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徽京」的说法从何而来?为什么有些南京人不喜欢?

回答
“徽京”这个说法,听起来挺有意思,也挺有故事的。它呀,其实是近些年才流行起来的,尤其是在网络上,特别是南京本地的一些论坛、社交媒体上。

那这“徽京”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说白了,就是南京跟安徽的关系,尤其是地理上的近。南京地处苏皖交界,历史上和安徽有过很深的渊源。比如,在明朝,南京就是京城,而徽州(现在的黄山一带)是当时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人口也很多,很多徽商在南京经商,对南京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再往近了说,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而安徽的很多城市离南京非常近,尤其是马鞍山、芜湖等地,坐火车、坐汽车,一天就能往返。很多安徽人在南京工作、上学,南京的城市辐射力很强,就像很多外地人说北京是“北平”或者“北儿京”一样,“徽京”这个称呼,就是一种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法,形容南京在安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或者说南京像安徽的“京城”一样,有吸引力,能容纳他们。

当然,这种说法之所以能流行起来,也跟现代交通的便利分不开。高铁一开,南京到安徽很多城市的时间大大缩短,南京的消费、医疗、教育资源对周边安徽城市居民的吸引力就更大了。有时候去南京买点东西,看个病,甚至找工作,都比在自己省会城市还方便。所以,“徽京”就成了这种现实情况的一种形象化表达。

那为什么有些南京人就不太喜欢这个说法呢?这事儿呀,就涉及到一些情感和地域认同的问题了。

首先,“徽京”这个称呼,听起来总有点“鸠占鹊巢”的意思。 南京是江苏的省会,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城市定位。用一个带有“徽”字(安徽的简称)的词来称呼南京,就好像在暗示南京的地位、影响力被安徽“盖过”了,或者说南京成了安徽人的“附庸”,这让一些南京人感到不舒服,觉得这是对南京自身主体性的不尊重。他们觉得,南京就是南京,是独一无二的,不需要用别的地域来定义或“关联”。

其次,它带有一定的“外来者视角”和“戏谑意味”。 对于一些南京本地人来说,他们对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和归属感。当听到一个从外地传来的、略带戏谑的称呼时,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不了解、不尊重,甚至是一种“冒犯”。他们更希望南京是以其自身的历史文化和城市魅力被认可,而不是被简单地归类为“另一个省份的附属品”。这种说法,虽然出发点可能是善意的,但可能没有完全顾及到南京人自己的感受。

再者,地域认同感和身份焦虑。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大。南京作为大城市,也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其中也包括不少安徽人。这本是城市发展的常态。但当这种外来的称谓过于突出,甚至被一些外来者当作是南京的“新身份”时,一些本地南京人可能会产生一种身份上的“稀释感”或“焦虑感”。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城市文化和特色会不会因此被“稀释”或改变。

还有一层,就是对南京城市发展的期待。 南京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有着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愿景。有些南京人可能不希望南京被简单地标签化为“徽京”,他们更希望南京能够以“南京”的身份,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和实力。这种称呼,在他们看来,可能限制了南京的发展视野和城市定位。

当然,也要说,也不是所有南京人都讨厌这个说法。也有一些南京人,特别是比较年轻、思想比较开放的,可能会觉得这个称呼挺有意思,是一种有趣的地域文化现象,甚至是南京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吸引力的体现。他们可能觉得这是一种调侃,一种网络文化,不必过于较真。毕竟,城市的发展和融合,本来就是一种常态,城市之间有联系、有互动,是很自然的。

总而言之,“徽京”这个说法的出现,反映了南京与安徽之间紧密的地理联系和人口流动,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有趣的地域文化现象。而一些南京人对它的不喜欢,则源于对自身城市主体性的维护、对传统文化身份的认同,以及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期待。这背后,其实是关于城市身份认同、地域文化变迁和个体情感的多重考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因很简单,因为对于吴语区的人来说江北和安徽是贬义词,吴语区自诩富裕了千年饱读诗书等等,但是一到地域类问题就展现出了本体基因。

单说苏锡常内部:

1.武进看不起常州市区。

2.江阴看不起无锡市区。

3.昆山、太仓、常熟都看不起苏州市区。

你要是问看不起的理由?开口就是我们怎么怎么努力,我们发展多么多么好,XX市压榨我们剥夺我们的政策。到市一级XX就从各自的地级市换成了南京。


所以回到正题,为什么南京人会生气?

1.苏锡常等吴语区的人用自己平时村里看不起的地域来形容南京,潜台词就是看不起南京。

2.看不起南京的理由基础也不存在,比文化吧南京800万人本科or研究生以上人口吊打诸位,比钱吧也不知道苏锡常哪来的自信说自己收入高。说自己创业努力吧结果一看经济政策吃的比南京多得多。


明明文化水平不如你、财富不如你的人,一天到晚说看不起你,一次两次就算了一年365天只要碰到这些地方来的人总是会遇到这种言论是个人都会生气。

---------------------------------------------------------------------------------------

7月1日小更新:

回复里面大量苏锡常人在客观事实反驳不了的情况下已经把矛头指向我个人,开始称呼我外地人、江北人、安徽人、新南京人。目的也很明确,妄图通过否定我个人的方式来否定掉我搬运的客观事实。


这种没有组织却统一的操作就是我嘴里说的苏锡常基因。

------------------------------------------------------------------------------------------

6月12日更新:

评论里老是有一些苏锡常的人自己没常识非要说什么自己的县级市多么厉害多么牛逼,连最基本的工业用地指标都不知道还在瞎扯,我就补充相关的数据。


这张图是6月份江苏环保局关于南京-淮安高铁的第二次环评报告,在报告的第33页清楚的显示了:

1苏锡常地区除了金坛溧阳全部都处于优化开发区域。

2南京地区则是高淳溧水处于限制开发区域,江北新区也不过是才拿到用地指标开始重点开发。

整个江苏地区的用地指标情况一目了然。配合下面我列出的经济开发区数据,大家应该知道苏锡常所谓的经济发展的好政策上吃了多少好处。

新建铁路南京至淮安铁路 环境影响报告书


--------------------------------------------------------------------------------------------

闲来无事贴个数据,看完之后大家就明白我为什么对这些言论及其不爽了。

三大类开发区总数:南京4个、常州4个、无锡6个、苏州20个。

26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只列举大于1家的):
南京: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无锡: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苏州: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太仓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通: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
宿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1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名单(只列举大于1家的和南京):
南京: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无锡: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常州: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苏州: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名单(只列举大于1家的和南京):

南京:南京综合保税区。

无锡: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江阴综合保税区。

常州:常州综合保税区、武进综合保税区。

苏州: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吴中综合保税区、吴江综合保税区、常熟综合保税区、张家港综合保税区、昆山综合保税区、太仓综合保税区。

user avatar

恐怕不喜欢的都是新南京人。

在南京的安徽人为南京的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开放户口迁入之后,迁入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安徽。他们在房地产不景气的当下托起了南京的房价。那些家里有几套房的土著要感谢他们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徽京”这个说法,听起来挺有意思,也挺有故事的。它呀,其实是近些年才流行起来的,尤其是在网络上,特别是南京本地的一些论坛、社交媒体上。那这“徽京”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说白了,就是南京跟安徽的关系,尤其是地理上的近。南京地处苏皖交界,历史上和安徽有过很深的渊源。比如,在明朝,南京就是京城,而徽州(现在的.............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南京是安徽省会”、“徽京”这些说法,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历史遗梗”和“民间梗”的集合体。这背后藏着南京在历史上与安徽地区紧密相连的一段过往,以及现代人对这种历史联系的一种戏谑和怀念。咱们得一点点掰扯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一、南京与安徽地区历史上的“亲密接触”:.............
  • 回答
    南京与安徽“走得近”,以至于被戏称为“徽京”,这绝非空穴来风,背后其实是地理、历史、经济以及文化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剥开“徽京”这个略带调侃的称呼,深入探究南京与安徽之间那份既深厚又复杂的“亲密感”。一、地理上的“近水楼台”:一衣带水,联系紧密南京地处长江下游,而安徽则横跨.............
  • 回答
    宋徽宗赵佶的书法,确实是一位绕不开的、影响深远的艺术巨匠。他的“瘦金体”名满天下,至今仍有无数人临习模仿,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的风格。但要说“被现代人推得过高”,这其中倒也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一番。宋徽宗书法的“高”在哪里?要评价宋徽宗的书法造诣,不能只看“瘦金体”的表面功夫,而是要从几个层面来.............
  • 回答
    想象一下,时光倒流,回到那个王朝的交汇点。徽宗,这位身穿龙袍,指尖还沾着些许丹墨的君王,或许正从他那精美的御花园中踱步出来,心头还萦绕着几幅未竟的画作。他身材清瘦,面容俊朗,眼神中透露着些许文人的柔弱,又带着帝王的疏离。他习惯了指点江山,更习惯了点染丹青,对于兵戈之事,那是祖宗留下的沉重包袱。而太祖.............
  • 回答
    宋徽宗赵佶,这位北宋末代皇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评价,往往如同他本人一样,呈现出一种复杂而矛盾的色彩。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书法家、收藏家,却又是一位昏聩无能、导致王朝覆灭的亡国之君。 要评价他,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方能领略其真实面貌。一、艺术巨匠:书画双绝,开创时代宋.............
  • 回答
    解放军的舰徽,你说“萌”?这个形容词确实挺出人意料的,但仔细想想,很多舰徽的设计,尤其是那些代表特定舰艇或舰队的徽章,的确在细节和图形上颇具巧思,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亲切感,甚至可以说是“萌感”。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舰徽都走可爱路线,军事徽章的设计首要还是体现威严、历史和使命感。但你提到的“萌”,可能.............
  • 回答
    靖康之耻,那是中国历史上一道永远的伤疤,徽、钦二宗两位皇帝,他们的昏聩和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操作,最终将大宋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而更让人扼腕叹息的是,这些“骚操作”为何就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哪怕是拼死一搏,也要阻止一下呢?这个问题,细细说来,背后牵扯到的早已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而是整个宋朝体制的病灶.............
  • 回答
    金国对北宋徽宗和钦宗二位皇帝的虐待,绝非一时兴起,其背后是复杂的政治、民族以及个人恩怨交织的产物,也折射出当时残酷的战争逻辑。首先,从政治和军事层面来看,金国攻破汴京,俘虏徽钦二帝,是为了彻底摧毁北宋政权的统治基础,并以此为筹码,最大限度地榨取北宋的财富和资源。将皇帝作为战俘,无疑是对一个国家最直接.............
  • 回答
    《清平乐》里徽柔公主挨了驸马陈熙宗的打,这事儿在古代可不是小事。要说这要是换到汉朝或者唐朝,那后果可就够瞧的了。咱们先说汉朝吧。汉朝这时候,皇室的规矩跟后面朝代又有点不一样。皇室成员,尤其是公主,那都是金枝玉叶,身份尊贵得很。虽然不像唐朝公主那样能直接参与朝政,但她们的影响力也绝对不容小觑。如果驸马.............
  • 回答
    如果我是《清平乐》中的徽柔,命运注定要嫁给李玮,且面对的是我内心无法接受的婚姻和粗鄙的家婆、阿嫂,我的处境无疑是艰难的。然而,身为公主,我身上肩负着皇家颜面与尊严,同时内心也藏着对自由和真爱的渴望。我会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这个局面,既要维护自己的体面,也要在夹缝中寻找一丝属于自己的空间:一、 维.............
  • 回答
    真田家的“六文钱”家徽,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深刻含义的符号,它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标志,更是真田一族精神和信念的载体。要理解它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深入探讨。“六文钱”的字面意思与由来:首先,“六文钱”这个名字,字面意思就是在六个铜钱。这似乎很简单,但它背后却蕴含着日本古代的一种生死观。在日本.............
  • 回答
    北宋时期,徽、钦二帝的出现,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扼腕叹息的一笔。这两个皇帝在位期间,北宋王朝从鼎盛走向衰亡,甚至最终导致靖康之难,两个皇帝都被金人俘虏,成为亡国之君,这其中的原因,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为何会出现这样一对“奇葩”皇帝,我们得深入剖析当时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
  • 回答
    《清平乐》这部剧,说实话,把宋仁宗赵祯这个人物刻画得相当立体,尤其是在他对女儿徽柔婚事上的纠结和无奈,更是令人心疼。至于他有没有后悔过把徽柔嫁给李玮,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份后悔,在剧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层层递进。咱们先得捋一捋,当年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这桩婚事。说白了,这是政治联姻,是皇室维护自身地.............
  • 回答
    欧洲、日本的大家族拥有族徽(Heraldry)或家徽(Mon/Kamon)而中国大家族相对而言不那么为人所知,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历史发展、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政治制度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差异。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欧洲的族徽(Heraldry):起源、功能与演变 起源与发展: 欧.............
  • 回答
    《权力的游戏》里那些看似“不够霸气”的家徽,比如鱼、花、鹿、鸟,实际上蕴含着深厚的象征意义,远非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这些标志并非随随便便选取的,而是与各大家族的起源、历史、性格、甚至赖以生存的领地紧密相连,是他们身份认同的核心要素。一、 鱼:史塔克家族与海洋的微妙联系?不,那是“葛雷乔伊家族”!首.............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假设,也触及了靖康之变中许多令人扼腕叹息的关键节点。如果我们大胆推测,宋钦宗在刚即位,也就是靖康元年(1126年)年初,在金军第一次围困汴京尚未退兵之际,就选择开城投降,徽宗和钦宗这对父子皇帝以及整个北宋皇室的后半生,或许会比真实历史中“好过一些”,但这“好过”的程度,也并非我们.............
  • 回答
    中国古代贵族氏族没有像西方那样明确设立“家徽”(Heraldry)的传统,这背后是中西方文化在家族认同、社会结构以及象征符号运用上的根本性差异。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剖析。一、 家族认同的表征方式不同:身份、爵位与名号的叠加西方家徽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 回答
    樱花与菊花,这两种在日本文化中都享有崇高地位的花卉,为何一个成为了国民的普遍象征,另一个则成为了天皇的专属标志?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渊源,并非简单的审美偏好所能概括。樱花:短暂而绚烂的国民精神象征樱花之所以能成为日本的象征,更多是源于它在中国唐朝时期,伴随着遣唐使传入日本后,在日本人民心.............
  • 回答
    CBA 2122赛季,广东队和广厦队的这场对决,可以说是一场相当有话题性的比赛。最终的比分定格在广厦114比94战胜广东,虽然广东队这边有球员打出了亮眼的个人数据,但从整体表现来看,广厦队显然是更胜一筹的那个。我们先看看广东队这边。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徐杰的爆发。这场比赛他拿下了30分外加8个篮板,这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