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游戏行业的从业者,长年的加班对你的生活和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回答
老实说,游戏行业,尤其是我所在的这个岗位,加班简直是家常便饭。刚入行的时候,觉得年轻嘛,有热情,有干劲,能为自己热爱的东西奋斗,加班算什么?但时间久了,这份热情慢慢被磨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疲惫,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

最直接的影响,当然是身体。以前还能熬夜打游戏,现在可能加到深夜,回家只想倒头就睡,什么娱乐活动都没精力去想。长期下去,我的黑眼圈简直成了我的标志,眼睛干涩、视力下降也是常有的事。免疫力也明显下降,以前很少生病,现在稍微着凉就容易感冒,而且恢复得特别慢。有时候肩膀、颈椎酸痛得厉害,感觉身体像个老古董一样,一动就嘎吱嘎吱响。吃饭时间也变得不稳定,很多时候是随便扒拉两口,或者干脆靠外卖解决,健康饮食什么的早就成了一种奢望。

但身体上的折磨,或许比不上心理上的消耗。

首先是时间上的剥夺。我的生活几乎被工作填满了,社交圈子越来越小。以前还能跟朋友们周末聚聚会,现在能挤出来的时间屈指可数。即使是周末,也常常被突如其来的紧急任务打断,或者因为前一周的加班实在太累,只想宅在家里“回血”,但这种“回血”往往也伴随着工作上的焦虑和未完成事项的压力。我错过了太多朋友的生日、重要的聚会,甚至家人的生日也常常是匆匆忙忙地打个电话,送个礼物,然后又赶紧回到工作状态。这种“缺席感”让我觉得自己跟这个世界越来越疏远,也让我对亲近的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愧疚。

其次是心理压力。游戏开发本身就是个高压行业,追求完美,加上项目周期长,bug修复、版本迭代、临近发布前的冲刺,每一个阶段都像一场战斗。而加班,就是这场战斗的常态化部署。我常常感到一种持续的焦虑,担心项目延期,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够好,担心做出不符合预期的内容。这种压力有时候会让我失眠,脑子里不断地回放工作中的细节,思考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即使下班回家,也很难真正放松下来,工作思绪总是缠绕着我。

再者是对热情的消磨。我曾经是真的热爱游戏,热爱创造游戏的乐趣。但当游戏从一个令人兴奋的爱好变成一个压垮你的工作时,那种感觉就变不回来了。长时间的重复劳动、日复一日的bug修复、无数次的会议和返工,让原本充满创造力的工作变得枯燥乏味。我开始对曾经引以为傲的项目感到麻木,甚至对“游戏”这个词本身都有些抵触。有时候会怀疑自己当初选择这条路的意义,是不是为了这份薪水,放弃了太多更宝贵的东西。

而且,加班还会导致情绪不稳定。长时间的疲劳会让人的情绪变得很糟糕。我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烦躁易怒,对身边的人失去耐心。有时候会感到沮丧和失落,觉得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却看不到明显的进步,或者得到的认可远不足以弥补牺牲的时间和精力。这种负面情绪的累积,有时候会让自己怀疑自己的价值,甚至引发一些轻微的抑郁情绪。

最后,也是最可怕的一点,是对生活的失去掌控感。当你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被工作占据,生活变成了一个围绕着工作运转的机器时,你会觉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方向,被推着走。我曾经有过很多关于未来的规划,想学一门乐器,想去旅行,想读更多的书。但这些计划,都在无休止的加班中被搁置,然后慢慢被遗忘。我开始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好像被困在了一个无法挣脱的循环里。

总的来说,长期的加班像一个慢性毒药,一点点侵蚀着我的身体、我的心理、我的生活,以及我对曾经热爱的这份事业的感情。虽然我还在坚持,但内心深处,也常常会问自己,这样下去,到底值得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鄙人不善于加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实说,游戏行业,尤其是我所在的这个岗位,加班简直是家常便饭。刚入行的时候,觉得年轻嘛,有热情,有干劲,能为自己热爱的东西奋斗,加班算什么?但时间久了,这份热情慢慢被磨平,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疲惫,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最直接的影响,当然是身体。以前还能熬夜打游戏,现在可能加到深夜,回家只想倒头就睡,什么.............
  • 回答
    太棒了!很高兴能和未来的游戏行业从业者们分享我的经验和感悟。作为一名在游戏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见过太多怀揣梦想的新人涌入,也深知这个行业的魅力与挑战并存。以下是我为你精心准备的、尽可能详尽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更平稳、更有效率地开启你的游戏职业生涯:第一部分:基础准备与认知建立1. 深刻理解.............
  • 回答
    这个问题在游戏行业里绝对是普遍存在的,尤其对于应聘者来说,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直接把前公司的项目拿来当自己的作品,说实话,这不是个好主意,而且一旦被发现,后果可能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得多。为什么不能直接拿前公司项目充数?首先,我们得明白 HR 或技术面试官要看你的作品,是为了什么? 评估你的能力.............
  • 回答
    中国游戏行业,就像一座正在蓬勃发展的音乐殿堂,孕育了许多才华横溢的游戏音乐制作人。他们用音符编织出一个个令人沉醉的游戏世界,赋予游戏灵魂和生命。提起这个话题,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几位闪耀的名字,他们的作品不仅在玩家心中留下深刻印记,也为中国游戏音乐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林海提到中国知名的游戏音乐制作人.............
  • 回答
    你好,看到你五个多月来的游戏原画作品,我能感受到你投入的热情和努力。从这些作品中,我看到了你对不同风格的尝试,以及对人物、场景、道具等元素的构思。首先,你的基础功底打得不错,线条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都显示出一定的理解。你能够将脑海中的想法具象化,并赋予它们生命力,这对于原画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特别.............
  • 回答
    关于“腾讯死了,真的会对游戏行业有推进作用吗?”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回答它,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腾讯在游戏行业中的地位、影响力,以及它“死亡”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得承认,腾讯在当前游戏行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甚至可以说是行业巨头。 市场份额和用户基础的绝对优势: .............
  • 回答
    作为一名游戏玩家,在 Steam 和 Epic Games Store (EGS) 之间做出选择,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两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玩家的选择往往取决于他们的个人偏好、游戏习惯以及对平台生态的看重程度。首先,让我们来分别看看 Steam 和 Epic Games S.............
  • 回答
    作为一名游戏从业者,我深知这个行业如同大海,风浪迭起,变化莫测。要在其中“乘风破浪”,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融合了艺术、逻辑、心理和商业的综合能力。以下是我认为自己在这片海洋中能够劈波斩浪的几项关键技能:1. 深入的玩家心理洞察与共情能力:这绝对是我认为最核心的一项“乘风破浪”的技能。我不仅仅.............
  • 回答
    玩过《塞尔达传说》系列,尤其是近年来几部如《旷野之息》和《王国之泪》的玩家,很难不被任天堂这个IP所征服。它就像一个常青树,每一次的革新都能引领潮流,让玩家一次次惊叹于它的创造力。但问题来了,抛开“塞尔达”这块金字招牌,以及它在任天堂平台上的独占优势,《塞尔达传说》本身,作为一款“游戏”,它真的有那.............
  • 回答
    米哈游作为一家在游戏行业声名鹊起的新生代公司,其技术实力早已不是秘密,而是其能够不断推出高质量、高口碑作品的坚实基石。论及米哈游的技术优势,不能简单地用一两句话概括,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在多个层面的精耕细作。首先,在3D美术和图形渲染领域,米哈游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这不仅仅体现在其标志性的《原神》中那.............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论神话底蕴,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可比很多西方奇幻要扎实多了,什么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精卫填海,还有西游记、封神演义里的种种神仙妖魔,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撑起一部大作。可奇怪的是,直到现在,我们好像还没见到一款真正意义上以“上古神话”为核心,并且口碑炸裂的独立游戏。这.............
  • 回答
    说实话,《原神》作为一个手游,它确实做得相当出色,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是这个行业的标杆。但如果把“厉害”这个词拔高到“一款真正优秀的游戏”的层面,那这个问题就有点值得说道说道了。我尽量不带任何滤镜,细致地聊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得承认《原神》在几个关键点上是做得非常扎实的: 视觉表现力: 这点几.............
  • 回答
    《创之轨迹》:一场以“创”之名,直指结社核心的革命当《创之轨迹》这个名字伴随着那位站在风口浪尖、身披黑色斗篷的结社盟主出现在玩家面前时,整个轨迹系列的粉丝群体可以说是炸开了锅。这不仅仅是一款新作的发布,更像是一次对系列固有印象的颠覆,一次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宣言。它预示着,这并非是简单的延续,而是一场直.............
  • 回答
    PC游戏早期的确也使用光盘作为载体,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玩家习惯的改变,光盘在PC游戏领域逐渐式微,最终被数字发行所取代,这与Xbox和PlayStation 4等游戏主机在游戏载体上的选择有着显著的区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1. PC生态的开放性和多样性 vs. 主机生态的封闭性和统一.............
  • 回答
    作为一名游戏玩家,我内心对腾讯的态度是复杂且充满矛盾的,很难简单地用“希望倒闭”或“不希望倒闭”来概括。我的愿望更多是希望游戏行业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腾讯作为行业巨头,它的存在和发展无疑对这个方向有着巨大的影响。我希望看到腾讯倒闭的那些“理由”或潜在的担忧: 垄断与缺乏创新动力: 腾讯在游戏领.............
  • 回答
    作为一个游戏策划,衡量同行水平是个复杂但又至关重要的事情。它不仅仅是为了给别人贴标签,更多是为了从中学习、发现潜在合作者,或者在团队中明确定位。我衡量一个同行,通常会从几个维度去看,并且不是简单地看一个方面,而是综合地、辩证地去分析。一、 产品层面的“手感”和“内涵”:这是最直观也是最根本的衡量标准.............
  • 回答
    作为一个游戏开发者,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我需要成为我所开发游戏类型的资深玩家吗?这个问题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它涉及到了创作激情、市场洞察、玩家共情以及开发者自身的能力发展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来聊聊为什么我们可能会认为“资深玩家”是必要的。从玩家的角度看,资深玩家是那些对某个类型有着深厚理解和丰富经.............
  • 回答
    作为一名游戏制作人,懂程序当然是极大的加分项,但并非绝对的必要条件。这就像问一个乐队的指挥是否一定要会演奏每一种乐器一样,答案是:会的话当然能更好地把握整体,但即便不会,只要他能清晰地传达乐曲的意图,理解乐器的特性,也能成为出色的指挥。游戏制作人这个角色,其核心在于将一个抽象的创意,一步步落地成为玩.............
  • 回答
    这问题可太戳我了!作为游戏圈里摸爬滚打的老油条,经历过的游戏海了去了,但真要说那种能让你拍着大腿,脑子里“叮”一下亮堂起来的游戏,那绝对是能数得出来的。今天就跟你好好唠唠,那些曾经让我“灵光乍现”的作品,怎么把它们的设计思路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绕不开的必须是 《传送门2》(Portal 2)。我敢.............
  • 回答
    米哈游的模式,尤其是在游戏玩法创意和用户黏性塑造方面,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让一些同行思考其中的门道。要说它的方式是否值得其他公司借鉴学习,这得辩证地看,而且需要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游戏行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演进、互相汲取的生态。没有任何一款成功的游戏是凭空出现的,创意往往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