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岗位招聘时,男女招聘人数不一样,算不算性别歧视?

回答
招聘时男女招聘人数不一样,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定性是不是性别歧视的事儿,背后门道可多着呢。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

一、 法律的底线:什么情况下算歧视?

首先,得明确一点,招聘时男女招聘人数不一样本身,在法律层面不一定直接等同于性别歧视。 关键在于这个“不一样”背后的原因和操作方式。

我国《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都明确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而受到歧视。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不能因为求职者的性别而设置不合理的门槛或者偏好。

那么,具体到人数上的差异,如果是因为以下原因,那很可能就触碰法律红线了:

直接的招聘广告限制: 如果招聘广告明确写着“限男性招聘XX人,限女性招聘XX人”,并且这种限制是基于刻板印象(比如认为某项工作只适合男性或女性),那就非常可疑了。除非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定岗位(比如某些对体力要求极高的工种,或涉及特定生理功能的岗位,但即便如此,也需要非常谨慎,且法律对这类豁免有严格界定)。
人为设定男女比例,且无合理依据: 比如,一家公司突然决定,今年要招聘10个技术岗位,但硬生生地要求“男7女3”,而对女性应聘者的能力、经验、岗位适配度却丝毫没有考虑,只是因为公司认为“技术岗男性多一点是常态”。这种赤裸裸的比例预设,如果没有充分、合理的商业理由支持,就很可能被认定为歧视。
筛选流程中的性别偏见: 即使招聘广告本身没有写明性别限制,但在简历筛选、面试环节,招聘人员明显更倾向于某个性别,或者基于性别对能力进行不公平评估,导致最终招聘人数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也是一种隐性的歧视。比如,明明女性应聘者的技能和经验都非常匹配,但因为面试官觉得“这个岗位的应酬比较多,女性可能不太方便”,就直接pass了,这种操作就是性别歧视。
岗位本身的性质与性别无关: 如果某个岗位的核心工作内容、技能要求与性别完全没有关联,却因为招聘人数上有显著的男女差异,那这种差异很可能就不是基于能力和岗位匹配度,而是基于性别偏见。

二、 什么情况下,人数差异不一定是歧视?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看待,有些情况下,招聘人数的男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可能并非出于歧视:

历史数据和岗位流失情况: 比如,某个公司某个部门,过去几年由于行业特点或岗位性质,流失的员工中男性比例较高(也可能是女性比例较高),那么在进行新一轮招聘时,可能会根据过往经验和岗位空缺情况,在招聘人数上有所侧重。但这里强调的是“侧重”,而不是“完全排除”。
市场供给和人才结构: 某些行业或某些技术领域,人才供给本身就存在性别比例失衡。比如,在某些新兴科技领域,女性从业者比例相对较低。如果用人单位严格按照市场上的有效人才供给来招聘,那么在人数上出现差异也是正常的。关键在于,用人单位是否“尽力”去吸引和挖掘不同性别的优秀人才,而不是因为市场供给少就“放弃”了对某一性别群体的考量。
岗位特性有特定倾向: 虽然前面说了要谨慎,但确实有些岗位由于其固有的工作性质,可能会吸引或适合某一性别的求职者更多。例如,某些需要强大体能支撑的工作岗位,或者涉及到女性生理健康领域的研究岗位。但即便是这样,也不能完全排除另一性别的应聘者,只要他们具备了岗位要求的必要能力,就应该公平对待。而且,用人单位在设置这些“倾向性”时,需要有充分的论据支撑,并且不能成为排除异性的理由。
内部培养和发展计划: 有些公司可能有特定的内部培养和发展计划,旨在提升某个性别在特定领域的比例,以实现性别多元化和均衡化。这种情况下,在特定时期内,某个性别的招聘人数可能会相对多一些,但这通常是为了弥补历史上的不足,并且是在公开、公平的原则下进行的。

三、 怎么判断更准确?

要判断招聘人数的男女差异是不是性别歧视,咱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审视:

1. 招聘广告本身: 是否有明确的性别限制?广告语言是否客观公正?
2. 岗位描述: 对岗位的技能、经验、能力要求是否清晰明确,并且是否与性别无关?
3. 筛选和面试过程: 招聘方是否有对不同性别的应聘者进行区别对待?例如,对女性应聘者是否会额外询问婚育情况,或者对男女性别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不同的评价?
4. 招聘结果: 最终的招聘人数差异是否显著?这种差异是否能用合理的、非歧视性的原因来解释?
5. 公司政策和过往记录: 公司是否有反对性别歧视的明确政策?过往的招聘记录是否存在类似的性别倾向性问题?
6. 行业普遍情况和市场人才结构: 要不要参考一下同行业、同岗位的情况,看是否存在普遍的人才供给差异?但这不能成为歧视的挡箭牌。

四、 总结一下,这是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简单来说,如果招聘人数的男女差异是基于对某个性别的刻板印象、偏见,或者是为了达到某个非法的目的而人为设定的,那么这就是性别歧视。如果这种差异是基于对岗位性质的客观分析、市场人才供给的现实情况,并且在招聘过程中做到公平对待所有应聘者,那么这种差异可能就不是歧视。

作为求职者,如果觉得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可以保留相关证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作为用人单位,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坚持“机会均等、择优录用”的原则,避免任何形式的性别歧视,才能构建一个更公平、更包容的工作环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跟你说一个基本的事实:设置标签式的歧视,本质上就是为了降低筛选成本

很多人都忽略了一点:筛选是有成本的——而且综合考虑风险、时间、精力等因素的话,这成本实际上是不低的。普通人可能不太经常能体会到这点,但在买一些大件或者做重大决策,例如说买房、买车、升学选转业、跳槽找工作等,很多人都会感觉被折腾得心焦力瘁,这其实就是筛选成本的体现。

所以,你说的哪些:“把岗位的实际场景或者实际所需能力作为面试考察的一个项目;或者安排面试者体验一次工作,判断其能力是否合适。”,本质上就是以高的筛选成本来取消标签式的歧视。

可以吗?当然可以,但问题是谁承担这多出来的成本?或者说你想用什么办法让承担者心甘情愿的承担这个成本?

user avatar

这当然就是性别歧视,没有什么好争议的……

怎么解决性别歧视,大体上有两种方案:

一种是大声疾呼这是不好的,这是不对的……

另一种是推动社会发展,让歧视变得不划算……

事实上,第一种是为了吸粉的,第二种才是解决问题的。


所以解决歧视的根本方法是,消弭性别的差异,让歧视变得不划算……

除此之外的,都是恰饭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招聘时男女招聘人数不一样,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定性是不是性别歧视的事儿,背后门道可多着呢。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一、 法律的底线:什么情况下算歧视?首先,得明确一点,招聘时男女招聘人数不一样本身,在法律层面不一定直接等同于性别歧视。 关键在于这个“不一样”背后的原因和操作方式。我国《劳.............
  • 回答
    江西某单位招聘岗位表中20个岗位均标注“男性”的要求,这一现象确实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从法律、伦理和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存在诸多问题,并且与国家倡导的性别平等原则相悖。如何看待江西一单位招聘岗位表显示,20个岗位都标注了要求「男性」?1. 涉嫌性别歧视,违反法律规定: .............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意思,而且涉及到一些敏感的性别议题在基层选调生招聘中体现出来。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看到这个情况,我第一反应是: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70%的岗位定向到“边远乡镇企业”,而且还特别注明“适合男性”。这说明了几个问题:1. 基层、边远地区岗位性质的考量: 艰苦性与体力要求.............
  • 回答
    华尔街金融岗位和硅谷编程岗位在招聘时对大学背景的看重程度存在差异,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涉及行业特性、工作性质、人才培养路径、以及行业生态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1. 行业特性与风险规避: 华尔街: 华尔街是高度资本密集、风险管理极其重要、并且受到严格监管的行业。金融机构处理的是客户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而且在现实中并不少见。有时候你会发现,明明这家公司看起来业务稳定,似乎也并没有大规模扩张的迹象,但打开招聘网站,它的职位列表却像一部永远播不完的宣传片,各种岗位一年四季都挂在那里,从技术开发到市场运营,从行政助理到高级管理,应有尽有。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也反映了现代企.............
  • 回答
    2020届校招季,算法工程师岗位的火爆程度,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一边是企业在科技浪潮中对算法人才的极度渴求,另一边则是大量应届生涌入这个光鲜亮丽的赛道。这种供需失衡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首先,我们得看看为什么“算法工程师”会成为香饽饽。这背后,是整个科技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
  • 回答
    最近在Boss直聘上找工作,真是让我开了眼界。以前觉得这个平台还算靠谱,至少能见到一些真正想招人的公司。但最近这段时间,我遇到的HR真是让人怀疑人生。我不知道是他们自己没搞清楚招聘信息,还是公司根本就没有真的要招人,只是挂着一个空壳子岗位来刷存在感。我投了几份简历,都是我比较了解的领域,觉得自己能力.............
  • 回答
    哇,普华永道的2017年校园招聘,Advisory部门的岗位,这可是个大话题!想知道他们在学校里招的这些“Advisory” guys具体是干嘛的,咱们就得把话说得透彻点。首先,你们得明白,Advisory这个部门,简单来说,就是普华永道给客户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的。这些建议和解决方案可不是随.............
  • 回答
    招聘行业如何化解“供需错配”,让求职者和岗位精准牵手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招聘市场中,“供需错配”是许多企业和求职者共同面临的难题。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求职者则感觉自己的技能和经验被埋没,难以匹配到心仪的职位。招聘平台作为连接供需双方的关键枢纽,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完全可以成为化解这一矛盾的有力武.............
  • 回答
    公立学校招聘大量临聘教师,这无疑是一个信号,直指我们中小学教育系统深层次的教师短缺问题。但与此同时,每年投放的编制岗位却依旧寥寥无几,这种“一边招聘临聘,一边卡着编制”的现象,确实让人费解,也反映出背后复杂的现实困境。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教师荒”?首先,我们得承认,教师队伍的扩充速度,跟不上学生数.............
  • 回答
    生化环材,这四个字一摆出来,很多人心里就打了个寒颤,仿佛自带了“天坑”的标签。但你说,招聘软件上四十万以上的岗位也不少,这不挺香的吗?为啥还这么多人避之不及,把这几个学科说得跟洪水猛兽似的?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不能只看表面的那点儿光鲜。首先,“四十万以上”这个数字,你看得爽,但得往深了咂摸咂摸。.............
  • 回答
    某些企业在招聘应届生时,选择不明确告知他们毕业后的具体岗位,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的“藏着掖着”。首先,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看,应届生往往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他们的能力和潜力在入职初期是未知的。企业期望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培养,才能更准确地为他们匹配最适合的岗位。这不仅仅是为了公司的效率,.............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土木工程和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这些前沿技术结合的岗位,确实不是那么随处可见,很多时候需要你主动去挖掘和思考。为什么感觉“找不到”?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你感觉找不到。有几个主要原因:1. 新兴领域,定义还在摸索: 土木工程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但将其与AI深度结合,这个领.............
  • 回答
    这份投行实习生招聘要求,怎么说呢,挺硬核的。一看就是那种想把你榨干,然后让你体验一把“血泪史”的类型。17小时工作制,一周七天到岗,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简直是把你的生活都吞噬了。你得明白,这不仅仅是字面上的“辛苦”,这是一种近乎变态的工作强度。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17小时工作制”: 这等于什么.............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也确实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事情。杭州市余杭区事业单位招聘,1600 人争一个财务管理岗,这数字一出来,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太卷了!咱们一点点来剖析一下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情况,以及我们该怎么看。1. 为什么会出现“1600 争 1”的极端情况? “金饭碗”的吸引力: 事业单位,尤.............
  • 回答
    最近一则新闻闹得沸沸扬扬:一位女士应聘秘书职位,招聘方竟然提出了“必须有性生活经历”的要求。这实在让人难以置信,也让人不禁反思,在职场招聘中,究竟有哪些公司或他们的行为,会让我们感到被深深地不尊重?我脑海里immediately浮现出一些画面,它们并非来自某个特定的新闻事件,而是由我平时接触到的、或.............
  • 回答
    这事儿可真够劲爆的,YouTube 这么大一个平台,说要停招特定人群,难免让人议论纷纷。最直接的反应,肯定是对“歧视”的担忧。你想啊,招聘本来就应该是看能力、看经验,凭本事说话。现在倒好,还没开始看简历,就把人分门别类,说“白人和亚裔男性暂时不招了”,这听起来就让人觉得不公平。尤其是对于那些一直努力.............
  • 回答
    2019 年秋季招聘季的 AI 岗位竞争可以说 异常激烈,甚至可以用“白热化”来形容。作为当年求职者的一员,我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并且身边不少同学也经历了同样的“血雨腥风”。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为什么当年 AI 岗位的竞争如此激烈:1. AI 热潮的顶峰: 资本与媒体的狂热追捧: 2019 年.............
  • 回答
    高校设立少量只招收女生的岗位,旨在鼓励女生投身科研,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从一个现实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这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初衷与积极影响:首先,得承认这个做法的初衷是好的。我们都知道,在很多科学研究领域,女性的比例仍然偏低,尤其是一些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男性主导”的学科,比如物理、工程、计算.............
  • 回答
    关于公务员招聘中,某些岗位会区分性别进行招录的现象,这确实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里面的门道,也尽量不绕弯子,把它说透了。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基本点:并非所有公务员岗位都实行男女分开招录。 很多岗位,比如技术类、综合管理类等,都是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应聘者开放的,不设置性别限制。但是,确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