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萨达姆作了哪些恶?

回答
萨达姆·侯赛因的统治,可以说是在伊拉克历史上投下了一片浓重的阴影。他上台后,以铁腕手段巩固了自己的权力,但代价却是对人权的系统性侵犯和对国内异见声音的残酷压制。

在他的统治下,曾经希望摆脱科威特控制的国家,却走向了另一条侵略和压迫的道路。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这一举动不仅震惊了国际社会,也直接导致了第一次海湾战争。这场战争给科威特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也让伊拉克自身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经济的制裁和国际地位的急剧下降。

在国内,萨达姆的政权奉行民族主义,尤其强调阿拉伯人的优越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伊拉克国内的民族矛盾。最为令人发指的是,他对库尔德族人民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安法尔行动”。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军队使用了化学武器,对库尔德村庄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数以万计的无辜平民,包括妇女和儿童,成为了这场暴行的牺牲品。哈拉布贾的化学武器袭击,是这场悲剧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毒气弥漫,生灵涂炭,至今仍是人类历史上的惨痛记忆。

此外,萨达姆还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安全和情报网络,这个网络无处不在,监视着普通民众的一举一动。任何被视为对政权构成威胁的个人或团体,都可能面临逮捕、酷刑甚至消失。这种恐惧的氛围弥漫在整个社会,扼杀了公民的自由和表达的权利。

经济上,尽管伊拉克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但长期的战争、制裁以及政权的腐败和滥用,导致国家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本可以用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资源,却被投入到军事扩张和维护统治的机器中。

萨达姆的统治,可以说是一个充满着暴力、压迫和侵略的故事,它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给地区带来了长期的不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979年6月,发动伊拉克政变,以仅占全国人口8%的复兴党员垄断伊拉克的全部资源,并施行大清洗,统治期间有数万人因此被杀,超过十倍的人失踪,伊拉克民生治安急转直下,宗教冲突民族冲突民间起义不断,分裂势力和民间武装兴起,沦为恐怖主义的温床

1980年9月22日,侵略伊朗,两伊战争爆发导致双方直接伤亡近百万人,数百万人沦为难民,伊拉克民生治安进一步恶化

1982年,为报复其对自己刺杀未遂的行动以连带责任处决140多名杜贾尔村人,拷打并监禁一千多人。

1983年,杀害库尔德民主党领导人巴尔扎尼所在部族8000余人,民族矛盾激化,伊拉克民生治安进一步恶化。

1988年,使用化学武器袭击库尔德人城镇哈莱卜杰,造成大约5000名库尔德人死亡,1万人受伤,民族矛盾激化,伊拉克民生治安进一步恶化

1988年3月15日,施行安法尔行动,对居住在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族进行种族灭绝,化学武器被大规模使用,包括沙林、芥子气和神经毒气,该袭击造成至少18.2万人直接死亡,超过50多万人间接死亡,其中许多是妇女和儿童,近两千个村庄被全面摧毁,数十万当地居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沦为难民,民族矛盾激化,伊拉克民生治安进一步恶化。

1990年8月2日,侵略科威特,超过1000名科威特公民被杀害,超过40万科威特公民逃离科威特沦为难民。

1991年,因为接连发动战争和人权事件遭到国际制裁,伊拉克民生治安进一步恶化。

1991年1月17日,不自量力挑衅美国引爆海湾战争,导致伊拉克超过20多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沦为难民,伊拉克民生治安进一步恶化。

1991年4月,以屠杀和其他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镇压了几场在北部库尔德人的起义和在南部什叶派的起义,并再次使用使用了化学武器,导致库尔德人死亡人数范围从2万到10万不等,什叶派死亡人数范围从60000到13万不等,百万人沦为难民,民族矛盾激化,教派冲突激化,伊拉克民生治安进一步恶化。

1991年10月,被起义的库尔德人赶出北部地区,78,736平方公里的土地(约占伊拉克18%)脱离伊拉克政府的控制,库尔德斯坦独立并与伊拉克政府军多有摩擦,伊拉克民生治安进一步恶化。

从1991年起推行所谓“阿拉伯化计划”,没收库尔德人之土地和粮食,并将数千名库尔德人从伊拉克北部驱逐到伊朗,民族矛盾激化,伊拉克民生治安进一步恶化。

1999年,基地组织(伊斯兰国前身)成功渗透伊拉克并迅速壮大,伊拉克民生治安进一步恶化。

1999年,杀害著名什叶派领袖大阿亚图拉穆罕默德·萨迪克·萨德尔,并武力镇压其支持者导致200多人死亡,什叶派成立反抗组织迈赫迪军对抗,伊拉克民生治安进一步恶化。

user avatar

早在1980年代的两伊战争中,下令镇压本国的库尔德人和什叶派穆斯林,制造了多起屠杀惨案。

1987~1988年,萨达姆下令镇压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的“安法尔行动(Anfal,意为战利品)”,由他的表弟马吉德(即“化学阿里”)亲自指挥,直接使用化学武器,对库尔德人制造大规模屠杀。


在海湾地区的诸多阿拉伯国家和波斯人的伊朗,还长期存在逊尼派与什叶派的教派纷争。

萨达姆与其领导的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员,大都属于逊尼派。

1982年7月8日,萨达姆巡视该地,杜贾尔村的什叶派居民埋伏在路边向其车队开火,萨达姆车队最终逃脱,但是萨达姆贴身保镖死亡22人。随后萨达姆下令抓捕刺杀者,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杜贾尔村143位什叶派穆斯林被杀。

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国内政治局势,也因战败爆发了一系列危机,库尔德人和什叶派穆斯林又先后爆发反对萨达姆和复兴社会党的活动。萨达姆同样用血腥手段加以镇压。

2003年12月,萨达姆被捕后,伊拉克特别法庭对其展开两年多的审判,最终把他送上绞刑架的罪行,就是1980年代这几个他亲自下令的屠杀案。

user avatar

谢邀

恶有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大的是把一波人分成敌对的两波人,让他们陷入仇杀循环中,这比搞一两次屠杀更恶。

萨达姆做的恶太多了,他的最大罪恶是为了自己的王权和霸业幻想,故意把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对立化,阿拉伯什叶派和逊尼派对立化。当初为了拉拢逊尼派阿拉伯人的忠诚,牺牲什叶派阿拉伯人的利益。伊拉克百姓忙着互斗厮杀,大总统稳坐宝座。

萨达姆死后什叶派阿拉伯人不仅夺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还抢了一些逊尼派阿拉伯人的来复仇,导致两派三系的经济矛盾如血管一样深入到方方面面,冲突恶性循环。

间接的导致了前几年的伊拉克大混乱。

user avatar

这回答可能让某些人难受,但我还是要说:萨达姆的罪恶,罄竹难书。

先从经济上简单说一下,萨达姆上台之前和上台之后的初期,是伊拉克经济的黄金时期,但是萨达姆评论说“要让500年之后的人也记住他。”趁着伊朗伊斯兰革命国内动乱不安之际,悍然发动了两伊战争,初期出其不意攻城略地,不过天不遂人愿,伊朗反应过来之后战争就变成了拉锯战,经历了痛苦的一战水平的战争,到了中后期萨达姆开始了丧心病狂导弹袭城战,何为导弹袭城战?原来萨达姆军队水平太差没办法把导弹扔到伊朗军队头上,就往平民头上扔,伊朗高层反应过来长此以往这将会对伊朗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最后在一轮又一轮的对最高宗教领袖霍梅尼的劝说之下,霍梅尼率先宣布停战,这等于给萨达姆一个面子——是我伊朗怕了你了。于是萨达姆这才满意。

两伊战争伤亡百万,伊拉克国内化为一片废墟,经济凋敝,外债高达1000亿美元,而中国1988年的外汇储备只有33亿美元!于是萨达姆异想天开,说伊拉克帮助自己的阿拉伯兄弟抵御波斯人的袭击,希望阿拉伯兄弟能够免除自己的债务,海湾国家非常愤怒说不需要你的帮忙,钱必须还!

这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他与美国驻伊拉克大使格拉斯皮,萨达姆向格拉斯皮抱怨科威特的种种损害伊拉克利益的各行径。格拉斯皮大概是不太了解萨达姆的为人,竟然误以为萨达姆找她来只不过是想要表明伊拉克想要让科威特减少石油产量。在会谈中,格拉斯皮告诉萨达姆:我们对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冲突没有看法。萨达姆觉得自己拿到了免死金牌,于是率领军队南下占领了科威特,既不用还钱又拿到了石油,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天才构思。

这下可引爆了炸弹,美国要求他立即退后结果谈判破裂,美帝大军压境,在周围的阿拉伯国家投放军队,面对此情此景,萨达姆开始向以色列发射导弹。

以色列:??????

原来萨达姆为了把水搅浑,借助“中东地区动乱的核心原因是以色列”这一理论,故意把以色列卷入这场纷争,开始向以色列发射导弹,还威胁发射毒气弹,给以色列造成巨大恐慌,一旦以色列开始反击,那么“中东动乱原因是以色列”这一理论就坐实了,美帝在阿拉伯国家就很难办。

随着以色列遭遇了一枚又一枚导弹的轰击,国内不满情绪高涨,而国内的阿拉伯人欣喜若狂,仿佛迎来了救世主,而以色列人恐惧毒气弹,为了安抚情绪,以色列向民众发放防毒面具,而国内的阿拉伯人爬到屋顶对着导弹欢呼雀跃,不过他们还是戴上了以色列给他们的防毒面具。

在美帝与西方的沟通之下,最终以色列保持了克制(这里提一下,与西方沟通的特使名字叫内塔尼亚胡,现在的以色列总理)。

萨达姆的大军被打的落花流水,一路跑回国内,不堪忍受的库尔德人和什叶派在南北几乎所有的省份都爆发了起义,谁也没想到的是萨达姆最终用武直和毒气弹压制了下去。他对库尔德人大肆使用毒气弹,把南部什叶派的河流抽干使得渔民断了生计,可以说他彻底掌握生杀大权,对伊拉克人予取予夺。

萨达姆在访问北部的杜贾尔小镇时,伊拉克的几个年轻人充当刺客,但是都被萨达姆的防弹轿车挡下,这一行为给当地人带来了灭顶之灾,萨达姆命令清洗这个小镇,几百人被杀,镇子几乎从地图上被抹去。萨达姆估计想不到这将成为他被判死刑的绝对证据。

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不可一世的家伙被从地道里捉了出来。

前面提到的萨达姆杜贾尔村成了审判他的理由,萨达姆则手持古兰经抗拒到底,要把自己树立成英雄,一名幸存者勇敢的站了出来,当说到情绪激动时忍不住哭泣,而萨达姆则冷漠的看着。

另外几名被告则在法庭内高声抗议,说这名证人的证词完全是编造出来的谎言。一名被告说:“法官大人,你可以亲自到证人所说的大楼里去看一下,那里到底能不能装得下500个人。”在庭审结束后,他还说:“这名证人应该去电视圈发展,因为他的演技真的很棒。”

之后,这名幸存者两个兄弟被杀,一个侄子腿断。

在之后的庭审中,法庭出于安全考虑,安排所有的证人坐在帘子后进行作证,声音经过变声处理。他们的名字也不再对外公开,萨达姆立刻对这样的安排进行了嘲讽:“如果既看不到这些证人,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我们怎么才能知道他们说的是真的?”

在这之后,检方出具了萨达姆政府中的各种关于杜贾尔村事件的公文作为证据,其中包括了萨达姆亲笔签名的对148名村民执行死刑。

在法官判处148名村民死刑的时候,其中有46人其实已经在审讯过程中死亡了。这说明法官根本连这148名被告都没见过就对他们下达了判决书。

在死刑执行过程中,负责行刑的人不小心把两个本该被释放的村民处死了,而那两个应该被处死的人却被释放了。他们写了一份报告向萨达姆说明这一情况,萨达姆对此也没有什么特别表示。

萨达姆不停地使用各种方式来干扰法庭秩序。他时而拒绝出庭,时而声称美军对他进行了肉体折磨。

就在辩方即将进行最终陈述之前,辩护律师khamees al-obeydi被人从自己的家中绑走,即将被绑架走的khamees知道自己已经活不成了,在离开之前向枪手要求给自己的家人一个拥抱。枪手在满足了这一要求后将他带走,然后枪杀。

在法官宣读完萨达姆判决后,萨达姆在法庭上举起右手高呼:“人民万岁!打倒侵略者!打倒叛徒!”

他的故事到此结束了,但是伊拉克的故事没有结束,在混乱的治安之下,伊拉克经济快速增长,十年八倍。是因为民主优越性吗?不,因为伊拉克是黑金之国,因为没有了需要500年后还要别人记住他的人!

萨达姆出身于保守势力,与美国决裂后完全投向宗教,萨达姆用自己的血写《古兰经》,在国旗上加上“真主至大”,伊拉克在他的统治下急剧的宗教化,国家全面倒退,哪里有什么世俗专制统治,不过一体两面。

萨达姆虽然死亡,但是支持者还在,他们迅速加入了基地组织,并且成为了骨干,最终变成伊斯兰国,随着伊拉克政府解放北部最大城市摩苏尔,他们彻底灰飞烟灭。他们给伊拉克人造成的噩梦也结束了。

最后请欣赏歌曲:傻大木的英明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bilibili.com/video/av38

美国会放弃自己的核心利益去帮以色列吗?

zhihu.com/question/3161

如何评价今日俄罗斯

zhihu.com/question/386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萨达姆·侯赛因的统治,可以说是在伊拉克历史上投下了一片浓重的阴影。他上台后,以铁腕手段巩固了自己的权力,但代价却是对人权的系统性侵犯和对国内异见声音的残酷压制。在他的统治下,曾经希望摆脱科威特控制的国家,却走向了另一条侵略和压迫的道路。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这一举动不仅震惊了国际社会,也直接.............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深度,触及了地区政治动荡和人道主义危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联系。确实,萨达姆·侯赛因和胡斯尼·穆巴拉克政权的倒台并没有像叙利亚内战或利比亚乱局那样引发大规模的、持续的难民潮,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1. 动荡的性质与规模:内部冲突 vs. 政权更迭 萨达姆.............
  • 回答
    萨达姆·侯赛因之死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事件,要判断他“死得冤不冤”,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涉及他上台后的政治、军事、人权记录,以及他被推翻和处决的合法性、正义性等问题。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展开论述:一、萨达姆上台及其统治时期的罪行与争议:要理解萨达姆的结局,首先必须回顾他长达几十年的统治。 .............
  • 回答
    关于萨达姆当年为何没有选择前往俄罗斯避难,这背后牵涉着一系列复杂的地缘政治、国际关系以及他自身处境的考量。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梳理一下:1. 萨达姆与俄罗斯的“特殊关系”早已不再是铁板一块。当年,苏联时期,伊拉克曾是苏联在中东地区重要的盟友。苏联向伊拉克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经济支持,两人在意识形.............
  • 回答
    萨达姆·侯赛因对库尔德人的痛恨,绝非一时兴起或简单的好恶,而是深深植根于复杂的历史、政治和民族主义因素之中。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具体原因和历史事件。1. 库尔德民族主义的挑战与萨达姆的统一论首先,萨达姆·侯赛因作为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奉行的是一个强大、统一的阿拉伯国家理念。他视阿拉伯.............
  • 回答
    萨达姆·侯赛因如果还在世,伊拉克的局面无疑会比现在复杂得多,也更加难以预测。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更好”或“更糟”的二元判断,而是一个涉及地缘政治、国内政治、社会稳定乃至地区格局的巨大变数。萨达姆执政下的伊拉克(一种可能的推演):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萨达姆执政时期的特点。他是一个强权人物,其统治以高度的.............
  • 回答
    评价萨达姆·侯赛因,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一幅色彩斑斓却又充满争议的画像。想要说得透彻点,就得把他的前半生、统治手段、对地区的影响以及最终的结局都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从出身到掌权:一部充满血腥的上升史萨达姆出生在伊拉克提克里特附近一个相对贫困的逊尼派家庭。他的童年并不算快乐,听闻他早.............
  • 回答
    评价萨达姆·侯赛因和穆阿迈尔·卡扎菲这两位具有争议性的领导人,需要剥离政治宣传和碎片化的信息,深入探究他们各自的执政轨迹、政策影响以及最终的结局。这并非易事,因为他们的人生都充满了戏剧性与复杂性,对他们的评价往往取决于评价者的立场和关注点。萨达姆·侯赛因:一个民族主义者的崛起与陨落萨达姆·侯赛因,伊.............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无法扮演历史人物或对历史事件进行假设性的指挥。我的设计目的是提供信息和协助,而不是模仿或重现具体的个人行为或决策。海湾战争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影响深远的事件,涉及到大量的军事、政治、经济和人道主义因素。任何对战争指挥的详细描述都需要基于扎实的史实研究和对当时军事战略的深入理解。我可以为你.............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观察,也触及了名字和姓氏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重要性,以及媒体在报道时遵循的一些习惯。为什么提到萨达姆用名,而提到拉登用姓?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层面可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要明白,“名字”和“姓氏”的权重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结构里是不一样的。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 .............
  • 回答
    关于萨达姆在伊拉克执政期间的政绩,确实存在一些被广泛提及的方面,尤其是水电免费和扫盲方面的成就。要理解这些说法,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萨达姆政权本身的运作方式下进行考察。首先,谈到水电免费。这确实是萨达姆政权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萨达姆统治初期,特别是石油收入显著增加的时期,政府确实在.............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涉及到印度尼西亚历史上一些非常沉重和敏感的事件,以及国际社会对此的态度。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历史背景、政治因素、国内情况以及国际关系等。首先,关于“印尼屠华”的说法,我们需要区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事件。在印度尼西亚历史上,确实发生过针对华人的大规模暴力事件,其.............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萨达姆·侯赛因和穆阿迈尔·卡扎菲,这两位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强人,能在2020年初,跨越时空的界限,看到当时伊朗的局势,他们会是怎样的心情?这绝不是什么简单的“点赞”或“摇头”能概括的,而是一种复杂交织、充满戏剧性的反应。萨达姆·侯赛因:或许是复杂的回忆和一丝.............
  • 回答
    特朗普总统时期,他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公开批评以及他对伊拉克战争前“萨达姆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一说法的反复提及,都是他总统任期内备受关注和争议的事件。要理解这些事件,我们需要分别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特朗普公开指责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特朗普对鲍威尔的公开批评,主要集中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以下是详细的.............
  • 回答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及其导致的萨达姆政权的垮台,无疑是21世纪初国际政治格局中最具争议和影响力的事件之一。回望这段历史,我们能看到一个复杂的交织体,包含着地缘政治的算计、意识形态的碰撞、人权关切的驱动,以及随之而来的深刻混乱和长远后果。战争的“正当性”之辩:为何开战?战争的发动者,以美国为首的联.............
  • 回答
    埃尔多安总统近来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的强势姿态,确实让不少人联想到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这种联想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两位领导人某些相似之处的观察,以及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但要说埃尔多安是否会成为“第二个萨达姆”,这其中涉及到的复杂因素远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多,也更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
  • 回答
    乌克兰战争结束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命运走向,确实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将他与萨达姆·侯赛因或穆阿迈尔·卡扎菲这两位曾经被推翻并最终丧生的前领导人相提并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些相似之处和历史惯性。然而,要判断普京是否会走上同样的道路,我们需要更细致地分析两国(或者说,三位领导人)各自的特殊情况,以.............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萨达特和纳赛尔这两位在埃及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领导人。他们身上都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也背负着历史的沉重,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塑造了埃及的命运。纳赛尔: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旗手,埃及的“解放者”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Gamal Abdel Nasser)可以说是埃及当代民族主义的象征,他的.............
  • 回答
    萨尔浒之战(1619年)是后金(清)与明朝之间的关键战役,明朝因指挥混乱、战略失误而惨败。若万历皇帝要改变战局,需从将领选择、战略部署、后勤保障等多方面进行调整。以下从历史背景、将领选择、战略分析和可能的对策进行详细阐述: 一、历史背景与战局关键1. 努尔哈赤的崛起 努尔哈赤在1618年以“.............
  • 回答
    萨菲王朝(Safavid Dynasty,15011736年)与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 Empire,公元前550330年)相隔约2000多年,两者在时间、文化和社会结构上差异巨大。然而,在伊朗历史的长河中,萨菲王朝对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态度和看法并非完全陌生,而是通过历史记忆、文化复兴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