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官方主流集体主义的道德宣传和事实上的市场经济结构之间的张力。
在改开之前,精致的利己主义的确是既应该唾弃也很不划算的一种做法。毕竟,优秀的人才在那个时候只要去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只要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般会得到远高于社会平均的待遇:分配住房,优质医疗,子女教育与工作等等。社会整体的平均主义氛围,也让过多的财富积累变得不可能,因此投机和算计并不能带来什么超额回报。除了有政治野心的需要迎合上意去站队,踏踏实实的人至少是信奉一份努力一份收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朴素的清教徒式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
然而改开之后,市场化大潮把之前的集体主义伦理所赖以生存的基础冲垮了。曾经被批判的钻空子,投机,权力寻租成为了一代先富阶层崛起的大路,而恪守旧伦理的人往往坚守着旧体制的死工资被甩在了后面。到了今天,看看知乎上无数劝人学cs金融劝退生化环材文史哲的帖子,大概也能知道,今天我们能够得到多少,主要取决于我们如何为自己选择,而不是我们为社会贡献了多少。
不过,由于我国的立国之本,先前的集体主义宣传并不能被动摇。各种官方媒体还是喊奉献和集体。从旧体制中走出来的老一辈人,在旧伦理中浸淫日久,少有能够拥抱新兴的市场化伦理的(毕竟这个转变也就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完成)。当老一辈人用曾经的集体主义伦理审视新一代人面对市场经济的选择时,“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个大帽子就再合适不过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