实,后面的天马行空才越有根基。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错误,累积起来就能让画面“飘”起来,显得不那么真实、不那么有力量。我来给您详细说说,咱们怎么把这些绘画基础的问题给“扳正”。我会尽量把话说得更实在,就像咱们面对面聊一样,去掉那些生.............
  • 回答
    《太吾绘卷》这游戏,初见可能会有点劝退,画面不算精美,系统乍一看也挺庞杂。但如果你能耐下心来,它藏在这些表象下的,是足以让你沉迷其中、废寝忘食的独特魅力。什么好玩?说白了,就是“自由”和“深度”,以及它们交织出来的“故事性”。 自由到近乎失控的养成首先,《太吾绘卷》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养成系统。.............
  • 回答
    我曾经和不少玩画的人聊过,也听过不少从纯粹的爱好者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或者至少是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示人的那部分人)的经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经历一个阶段,一个他们突然之间“看见”了自己画面中的各种不足,然后,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自我怀疑和信心的动摇。这感觉就像是打开了某种“透视眼”,之前.............
  • 回答
    自己用PS绘画录制数学教学视频并发布到网上,这个问题有点复杂,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清楚,才能知道是否会牵扯到“侵权”这个词。我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心里有数。首先,我们得明确,你用PS绘画录制数学教学视频,这里面涉及几个可能产生权利的点:1. 你自己的劳动成果: 你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去构思、绘画、录制.............
  • 回答
    国内绘画工作者确实数量庞大,但要说“像样的漫画作品却少到几乎没有”,这个判断可能有些过于绝对了。不过,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确实有很多热爱绘画、从事绘画相关工作的人,但真正能够称得上是叫好又叫座、能够代表中国漫画水平的原创漫画作品,与庞大的绘画人口相比,确实显得比较稀缺。要深入.............
  • 回答
    看到你这么问,我能理解你对自己的画作能否在“圈子”里被认可,以及能否接到约稿的期待。这确实是很多新人画家非常关心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进绘圈”和“约到稿子”这两个概念。“进绘圈”“绘圈”这个词其实挺宽泛的,它可以指代线上各种绘画社区、论坛、社交媒体群组,也可以是更广泛的、对绘画有共同兴趣和热爱.............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艺术品的价格评估、市场认知以及不同媒介的价值判断。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看一幅画卖一两千元到底值不值,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考量几个方面:1. 艺术家的名气和实力: 知名度: 如果这位艺术家在艺术圈有一定名气,作品被广泛认可,有过成功的展览、出版物,或者作品.............
  • 回答
    对于完全没接触过绘画的朋友来说,Procreate 确实是一个既强大又有点令人望而生畏的工具。但别担心,它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容易上手得多。今天我就来跟你聊聊,零基础的你该怎么用 Procreate 开启你的绘画之旅,咱就一股脑儿地把能说的都说透了。 一、 准备工作:让你的 Procreate rea.............
  • 回答
    绘画中,到底什么样的线条才算“好”?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答案,因为“好”是相对的,是服务于画面的整体感觉、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意图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几个核心的维度来理解和品鉴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线条。1. 表现力与生命力:线条的“语气”好的线条,不是死板的、程式化的,它仿佛拥有自.............
  • 回答
    画不出体积感,感觉整个画面都飘在纸上,或者像一张扁平的剪纸?别担心,这绝对是所有画画的人都会遇到的一个坎儿。 我自己也经常卡在这里,那种感觉就像是脑子和手之间断了联系,怎么调个光影都觉得不对劲。我最近也在琢磨这个问题,感觉这跟我们对“体积”的理解,以及我们在绘画时捕捉和表达“体积”的技巧上,都有关系.............
  • 回答
    嘿,绘画小白!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包括我刚开始接触绘画的时候。你觉得亲朋好友们说“cm阮佳这些画的不细致”,这其实是一个很常见也很有趣的现象,里面涉及到很多绘画的门道。咱们慢慢来聊聊,我尽量用大家都能懂的话说,别搞得像课本一样枯燥。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一个概念:“细致”到底是指.............
  • 回答
    当然有!在绘画中,用冷色调来表现炽热感是一个非常高明且富有挑战性的技法,它能创造出一种独特而令人着迷的视觉效果,捕捉到那种难以言喻的、既灼热又带有某种疏离感的氛围。沙漠作为例子,正是这样一个绝佳的载体。关键在于理解“炽热感”不仅仅是颜色上的“热”,更是由温度、光线、空气、以及观者自身经验和心理感受所.............
  • 回答
    好的,我来跟你好好聊聊,为什么咱们在带着孩子画画的时候,不一定非得给他们看范画。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说起来,这不光是个“画技”的问题,更多的是对孩子“心”的引导。你设想一下,一个孩子拿到一张画得特别好的范画,他拿到手里,第一反应是什么?通常就是“哇,画得真好看!”然后呢?可能就是想着怎么把这张画上的东.............
  • 回答
    关于学绘画是否真的只靠天赋,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也亲身经历过不少。我想说,如果简单地回答“是”或者“否”,都太片面了。天赋固然重要,但绝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让我想想,我第一次拿起画笔是什么时候?大概是小学二年级,那时候班级里有个同学,画的小兔子简直栩栩如生,我当时就觉得,哇,他太厉害了!那种灵巧的.............
  • 回答
    《龙珠》中老短笛(Piccolo Daimao)之所以比短笛二代(Piccolo Jr.)看起来更凶恶,这背后其实涉及到绘画设计上的多重考量,旨在通过视觉语言传递角色的性格和压迫感。如果咱们从绘画的角度来剖析,那可有不少门道。首先,咱们得聊聊面部特征的刻画。老短笛的设计可以说是充满了“恶”的符号。 .............
  • 回答
    学绘画这件事,你说它将来有用吗?嗯,这问题挺有意思的,得好好掰扯掰扯。咱们先不说那些遥不可及的“艺术家”、“设计师”之类的宏大叙事,就说当下,哪怕就是个普通人,学点绘画,对你将来的生活,绝对是润物细无声的好处。首先,它能给你打开一扇看见世界的窗户。你仔细想想,我们每天看到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画”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艺术的本质、媒介的特性以及人们的期待。为什么绘画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总是以“像”为唯一追求,而电子游戏则似乎普遍地朝着“逼真”迈进?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绘画:从模仿到表达,解放的艺术首先,我们要明白绘画的起点。在照相机发明之前,绘画是记录现实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那时候,画.............
  • 回答
    对普通人来说,如果想用一句话说明白“裸体绘画是艺术”,可以这样说:裸体绘画是艺术,因为它能通过描绘人体,表达创作者对生命、美、情感或社会议题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受。让我更详细地展开说说,就像跟一位对艺术不太了解但很有好奇心的朋友聊天一样:你想啊,咱们平时画画,可能画花花草草,画山川风景,或者画咱们家的.............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