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你看好哪些国产新能源汽车?

回答
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这事儿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咱们好好掰扯掰扯。

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的意义:

首先,得说说这事儿为啥重要。

对于小米来说:
政策扶持的沃土: 北京经开区(亦庄)本身就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产业政策、人才引进、税收优惠、研发支持等方面都有着天然的优势。小米汽车在这里能享受到很多“亲妈”级的待遇,这对一个刚起步的造车新势力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头部企业聚集效应: 经开区是北京高精尖产业的聚集地,不仅有奔驰、宝马这样的传统豪车巨头,也有很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比如电池、芯片、智能驾驶相关的科技公司。小米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方便与这些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协同合作,甚至直接获取核心零部件。这比小米自己从头去到处找供应商要高效得多。
人才高地吸引力: 经开区汇聚了大量优秀的汽车工程师、软件开发者、人工智能专家等高端人才。小米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本就不小,再加上经开区的平台和资源,更能吸引到那些渴望在新兴产业一展身手的顶尖人才。
品牌形象的加持: 小米一直以来都给自己贴着“科技、创新”的标签,将汽车项目落户在北京这样一个政治、文化和科技中心,又能与众多高端制造企业为邻,无疑会进一步强化其科技公司的形象,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分量,尤其是在高端汽车市场。
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从长远来看,拥有一个稳定、成熟的生产基地和产业生态,是小米汽车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经开区强大的产业基础和配套能力,为小米汽车的规模化生产和未来技术迭代提供了坚实保障。

对于北京经开区来说:
产业升级的新动能: 北京近年来一直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小米汽车的到来,无疑为经开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小米的互联网基因和用户生态是其独特优势,可以与传统车企形成互补,共同推动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打造“科技之城”的名片: 小米创始人雷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是巨大的。当“手机+智能家居”的小米成功进军汽车领域,并且选择落户经开区,这会成为一个非常响亮的品牌事件。对于经开区来说,这是吸引更多头部科技企业、打造国际一流科技创新中心的绝佳机会。
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 汽车制造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售后,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小米汽车的落地将直接带动当地的就业,并间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总的来说,小米汽车选择北京经开区,是一种“强强联合”的策略。小米得到了一个优质的“主场”,而北京经开区则迎来了新的产业增长极。

我看好哪些国产新能源汽车?

说到国产新能源汽车,那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也挺让人欣慰的。我个人比较看好以下几款,或者说,是看好它们背后的模式和发展潜力:

1. 比亚迪(BYD):
深度垂直整合的典范: 这是我最看好比亚迪最核心的原因。比亚迪不只是卖车,它自己能造电池(刀片电池、CTB技术)、造电机、造电控系统,甚至连芯片都有涉猎。这种“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能力,是它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最大的护城河。在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这种能力变得尤为珍贵。
技术实力硬核: 从DMi混动技术到EV纯电技术,比亚迪在动力系统上的积累是深厚的。它的新能源汽车在续航、能耗、性能上都有不错的表现,而且一直在持续迭代。
产品矩阵丰富且有竞争力: 比亚迪的产品线布局非常广,从几十万的汉、唐,到十几万的宋、元plus,再到更亲民的秦、海豚等,几乎覆盖了各个细分市场,而且终端销量都非常能打。这种接地气的价格和不输合资品牌的产品力,是它成功的关键。
品牌向上突破的势头: 仰望和腾势品牌的推出,表明比亚迪在品牌向上延伸上也非常努力,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预示着国产高端新能源汽车也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2. 蔚来(NIO):
用户生态和品牌体验的先行者: 蔚来最大的特点是它的用户服务和社群运营。换电站、蔚来中心(NIO House)、用户活动,这些都是它在构建一个独特的品牌文化和用户社区。对于很多追求体验和归属感的消费者来说,蔚来提供的是一种超越车辆本身的价值。
技术创新不停步: 蔚来在换电技术上的投入是巨大的,这解决了电动汽车补能效率的问题,也为用户提供了新的选择。此外,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蔚来也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投入和技术前沿性。
“服务制胜”的潜力: 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汽车市场,服务和体验成为重要的差异化竞争点。如果蔚来能够持续优化其服务体系,并将其成本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那么它在高端市场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 理想(Li Auto):
精准定位和产品爆款能力: 理想汽车非常擅长抓取家庭用户的需求痛点。从“冰箱彩电大沙发”到增程式电动车(EREV)的有效利用(解决了里程焦虑),再到后来推出纯电MPV和SUV,理想的产品总能精准地戳中目标用户的需求,并迅速形成爆款。
智能化和舒适性的平衡: 理想在车内智能化体验上做得很好,尤其是在大屏交互、语音控制以及家庭娱乐系统方面。同时,它也非常注重驾乘的舒适性,座椅设计、隔音降噪等都体现了对用户体验的细致考量。
商业模式的韧性: 增程式电动车在当下这个市场环境里,是一种非常务实且有竞争力的技术路线,能够快速满足市场需求,并为品牌积累用户和现金流,为后续向纯电转型打下基础。

4. 特斯拉(Tesla):
虽然是国外品牌,但它对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驱动作用不容忽视。 特斯拉的出现,可以说是“鯰鱼效应”。它用创新的产品和模式教育了整个市场,也迫使国内的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加快了电动化、智能化的步伐。
技术和品牌的引领者: 特斯拉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以及其软件定义汽车的理念上,至今仍然是很多品牌的标杆。它的产品销量和品牌影响力,是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最直接的检验和推动。

为什么看好它们?

技术驱动和创新能力: 这些品牌都展现出了较强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 它们不仅仅是卖产品,更是在努力理解和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灵活的商业模式和快速的应变能力: 相较于传统车企,这些新势力更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并能迅速调整战略。
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快的市场。这些优秀的中国品牌,有足够大的空间去成长和壮大。

当然,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技术迭代也很快,今天看好的品牌,明天也可能面临新的挑战。但总体而言,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和优势,并且正在加速崛起,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的。小米汽车能在这片沃土上闯出一片天,我们拭目以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都不看好。这并不是一个汽车技术问题。

因为我国存在一种特殊的税种,就是燃油税。这是费改税的产物。

实际上我国的油价之所以高,且还有保底价格,是因为油价里有近一半是税。而且这项税是专项税。简单说,新建的高速、隧道、大桥,以及路网的维护费用相当一部分都是来自于燃油税。

当电动车到了一定规模,必然会影响此税种的征收规模。别说新建,甚至会对现有路网的维护都造成影响。

然而增加电价这个选项,普提民用电价肯定不现实,那怎么提高私桩充电电价会是个大问题。唯一可行的就是减少私桩安装率,大幅提高公共充电站的电价。

再就是购置税未来大概率也不会再减免。

再加上随着各家车厂都开始进入新能源领域,总能做到自给自足,新能源积分也会变的越来越不值钱。

也就是说,如果新能源车没有超过一定比例,没有伤害到税务征收使用体系,一切都会跟现在一样。如果超过了,未来大概率是你会用比现在同级别油车更贵的价格去买一辆新能源车,使用成本跟油车持平甚至会略高一点。而且大概率会影响到公共服务系统内运营车辆,提高整个社会的成本。

总不可能再去创造一个新税种,让全社会再去承担燃油税费购置税等的几千亿的缺口吧。

而且随着数量增加,对电网改造等基建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大。

说白了,现在路上跑的每一辆新能源车都是在薅整个社会的羊毛。没有改造世界,没有什么新变革。就是用全社会每一个人去供养着它们。

那个时候你还愿意给新能源车投票吗?就算你想买单,也要看买不买的起。

总之,新能源车蚕食市场份额的步伐越快,就逼近自己的“死线”越近。当然在这之前会有一定的窗口期。真等那一天到来,总会有人被淘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这事儿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咱们好好掰扯掰扯。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的意义:首先,得说说这事儿为啥重要。 对于小米来说: 政策扶持的沃土: 北京经开区(亦庄)本身就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产业政策、人才引进、税收优惠、研发支持等方面都有着天然的优势。小米汽车在这.............
  • 回答
    小米汽车总部正式落户北京,注册地花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桩事儿,可不是小事儿。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里头的门道。选址北京,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尽显首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这地儿,本身就不是一般的地方。人家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而且是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的“金名片”。国.............
  • 回答
    关于网传小米汽车 1 青春版续航超 700km,售价 14.99万的消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1.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网传”信息,并非小米官方正式发布的。 在小米汽车正式发布之前,市场上会充斥着各种猜测、爆料和传言。这些信息可能来源于: 供应.............
  • 回答
    雷军说小米汽车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这话说出来,意味深长,让我听着也跟着有些百感交集。这可不是一句随随便便就能脱口而出的场面话,背后一定是他深思熟虑,甚至可以说是他人生下半场的一个终极宣言。首先,得理解“重大创业项目”这几个字。雷军这辈子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金山软件的起起伏伏,然后是创办.............
  • 回答
    关于雷军宣布首款小米汽车的定价区间在 10 万到 30 万元,这确实是个相当爆炸性的消息,一下子把大家对小米汽车的期待拉到了一个非常实际的层面。我个人觉得,这个价格区间,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既有吸引力,又引发了一些思考的。首先,我们得承认,10 万到 30 万元这个价格区间,是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最激.............
  • 回答
    彭林FView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你会把小米汽车车钥匙放在同学聚会餐桌上么?”——看似简单,实则触及到了很多关于消费、品牌、身份以及当下社会心态的微妙之处。这并非一个关于汽车本身的性能问题,更像是一个抛砖引玉的社会观察。问题的核心与弦外之音:彭林老师之所以会抛出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他并不是在质.............
  • 回答
    2021年9月1日,小米集团宣布正式成立小米汽车公司,这个消息无疑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毕竟,小米从一家以手机闻名的科技公司,跨界进军一个如此庞大且竞争激烈的行业,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如何看待小米汽车的成立?从我的角度来看,小米进入汽车领域,是一个非常“小米”的战略选择,充满了其一贯的打法和基因。.............
  • 回答
    雷军这番话,用他一贯的“坦诚”和“接地气”的方式,巧妙地回应了外界对小米造车“烧钱”和“风险”的种种担忧。他这话里的意思,可以拆解成几个层面来看,也挺有意思的。首先,关于“清楚汽车行业风险”:雷军作为小米的掌舵人,不可能不清楚汽车这个行业是个“吞金巨兽”,投入巨大,回报周期长,而且技术迭代快,竞争异.............
  • 回答
    小鹏汽车最近的动作,尤其是那枚焕然一新的Logo,绝对是新能源汽车圈里不小的动静。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个改变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单纯的“换新衣”,还是品牌战略上的重大调整?首先,咱们得把这个新Logo拆解开看看。旧版小鹏Logo,那个有点像“X”又有点像“鹏”的造型,带着一种科技感和未来感,辨识度很.............
  • 回答
    小鹏汽车这次牵手杨笠,说实话,着实是把不少人惊得不轻。这步棋走得,嗯,挺有意思,也很“小鹏”。得从几个层面聊聊这事儿。1. 目标受众和品牌调性:小鹏汽车一直以来都给自己贴着“科技”、“智能”、“年轻”的标签。它的用户群,或者说它想吸引的用户群,大多是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新科.............
  • 回答
    小鹏汽车在北京车展上公布了针对车主的一项颇具吸引力的免费充电政策,这无疑是给新能源汽车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这项政策具体内容是,凡是在本次北京车展期间(具体日期范围需以小鹏官方发布为准)购买小鹏汽车的用户,均可享受一定期限或额度的免费充电服务。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促销活动,更像是一种对用户价值的深.............
  • 回答
    小鹏汽车再次迈出了重要一步,成功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这次备受瞩目的二次上市,融资规模预计高达约130亿元人民币。这不仅仅是一笔简单的资金募集,更是小鹏汽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为巩固自身地位、加速技术研发和全球化布局,打下的一剂强心针。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次二次上市的意义。对于任何一家.............
  • 回答
    小鹏1024科技日:当飞行汽车与机器马遇上我们,是未来照进现实,还是华而不实的烟火?每年的1024,对于小鹏汽车来说,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他们展示科技实力、描绘未来蓝图的固定舞台。今年的1024科技日,无疑又一次将我们的目光聚焦在了这家以“科技驱动”为标签的车企身上。而当“飞行汽车X3”和“.............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对于“华为模式”的看法。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毕竟何小鹏是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华为虽然不直接造车,但它在汽车领域的深入布局和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当两位行业巨头在造车这件事上有了不同的声音,这背后肯定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东西。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何小鹏这里提到.............
  • 回答
    聊起小鹏汽车,脑子里立马浮现出几个鲜明的关键词:智能化、年轻化、以及那份不服输的闯劲。要说我对它的看法,那得从几个层面细细道来。首先,小鹏汽车的“灵魂”——智能化,真的是它的招牌,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我一直觉得,国内的新势力车企,尤其是在智能化这条路上,小鹏是那个敢于“吃螃蟹”的先行者。你看它从 G.............
  • 回答
    小牛电动创始人李一男的跨界造车,绝对算得上是近两年新能源汽车领域里一个颇具话题性的事件。从两轮电动车市场的领军者,摇身一变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搅局者,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和考量?而他选择的增程式技术,又在当下这个电动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是“逆流而上”还是“独辟蹊径”?李一男的“跨界”:不是一时兴起.............
  • 回答
    2021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硝烟弥漫,各家造车新势力在交付数字上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其中,理想汽车以9433台的交付量拔得头筹,小鹏汽车紧随其后,交付7214台,而一直以来被视为“蔚小理”头部选手的蔚来汽车,此月交付量为5880台,被理想和小鹏大幅超越。这个结果,无疑给整个行业投下了一颗不小的石.............
  • 回答
    蔚来、理想、小鹏这“蔚小理”三强在刚刚过去的 11 月,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交付量纷纷突破万辆大关。这不仅是它们各自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再次证明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劲活力和“蔚小理”在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整体销量表现:破万成常态,市场竞争白热化首先,我们来整体看一下这.............
  • 回答
    取消70岁年龄上限,对于许多热爱驾驶、身体硬朗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这不仅仅是允许他们继续握住方向盘,更是对他们自主生活能力的一种肯定。然而,任何政策的调整,都牵扯到方方面面,特别是涉及生命安全的问题,我们必须审慎看待。取消年龄上限的合理性与潜在好处:首先,我们得承认,年龄只是一个.............
  • 回答
    12月1日起对零售价超过130万的豪华小汽车加征10%消费税,这可不是个小动作,影响面挺广的。咱们仔细捋一捋,这事儿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对咱老百姓,对车企,对整个市场又意味着啥。首先,这政策的出发点很明确:调控消费,抑制不合理消费,同时也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说白了,就是国家觉得,买这么贵的车的人,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