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就是,央视又在打自己脸吧。
央视真的在打自己脸方面从来不手软,留给凡凡的恐怕也只有无尽的尴尬吧。
如果时间倒流,早知今日,央视肯定不会在两年前做出这样的专题新闻。
不过想想央视在这方面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看的我都脸疼,亦或者央视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高级黑。
三段视频大概就是介绍了凡凡的三项事迹:音乐、影视、篮球。
篮球方面没什么好黑的,值得点赞。
音乐方面我欣赏不来,就不多谈。
重点谈谈影视作品吧。
2016年8月,央视严厉指责演员片酬高。
央视举例,点名批评了,吴亦凡、刘亦菲主演的《致青春:原来你也在这里》,豆瓣评分只有4.0,质量较低,虽然票房破了3亿,仍逃不掉关于票房注水的嫌疑。
这一类烂片,纯粹是为了凭借明星本人吸引流量,收割韭菜。
高片酬的背后,大量制作经费被占用。
该片上映的时间又正值国产电影保护月,让不少观众苦不堪言,背后更是有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而题目所示的视频中就有出现《致青春》的片段,可见央视忘性之大。
不过正如吴亦凡粉丝所言,连央视都肯定了凡凡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同年,连CCTV6都不放过吴亦凡,公开评价吴亦凡的演技不过关。
而题目视频中举例的大部分电影都是吴亦凡在2016年上映,部分在2017年上映,即2016年拍摄,此时凡凡的演技应该没有太大的进步。
也就是说,央视用了相同的材料去支持一对意见相左的观点。
那为什么央视会有这么打脸的行为呢?
为了适应国家的宣传需要。不只是央视,其他官方媒体也有这样的操作。
当国家需要展现00后风采时,王源可以在党刊《环球人物》上开设专栏。
CCTV6批评过天宝高片酬烂演技后,仍然可以请她来教新时代演员如何演戏。
诸如此类,其中也自然存在德不配位的问题。
而其结果自然闹了不少笑话,凡凡这个矛盾相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
“人民艺术家”杨幂被曝诈捐门,原先支持她的官方媒体纷纷跳反,点名批评。
共青团中央,公开表扬“红二代”曲婉婷,其母就因为贪污上亿被抓,曲婉婷本人也逃亡加拿大。
还有不少小事就不举例了。
事实上官媒如今为了“走到年轻人中”已经有些不择手段,单纯的想依靠明星来输出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即便年轻人能接受,我这样的老大叔不愿意。一份官媒应当保持他自己的独立客观性以及严肃性。
吴亦凡符合“华人之光”的宣传需要。媒体纷纷赞赏他在西方贡献了一张华人面孔,但什么是华人面孔?日本人韩国人和中国人长的都差不多,历史上也曾是中国的附属国,这是否能叫华人面孔?马来西亚、新加坡也说中文,华人面孔?
我个人更偏向于,这张华人面孔在西方输出了什么价值观什么作品?
Rap,舶来品,大多是英文语言文化相关的作品,还有刷榜的嫌疑。
演艺作品,在这些电影中不过是龙套中的龙套,大部分吸金体现在国产烂片。除了《西游》外,演的要么富二代阔少,要么是《爵迹》一类的西方玄幻风,评分还都不行。
对比一下我认为的华人之光。
周杰伦(中国国籍)唱的也是舶来品rap,但是用中国风重新演绎,中文歌才是最屌的.jpg。
尊龙,美国国籍,《末代皇帝》够他吹一辈子。
李小龙,输出了中国武术,让全世界知道中国人硬气的一面。
王力宏,主要的活跃场所也是国内,中国风。
我知道这么比不公平,但这不是吴亦凡的错,他也很无辜,被央视这么当枪使,因此受到了如此多的非议,静下心来低调慢慢挣钱就好了。
我也希望诸位粉丝能低调一些,不要将我们的凡凡捧杀,他会变得更好,也值得更好。
利益相关,我哥的名字和吴亦凡名字相近。
最后我十分想念冠希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