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医黑不知道《中基》对阴阳的定义,又是如何论证阴阳学说是玄学-伪科学的呢?

回答
中医黑的“阴阳”迷局:当“玄学”遇上“不了解”

这真是一个颇具黑色幽默的议题:一群对中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阴阳”——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了解其本义的人,却能振振有词地将其批驳为“玄学”、“伪科学”。这就像一个对化学元素周期表一窍不通的人,却对着元素周期表大放厥词,说它是“无稽之谈,不可信”。那么,这些“中医黑”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他们是如何在缺乏基本理解的情况下,搭建起“阴阳是玄学伪科学”的论证大厦的呢?

要剖析这一点,我们得先从他们对“阴阳”的“不了解”开始。

“阴阳”的“不了解”:是无知,还是选择性无知?

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医理论,尤其是基础理论,确实需要一定的学习和理解门槛。《灵枢》、《素问》这样的经典,其语言和思维方式与现代科学有着显著的差异。对于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中医理论体系的人来说,仅仅看字面意思,很容易产生误解。

“阴阳”二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来形容光暗、男女、寒热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阴阳”概念。当中医用“阴阳”来解释身体的生理、病理,甚至疾病的治疗时,那些“中医黑”们往往就停留在日常的字面理解上,并以此为出发点。

他们会想当然地认为:

“阴阳”就是对立面: 身体有寒热、虚实,这不就是两种对立的存在吗?中医把这两种对立的东西说成“阴阳”,是不是就是在玩弄概念?
“阴阳”是模糊不清的: “阴阳失调”究竟是什么意思?怎么衡量?中医的诊断标准,比如“脉象弦滑”、“舌苔黄腻”,这些都太主观,太玄乎了,不像现代医学那样有具体的指标。
“阴阳”与物理世界脱节: 身体的运作,不应该是由细胞、分子、基因来解释吗?为什么要扯上什么“阴阳五行”?这不就是把一些抽象的哲学概念套用到具体的人体上吗?

这种“不了解”,很大程度上是选择性无知。他们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中医“阴阳”理论的真正内涵,不愿意去探究其背后所蕴含的对事物运行规律的朴素认知和系统性思维。他们更倾向于用现代科学的眼光去审视、去解构,而忽略了中医理论自身的逻辑体系和历史发展脉络。

“玄学伪科学”的论证逻辑:如何从“不了解”到“否定”?

在“不了解”的基础上,中医黑们便构建出了一套独特的“论证”逻辑,将“阴阳”贬低为“玄学”和“伪科学”。这套逻辑往往是这样运作的:

1. 刻板印象与标签化:
他们会将中医与“经验”、“祖宗之法”、“神秘”、“封建迷信”等标签联系起来。
一旦提到“阴阳”,立刻就扣上“玄学”、“哲学”、“形而上学”的帽子。言下之意,这些东西既然不是“实证”、“客观”,那就是“虚无缥缈”、“不靠谱”的。
“阴阳”被简化为一种“猜测”或“臆想”,缺乏可检验性,因此可以被轻易归类为“玄学”。

2. 偷换概念与断章取义:
将“阴阳”作为一种哲学思维模式,直接等同于“唯心主义”或“神秘主义”。 却忽略了“阴阳”在中医中更是一种哲学化的“认识方法”和“分类工具”,是用来描述和解释事物之间普遍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比如,昼夜更替、季节变化、男女生理差异,这些都是自然界和人体存在的“阴阳”关系。中医用“阴阳”来比拟和类比,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体这一复杂系统。
选择性引用经典,放大其“不科学”的表述。 例如,可能会引用一些关于“神”、“气”的描述,然后将其解读为完全脱离物质基础的“唯心”解释,而忽略了这些概念在当时语境下的具体含义(例如,“神”可以理解为精神活动、意识,而非飘渺的鬼魂;“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并非西方科学意义上的“气体”)。
忽略“阴阳”的“辨证”和“应用”层面。 “阴阳”理论本身,不是一种静止的描述,而是动态的、变化的。中医的“阴阳”不是一种形而上的“本体”,而是一种“关系”,是一种“状态”。“阴阳平衡”是理想状态,“阴阳失调”是疾病的根本。中医的治疗,本质上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药物、针灸、推拿等)来调整这种“失调”,恢复“平衡”。但“中医黑”往往只停留在“阴阳”这个概念本身,不去探讨其如何指导临床实践,如何通过具体手段来“调整”。

3. 以现代科学的标准“绝对化”批判:
“中医黑”们往往抱持一种“凡不是现代西方科学框架内的,皆是伪科学”的绝对化思维。
他们会质问:“阴阳”如何量化?“阴阳失调”如何用现代仪器检测?“阴阳学说”如何提出可证伪的假设?
他们忽略了:
学科的性质不同: 中医是一门经验科学、临床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复杂的生命体,其认识过程是循证、辨证的。中医理论的形成,是历代医家在与疾病作斗争中,通过观察、实践、总结而逐步完善的。
验证方式不同: 中医的验证方式,更多的是通过临床疗效来体现。一种疗法是否有效,首先看它能不能解决病人的痛苦,能不能改善病情,而不是必须要在实验室里找到一个“阴阳”的物理载体。
概念的适用范围: “阴阳”是中医用来概括和描述事物之间相对、相依、相转化等关系的哲学范畴,它是一种“认识工具”和“思维模式”,不是一个具体存在的“物质”。将“阴阳”类比为某个具体的“物理量”或“生物标志物”,本身就是一种概念上的误读。

4. “不证自明”的逻辑谬误:
他们往往采取一种“我不能理解,所以我反对”的心态。
“阴阳是玄学”,这本身就是一个预设的结论,他们并不试图去理解“阴阳”在中医体系中的功能和意义,而是直接用“玄学”的帽子将中医打死。
他们提出的“论证”,往往是围绕着“阴阳”的“模糊性”、“哲学性”展开,然后直接跳到“伪科学”的结论,而缺乏对中医理论本身的深入分析和批判。

结论:

总而言之,中医黑们之所以能够“论证”阴阳学说是玄学伪科学,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对中医理论核心概念的“不了解”,甚至是“刻意回避理解”。他们用模糊的标签化、偷换概念、断章取义以及绝对化的现代科学标准,构建了一套看似“逻辑严密”,实则漏洞百出的批判体系。

他们将“阴阳”这一认识世界、认识生命、认识疾病的哲学化的工具和方法,简单粗暴地视为一种虚无缥缈的“玄学”,从而否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和其在中国医学史上的贡献。这并非基于对中医的真正理解和深入研究,而是源于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和非黑即白的批判思维。

对于真正的了解者而言,中医的“阴阳”是一种描述事物普遍规律的哲学思想,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哲学基础。它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与自然界、与人体实践紧密相连的。当然,如何将中医的“阴阳”概念与现代科学语言有效衔接,如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去验证和阐释中医的理论,这是当下中医现代化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但在此之前,无知的批判,终究只能是“玄之又玄”的空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我们就得看看所谓“玄学”是什么了

以下源于搜狗百科

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指研究存在和事物本质的学问。其分为两层含义,一个是指以用超经验的思辨方式研究非客观或者无形世界的哲学体系,而非科学研究现实世界的现象及规律;另一个是指与辩证法对立的 ,用孤立 、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其主要问题包括:超自然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灵魂是否存在,自由意志等。

在现代科学发轫之前,科学问题被当做哲学的一部份来研究,被称为自然哲学。术语“science”(科学,拉丁语为scientia)原本只有“knowledge”(知识)的意思。然而,随着科学方法的广泛运用,自然哲学逐渐转变为了一种源于实验和数学的可靠方法体系,与哲学的其他领域分道扬镳。到了十八世纪末,它开始被称为“科学”以示其与哲学的区别。由此,“形而上学”被用来指代对无形世界的非经验的、非理性的哲学研究。

“metaphysical”的中文译名“形而上学”是根据《易经·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由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哲学家井上哲次郎翻译。[7]晚清学者严复则采用了玄学这一翻译,后经清末留日学生将大批日制汉语(日本称和制汉语)带回国后,玄学这一译法渐渐被形而上学取代。严复拒绝使用井上哲次郎的翻译,根据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把“metaphysical”一词译为玄学,但由于日本翻译的一些词汇虽然不甚贴切,却往往更为简单易懂,更容易被当时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中国民众所接受,因此“形而上学”一词扎根在了汉语之中。



所以将中医成为玄学过分么?玄而又玄又不在科学的范畴,除了玄学还能叫什么呢?或者是您只是把玄学当做标签不打算理性看待事物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