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国批准将老虎骨和犀牛角制品用于传统医疗?

回答
中国决定允许将老虎骨和犀牛角制品用于传统医疗,这个消息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担忧。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深层原因。

首先,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倒退。

长期以来,野生老虎和犀牛一直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其数量的锐减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非法盗猎,而这些盗猎活动很多都与它们身体部位在传统医学中的所谓“药用价值”有关。中国此举,无疑会给全球范围内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带来沉重打击。

需求刺激与市场复燃: 一旦中国官方开禁,尽管有严格的限制措施(例如仅限某些特定场合,并且要来源可追溯),但潜在的巨大需求仍然可能被激活。这种需求一旦形成,很难保证不会催生新的盗猎活动。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表明,只要存在经济利益驱动,非法贸易就难以根绝。即便官方承诺使用人工养殖的虎骨和犀牛角,但如何严格界定和监管,避免其流入非法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许多专家担心,所谓的“人工养殖”可能会成为非法猎捕的保护伞,为走私者提供掩护。
“合法化”的示范效应: 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之一,其政策导向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此次批准可能会被其他国家视为一种信号,可能会削弱一些国家在打击野生动物制品非法贸易方面的决心和力度,甚至可能鼓励其他地区也放松管制。
替代疗法的忽视: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表明,老虎骨和犀牛角在中医理论中所宣称的功效,很多都可以被其他植物性或合成性物质替代,并且这些替代品在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方面都更具优势。此次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是对科学证据和现代医学进步的漠视,也可能阻碍了寻找和推广更有效、更环保的治疗方案。

其次,我们必须了解中国官方做出这一决定的可能考量,尽管这些考量可能难以获得广泛的认同。

“传统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官方一直强调保护和发展中医药。他们认为,在某些特定疾病的治疗中,虎骨和犀牛角确实是传统方剂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如果完全禁止,可能会影响到部分传统疗法的延续。他们可能会引用一些历史文献和传统医案来佐证其“药用价值”,并认为在严格管控下使用,可以既满足部分医疗需求,又尽可能降低对野生种群的影响。
“可控使用”的信心: 中国政府可能会认为,通过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例如要求所有使用的虎骨和犀牛角都必须来自人工养殖(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犀牛养殖在法律和技术上都存在很多争议和困难),并且有可追溯的来源证明,可以有效防止非法贸易的蔓延。他们或许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市场和打击非法行为。
国内舆论压力: 尽管国际社会普遍反对,但在国内,确实存在一部分人群(包括一些传统中医从业者和患者)支持在严格管理下使用这些动物制品,他们可能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或者认为其有不可替代的疗效。

然而,这些考量与严峻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人工养殖”的真相: 尽管中国在发展人工养殖虎方面有一定基础,但其数量、繁殖能力以及所得虎骨的来源是否真的能满足所谓的“药用需求”并能有效杜绝非法来源,一直备受质疑。而犀牛在中国的人工繁育更是困难重重,其合法来源的可靠性面临更大的挑战。
监管的有效性: 历史证明,在中国及其他许多国家,即使有法律禁令,地下黑市依然猖獗。一旦合法市场被打开,地下黑市很可能与之勾结,使监管变得更加困难。腐败、执法不力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监管形同虚设。
“中医”的现代化转型: 真正的中医药发展,应该是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和改进,而不是固守那些缺乏现代科学证据支撑的古老方剂。许多杰出的中医药专家也在积极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这包括寻找更安全、更有效的替代成分,以及进行科学的临床验证。此次的决定,似乎与这种现代化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总而言之,中国批准将老虎骨和犀牛角制品用于传统医疗的决定,是一个充满争议且可能带来严重负面后果的政策调整。

它不仅是对全球野生动物保护成果的挑战,也可能对多年来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所付出的努力构成严重威胁。尽管官方可能出于保护传统医药、实现可控使用的考虑,但现实中的监管难度、市场诱惑以及替代疗法的存在,都让人们对这一决定的可持续性和实际效果感到深深的忧虑。

作为旁观者,我们必须持续关注这一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并呼吁中国政府重新审视其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潜在影响,优先考虑科学证据、替代疗法以及更具前瞻性的中医药发展路径。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和监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连器官移植你都不能保证绝对干净,你指望犀牛角和虎骨干净,这个不太现实吧?

反对性交易合法化里面你们是怎么说来着的?到中医问题上就护犊子了呗。

严格防止滥用这种话说出来你也信?老鸨:「我们保证这里的姑娘都是18岁以上的,都是自愿的。」


中医粉:老虎犀牛怎么能叫受害者呢?

老鸨:这些丫头怎么能叫受害者呢?我这是在给她们工作机会!

这一纸文件本质上不就相当于从「禁止卖淫」变成了「禁止卖淫,但是如果对象是达官贵人的话除外」嘛,又或者说从「禁止卖淫」变成「禁止卖淫,除非对方是不性交就会饥渴难耐得要死的人/临死的处男(?)」。

然后你非要说是用于现代医学,但是现代医学什么时候证明了虎骨和犀牛角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呢?

中医粉说:「看,这就是证明!」

笑死。

user avatar

感受到一个“文化复兴”,“赛先生”已经奄奄一息。

user avatar

只要没人把“传统中医”利益集团干翻,这种破事迟早还要出现,不信大家看看每年中成药注射液出了多少事故,还不是照用不误……

user avatar

中医不但反科学,还开始反文明了。


中国就因为中医要骗人,就允许用虎骨和犀角,因此中国被打上一个野蛮的标签。


作为中国人,我真TM冤枉啊!这些巫医跟我有一毛钱关系?

user avatar

呵呵,传统这个幌子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以传统文化来反对在烟盒上加烂肺警示标志的也是我国,代表还说中国的香烟包装上以山水纪念碑为特征,在这些画面旁边插入“丑陋”的图片,会“伤害中国人民情感”。。

这个回答下的 @揣家良 特地拿国际人道协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来说事儿,无非是想说这两个国际NGO是坏人,是境外敌对势力,关心犀牛角和虎骨是“别有用心”。

结果偏偏关于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干了什么“好事儿”他又特地“放下不谈”。

别介啊,做人不能太CNN,不能双标,不能厚此薄彼啊。

作为一个新闻网站的前副主编,基本的搜索能力还是有的。

黑材料不是么?我拿十分钟来帮你找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官网介绍: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之一。WWF在中国的工作始于1980年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是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保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后来,WWF在中国的项目领域也由最初的大熊猫保护扩大到物种保护、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发展教育、气候变化与能源、野生物贸易、科学发展与国际政策等领域。

WWF的标志就是大熊猫啊


2013年报道:

WWF在北京的办公室坐落在天安门东劳动人民文化宫内的文华宫。宫外亭台楼榭,红墙灰瓦,宫内则是穹顶圆柱的欧式风格,长廊里摆满了西洋油画和大理石的雕塑。

2015年:WWF庆祝来华35周年 携手Heart Panda启动大熊猫公共艺术巡回展

12月29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举办“在中国·在一起”WWF来华35周年分享庆典,纪念来到中国开展保护工作35周年。在与众多合作伙伴回顾过去35周年WWF在中国的主要工作和环保成就的同时,WWF与Heart Panda合作的“WWF来华35周年大熊猫公共艺术巡回展”也在活动现场揭幕。

20世纪70年代末,四川地区箭竹大面积开花,大熊猫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1980年,在中国政府的邀请下,WWF派出多名国际物种保护专家来到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帮助开展大熊猫保护的相关工作,WWF也由此成为在中国开展实地保护工作的第一个国际非政府组织。

35年来,以大熊猫保护为起点,WWF在中国的项目领域已经扩展到物种保护、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发展教育、气候变化与能源、野生物贸易、科学发展与国际政策等领域。从莽莽东北林海到巍巍西南峻岭,从东海之滨到长江之源,WWF植根中国,密切与中央和地方政府、科研机构、NGO、商业领域等众多合作伙伴开展工作,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35年来,WWF支持超过260多万公顷的森林开展可持续认证;在气候、能源、可持续金融、生态足迹等领域提出政策建议;推动建立了众多的自然保护区,拯救着包括东北虎、大熊猫、麋鹿、江豚等在内的濒危物种;在商业领域倡导MSC(海洋管理委员会)、ASC(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FSC(森林管理委员会)等环保标准,帮助企业通过“水管理先锋”、“碳减排先锋”、“全球森林贸易网络”等项目实现更可持续地生产和经营;在中国推广“地球一小时”、“可持续消费周”等公众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016年:亏得人家还点赞中国的东北虎保护:

今年的7月29日是全球第六个老虎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携手中国、俄罗斯等国保护区一道在吉林汪清发起“为老虎点赞”庆典活动。

世界自然基金会大型猫科动物项目高级专员长有德表示,东北虎保护工作中有矛盾、有压力,但是中国政府很“给力”,未来东北虎种群恢复大有希望。

全球现有野生东北虎数量不足600只,中国野生东北虎种群分布跨越吉林、黑龙江两省。在1998年时,其数量还不足10只,如今在吉林省境内监测到的东北虎就达27—28只。

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亚洲大型猫科动物高级专员,长有德自2007年起就开始与地方政府、研究机构合作,恢复和保护在中国境内的野生东北虎种群。多年来,中国政府在反盗猎行动和保护区建设方面的工作令他印象深刻。

我们看看他们最近在中国了干什么好事儿:

所以世界自然基金会在这个问题上批评一下怎么了?

我倒是好奇,平时那么多人嘲笑欧美在大麻、嫖娼问题上“堵不如疏”的管理方式,大赞中国禁毒、禁嫖娼,怎么到了野生动物保护问题上就跳到另外一边去了呢?


PS,中国上次以传统文化的名义干类似的事情,是反对在烟盒上增加烂肺的警示图标,因为不符合传统文化。

2008年的德班国际控烟大会上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场面,一位中国团员上台发言,说中国的烟盒包装有名山大川,有美丽风景,如果放上这些烟害警示图片,会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会场当下一片嘘声,喝起了倒彩。国际控烟联盟当即给中国发了“脏烟灰缸奖”,国外专家评论,中国是“宁要漂亮烟盒,不要公民健康”。

2005年生效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11条和13条准则早已建议各缔约方考虑采用平装做法。

《公约》11条明确要求各缔约方在批准公约3年内,在所有烟草制品包装上放置明确的大幅健康警示,并轮换使用。2014年世界上已经73个国家的烟盒健康警示已经达到《公约》要求,2015年有77个国家使用了图形警示;在澳大利亚等国,已经制定法律要求卷烟制品采用朴素包装,即除了大面积的图形健康警示外,禁止在烟盒上使用品牌颜色、标志和其他标记。

不过中国嘛,

针对一些国家立法规定在烟盒上印制烂肺、烂口、骷髅等“重口味”警示图标,全国人大代表、烟草专卖局副局长段铁力表示,在烟盒上印警示图标不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且目前没有增加图标的打算。

更令人称奇地是, 国内的一些香烟企业竟然在烟盒包装上搞“两面派”。国内的烟盒打扮的“光鲜亮丽”,而出口到国外则将烟盒做的“令人生厌”。比如,在香港地区售卖的红双喜香烟,烟盒上印有“吸烟可以导致阳痿”的图案;在泰国、澳大利亚等对烟盒包装有严格法律要求的国家,销售的中华烟其烟盒上也都印有“重口味”的图片。

呵呵,到底谁在伤害中国人民感情?


近期更新:

user avatar

搞笑呢吧

虎骨犀角究竟是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的药材是个人都知道,现在又开始装聋作哑了?

随便写个不知道哪抄来的东西就能说虎骨犀角有药效了,哪知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里面根本没有这两种药材。要是从网上随便抄下就算有的话,怎么不去啃指甲治疗白内障。

人指甲,中药名。为人科健康人剪下来的指甲。遍及全国。具有止血,利尿,去翳之功效。常用于鼻衄,尿血,咽喉肿痛,小便不利,目生翳障,中耳炎。

入药部位:指甲。

2性味:味甘、咸,性平。

3功效:止血,利尿,去翳。

4主治

用于鼻衄,尿血,咽喉肿痛,小便不利,目生翳障,中耳炎。


还举什么国际人道协会反对玉林狗肉节的事,怎么不看该组织还反对鱼翅和穿山甲贸易呢?除此之外世界自然基金会也反对中国此次开放虎骨和犀角怎么不提。

还有什么制度规制就更是笑话,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象牙及其制品规范管理的通知

审批许可什么的真要有效就不会再有后来对象牙市场的打击和禁令了,处方医师更是好笑,说得好像头孢等处方药你不是随便卖一样。

user avatar

中医药的问题我不想提,这个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只想谈谈这个规定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巨大影响。

首先先来说说国师的观点

只要变成一项有利可图的产业,中国人就会圈地养虎,养犀牛。
这才是对野生虎野生犀牛最好的保护。

相信很多人也是这么想的。

养殖物种能拯救野生种群吗?

不能。

生物多样性保护,远远不止是保存下一个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三个方面:物种多样性保护、遗传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多样性保护。

养殖物种最大的问题是基因多样性的大幅降低。人们养殖物种,会为了管理方便或是某种利益,人为选择所需要的性状,比如多下蛋,多产奶,耐旱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不合适”、“没有用”的性状会被抛弃,随之而来的就是遗传多样性的丧失。这种遗传多样性丧失,出现在我们每一个能够见到的人工培育的物种上,没有例外。如果犀牛老虎也实现了彻底的人工饲养,那么人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丧失是必然的。比如人们会选择活动少的虎、角更大的犀牛,对于其他性状就会抛弃掉。

对了,之前有人和我说犬的遗传多样性要远远高于灰狼,如果你也是这么认为的,那我劝你到这里就别往下看了。

那可能会有人问,大家都去消费饲养的了,对于野外种群的捕猎压力是不是就减小了呢?

很可惜,也不是。

给出几篇文章看看。

先来的是黑熊和棕熊。养熊场在我国已经有多年历史,饲养技术,饲养成本都比老虎犀牛低得多,人工饲养活熊取胆缓解了熊的处境了吗?201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通过比较1986至2010年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外调查的数据,发现亚洲黑熊的种群数量较20世纪80年代下降了93.4%,幼体所占的比率从17.2%降至0%。作者认为栖息地减少和盗猎可能是导致熊类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因素(朴正吉等 2012)(文章地址在这里dwxzz.ioz.ac.cn/ch/read)。而延边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人工养熊取胆,至2001年已经发展到34家养熊场,养熊数量从1985年的十几头发展到2001年的3147头熊(金鑫等 2002)。

很显然,不管是什么原因,养殖熊并没有减缓熊的数量的下降。

大象的例子也表明了,有了合法进口之后,大象被捕杀的数量更多了,走私也增加了。

2016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Solomon Hsiang和普林斯顿大学的生态学家 Nitin Sekar发表了一篇文章:DOES LEGALIZATION REDUCE BLACK MARKET ACTIVITY? EVIDENCE FROM A GLOBAL IVORY EXPERIMENT AND ELEPHANT POACHING DATA(《合法化会减少黑市活动吗?来自全球象牙实验和大象偷猎数据的证据》)文章,(文章地址:

)。文章结论简而言之:合法象牙的存在降低了黑市象牙的成本,促进了黑市象牙交易和大象盗猎。

因此,人工种群缓解野外盗猎只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

道理也很好理解,如果全面禁止象牙犀角,那么市场上出现的,肯定是违法的,如果开放了合法的口子,盗猎的来的很容易通过贿赂、走私等各种方法混入市场,甚至获得合法地位。

就算是人工繁殖,也要考虑繁殖难度和饲养成本。目前老虎的人工繁殖比较容易,这才有了很多像养猪一样养虎的狮虎园,不过就算容易,老虎毕竟要吃肉,饲养成本也是不低的。对于犀牛来说,繁殖难度要比老虎高的多了。而且像犀牛这样繁殖缓慢的物种,种群增加也会很慢。相对于对于耗费巨资养殖来说,盗猎成本更加低廉,获利更加巨大,几千美元的投入(主要是贿赂),能换回几十万美元的收益,这个买卖别说绞刑架,上火刑架都有人干了。

在另一方面,有些消费者会盲目迷信“野生”、“天然”的效力,从而追求使用野生虎、犀牛制品。这种情况,在公开场合不会出现,但是在黑市上很可能出现,甚至可能出现使用野生虎骨的鄙视使用饲养虎骨的现象。红原鸡是家鸡的祖先,灰雁和鸿雁是家鹅的祖先,绿头鸭,也许还有斑嘴鸭是家鸭的祖先,这几种禽类,人工饲养技术非常成熟,养殖成本很低,品种很多,但是仍没有减少对于它们野生祖先的盗猎。应用呋喃丹毒杀水禽(主要是雁鸭类)的案件每年冬天都层出不穷。

所以,“不是野生的”虎骨和犀角一点也不会减少对于野生动物的侵害,别再用这个来洗了。

接着话说回到饲养的虎(犀牛就不说了,全世界饲养的犀牛加在一起也没多少,不够祸祸)。有人提到“人工养殖自然退化的虎骨犀角难道任其浪费吗”。先不说这个“自然退化”有多少槽点了,虎这个物种,除了观赏和入“传统中药”,做文玩,人为饲养还有别的用途吗?它不像骡马一样可以拉车载人,也不想牛一样可以取奶,也不下蛋,也不方便拿来吃肉(怎么宰杀?)如果是为了观赏,养几只也就够了,国内国外一些大型动物园也就是几只十几只的规模,养上百只的,难道不就是等着这个政策的吗?何来“废物利用”,不用就是“任其浪费”一说?怕浪费你少养几个不行吗?

要说虎骨犀角有什么用途,想了想还真有一点,过去说犀角点着了可以照出妖孽,我现在挺信这一条的,不用烧,这俩字写出来就行了。

user avatar

为了某些利益集团,为了某些脑残粉加神棍,为了某牌坊的安慰剂效应,丢人丢到全世界,这买卖做得真是绝了,呵呵。

user avatar

这件事的核心不在于“动物保护”,而在于“中医药”。

这说明某些行为即使有违科学,**也会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加以支持。这种将文化传统置于现代科学之上的行为,无非是文化风气右转的一部分罢了

在这种态度的鼓励下,将来收智商税的神棍只会越来越多

user avatar

可能有人会担心,开放犀角入药会导致中国犀牛的灭绝。

对此我要说,您多虑了,完全不用担心——

因为中国犀牛早在1922年就他妈被吃绝了。

@揣家良 拿出政府公告原文来,说这玩意是拿来「救治危急重症」的,那么好,犀角是治什么的?退烧的。

同样拿来退烧的还有羚羊角,就是前两年差点团灭的高鼻羚羊的角。

一个奇蹄目犀科动物,一个偶蹄目牛科动物,咋就都有一样的功效了呢?我想来想去也就想到两个理由,第一,这俩主要成分都是角蛋白,第二,这俩都挺贵……

总之都是些贵的吓人又难得一见的东西,玄乎程度堪比「经霜三年的甘蔗」。

这东西好使不好使,到现在也没个准话,说什么的都有。各大论坛的中医粉都喜欢吹这玩意好使,一个个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说这东西吃下去就退烧,立竿见影,功效堪比扑热息痛,也不知中国有没有这么多的犀角羚羊角让他们拿去见证中药的神奇。

到90年以后,国家不让用了,同仁堂这才开始拿水牛角代替犀牛角,并且号称一样好使。

那么问题就来了,水牛角到底有用没用?要说水牛角没用,那中医就是拿一没用的东西忽悠了小三十年。

可要说水牛角有用呢?那这中医就不知道忽悠了多少年了= =


扯远了,话说回来,您要是都烧成「危急重症」了,还不老老实实进ICU,指望着嗑点犀角粉退烧……那我觉得您还是别治了,目测已经烧傻了,没救了。


@揣家良 又说了,人家说的是医学研究,没说传统医学研究,丁香园说中医是别有用心~

emmm……要不您看看您自己发的图,看看您发的政府公告原文——

您要硬说这玩意和中医无关,那这些「符合条件的医院和医师」为毛要由国家中医药局确定?您觉得国家中医药局不管中医改闹腾现代医学去了?

笑话。


一群人进来拿「白左」「境外势力」喷丁香园,什么「白皮的圣母才是真圣母」「叙利亚白头盔」,眼看着骂人家「汉奸」的都来了,醒醒吧,民族主义情感治不了病。


这种所谓「治疗危急重症」的奢侈品「药物」,说到底,治不了危急重症,到了最后,恐怕难免就回到了它奢侈品的本质,被几个有钱有权的中医信徒拿来当宝贝供着罢了。

而这些土豪们最后收到地「宝贝」,会不会像当初非洲开放「合法象牙贸易」时一样,变成一场非法盗猎借着合法渠道疯狂销赃的盛会呢?谁也说不准。

而非洲现在还剩下的那点犀牛够吃几年?同样,谁也说不准。


反正我是有幸在动物园见过犀牛,可以后,我们的子孙会不会在动物园都见不到这些漂亮的动物了呢?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该怎么向他们解释?

就说一群被「传统」二字烧昏了头的人把它们当成退烧药给吃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决定允许将老虎骨和犀牛角制品用于传统医疗,这个消息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担忧。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审视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深层原因。首先,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令人沮丧的倒退。长期以来,野生老虎和犀牛一直处于极度濒危的状态,其数量的锐减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非法.............
  • 回答
    英伟达(Nvidia)以超过6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以色列领先的网络连接解决方案提供商 Mellanox 一事,最近获得了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这无疑是科技界的一件大事,对全球尤其是中国市场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收购本身的重要意义:技术融合与生态构建首先,我们得.............
  • 回答
    关于美国批准通用电气(GE)向中国出口用于C919飞机发动机的决定,这无疑是一个值得细致琢磨的事件,其背后牵扯到商业利益、地缘政治以及技术合作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深入剖析。一、 商业利益的驱动:首先,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商业现实。通用电气航空集团是全球领先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商.............
  • 回答
    看待美国以“无法阻止中国的防疫措施”为由,批准外交领事人员及家属返美这一举动,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其背后的动机、实际影响以及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这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领事人员调动,更牵扯到中美两国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对全球疫情应对策略的微妙影响。首先,从美国官方的表述来看,“无法阻止中国的防疫措施”是其.............
  • 回答
    巴西卫生部长宣布购买中国疫苗后,却被总统批为“购买未经批准的疫苗是叛国行为”,这一事件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关注。要理解这一事件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背景:全球疫情与疫苗竞赛 疫情的严峻性: 巴西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死亡人数和感染人数都居高不下。在疫情如此严峻.............
  • 回答
    全国首个!杭州互联网法院的设立:司法创新与数字中国建设的里程碑一、 破冰之举:为何选择杭州?中央批准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这绝非偶然。杭州,作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创新高地,拥有全国领先的互联网企业集群,孕育了阿里巴巴、网易等一批巨头,也催生了海量的线上交易、网络服务和知识产权纠纷。这里的人们对互联网的接受.............
  • 回答
    关于“2018年初中药批准不再需要临床试验”的说法,需要进行一些澄清和详细的解释,以更准确地理解其背景和影响。这个说法本身并不完全准确,而是对一项政策调整的误读或过度简化。政策的真实背景与调整:真正发生的是,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当时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8年发布了《中药注.............
  • 回答
    日本在动物胚胎中培育人体器官的研究获批,这确实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也引发了多方面的讨论。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深入剖析这件事。首先,这项研究的初衷和潜力是巨大的。长久以来,人体器官捐献的短缺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数量远远超过可用的捐献器官。很多人因此失去.............
  • 回答
    关于鸿茅药酒在2020年3月再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这件事,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也值得我们好好梳理一下。要理解这件事,得从几个关键点入手,并且尽量往事说清楚。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批准”。 NMPA的批准,尤其是对一个曾经有过争议的药品来说,这绝不是一劳永逸的“通过”,而更像.............
  • 回答
    关于中国将日本视为“美国的战略附庸”的说法,日本国内的看法可以说是相当复杂和多元的,绝不是铁板一块。 要想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不同的层面来解析。首先,普遍的认知基础:日美同盟的客观事实日本人普遍承认,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基石。 这个同盟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后初期,并且随着时代发.............
  • 回答
    看待中国拒绝接收“洋垃圾”引发的这场争论,以及韩国媒体借此提出的“忘本”论,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去理解。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回收垃圾的问题,更牵扯到环境、经济、国际责任以及国家发展理念的深刻变化。首先,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拒绝接收“洋垃圾”背后的 根本原因。这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中国.............
  • 回答
    看到中国首款CART药物获批上市的消息,这绝对是中国肿瘤治疗领域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细细品味。这不仅仅是一个新药的上市,它背后承载着中国在精准医疗、生物技术创新以及应对癌症挑战方面迈出的坚实一步。首先,从技术层面来看,CART疗法本身就是一场革命。传统的化疗、放疗以及小分子靶.............
  • 回答
    “院士怒批,中国科研被 SCI 支配”——这句标题本身就带着一股强烈的冲突感和批判性,迅速抓住人们的眼球。这背后反映的是中国科研界长期以来,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现象:对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发表的过度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弊端。要深入理解这个话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被 S.............
  • 回答
    陈戌源作为中国足协主席,公然在公开场合批评中国足球“烧钱”的问题,并放出“还不觉醒难道我们良心已死?”这样的重话,这在中国足球界无疑是一记重磅炸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陈戌源的身份和话语的分量首先,陈戌源是中国足球的最高管理者,他的这番话并非普通球迷或评.............
  • 回答
    张宝华,这位在香港传媒界颇具名气的记者,其对中国人“民智未开”的直率评价,无疑是触动了不少神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理解她的这个观点,需要从几个层面去解读,既要看到她表达时的具体语境,也要理解她背后可能蕴含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要辨析这种评价可能带来的争议和反思。首先,我们得回到张宝华发表此番言论的.............
  • 回答
    德国奥委会主席对中国年轻运动员全红婵参加奥运的批评,以及由此引发的本国网民的指责,确实触及了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对错”之辩,而是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下对青少年体育参与的认知差异、对竞技体育伦理的理解,以及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可能存在的“双重标准”的审视。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件事.............
  • 回答
    “美国之音”被批评“帮中国做宣传”,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误会”或“捕风捉影”就能概括的。事实上,这反映出在美国国内,尤其是在一些关注中国议题的政治和媒体圈子里,对“美国之音”的运作方式和内容产出存在着深刻的担忧和质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美国之音”的定位与使命:首先,我.............
  • 回答
    对于“网友批评物理学家杨振宁‘包藏祸心,阻碍中国科技发展’”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网络上的言论往往是多元且情绪化的,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对事实的准确反映。其次,评价一位像杨振宁这样的世界级科学家的贡献和影响,需要基于事实、历史背景和科学的.............
  • 回答
    这种将“外国人地铁上看书,中国人地铁上玩手机”作为批评的发言,其性质是否属于“公知发言”,这是一个挺值得说道的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一下这个发言的几个关键点,以及它触及的几个层面:首先,我们要弄明白这个发言在说什么? 观察现象: 说话者观察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西方.............
  • 回答
    “敬汉卿被中国之声点名批评”这事儿,确实挺值得说道说道的。首先,得明白“中国之声”是个什么份量。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旗舰频率,它的声音代表的是国家层面的声音,通常关注的是大局、政策导向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当“中国之声”点名批评某个个人或者某个现象时,这绝非小事,它意味着这个问题已经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