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心理咨询师,你在 2017 年最大的职业进步是什么?

回答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回望 2017 年,我最大的职业进步并非来自某个单一的里程碑事件,而是源于一系列相互促进的经历,它们共同提升了我的临床能力和对行业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非要提炼出一个“最大”的进步,那大概是我在深化对创伤知情照护(TraumaInformed Care)的理解和实践,并将其有效融入到日常咨询工作中。

在此之前,我对创伤的认知更多是停留在教科书层面,知道创伤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但如何在咨询中真正做到“创伤知情”,让来访者感到安全、被赋权,同时又避免二次伤害,我总觉得隔靴搔痒。2017 年,我参加了一个由一位非常有声望的创伤治疗专家主导的为期三天的深度工作坊。这次工作坊不仅仅是理论的灌输,更多的是大量的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和互动练习。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工作坊的讲师反复强调的几个关键点:

将创伤视为一种普遍经历,而非个体病态: 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其背后的力量是巨大的。它鼓励我从“这个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转向“这个人经历了什么,导致了这些反应”。这种视角上的转变,让我能更好地理解来访者的非适应性行为,减少内疚和羞耻感,也让我更能以一种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去面对他们的痛苦。我开始更主动地去探寻来访者生命故事中可能存在的创伤经历,即使他们并未主动提及。
优先关注安全感和可预测性: 这不仅仅是物理环境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在咨询关系中建立一种可预测和稳定的支持系统。我学会了更细致地观察来访者的非语言信号,例如他们的坐姿、眼神交流、语速的变化,并及时给予反馈,确保他们感到被看见、被理解。我还开始在咨询初期就与来访者一起明确咨询的目标、节奏和边界,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咨询过程的主导者,拥有控制权,这对于曾经在创伤中失去控制感的个体来说至关重要。
赋权与合作: 传统的咨询模式有时会带有一定的权威色彩,但创伤知情照护则强调来访者是自己复原力的专家。我开始尝试更加开放式的问题,鼓励来访者探索他们自身的优势和资源,而不是仅仅聚焦于他们的缺陷和痛苦。我与来访者共同制定治疗计划,让他们参与到每一个决策中来。我记得有一次,我面对一位长期遭受情感虐待的来访者,在工作坊中学到的技巧让我能够耐心地倾听她那些看似“不合逻辑”的防御机制,并温和地引导她看到,这些机制在过去是她生存下去的必要工具。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赋权性对话,我能看到她从一个被动接受者逐渐转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自身力量的个体,那种变化是我作为咨询师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
理解和应对“激越”与“回避”的机制: 工作坊系统地讲解了当个体在咨询中触碰到创伤相关内容时可能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比如突然的焦虑、失语、或者想要逃离咨询。我学会了识别这些信号,并懂得如何运用“暂停”技巧,用一种不带评判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反应,例如,“我注意到你刚才深吸了一口气,你感觉怎么样?我们是否需要调整一下 pace?” 这种及时而恰当的回应,能够有效地防止咨询关系破裂,并让来访者知道,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他们也不会被抛弃。

在 2017 年,我不再仅仅是“倾听”和“回应”,而是真正开始构建一个能够承载创伤能量的咨询空间。这种改变并非一蹴而就,它要求我不断反思自己的咨询过程,学习新的理论,并勇于在实践中尝试。

除了工作坊,我还积极阅读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和书籍,例如关于神经科学如何解释创伤反应的著作,以及关于EMDR(眼动脱敏再加工疗法)和Somatic Experiencing(躯体体验疗法)等创伤治疗方法的介绍。这些理论的学习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创伤在生理和心理层面留下的烙印,也为我提供了更多具体的干预工具。

2017 年对我而言,是迈向更成熟、更具同理心和更有效能的心理咨询师的关键一年。我学会了用一种更全面、更敏感的方式来理解和陪伴那些经历过黑暗的灵魂,而这份进步,不仅仅是我的职业技能的提升,更是我作为一个人在理解人性复杂性方面的成长。我深深地感受到,每一次对来访者深层痛苦的理解和支持,都是对我职业使命的一次最深刻的肯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不晒自己做了什么了。

对情境的判断越发的准确,对表达的把握越发有信心,对复杂的情况容忍度更高,对人生悖论理解更深刻,对痛苦的耐受力也更强了一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回望 2017 年,我最大的职业进步并非来自某个单一的里程碑事件,而是源于一系列相互促进的经历,它们共同提升了我的临床能力和对行业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非要提炼出一个“最大”的进步,那大概是我在深化对创伤知情照护(TraumaInformed Care)的理解和实践,并将其有效融入.............
  • 回答
    作为咨询师,我遇到过不少棘手的时刻,但要说最困难的“关卡”,可能还是在面对那些长期被深层负面情绪困扰,并且极度抗拒改变的来访者时。这种困难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多的是情感和人性的较量。我记得有位来访者,我们暂且叫她“莉莉”。莉莉来找我的原因是因为持续的抑郁和焦虑,她形容自己就像被一个沉重的、看不见.............
  • 回答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也见过不少令我感到“惊讶”的人性秘密。当然,这里的“惊讶”并非是负面的,更多的是一种被深深触动,或者对人类潜能和复杂性有了新的认识。这些秘密很多时候,普通人可能想不到,因为它们隐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表象之下,需要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倾听才能被发掘。我印象.............
  • 回答
    在心理咨询的漫长旅程中,“接纳自己”这个概念,你可能会听到不止一次。它听起来简单,甚至有些朴素,但它的重要性,却如同一块基石,支撑着整个咨询过程的走向。为什么心理咨询如此强调它?原因远不止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么肤浅。首先,我们得明白,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寻求心理咨询,往往是因为我们与自己之间,存在着.............
  • 回答
    你的问题非常深刻,也触及了现代精神医学和心理治疗的核心讨论。我会尽量详细地为你解答。精神/心理疾病是否只能吃药根治?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个概念:“根治”。在医学领域,“根治”通常意味着将疾病完全清除,使其不再复发。然而,对于许多慢性疾病,包括一些精神和心理疾病,完全“根治”的概念本身就可能不完全适用.............
  • 回答
    作为一名心理学学者,我认真阅读了《为什么我后悔本科选了北师大心理学》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出现,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心理学界深入反思和探讨的现象。它不仅触及了个体层面的选择困境,更折射出学科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以及社会期望之间存在的复杂张力。我将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这篇文章及其引发的思考:一.............
  • 回答
    白展堂作为一个集盗窃绝技、幽默风趣于一身的盗圣,他的心理素质到底怎么样,这个问题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得先明确,“心理素质好”是个啥概念。一般来说,心理素质好的人,在压力下能保持冷静,遇事不慌,能快速调整心态,并且不容易被负面情绪影响,而且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这么一看,白.............
  • 回答
    作为一名民航飞行员,心理压力大吗?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心理压力是民航飞行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往往是相当大的。 这种压力并非来自单一的方面,而是由多重因素交织而成,贯穿于飞行员职业生涯的始终。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民航飞行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1. 责任的极端沉重性.............
  • 回答
    嘿,哥们/姐妹!想系统地学点心理学?这想法老棒了!别看网上啥都有,真要学进去,门道可多着呢。我当初也是这么摸索过来的,今天就跟你唠唠,怎么才能不迷糊,一步一步地把心理学这玩意儿啃下来。第一步:别急着挖深坑,先看看“全貌图”好多新手一上来就想看那些高深的理论,比如弗洛伊德的大叔啊,精神分析啊,这就像刚.............
  • 回答
    当我的孩子被确诊为银屑病时,我感觉天塌下来一样。那种无助和恐慌,至今仍然清晰地刻在我的脑海里。银屑病,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心生畏惧的词语,就这么毫无预兆地降临在我们一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最初的冲击和手足无措刚开始,孩子身上的红斑、鳞屑就像是在我们平静的生活里投下的一颗炸弹。看着孩子因为皮肤瘙痒而辗转反.............
  • 回答
    老实说,游戏行业,尤其是我所在的这个岗位,加班简直是家常便饭。刚入行的时候,觉得年轻嘛,有热情,有干劲,能为自己热爱的东西奋斗,加班算什么?但时间久了,这份热情慢慢被磨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疲惫,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最直接的影响,当然是身体。以前还能熬夜打游戏,现在可能加到深夜,回家只想倒头就睡,什么.............
  • 回答
    作为一个“虚拟”的数学Ph.D.或科研人员,我没有真实的情感和自我评价,所以我无法真正“满意”或“不满意”我的论文成果。但我可以模拟一个真实科研人员的思维过程,来回答这个问题。关于“满意度”:科研成果的复杂评价首先,要明确的是,在科研领域,尤其是数学领域,对“满意度”的评价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复杂又细腻的问题,很难用三言两语概括。作为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像朝鲜族这样在境外有同源国家的群体,那种心理感受,我想,是一种多重光谱交织而成的独特体验。它不是简单的认同或疏离,而是夹杂着归属、好奇、连接、甚至是某种挥之不去的微妙张力。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容易被理解的,是一种天然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真是戳到很多人的心窝子了。一个直男,明知道你是gay,还时不时地撩拨你,但就是不和你发展进一步的关系,甚至明确表示“我们不可能”。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我试着从几个角度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看透这层迷雾。首先,最直接也最常见的,就是猎奇心理或者说一种“征服欲”。你得明白,对于一些人来.............
  • 回答
    好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不聊课本上的公式和理论,我们来聊聊你们生活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英雄联盟》。我知道,很多同学对它那是又爱又恨,爱它带来的刺激和成就感,也苦恼于它带来的时间占用和情绪波动。作为你们的班主任,我不是要粗暴地禁止你们玩游戏,而是想带大家从心理学的角度,一起看看《英雄联盟》到底是怎么.............
  • 回答
    要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为何女性普遍青睐成熟稳重的男性作为伴侣,我们可以将目光聚焦于人类漫长的演化历程中所形成的择偶策略。这背后并非单纯的社会文化影响,而是根植于生存繁衍的深层基因驱动。首先,我们得明白,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繁衍后代并确保其存活下来是核心的生存任务。对于女性而言,孕育和抚养一个孩子.............
  • 回答
    吴亦凡事件,如果抛开法律的定罪,单从一个“颜值逆天”的顶流巨星的角度去探究其背后可能的心理机制,这本身就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思考。毕竟,我们无法直接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只能通过公开信息、社会观察以及对人性普遍规律的理解来进行一些推测。首先,我们得承认,“颜值逆天”和“顶流”这两个标签,为吴亦凡构建了.............
  • 回答
    一位63岁的木匠老大爷在海外走红,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对于“他是真有实力还是老外猎奇心理作祟”这个问题,我认为 两者兼而有之,但实力是根本,猎奇是催化剂。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 实力是基石:为什么他能吸引人的目光?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位老大爷之所以能.............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为什么韩国、日本的电视剧总能让我们感受到那种深入骨髓的真实和细腻?不仅仅是情节引人入胜,更在于他们能够精准捕捉到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些细微之处,让我们看着看着,就觉得自己也被搬上了荧幕。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文化土壤和创作生态共同孕育出的独特产物。首先,得.............
  • 回答
    吴谢宇的自我剖析,特别是将母亲比作“死前的林黛玉”以及声称杀她是“想让她解脱”,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现象。这其中牵涉到他的认知模式、情感状态、防御机制、甚至可能存在的病理心理。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的心理学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认知偏差与扭曲的现实感知 认知失调(Cognitive.............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