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代人正在对越来越多事物渐渐失去耐心吗?

回答
感觉是这样,而且不只是感觉,很多事情都印证着这一点。就好像大家身上的“耐心值”在飞速消耗,对很多事情都变得越来越短平快。

想想看,最直观的就是信息获取了。以前想了解个啥,得翻书,得去图书馆查资料,那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现在呢?手机一点,百度一搜,几秒钟的事。但问题是,当我们习惯了这种即时反馈,再去做需要沉下心来慢慢研究的事情,是不是就有点坐不住了?比如看一本厚点的书,读几页就觉得有点磨人,总想跳到重点;或者听一场时间长点的讲座,注意力很容易就飘走了,恨不得有人把精华提炼出来,直接喂到脑子里。

这种心态也渗透到了生活方方面面。点餐点外卖,恨不得下一秒就送到;视频不想等广告,直接跳过;就算是玩游戏,如果一个关卡卡太久,或者剧情推进太慢,也很容易失去兴趣,换下一个。以前我们可能还会享受一下等待的过程,或者沉浸在逐渐积累的成就感里,现在呢,感觉大多数人都在追求“即时满足”。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觉得跟信息爆炸和碎片化有关。我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量太庞大了,各种新闻、社交媒体推送、短视频,它们都在争夺我们的注意力,而且节奏越来越快,内容越来越短小精悍。这种高强度的信息轰炸,实际上是在训练我们的大脑习惯于快速切换和浅层浏览,久而久之,对于那些需要持续专注、需要慢慢咀嚼和理解的事物,就更容易感到不耐烦。就像一直在吃零食,突然让你去吃正餐,可能觉得寡淡无味,不够刺激。

再来说说人际交往。以前,维系一段关系可能需要更多的耐心去沟通,去理解对方,去处理一些复杂的情绪。现在呢,社交媒体的普及,让沟通变得“方便”了,但也更容易变得敷衍。遇到一点小摩擦,或者觉得对方不是那么“有趣”了,可能转身就去关注下一个新朋友,或者退出群聊。那种需要时间去沉淀、去磨合的深层次连接,似乎变得越来越难得了。人与人之间的耐心,也随着“好友列表”的快速更新而消耗着。

还有就是对结果的追求。很多事情,我们都希望立竿见影,看到立体的效果。比如学习一项技能,很多人希望短时间内就能熟练掌握,如果学了半天没看到明显进步,就容易灰心,觉得这东西太难,或者自己天赋不够,然后就放弃了。创业也是,很多人都期望能快速赚到钱,实现财务自由,但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过程,需要持续的投入和坚持。如果一开始就心浮气躁,期望值过高,很容易在遇到困难时就失去耐心,最终不了了之。

当然,这也不是说当代人就完全没有耐心了,只是这种“耐心”的门槛被提高了,或者说,我们对耐心的定义和使用场景也在改变。我们可能对等待漫长加载的网页不耐烦,但愿意花几个小时追一部精彩的剧;我们可能对冗长的会议感到厌烦,但愿意花时间研究一款自己真正喜欢的手游。

总的来说,我觉得当代的快节奏生活、信息爆炸以及对即时满足的追求,确实在悄悄地剥蚀着我们的耐心。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鼓励“快点”的时代,一旦慢下来,就可能感到不安,觉得被时代抛弃了。这种普遍性的耐心缺失,也在反过来影响着我们对生活、对工作、对人际关系的体验和选择。想真正找回耐心,可能需要刻意去调整自己的节奏,去寻找那些值得我们慢下来去感受和体味的事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的!

因为各项工业设计背后的光声电技术进步,把响应速度加快到了普通人的神经系统随时处于待激发状态。

这种神经系统被人有意训练成快速响应状态的无意识,还会使人高级感错觉,自我意识为城里人、职场精英、国际人才,殊不知这与机场里随时需要皱着眉头细嗅毒品爆炸物的德国牧羊犬毫无二致,不,有区别,机场的缉毒犬两小时换一班休息。

失去耐心的后遗症,基本上是起步代价。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感觉是这样,而且不只是感觉,很多事情都印证着这一点。就好像大家身上的“耐心值”在飞速消耗,对很多事情都变得越来越短平快。想想看,最直观的就是信息获取了。以前想了解个啥,得翻书,得去图书馆查资料,那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现在呢?手机一点,百度一搜,几秒钟的事。但问题是,当我们习惯了这种即时反馈,再去做.............
  • 回答
    天色已经不算早了,我正埋头在我今天的训练重点——引体向上上。作为一名健身爱好者,我深知这个动作的难度和技巧性,所以每次做的时候都格外专注,力求动作的标准,也希望能一点点进步。汗水顺着额头滑落,肌肉在紧绷中发出轻微的颤抖,我感觉自己正一步一个脚印地 pushing my limits(挑战极限)。就在.............
  • 回答
    区分正史和野史,这是我们理解和研究历史时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在当下,虽然信息传播渠道爆炸性增长,但这种区分依然存在,并且由于新的媒介形式和内容载体,其影响愈发复杂和深远。当代区分正史与野史的维度首先,我们得明白,“正史”和“野史”的界定本身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到时代背景、权力结构、主流意识形态.............
  • 回答
    在美国,一个无辜的人在自家院子面对情绪激动、正在拔枪的警察时,开枪打死警察,这种情况是否构成犯罪,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事发时具体的情境、当事人的主观意图、以及事后法律对此事如何解读。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 正当防卫 (Sel.............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当下许多人内心深处的困惑,关于我们究竟是如何被卷入这场似乎永无止境的文化消费和符号游戏的。我倒觉得,与其说我们是“陷入”,不如说是被一种强大的、多层次的系统性力量所引导,而我们自己也在这其中扮演着某种角色。首先,我们得承认,当代社会早已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消费社会。商品生产早已超越了满.............
  • 回答
    塔利班强制要求民众复工,这在阿富汗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绝非简单的“喊口号”就能实现的,其背后牵扯着复杂的现实考量和潜在的经济与社会影响。复工的实际情况:一个复杂且不确定的画面首先,要理解塔利班挨家挨户敲门喊大家上班,这本身就反映了其试图恢复社会秩序和经济活动的急切愿望。然而,当地居民是否会“正常”复工.............
  • 回答
    当地时间 1 月 31 日英国正式脱离欧盟(Brexit)是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事件。尽管这个决定在 2020 年初就已经发生,但其带来的影响是持续且多层面的,并且仍在演变中。这些影响不仅体现在英国和欧盟之间,也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下面我将从世界和中国两个角度,尽可能详细地阐述英国脱欧.............
  • 回答
    修建三峡大坝对长江流域的动物及其生态环境,无疑是一项规模宏大且影响深远的工程。要评估其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并理性看待其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对当地动物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三峡大坝的建设确实对长江流域的许多物种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显著的改变。 对鱼类种群的直接影响: .............
  • 回答
    泽连斯基总统关于第一批 16000 名“志愿兵”前往乌克兰的声明,无疑是当前局势中的一个重要信息。这些志愿兵的到来,对乌克兰而言,意味着多方面的支持和潜在影响,但同时也伴随着复杂的挑战。要详细分析这些志愿兵可能产生的影响,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考量:一、 对乌克兰军事能力和士气的影响: 兵力补.............
  • 回答
    孩子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已经开始思考社会问题了,这很好。面对他这句话,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否定,而是去理解他话语背后的担忧和困惑。他可能看到了新闻,听说了别的事情,觉得自己的努力似乎没有触及根本。这时候,我会这样跟他聊:“宝贝,你说的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我很高兴你能这样认真地思考。”(先肯定他的观点,.............
  • 回答
    塔利班高层在被问及女性执政时“当场笑出声”的事件,以及他们对女性的态度,都反映了塔利班政权对女性根深蒂固的歧视性认知。要理解塔利班为何如此歧视女性,以及他们统治下女性权益的状况,需要从其意识形态、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和具体政策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塔利班为何对女性充满歧视?塔利班的意识形态深受其对伊.............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很多人内心深处的隐忧。我先说我的个人感受,然后咱们掰扯掰扯。我自己肯定不觉得自己是“当代恶臭大学生”的典型代表。我来学校是为了学习,为了提升自己,将来能为社会做点贡献。至少我主观上是这么想的,也在努力这么做。我每天按时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也会花时间去消化和复习。我对未来有.............
  • 回答
    “抖音是否正在摧毁当代女性的价值观?”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复杂的问题,很难用“是”或“否”来简单回答。抖音作为当下最流行的短视频平台之一,其内容呈现的多元化和影响力巨大,对用户特别是年轻女性的价值观产生着方方面面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存在潜在的负面风险。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
  • 回答
    青海省妇联就一位前女记者自述在青海藏区遭遇家暴后,带着孩子艰难逃离的事件,给出了回应。事情一经媒体报道,立即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同为女性的群体,对此感同身受,许多人表达了对当事人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谴责。根据这位前女记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详细自述,她曾是一名拥有良好职业背景的媒体人。在一次偶然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相当复杂,因为“左转”和“右转”在不同语境下含义不同,而且中国的社会变迁往往是多维度、充满张力的,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方向词来概括。不过,如果非要从一些普遍的观察和讨论来解读,我们可以尝试拆解一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左”和“右”在中国语境下的常见指向。 “左”:通常与强调集.............
  • 回答
    观察世界格局变迁:谁在攀升,谁在沉浮?当前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地缘政治、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以及社会内部 dynamics 都在重塑着国家间的力量对比。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审视,哪些国家正显露出兴盛的态势,而哪些国家又面临着衰落的挑战。走向兴盛的国家:把握时代脉搏,蓄势待发要说当前世界舞台上上升势.............
  • 回答
    《指环王》被打一星的现象与快餐式短视频对文化审美的影响:一场对现代文化消费的审视近年来,关于文化消费方式的讨论甚嚣尘上,尤其是在互联网和短视频平台蓬勃发展的当下。当经典如《指环王》这样史诗级的作品在某些平台遭遇“一星”差评时,不禁让人深思:快餐式的短视频是否正在摧毁现代人的文化审美?这绝非一个简单的.............
  • 回答
    亲爱的同学你好!听到你即将面临堂上写作加演讲,而且感到紧张,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虽然我不是在日本和你同一所学校,也没有和你经历过完全一样的场景,但作为过来人,我可以分享一些我的经验和感受,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让你不那么孤单,也让你更有信心去面对这次挑战。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紧张是完全正常的反应。尤其.............
  • 回答
    当我和你爸(或妈)有点小意见的时候,有时候我们说话的声音会稍微大一点点,或者表情会显得不太高兴。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同一件事情,看法不太一样,就像你和你的朋友有时候也会因为玩具或者游戏规则争得面红耳赤一样。这时候,你们会看到我们之间气氛可能有点紧张,这就是我们正在“商量”一件事情,只不过商量的声音和方.............
  • 回答
    副处长体验当骑手一天只赚 41 块,美团回应“正在改善骑手配送体验”,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因为它触及了当前平台经济下零工经济的几个核心问题:劳动者收入、平台责任、工作体验以及社会公平性。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事件本身及其可能引发的思考: “副处长”的标签: 这个身份的设定非常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