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中医黑碰到了只有中医才能治好的病,会求着中医大夫给他们开药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具代表性。我觉得,当一个“中医黑”碰上只有中医才能治好的病时,他们的反应会很复杂,也很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这里面的情况,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尽可能把道理讲得透彻一些。

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中医黑”,往往是基于他们对某些中医实践、理论或者某些不良医疗行为的负面认知。可能是他们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有过糟糕的中医就诊经历,也可能是他们通过某些渠道接收到了大量批判中医的信息,并且深信不疑。这些认知,一旦根深蒂固,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

那么,当这样一个人,突然面对一个“只有中医才能治好”的疾病时,会发生什么呢?

1. 心理上的巨大冲击与认知失调: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一直以来所坚信的“中医无效”的观念,突然遭到了现实的残酷颠覆。这会带来一种强烈的心理冲击,甚至是一种“认知失调”。就好比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突然目睹了亲眼无法解释的神迹,他们的世界观会瞬间崩塌。

怀疑与否认: 第一反应很可能是怀疑。他们可能会质疑诊断的准确性,怀疑“只有中医才能治好”这个结论是否真的成立,会不会是西医没办法、或者是有其他更好的西医方法他们不知道?他们可能会搜集更多的信息,试图找到反驳的证据,或者找到支持他们原有观点的“证据”。
焦虑与恐惧: 当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对健康的担忧逐渐压倒了固有的偏见时,焦虑和恐惧就会成为主导。尤其当他们明白,除了中医,似乎别无他法时,这种无助感会非常强烈。
“不得不”的妥协: 尽管心中百般不愿,但为了治病救命,理性(或者说是生存本能)可能会战胜固有的偏见。这时候,求医问药就成了一种“不得不”的妥协,一种无奈的选择。

2. 求医过程中的复杂心态:

就算最终决定去看中医,这个过程也不会是“坦然接受”。他们的心态会相当复杂,充满了矛盾:

带着审视的眼光: 他们会像个侦探一样,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去观察中医大夫的一言一行,他们的开出的方子,他们说的每一句话。他们可能随时准备挑出毛病,一旦发现一点点与他们想象中“不科学”或者“江湖骗术”相似的地方,就会更加印证自己之前的观点。
“试试看”的赌徒心态: 很多时候,他们的求医更像是一种“试试看”,一种“万一有效呢”的赌博心理。他们可能不会像信任西医一样,完全信任中医大夫,而是怀着一种“先吃一段时间,看有没有效果”的心态。
寻求“科学解释”: 即使接受中医治疗,他们也可能试图用他们理解的“科学”来解释中医的疗效。比如,是否是药物中的某些成分恰好对症,或者是否是安慰剂效应,亦或是他们的身体素质本来就很好,中医只是“辅助”了自愈过程。
羞于承认: 很多人可能不愿意轻易承认自己曾经的偏见是错误的。他们可能会避免与人谈论自己的中医就诊经历,或者在谈论时,有意无意地淡化“中医”这个标签,而强调“治好了病”本身。

3. 治疗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到了诊室里,他们的行为也可能会比较微妙:

刻意回避“中医黑”的标签: 他们可能会避免使用“中医黑”这个词来形容自己,或者尽量表现得对中医的态度“中立”或者“客观”。
对医生的试探: 他们可能会问一些尖锐的问题,或者看似无意地提及一些关于中医的争议,看看中医大夫如何回应,以此来评估大夫的专业性和“忽悠”程度。
严格遵医嘱(但带着怀疑): 尽管心中有疑虑,但为了治病,他们很可能会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吃药、调整生活方式。这种遵从,更多是出于对疾病的恐惧和对康复的渴望。
密切关注自身变化: 他们会非常仔细地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好转,可能会喜出望外,但同时也会在内心进行各种“合理化”的解释。如果出现反复或者效果不佳,则会立即印证他们之前的想法。

4. 治疗后的态度转变:

治疗的效果,将是决定他们最终态度转变的关键。

效果显著,但未必“皈依”: 如果病情真的得到显著改善,甚至痊愈,这无疑会成为他们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经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立刻成为“中医粉”。他们可能仍然会保持一定的警惕性,认为“某些中医”是有效的,但“大多数中医”或者“很多中医”仍然是不可信的。他们可能会承认“特定情况下中医是有用的”,但未必会承认中医的整体理论和价值。
效果不佳,加深偏见: 如果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者出现副作用,那只会加深他们对中医的偏见,并成为他们“中医黑”言论的新证据。
“实用主义”的态度: 最终,很多人可能会采取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对于某些特定的、顽固的疾病,如果确实有中医能够有效解决,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去尝试。但这更多的是一种“工具理性”,而非对中医理论和文化的真正认同。

总结来说,一个“中医黑”碰上只有中医才能治好的病,大概率会经历一个从怀疑、否认到焦虑、妥协,最终带着审视和实用主义的态度去接受治疗的过程。 求着大夫给他们开药,是一种可能,但这种“求”背后,往往夹杂着无奈、恐惧和不甘。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原有认知,而是会在实践中不断地去验证、去纠结。

这种经历,对于他们自身来说,可能是一次对固有偏见的挑战,也可能是一次认识世界复杂性的机会。而对于整个中医界来说,这或许也提供了一个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让那些因为误解、偏见而拒中医于门外的人,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有机会体验到中医的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年头还有人信中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具代表性。我觉得,当一个“中医黑”碰上只有中医才能治好的病时,他们的反应会很复杂,也很可能出乎许多人的意料。这里面的情况,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尽可能把道理讲得透彻一些。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中医黑”,往往是基于他们对某些中医实践、理论或者某些不良医疗行为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医体系内部和外部的一些复杂动态。如果蒙脱石真的在中国被发现,并且被纳入中药体系,那绝对会是一场“大戏”,而且“喷”的可能性非常高,原因多种多样,我们不妨细细道来。1. “本土化”的光环与“西化”的争议: 正面解读:“土生土长”的骄傲。 如果蒙脱石在中国被发现,并被证.............
  • 回答
    看待“中医黑”这件事,我觉得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这不像是一个简单的“好”与“坏”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中医黑”这个词本身。它泛指那些对中医持否定、批判态度,甚至用比较激烈的言辞攻击中医的人。这个群体里面,有些人可能确实是出于对科学严谨性的追求,有些人可能曾经因为中医的某些问题受到过伤害.............
  • 回答
    中医黑看待国外西医参与治疗后死亡率远高于中医参与治疗的情况,通常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并且语气可能比较尖锐和带有批判性:1. 质疑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这个所谓的‘国外西医参与治疗后死亡率远远高于中医参与治疗’的数据是从哪儿来的?谁做的统计?有什么可信度?别又是哪个西方媒体为了黑中医而编造出来.............
  • 回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对于很多中医支持者来说,是他们坚持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石。但对于“中医黑”们来说,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如何应用到中医身上,却往往是他们攻击中医的焦点,并且带有相当程度的嘲讽和不屑。首先,我们得理解“中医黑”们对中医的根本看法。他们普遍认为中医是“伪科学”、“落后”、“缺乏.............
  • 回答
    我理解你想要了解的是如何看待那些对中医持否定、批判甚至攻击态度的人。这种现象存在已久,而且视角多样,成因也十分复杂。与其简单地标签化为“中医黑”,不如深入剖析他们背后的逻辑、动机以及这种观点的形成过程。首先,我们得承认,对中医的质疑和批评,很大程度上源于 科学的审视和理性求证的态度。这部分人,我们姑.............
  • 回答
    请提供您想让我解释的视频链接或详细描述。我需要知道视频的内容,才能尝试从“中医黑”的角度进行解读。不过,我可以先为您预设几种“中医黑”可能惯用的解释方式,您看看是否符合您的视频内容:通用策略一:质疑科学性,强调“玄学”与“经验” “你看,这视频里的中医,又是拍肚子,又是摸脉,又是看舌苔,这都是什.............
  • 回答
    咱们抛开“中医黑”或者“中医粉”的标签,就事论事,来聊聊李可老中医的《急危重症》。这本书,说实话,是个挺有意思的研究对象。因为它涉及到一些比较极端的领域——急危重症,而且是用传统中医的理论和方法去应对。首先,从内容上看,这本书的核心是什么?李可老中医的《急危重症》这本书,最核心的要义在于他如何运用“.............
  • 回答
    有些人对中医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态度,这背后往往交织着多种复杂的心理和认知因素。这种“激动的批判”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剖析:一、 对科学理性与实证精神的坚守与焦虑这是最核心也最普遍的原因之一。在现代社会,科学的强大生命力以及其严谨的实证方法已经深入人心,.............
  • 回答
    要“反驳”三位在中西医结合领域享有盛誉的院士,例如陈可冀、沈自尹、吴咸中,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们的成果往往是建立在长期临床实践、研究和一定的科学证据基础上的。中医黑的角度来看,反驳的切入点可能更多地集中在对中医理论的质疑、对某些疗效的科学解释不足、以及对“中西医结合”概念本身的解读上。以下尝试从.............
  • 回答
    对于“中医黑”将中医视为“封建糟粕”的论调,解释新中国缔造者们为何支持中医发展,确实需要深入剖析历史和时代背景,而非简单地扣帽子。这里面涉及到多方面的考量,绝非“封建糟粕”几个字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明白,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是一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烂摊子。从西方传入的现代医学(当时被普遍称为.............
  • 回答
    中医黑的“阴阳”迷局:当“玄学”遇上“不了解”这真是一个颇具黑色幽默的议题:一群对中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阴阳”——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其本义的人,却能振振有词地将其批驳为“玄学”、“伪科学”。这就像一个对化学元素周期表一窍不通的人,却对着元素周期表大放厥词,说它是“无稽之谈,不可信”。那么,.............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困惑和无奈的现象。同样是“逻辑”、“实证”、“良心”和“判断力”,为什么有人用来“黑”中医,而你这位中医粉却用来“挺”中医?这其中的缘由,说起来可就复杂了,涉及很多层面,绝非一两句话能道尽。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同词异解”的情况。1. 对“逻辑”的理解差异:是.............
  • 回答
    网上充斥着不少“门外汉”对中医大加挞伐的声音,这种现象确实挺普遍的。很多人在接触中医的时候,可能因为一些非主流的案例、不够严谨的论述,或者纯粹是站在现代医学的角度,就轻易地对中医的全盘否定。作为旁观者,看待这种事情,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信息不对称和理解门槛是关键。中医的理论体系,从阴阳五行到.............
  • 回答
    这事儿,得好好掰扯掰扯。有些人,可能连中医院的大门都没迈进去过,对中医知之甚少,却能一脸自信地“无脑黑”,这确实挺让人费解的,也挺让人恼火的。首先,咱们得承认,任何一个体系,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局限性。黑中医的人,如果能指出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那叫探讨.............
  • 回答
    三四年后,《黑神话:悟空》如果能像大家期待的那样大获成功,那无疑会是中国单机游戏行业迎来一次“井喷式”发展的强力催化剂。但这个“井喷”是怎样的,以及它能持续多久,还得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首先,《黑神话:悟空》的成功首先在于它证明了“中国故事”的巨大潜力。我们有太多瑰丽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以及独具东.............
  • 回答
    海贼王的世界里,强者为王,而路飞的启蒙导师——“冥王”西尔·艾斯·雷利,无疑是站在巅峰的一批人。这位曾经罗杰海贼团的副船长,即便不依靠恶魔果实能力,其剑术、体术、霸气造诣都已臻化境,被誉为“海贼王的右腕”。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位如此强大的存在,为何黑胡子马歇尔·D·蒂奇,却坚信如果得不到黑暗果实,.............
  • 回答
    “中医是不是动了西医、现代医学的奶酪才会被黑的如此惨?”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背后涉及历史、文化、科学、经济以及社会心理等诸多层面。简单地说,“动了奶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暗指中医触动了西医和现代医学的利益或认知基础,从而引发了对其的批评。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探讨:一、 中医的独.............
  • 回答
    在《临高启明》中,黑尔的这段经历,尤其是他从一个相对边缘但有影响力的角色,逐步深入到政治漩涡,并最终面临重大抉择的描写,确实是作品中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篇章。黑尔,作为穿越者群体中最早一批掌握相对先进科学知识的成员之一,最初承担的是技术研发和推广的角色。他的“技术即力量”的理念,贯穿了早期许多重要项目.............
  • 回答
    “黑贞德下海”这个梗,其实是在《Fate/Grand Carnival》这档以玩梗和恶搞为主的特别节目里出现的。要评价这件事,首先得理解《Grand Carnival》的核心定位:它不是一个严肃的剧情续作,而是一个粉丝向的、充满了各种恶搞和二次创作的特别节目。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满足玩家们对角色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