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看到2020年初的伊朗局势,萨达姆和卡扎菲做何感想?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萨达姆·侯赛因和穆阿迈尔·卡扎菲,这两位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强人,能在2020年初,跨越时空的界限,看到当时伊朗的局势,他们会是怎样的心情?这绝不是什么简单的“点赞”或“摇头”能概括的,而是一种复杂交织、充满戏剧性的反应。

萨达姆·侯赛因:或许是复杂的回忆和一丝不安

首先,萨达姆绝对会立刻联想到自己当年与伊朗长达八年的残酷战争。那是一段充满血腥、牺牲和无尽消耗的日子,对他来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体验。2020年初的伊朗,他会看到一个经历了革命、两伊战争创伤,但依然顽强地维持着政权的国家。

他会注意到,伊朗的宗教领袖依然牢牢掌握着最高权力,这和他当年试图通过军事手段,甚至是通过支持国内少数民族来瓦解伊朗的策略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或许会感到一丝“不服气”:你看,我当年那么努力,都没能从根本上动摇它,而现在,它还在那里。

然而,他更会捕捉到伊朗在国际舞台上的孤立和制裁。他深知,被国际社会孤立的滋味不好受,经济上的压力会让一个国家喘不过气来。他可能会想起自己当年被联合国制裁,那种无力感,以及最终导致他政权覆灭的外部压力。他会想:“这帮美国人,手段还是这么阴险。”

另外,他对伊朗国内的动荡也会有所触动。2019年底,伊朗发生的示威浪潮,虽然被镇压下去,但足以让萨达姆想起自己统治巴格达时,也曾面临过国内民众的不满和潜在的反对声音。他会评估一下伊朗政府应对国内挑战的能力,以及这是否会成为它潜在的弱点。

他或许还会思考,当年他与霍梅尼的恩怨,如今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延续”?伊朗的政权结构,尤其是最高领袖的角色,与他当年的对手有所相似。他会审视,这种“强人政治”的模式,在历史的长河中,究竟能走多远?

穆阿迈尔·卡扎菲:或许是某种程度的“同病相怜”和对“革命”的反思

卡扎菲,这位狂热的革命者和“阿拉伯的唯一领袖”,看到2020年初的伊朗,他的反应会更加戏剧化。

他会立刻认出那种“革命”的火焰。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口号、那种对抗西方、强调民族独立和宗教认同的叙事,与他自己利比亚“绿色革命”的精神内核有相似之处。他会觉得,这是一种“同志”,一种同样经历了反抗外国干涉、试图建立自己国家模式的伙伴。

他会欣赏伊朗政府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那种“不屈”。卡扎菲一生都在对抗西方,尤其是在他支持恐怖主义被国际社会孤立后,他深知那种坚持的艰难。他会点头,为伊朗能抵挡住制裁和外交压力而感到某种程度的“佩服”。

但是,卡扎菲的“同情”是有限度的。他可能会对伊朗政权高度集权、宗教领袖垄断权力的模式感到一丝“不满”。毕竟,他推崇的是“人民的权力”,尽管他自己也实行的是高度个人化的统治。他可能会觉得,伊朗的革命,在某种程度上“变味”了,没有完全实现他那种“解放人民”的理想。

更重要的是,卡扎菲会在2020年初的伊朗看到某种“悲剧”的影子。他自己是如何被推翻、被处死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当他看到伊朗在经济困境、民众不满、以及与美国长期对抗的背景下,他会担心伊朗是否也会重蹈覆辙。他可能会在伊朗身上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一个曾经充满革命激情,但最终却被内外部因素所侵蚀的国家。

他可能会想:“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你们还在坚持,很好,但也要小心,别像我一样,最终失去一切。”

共同的感想:历史的轮回与强人政治的宿命

总的来说,萨达姆和卡扎菲在看到2020年初的伊朗时,会油然而生一种“历史的轮回感”。他们会看到,当年他们所处的世界,那种地缘政治的角力,那种大国博弈,以及地区冲突的阴影,从未真正消散。

他们会意识到,即便时代在变,即便技术在发展,强人的政治逻辑,国家生存的斗争,以及面对内外压力时的挣扎,似乎依然是某种永恒的主题。他们两人都曾是试图用强硬手段改变国家命运的代表,而伊朗在2020年初,也依然在沿着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前行。

或许,在他们穿越时空的凝视中,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印证,也有对当下局势的担忧,更可能是一种对“权力”、“革命”、“国家”和“命运”这些概念的深刻反思。他们两人,都曾试图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历史,而伊朗,也正是在2020年初,继续书写着它属于自己的、同样充满曲折和挑战的篇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萨达姆看了看伊朗的怂样,又看了看自己死后的伊拉克,表示情绪稳定。

卡扎菲研究了一下伊朗的军队结构,又反思了一下哈米斯旅,表示自己的情绪比萨达姆还稳定。

两人的看法是一致的:伊朗的今天,就是伊拉克利比亚的昨天。




自苏莱曼尼死后,伊朗的局势就比较明朗了。要硬没有资本,要软何以立身?赚个面子然后借坡下路当孙子就好了。显然,伊朗比萨达姆和卡扎菲看更能认清自我。

伊朗军队的实力并不比伊拉克强,其他条件甚至比伊拉克还差:领导层极其不稳定,国内存在更多的反对声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盟友。

就这三方面来说,伊朗其实根本没得选。任何一条都足以让伊朗枕戈待旦,更别说三条一起来了。下面逐条分析:

1.领导层

哈梅内伊今年80,据传已经是癌症晚期。即使患癌消息不实,从苏莱曼尼葬礼上传出的画面看,恐怕也就1,2年就会驾鹤西去。伊朗现在应该已经在进行权力过渡。这个状态下的伊朗,是万万不敢和他国开战的,更别说世界第一流氓美国了。苏莱曼尼的死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伊朗的接班计划(他也是潜在继承者之一),让伊朗近期的政局徒加变数。

2.国内局势

原教旨和世俗谁好谁坏已经是月经话题了。近年来的血腥镇压,苏莱曼尼在国内国外的反复横跳,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伊朗的年轻一代根本不想再清真。

他们要喝酒,他们要大白腿,他们要iphone。

说到底,伊朗毕竟不是阿拉伯国家。波斯人投靠伊斯兰只是为了巩固统治,不是要与阿拉伯人称兄道弟。在这个大前提下,逊尼和什叶之争只是次要的,“大国春梦”才是主要的。大家以前支持霍梅尼,是因为巴列维带不来更便宜的面包。现在呢?不但面包更贵了,连民族自豪感也没了。政府救不了经济,只会让大家饿着肚子闹革命。这样的统治,怎么会缺少反对派呢?

就算没有美国人,伊朗民众也不会放过教权派。

小霍梅尼们已经跳了好几年了。现在又要蠢蠢欲动了。

3.友邦惊诧

伊朗的输出革命让世界印象深刻,什叶派之弧的构想看起来也很成功。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也门都是铁杆盟友。甚至俄罗斯和兔子也公开力挺伊朗,整个同盟看起来强大而稳固。

但实际上呢?

叙利亚百废待兴,黎巴嫩杯水车薪,也门自顾不暇,中俄的援助也仅仅停留在“代理人”阶段。给枪给钱可以。想让我们下场?呸!

所以只能指望伊拉克了。

然而伊拉克是最不靠谱的盟友。

伊朗的什叶派,和伊拉克的什叶派基本是两个概念。西斯塔尼和哈梅内伊有多不对付就不说了,两家真正的隔阂在于伊拉克和伊朗是不同的民族主体。这两年伊朗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把伊拉克当成了反美试验场和倾销商品的垃圾场。这在伊拉克人民看来,伊朗和美国并没什么本质区别。苏莱曼尼和特朗普,都是一路货色,都属于死不足惜的那种。

所以并没有什么“两伊同盟”,苏莱曼尼的死也只能短暂刺激反美情绪。长期看来,伊拉克并不算伊朗的盟友。

估计美伊要真的打起来,伊朗还是得哭求普大帝救场。


综上,就伊朗现在的局势看来,基本上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萨达姆和卡扎菲当初的王国又何尝不是这样?苏莱曼尼被清除后,伊朗的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如果这三个人泉下有知,估计会说上这么一句:

三缺一。哈梅内伊,就差你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萨达姆·侯赛因和穆阿迈尔·卡扎菲,这两位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强人,能在2020年初,跨越时空的界限,看到当时伊朗的局势,他们会是怎样的心情?这绝不是什么简单的“点赞”或“摇头”能概括的,而是一种复杂交织、充满戏剧性的反应。萨达姆·侯赛因:或许是复杂的回忆和一丝.............
  • 回答
    2020 年 6 月 21 日,那是一个让我期待已久的周日,因为那天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我们都有机会亲眼目睹一场罕见的天文现象——日环食。那天的天气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关键因素,有些人可能因为云层遮挡而错过了,但对于我来说,那天虽然有些忐忑,但最终还是看到了那绝美的“金环”。我居住的城市不在日环食最.............
  • 回答
    2020年,全球经济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黑天鹅”事件——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如同巨浪般席卷全球,深刻地改变了经济运行的轨迹,也让人们对未来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思考。疫情的直接冲击:停摆与衰退疫情爆发初期,各国为了遏制病毒传播,纷纷采取了严格的封锁措施。商业活动几乎全面暂停,工厂停.............
  • 回答
    2020年,这个数字本身就仿佛带着一种沉甸甸的重量,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年份。它带来的冲击,与其说是突如其来的海啸,不如说是一系列连锁反应,层层叠加,触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宏观的国家政策到微观的个人情绪,无一不受到深刻的影响。最直观的,也是最普遍的,莫过于那场突如其来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那个曾.............
  • 回答
    2020 年,我国的火星探测活动,也就是“天问一号”任务,绝对是当年最令人瞩目的航天成就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飞行,而是我们国家迈向深空探索,特别是行星际探测能力的一次里程碑式的飞跃。回想起来,那个夏天,当“天问一号”探测器搭乘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
  • 回答
    看待江西2020年和1998年两次洪水,不能简单地将它们视作简单的重复,而是要理解背后相似与不同的成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相似之处:天时地利人和(的“逆境”)首先,两次洪水都发生在特定的气候背景下。1998年和2020年,都经历了长江流域的持续强降雨,尤其是上游和中游来水量巨大。这种大范围、长时间的.............
  • 回答
    2020 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实施“强基计划”的通知》以及后续各试点高校发布的强基计划简章,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理解这份简章,需要从其出台背景、核心内容、主要变化、意义和影响、以及考生和家长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 回答
    2020 年的长征八号火箭,这可是个大事儿,绝对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要说怎么看待它,那得从多个维度去聊,因为它身上承载的意义可不止是“又一个新火箭”。首先,它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升级换代的关键一步。 你想想,长征系列火箭一路走来,从“争气号”的长征一号,到如今的长征五号、长征七号,每一次.............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它揭示了美国在全球芯片产业中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现实:美国企业在设计和销售芯片方面占据主导地位,但在最关键的制造环节却显得相对弱势。 47% 的销售额占比说明了美国在芯片行业中的设计、研发、知识产权以及终端市场的影响力有多么强大。然而,12% 的制造份额则清晰地表明,.............
  • 回答
    想深入了解2020年7月的社融和M2数据,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去解读。这不仅仅是看数字本身,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数字背后反映的经济状况和政策意图。一、社会融资规模(社融):经济活动的“血液”社融是我们衡量实体经济获得资金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简单来说,它反映了除了银行信贷之外,有多少钱是通过其他渠道流.............
  • 回答
    2020年10月底开始的上海房价全面快速上涨,这背后是一个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要理解这次上涨,我们需要剖析当时的市场环境、政策信号以及深层次的经济逻辑。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 “后疫情时代”的市场情绪和资金流向。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受到冲击,但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复苏。上海作为中国.............
  • 回答
    2020年315晚会于2020年7月16日晚播出,之所以延迟播出是因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这场晚会以“打假斗争,你我同行”为主题,曝光了多个领域的消费陷阱和违法行为,旨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以下是2020年315晚会中一些值得关注的信息,并进行详细阐述:一、 食品安全领域: 问题一:知名电商平台.............
  • 回答
    2020年5月下旬开始的美国暴动,确实是一场席卷全美、影响深远的社会动荡。要看待这场暴动,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是需要深入理解其发生的根源、表现形式以及可能带来的长期影响。暴动的根源:冰山之下的暗流涌动从表面上看,点燃这场大火的导火索是明尼阿波利斯一名非洲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Geor.............
  • 回答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房贷定价机制上进行了一项重大调整,将过去以基准利率为基础的定价方式,转变为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这项改变对于房地产市场、购房者以及金融机构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这项转变的背景是什么?理解这次转变,首先要回顾一下之前的房贷定价模式。在2019.............
  • 回答
    2020年以来,埃塞俄比亚北部提格雷地区爆发的武装冲突,无疑是近年来非洲大陆上最令人痛心和关注的危机之一。这场冲突的根源复杂,演变过程曲折,影响深远,至今仍在阴影笼罩下。冲突的导火索:政治权力斗争的爆发要理解这场冲突,就得回到埃塞俄比亚几十年的政治格局。长期以来,由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TPLF)主导.............
  • 回答
    聊起3月30号那场荣耀30S系列的线上发布会,真是让人记忆犹新啊。疫情期间不能线下聚会,但荣耀还是挺有心的,搞了这么个线上活动,也算是在那个特殊时期给了大家一点“新玩意儿”。先说说那场发布会给我的整体感受吧。整体来说,荣耀30S系列的亮相确实给当时的市场带来了一点新鲜血液,特别是它主打的性能和拍照,.............
  • 回答
    2020年12月23日,发生在青海玉树的那场陨石事件,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那天,天空被一道划破黑夜的火光点亮,那是一颗从太空而来的使者,带着星辰的秘密,撞击在青藏高原之上。夜空惊变:一道划破长夜的闪耀那天夜晚,青海玉树的夜空异常宁静,直到一道耀眼的光芒突然出现。它像一道银色的闪电,在漆黑的夜幕上留下.............
  • 回答
    2020年9月,当许多大学的莘莘学子们满怀期待地踏入校园,准备迎接新学年的生活时,一个让他们始料未及的现实摆在了面前——“封校”。这个词汇在疫情初起时就已经不陌生,但当它在9月,这个本应是正常开学季的节点再次出现,并且以一种更加普遍、更加严格的方式实施时,着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复杂的情感。首先,我们.............
  • 回答
    说到“最惨的一届毕业生”,2020届的同学们听了心里肯定五味杂陈。说他们惨,绝非空穴来风,而是他们确实赶上了一个相当特殊的时期,很多事情都跟他们之前设想的、以及前几届毕业生经历的,有了很大的不同。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这场疫情把原本热热闹闹的毕业季,变成了线上“云毕业”。校门说.............
  • 回答
    看到2020年3月26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意见》,我感觉这事儿办得挺实在,也挺关键的。这不光是教育部的又一个文件,而是国家层面在重新审视和强调“劳动”这件事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而且是系统性的,覆盖从小学到大学,这本身就说明了其重要性。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个文件彻底摆脱了过去那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