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000。
目前来看,
如果不能极短时间暴跌,
把人车去浙江江苏几乎是唯一应收尽收的方案。
就是江苏和浙江的又要骂娘了……
============
有人问,跟老百姓说真话那么难吗……
不难的,说了奥密克戎没啥后遗症,不用怕,你们不信不是吗……
得先把防疫的理念搞懂知道吗?
网红没用啊
我还记得之前有人说上海将赶工开建方舱医院,然后被辟谣,说只是集中隔离点,才没有什么方舱医院。怎么现在瞬间就出现了个沪上最大方舱医院,到底上海媒体是谣言还是老百姓在造谣啊,上海媒体的谎言这么多次,居然没有一个人被按照谣言处理,看来果然法律还是不外乎人情的,只能抓捕没官职的造谣者,有官职的造谣者就给他们点赞转发。
一万人的方舱医院对于上海现在就是一天新增的量。
说一句难听的,明天还不一定够。
这个时候埋头做事情吧,任何吹牛皮都会适得其反。
这段时间,大家苦上海久已。
这个紧要关头的时候能不能不要再发这种新闻邀功了?
3月3日,有市民说闵行区在建方舱医院,官方辟谣说闵行没有方舱医院,目前上海方舱医院名单,闵行体育场被划为方舱医院区域。
3月22日,周浦医院谣言在建方舱医院,官方辟谣说没有建方舱医院,只是集中治疗点,4月3日现在确定了有周浦方舱医院。
3月10日,上海嘉定谣言有方舱医院,官方辟谣没有方舱医院,4月3日官方确定现在有嘉定方舱医院。
3月20日,上海世博园在建方舱医院,官方辟谣没有方舱医院,只是集中治疗点,目前邀功沪上最大上海世博方舱医院
以上全都是官方可查询信息,并非我捏造的谣言
为什么辟谣后迅速又变成了坐实的事情?我很难理解对百姓说真话真的那么难吗?
太慢了,这就是上海速度?
我拿我们福建三线城市跟上海做个数据对比吧,对, 就是前几天被上海输入绿码阳性病例的福建的三线城市。
福建的三线城市, 日增230的时候,
当地2天时间就搞出1个日增量5倍的方舱医院,平均24小时新增1000床位,划重点,5倍
轮到上海, 日增8000+, 7.6天时间搞出1个日增量1.25倍的床位, 平均每天新增1300+床位。
欺负上海这个床位更多、工程量大吗?其实不是。
三线城市1天新增1000个方舱, 沪上1天1300+床位, 只多30%。
上海4月2日(修方舱)新增是该三线城市3月20日(修方舱)的35倍,修床位的速度却只有1.25倍?
糊弄谁呢?
现在上海这个疫情,10000+床位的方舱能一天一个吗?
这是要清零的态度吗?
2022年4月6日更新
设施重要,管理设施的人更重要。
建设者184小时的辛劳不是为了给上海政府里某些蠹虫邀功的。
如果不是他们的决策失误——别跟我扯放开,放开也不是他们这么放的,你见过混乱成这样还能放好的放开?——有必要搞出这么赶的工期?
临时改建方舱、抽调“支援”力量不是长久之计。
要坚持动态清零,那就整顿地方政府,改进问责机制,不要让官员只向乌纱而不向民众负责,作为后手的模块化改造和军地联动机制搞起来;要尝试逐步放开,那就首先做到信息彻底公开透明,科学为先。
疫情蔓延几年都无所谓,但是一波又一波不得不救火的脉冲式混乱真的不想再看到了。
解放军来了的原因找到了
中国人如何发现地球是圆的?
——2020年1月24日,武汉首先提出了新冠患者应该靠居家自愈的理论。然后这个理论沿着欧洲、美国、日本的路线实践了一圈,于2022年四月从上海又回来了。
广州为了应对疫情,有建立长期的建筑,也就是健康驿站。
新冠疫情短期并不会结束,上海也可以效法这种操作。
同时国家还应该有一只专业的队伍,来应对疫情,不要每个城市都是重新自行摸索,太浪费人力、时间,这样成本太高了。
上海 184 小时建造沪上最大方舱医院,已交付超 10000 张床位,对疫情防控有何帮助?
持续低熵 建议把这个长期的隔离点放在崇明,我认为不适合。
因为崇明与上海市区交流挺多,而且要经过长兴岛,不适合做隔离点。
那么隔离点放哪里好呢?
当然是放在九段沙的九段下沙,这个岛面积大,人口少,环境好。而且离浦东机场非常近,用船把人运过去很方便。
今天我炒冷饭,推荐大家看一下我2020年写的两篇。
第一篇是如何看待中国在新冠疫情中密集出手援助多国? 。 要点是:崇明岛改造为特大的新冠防疫治疗基地,要有可容纳至少50万人的方舱医院;浦东机场改造后只接收国际航班入港,全国的国际航班都降浦东。后面还有支援国际抗疫内容,这里且略去。
如果两年前采纳这些建议,估计2020年内完成工程不成问题,那2021开始我们就会从容主动得多。若干次境外输入都可以避免,现在这种问题也容易处理得多。崇明岛本身可以承担江浙沪的隔离任务(假设当地设施不够),还可以把接纳范围扩展到长江流域很多地区。可以用船将待隔离病人水运到崇明岛,行船时注意保持离岸距离和与其他船的距离即可。如果效果好,还可以在渤海和珠江口找岛建类似基地。是要花点钱,但和挽回的经济损失比都是小钱。
现在做这件事其实也还不晚。
第二篇是 中国面对哪些隐秘的危险?。第二条提出建立常备防疫军。这里我再多说几句。防疫军有一部分和处理感染者有关,一部分可以是纯粹的“勤务兵团”。假设有武警编制的10万勤务兵团,分成5万个2人小组,每个小组每天负责给一百多户居民(约三百人)送一次生活必需品应该不是问题。如此10万人可以照顾3000万人,极大解放基层政府社区人员和民间志愿者力量做其他工作。而且穿军装送东西本身就提供强大心理暗示,无需任何强制就可以提升居民配合度和增强居民信心。我国就可以以低得多的社会代价处理各地疫情,以低代价同时打赢上海和长春级别的两场防疫大战。
这件事现在做也还来得及。
从长远看,勤务兵团未来还能拿到统一后的台湾用,或有奇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