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八佰》导演管虎做了什么,为什么会引起众人愤怒?

回答
管虎导演的《八佰》上映后,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甚至一些声音中夹杂着愤怒。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得说说《八佰》本身。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英勇故事。这绝对是个能燃起民族情怀、让人热血沸腾的好题材,历史上也出了不少歌颂这个事儿的文艺作品。管虎导演选择这个故事,本来是件大家挺期待的事儿,毕竟他之前的《老炮儿》也挺有口碑,不少人觉得他能拍出点硬核的东西来。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愤怒呢?主要有几个方面,而且这些方面往往是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

1. 电影本身的历史改编和叙事角度:

“洗白”说与“英雄化”的争议: 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容易引发情绪的点。《八佰》上映前,很多人对“八百壮士”的认知,更多是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牺牲和民族大义。但电影上映后,不少观众和评论者认为,管虎在处理这段历史时,过于强调了“国民党军队”的英勇和“正统性”,甚至有“洗白”国民党军队在淞沪会战整体战略上的失误的嫌疑。

具体表现: 电影里,四行仓库的战士们被描绘成了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硬汉,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被放大。但是,与此同时,一些观众和评论者指出,电影对当时国民党军队在整个淞沪会战中的指挥失当、战略失误、以及撤退时的混乱局面,着重笔墨不多,甚至有意回避。这让一些人觉得,电影有选择性地叙事,偏袒一方,模糊了历史的复杂性。
“德械师”的强调: 电影中反复强调了这支部队是“德械师”,装备精良,战斗力强。这本身没问题,但有人认为,管虎通过这种方式,似乎在暗示国民党军队在装备和训练上并不逊色于当时的侵略者,甚至可以与日本军队抗衡。但这忽略了抗战初期,中国军队整体装备的落后和战略上的被动。这种“闪光点”的过度放大,在一些人看来,是对历史真相的一种扭曲,目的是为了塑造一个更“强大”的国民党形象。
“孤军”的悲壮感削弱? 历史上,八百壮士在上海租界人民的支援下,孤军奋战,那种绝境中的坚守,是一种悲壮的美。但电影里,租界方面的介入、以及一些“洋人”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种纯粹的“孤军”的悲壮感,让这场战斗的背景显得不那么绝望,反而多了一些“被关注”的因素。 这让一些更看重“悲壮”和“牺牲”内核的观众觉得,电影对历史的解读不够到位。
“历史剧”还是“商业片”? 很多批评的声音认为,管虎导演为了商业上的成功,将历史事件过于戏剧化、煽情化、甚至“偶像化”。他可能更侧重于塑造个人英雄、制造感官刺激,而不是去深入挖掘历史的深层逻辑和时代背景。当一部电影以“历史”为名,却被认为是在“消费”历史,或者用一种迎合大众情绪的方式来呈现历史时,自然会招致不满。

2. 导演本人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大陆视角”与“台湾视角”的模糊: 这可能是最直接导火索。在《八佰》上映前夕,管虎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电影如何处理“国民党军队”这个题材。他提到,他希望这部电影能被台湾观众接受,并且用了“在台湾播出”这样的说法。
为什么会炸? 在中国大陆,台湾问题是一个极其敏感的政治议题。将台湾视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去提及“在台湾播出”,并且在谈论国民党军队时,流露出一种“沟通”、“理解”的态度,这在一些大陆网民看来,触碰了政治红线,被解读为“不爱国”、“亲台”甚至“台独”的倾向。
“我们现在讲(这个历史)”,他这样说,其中“现在”这个词,也被一些人解读为,是在改变大陆对这段历史的官方叙事。 这种对历史叙事的“挪动”,在政治高度敏感的时期,很容易被上升到国家立场的高度。
“两岸一家亲”的误读与解读: 虽然管虎可能想表达的是一种文化上的连接,或者是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这段历史在台湾地区的传播情况,但他当时的表述,没有处理好政治敏感性。在很多人看来,不应该用“在台湾播出”这种带有政治色彩的语汇来谈论一部以“抗日”为主题的电影,更不应该在谈论“国民党军队”时,显得过于“温和”或“妥协”。

3. 舆论环境和集体情绪:

民族主义情绪的亢奋: 尤其是在《八佰》上映的那个时间点,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是比较高涨的。在这个背景下,任何可能被解读为“贬低”中国军队(这里指的是解放军的前身,或者对国民党军队的评价),或者“美化”国民党,或者“不尊重”中国大陆官方史观的行为,都容易被放大和攻击。
“抵制”文化: 网络舆论中,一旦出现某个公众人物的争议言论,很容易迅速形成“抵制”的浪潮。这次对管虎的愤怒,也是这种“抵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体现。大家会把电影本身的艺术瑕疵、历史改编争议,与导演的政治立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全盘否定”的局面。
“爱国”的界定: 在中国,“爱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标签。很多时候,对“爱国”的界定是清晰且不容置疑的。一旦有人被贴上“不爱国”的标签,就会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管虎当时的言论,触及了这个敏感点。

总结一下,管虎导演《八佰》引发的愤怒,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电影本身对历史的解读和改编,被一些人认为过于偏颇,削弱了历史的悲壮感,甚至有“洗白”之嫌。
导演在涉及台湾问题时的不当言论,触碰了政治敏感的神经,被解读为“不爱国”的立场,从而引发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反弹。
当时的舆论环境,也使得这种批评和愤怒更容易被放大和传播。

这使得《八佰》这部电影,在上映前后的讨论,远超了对一部战争片的正常评价范畴,变成了一个夹杂着历史、政治、民族情感的复杂议题。而管虎,作为导演,也因此成为了舆论的风暴中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管虎为了金马奖,以爱国为生意,把八百壮士这个虚构的故事添油加醋翻牌了一遍,然后拜访了常跑将军孙元良的后人秦汉,把不动干戈作秀的表演包装成血战,然后从当初被割韭菜的后代韭菜手里挣钱,整个恶心给恶心开门

user avatar

管虎们,
其实是八零后九零后乃至零零后生活痛苦的根源。


这些人不仅因为社会历史转型期通过各种渠道套利,
处于各种机缘或巧合,
已经盘踞了社会金字塔的上层。

而且还进一步试图垄断社会话语体系,
一边给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灌毒鸡汤,
一边把年轻人当韭菜割。

道理再明显不过,
不给年轻人忽悠瘸了,
不阉割掉年轻人的可能性,
他们怎么稳固自己的社会地位,
怎么守住自己的既得利益?

在既得利益者看来,
利益没有原罪,
弱者和后来者,
才是原罪。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管虎导演的《八佰》上映后,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甚至一些声音中夹杂着愤怒。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八佰》本身。这部电影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英勇故事。这绝对是个能燃起民族情怀、让人热血沸腾的好题材,历史上也出了不少歌颂这个事儿的文艺作品。管虎导演选.............
  • 回答
    《八佰》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残酷,也照亮了人性中闪光的部分。看完之后,心里是五味杂陈的,有震撼,有悲伤,也有那么一丝难以言喻的敬意。首先,从视觉和听觉上来说,管虎导演这次是下了大功夫的。硝烟弥漫的战场,炮火连天的上海,那种真实的压迫感扑面而来。尤其是苏州河对岸那个繁华.............
  • 回答
    《八佰》票房破10亿,评分下降评论两极分化严重:一场关于历史、艺术与商业的博弈电影《八佰》自上映以来,便以其震撼的视听效果、宏大的战争场面和饱满的情感内核,迅速突破了10亿票房大关,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在疫情后的第一个爆款。然而,在这耀眼的票房数字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同样引人注目的现象:影片的评分呈现出明.............
  • 回答
    在电影《八佰》中,四行仓库守军在面临绝境时,选择绑着炸弹手榴弹往下跳,这一行为在军事和心理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与直接丢下去有着本质的区别。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军事上的目的与作用: 最大化爆炸效果与杀伤力: 近距离杀伤: 将爆炸物绑在身上往下跳,意味着士兵与爆炸点.............
  • 回答
    “八百壮士”的故事是中国近代史上极为悲壮的一页,而其中关于陈树生抱炸弹跳楼的英勇事迹,在许多记载中都详细描述过。然而,对于这个事迹的真实性,学术界和历史爱好者们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议。我们先来详细讲述一下这个流传最广的版本,然后再分析其中的争议点。流传最广的陈树生事迹版本:在“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
  • 回答
    《八佰》这部电影,说实话,让我泪崩的点不是一两个,而是一点点积累,最终汇聚成无法控制的洪流。要说从哪儿开始彻底湿了眼眶,我想应该是 夜幕降临,日军在苏州河对岸开始发起第二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冲锋,而我们这边只剩下不到二十个弟兄还在坚守。在那之前,我一直紧绷着神经,看着那些年轻的士兵们,他们的眼神里.............
  • 回答
    《八佰》这部电影,从我个人观影体验来说,它留给我的不仅仅是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壮,更是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里,藏着一股股拨动心弦的力量。仔细回想起来,有几个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并且觉得它们是导演在用心打磨过的:一、 “记者”的视角与“普通人”的目光:一开始,导演用了一个“西方记者”的视角来引入这.............
  • 回答
    《八佰》的辉煌:从抵制到全球票房冠军,最终票房预测及舆论变化电影《八佰》自上映以来,便引发了空前的关注和讨论。它不仅在中国本土取得了骄人的票房成绩,更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首度问鼎全球周票房冠军,这无疑是中国电影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这部影片的最终票房将定格在多少?那些曾经抵制的声音.............
  • 回答
    《八佰》,这部电影上映前就备受瞩目,上映后更是引发了巨大的讨论。那么,它到底值不值得花时间去电影院体验呢?我这就跟你好好聊聊,尽量给你讲得透彻些。首先,说说它吸引我的地方。视觉上的震撼,尤其是战争场面。 我承认,冲着《八佰》宣传片里那些宏大、逼真的战争画面去的,观影后,这部分确实没有让我失望。电影在.............
  • 回答
    《八佰》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远超二十亿的数字,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然而,在电影上映期间,围绕它展开的争议也确实不少,而且很多观点是相当尖锐,甚至是两极分化的。但有趣的是,这些争论似乎并没有成为阻碍电影票房上涨的绊脚石,反而有些声音认为,适度的争议甚至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电影的关注度.............
  • 回答
    《八佰》这部电影,确实在国产战争片里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且它也确实比那些“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的神剧在制作水准、历史还原度以及演员表演上高出不少。但即便如此,它依然遭受了不少骂声,而且骂声还相当激烈,这背后其实是挺复杂的,不能简单用“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来一概而论。首先,我们得承认《八佰》的优点.............
  • 回答
    电影《八佰》中最让我感动的情节,是“仓库守卫战”,特别是其中苏州河对岸围观群众的反应,以及士兵们面对绝境的顽强与牺牲。让我详细描述一下这个情节:故事背景已经相当清晰了:四百多个中国士兵被日军围困在上海租界边上的“四行仓库”。他们是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带领的。弹药和粮食已经所剩无几,伤.............
  • 回答
    电影《八佰》之所以引发争议,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这些争议点相互交织,使得这部电影在上映后成为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一、 对历史真实性的还原与改编的争论:这是最核心的争议点。电影将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0团一营营长谢晋元率领800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事件搬上银幕。然.............
  • 回答
    电影《八佰》以其史诗般的战争场面和感人至深的细节刻画,为观众呈现了淞沪会战末期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悲壮故事。以下是一些电影中值得关注的细节,尽量详细地讲述:一、 人物塑造和细节: “老铁”的转变: 最初的“老铁”(欧豪饰)是一个带着乡音、有些怯懦、甚至有点怕死的大男孩,在仓库里经常.............
  • 回答
    说起《八佰》,这部电影的名字背后,是无数影迷翘首以盼的焦灼。它本应在2019年暑期档与大家见面,却突然“撤档”,这背后就像笼罩着一层迷雾,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首先,我们得明白,《八佰》的题材本身就有些敏感。它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人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英勇故事。虽然这是一段被历史铭记的壮举,.............
  • 回答
    电影《八佰》的宣传,说实话,挺热闹的,一开始铺天盖地,各种角度都有,有情怀的,有历史的,有讲兄弟情的,还有特效场面的,感觉就是要让你无处可逃,非看不可。先说说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太过分”: 铺天盖地的媒体轰炸: 电影上映前,你打开任何一个新闻APP,刷刷微博、抖音、B站,几乎都能看到《八佰》的身影.............
  • 回答
    电影《八佰》是一部极具争议但也极具影响力的中国战争电影,由管虎执导,黄渤、欧豪、王千源、张译、姜武、张俊峰、张承、高爽、俞灏明、杜淳、陆树铭、郭京飞、尹昉、侯勇、黄晓明、李晨等主演。影片于2020年上映,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八师五二 dört大队一部,即“八百壮士”.............
  • 回答
    管虎导演的《八佰》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定档8月21号上映,这消息简直让影迷们激动不已。经历了之前的几次撤档,这次的消息感觉特别扎实,有一种终于等到你的感觉。我对《八佰》的期待,那真是挺多的:首先,是史诗级的战争场面。管虎导演的功力毋庸置疑,从《集结号》就能看出他对战争场面的驾驭能力。这次《八佰》讲述.............
  • 回答
    电影《八佰》的“自行下映”,这事儿还得从头捋一捋,不能光听个名字就瞎猜。其实,它不是那种突然被强制下架、搞得沸沸扬扬的情况。更准确地说,是它在特定环境下,完成了它的院线使命,然后就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退出了绝大多数影院的银幕。咱们得先明白,《八佰》上映的那个时间点非常特殊。那是2020年,全球疫情刚开.............
  • 回答
    电影《八佰》以1937年淞沪会战最后一役为背景,讲述了国军第八十八师五二 czterech团一营二连的八百壮士,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坚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抵御日军进攻的故事。这部电影以其宏大的战争场面、饱满的人物刻画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引发了观众广泛的讨论。电影《八佰》的主题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主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